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绍兴市2014年中考科学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中考真卷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本题有20小题,每小题4分,共80分。请选出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共20小题)
下列对如图所示某校园生态系统的描述,正确的是( )
某化肥包装袋上的部分说明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选项 | 事实 | 解释 |
A | 油锅着火,可用锅盖盖灭 | 燃烧需要助燃剂 |
B | 手遇到很烫的物体,会立刻缩回 | 人体激素调节的结果 |
C | 长期使用某种农药,效果越来越差 | 农药对害虫进行了选择 |
D | 锯木头时,锯条发热 | 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
如图为生物常见的物质交换模型,以下说法不合理的是( )
把滑动变阻器R和定值电阻R1连接成如图电路,变阻器最大电阻R=2R1。闭合开关S,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左移动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面积很大的水池,水面上浮着一边长为a,质量为m的正方体均匀木块,开始时木块静止,如图甲。现用力F将木块匀速下压,运动时,F随深度H变化如图乙,则下列正确的是( )




如图表示镁、铜与其氧化物的质量关系。图线不重合的原因是( )
















选项 | 物质 | 杂质 | 试剂和方法 |
A | NaNO3 | Na2CO3 | 滴入足量稀盐酸至不再产生气泡 |
B | KCl | K2SO4 | 滴入适量Ba(NO3)2溶液、过滤 |
C | CO | CO2 | 通过灼热的氧化铜粉末 |
D | H2 | HCl | 先通过NaOH溶液,再通过浓硫酸 |












二、简答题(本题共8小题,每空3分,共60分)(共8小题)
安全阀常作为超压保护装置。如图是利用杠杆原理设计的锅炉安全阀示意图,阀的横截面积S为6厘米2 , OA∶AB=1∶2,若锅炉能承受的最大压强为5.81×105帕,大气压强为1.01×105帕,则在B处应挂 牛的重物。若锅炉承受的最大压强减小,为保证锅炉安全,应将重物向 (选填“左”或“右”)移动。
A.科学模型的建立是一个不断完善、不断修正的过程
B.模型在科学研究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C.波尔的原子模型建立,使人们对原子结构的认识达到了完美的境界
D.人类借助模型的建立,对原子的认识逐渐接近本质
①将毒重石进行粉碎 ②加入足量的稀盐酸 ③将滤液2通入到滤液1中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共4小题,每空2分.共30分)(共4小题)
【提出问题】两者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
【实验探究】将盛有上述实验混合液的试管标为①,如图甲。
小华:测得实验所用稀硫酸的pH<7,试管①中溶液pH>7。于是得出结论: 。
小敏:取两支试管,编号为②和③,分别加入稀硫酸和试管①中溶液各2mL,逐滴滴加Na2CO3溶液至过量,实验过程与现象如图乙,由此他得出了与小华一样的实验结论。
【反思评价】小军认为小敏在实验设计中存在不够严密的地方,请帮他指出: 。
【交流讨论】试管③中的溶液中有哪些溶质?同学们分析了两位同学的实验过程,一致认为没有H2SO4 , 其理由是 。在此基础上,同学们提出了二种推理:
推理1:含有Na2SO4、Na2CO3和NaOH 推理2:含有Na2SO4、Na2CO3
正确的是推理 (选填“1”或“2”)。
①将甲弹簧放置在水平面上,用小球压缩弹簧2厘米,释放后,小球滚上A斜面,记录小球在斜面最高点时高度,重复三次,取平均值记录在下表中。更换B斜面,重复实验。
②压缩甲弹簧3厘米,重复实验①步骤。
③换用不同弹簧,重复实验①步骤。
实验 序号 | 弹 簧 | 弹簧长 度/厘米 | 弹簧 材料 | 压缩量 /厘米 | 小球在斜面A上高度/米 | 小球在斜面B上高度/米 |
1 | 甲 | 20 | 合金1 | 2 | 0.18 | 0.18 |
2 | 甲 | 20 | 合金1 | 3 | 0.40 | 0.40 |
3 | 乙 | 20 | 合金2 | 2 | 0.22 | 0.22 |
4 | 丙 | 30 | 合金1 | 2 | 0.12 | 0.12 |
5 | 丁 | 30 | 合金2 | 2 | 0.15 | 0.15 |
雷迪的实验:如图甲,将两块相同的肉,放到两个一样的瓶子内。一个瓶口封上纱布,苍蝇不能进入;另一个瓶敞口,苍蝇能进入。一段时间后,没有封纱布的瓶内有了蛆。
尼达姆的实验:如图乙,将煮沸的肉汤放入一瓶内,立刻用软木塞盖住。几天后,打开瓶子,发现肉汤中滋生了微生物。
斯巴兰扎尼的实验:如图丙,将肉汤放入瓶子后,直接将瓶口烧成封闭。第一次加热至沸腾2分钟,几天后肉汤中仍发现微生物。第二次加热至沸腾1小时,几天后,肉汤中没有发现微生物。
巴斯德的实验:如图丁,将肉汤放入曲颈瓶,加热至沸腾1小时,几天后,肉汤中未发现微生物。
回答下列问题:
x/mm | 600 | 700 | 800 | 900 | 1000 | 1200 | 1400 | 1600 | 1800 | 2000 |
U/V | 4.50 | 5.00 | 5.50 | 6.00 | ▲ | 6.75 | 7.00 | 7.25 | 7.50 | 7.75 |
四、分析计算题(本题共4小题,第33小题5分.第34、35小题各8分,第36小题9分,共30分)(共4小题)
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1:不同温度下,A乳酸杆菌菌株生长情况如表。
资料2:在38℃和适宜的环境下,每ml奶中的A乳酸杆菌活菌数随发酵时间的关系如图。
资料3:每ml酸奶中的A乳酸杆菌活菌数越多,酸奶的品质越好。
根据资料,小敏制作酸奶时应将温