浙江省宁波市普通高中2020年科学保送生模拟测试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题4分,共24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共6小题)

1、田径比赛中的跳高项目,经历了“跨越式”、“剪式”、“滚式”、“俯卧式”、“背越式”5次技术性的革命。目前运动员普遍采用“背越式”技术,获得较好成绩的原因是(    )
A . 采用“背越式”技术,起跳时人体重心可以提高更多 B . 在五种技术中“背越式”最易掌握,成绩比较稳定 C . “背越式”掌握得好的运动员,过杆时重心在横杆上擦杆而过 D . “背越式”掌握得好的运动员,过杆时重心在横杆下钻过去
2、下列有关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 由图1可知,当光照强度为b时植物光合作用强度小于呼吸作用强度 B . 由图2可知,具有抗药性害虫所占的百分比b点比a点大 C . 由图3可知,该酶在a点所对应的pH时活性最强 D . 由图4可知,果蔬储藏室内的O2浓度调整到c点时的效果比b点好
3、平面镜水平放置且镜面朝上,在镜面右端上方竖直放置一凸透镜,在凸透镜左侧主光轴上两倍焦距处有一点光源S,关于点光源在该光具组中成像情况的判断,正确的是(    )

A . 两个实像,两个虚像 B . 两个实像,一个虚像 C . 一个实像,两个虚像 D . 一个实像,三个虚像
4、某容器中装有盐水若干,老师让小科倒入质量分数1%的盐水100克以配成质量分数2%的盐水,但小科却错误的倒入100克水,老师发现后说你再将第三种盐水40克倒入水中就可得到2%的盐水了,那么第三种盐水的质量分数为(    )
A . 2.5% B . 4.5% C . 5% D . 7%
5、质量为M的物体离地面高度为h时,它的重力势能Ep可以表示为Ep=Mgh,现从地面竖直向上抛一个物体,物体能够上升的最大高度为4m,然后落回到地面,整个过程空气阻力不能忽略。若上升过程中物体的重力势能和动能相等时,物体离地面的高度记为h1 , 下落过程中物体重力势能和动能相等时,物体离地面的高度记为h2 , 则(    )
A . h1>2m,h2>2m B . h1<2m,h2<2m C . h1>2m,h2<2m D . h1<2m,h2>2m
6、如图所示,有一高为l的平口玻璃杯内装有深度为h的水,上面盖有卡片。现将玻璃杯翻转,水仍能留在玻璃杯内。已知大气压强为p0 , 水的密度为ρ,假设玻璃杯倒转后卡片稍微凸出,则水的深度变化量△h近似为( )(已知一定质量的气体其体积和压强之积是一定值,即PV=k,k为定值)

A . B . C . D .

二、填空题(共4小题,每空3分,共33分)(共4小题)

1、为探讨干旱对玉米产量的影响,以及在发育过程中提供有机养分能否弥补因干旱所造成的产量损失,某研究人员选择多株相似且具有花芽的玉米植株,随机分成等量的三组,进行如下表的实验处理,实验的第八天雌花开花,对这些玉米同时进行人工授粉.在实验期间,定时测量子房的淀粉含量以反映子房发育过程中养分的变化,所得结果分别如图所示.根据图表回答下列问题。

组别

每日浇水水量(rnL)

200

50

50

每日茎部注入蔗糖溶液量(rnL)

0

0

30

(注:每日浇水200mL为玉米生长水分充足状态;人工授粉后再同时给予三组玉米充足的水分条件)

(1)成熟玉米种子其营养物质主要贮存在      
(2)根据图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2)
A . 在缺水的状态下,子房内淀粉含量持续上升 B . 在水分充足的状态下,子房内淀粉含量因受粉而快速上升 C . 在缺水的状态下,茎部加注蔗糖溶液可使子房内淀粉含量持续上升 D . 在缺水的状态下,受粉前的子房内淀粉含量可由茎部加注蔗糖溶液得到补充
(3)人工授粉后同时给予正常的水分条件,但乙、丙子房内的淀粉含量仍不能正常增加,由此可推断,      会严重影响种子后续发育.
2、某同学为了研究生石灰CaO露置于空气中变质情况,设计如下实验,请通过分析计算:

取10克生石灰 粉末A质量为12克 气体B 沉淀质量为2.5克

(1)生成气体B的质量为      
(2)粉末A的成分除CaO外还有      。(写化学式)

(3)粉末A中CaO质量分数是      。(结果精确到0.1%)
3、镁铝水滑石(Mg2Al(OH)6Cl•xH2O)是一种人工合成的新材料,它在高温下完全分解为MgO、Al2O3、HCl和水蒸气。用下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以确定其化学式。

(1)若只通过测定装置C、D的增重来确定x,则装置的连接顺序为      。(按气流方向,用接口字母表示)
(2)加热前先通N2以排尽装置中的空气,称取C、D的初始质量后,再持续通入N2。对通N2的作用描述错误的是(    )。 (2)
A . 加热前通N2 , 为排尽装置中的空气 B . 持续通N2,为将产生的气体被C,D完全吸收 C . 持续通N2 , 为防止倒吸 D . 持续通N2 , 为防止氧化镁氧化铝和氧气反应
(3)完全分解后测得C增重3.65g、D增重9.90g,则x=      
(4)上述水滑石在空气中放置时易发生反应生成[Mg2Al(OH)6Cl1—2y(CO3)y·zH2O],该生成物能发生类似的热分解反应,现以此物为样品,用(2)中连接的装置和试剂进行实验测定z,除测定D的增重外,至少还需测定(    )

A样品的质量                               B装置C的增重

C样品的质量和装置C的增重                 D样品分解后残余物的质量

4、如图甲、乙所示,某科技小组自制了一个测量水的深度的装置,它由测量头和控制盒构成,测量头的测量面是一个涂有绝缘漆的面积为2cm2的压敏电阻R1 , R1的电阻随水对它的压力F的变化关系如图丙所示,控制盒内有一个定值电阻R0和一个最大阻值为90Ω的滑动变阻器R2 , 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通过电路调节,可使控制盒的功率达最大值Pm,科技小组通过控制盒的功率最小值和Pm的比值来标记水的深度,不计导线的电阻,电压表的量程为0﹣3V.科技小组在确保电路安全的情况下,进行如下的操作:ρ=1.0×103kg/m3;g取10Nkg)

图片_x0020_14

(1)R1未放入水中时,闭合S,断开S1 , 将R2的滑片移至最上端。此时电压表示数达到最大值,R0的电功率为P0 , 求:R1未放入水中时的电阻为      Ω。
(2)测量头放到水下深度h1=10m时,闭合S.断开S1将R2的滑片移至某一位置时,R0的电功率为P0′,电路的总功率为P总,R1的电功率为P1.已知P0:P0′=9:4,P总:P1=6:1,求:此时R0两端的电压为      V。
(3)测量头放到水下深度h2=3m时。调节电路,控制盒的最小功率与Pm的比值为      

三、分析计算题(共2小题,第11题8分,第12题10分,共18分)(共2小题)

1、社会实践活动中,课外兴趣小组对某钢铁厂的铁矿石样品和钢样进行实验、分析、计算,了解了该钢铁厂生产原料、产品的相关信息.下面请你根据他们的实验帮助计算回答:

取该厂的某钢样粉末28.36g(假设只含Fe和C),在氧气流中充分反应,将产生的气体通入足量的澄清石灰水中,得到3g白色沉淀.

(1)此钢样粉末中铁和碳的质量之比为      
(2)再取三份不同质量的钢样粉末分别加到50g质量分数相同的硫酸中,充分反应后,测得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标准状况下,2gH2的体积为22.4L)

实验序号

加入钢样粉末的质量/g

2.836

5.672

8.508

生成气体的体积(标准状况)/L

1.12

2.24

2.80

请根据表中数据计算硫酸中H2SO4的质量分数.

(3)若在实验Ⅱ中继续加入mg钢样粉末,计算反应结束后剩余的固体质量为多少?(用含m的代数式表示)
2、如图所示,某桥梁工程部门在一次工程作业中,利用汽车将重为G,高为h0的柱形实心铁块,从水深为h1的河底竖直打捞上来。汽车速度为v,且保持恒定。水的密度为ρ0 , 铁的密度为ρ1。不计滑轮的摩擦和绳重,不考虑水的阻力和物体排开水的体积对水面高度的影响。请完成下列有关分析和计算。

(1)直接写出铁块上升过程中所受浮力的最大值      
(2)推导出自铁块上表面与水面相平升至整体刚露出水面的过程中,绳子的拉力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式(从铁块上表面与水面相平时开始计时)
(3)在图中定性画出铁块自河底升至滑轮处的过程中,绳子拉力的功率P随铁块上升高度h变化关系的图象(要求注明功率变化点的坐标)。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浙江省宁波市普通高中2020年科学保送生模拟测试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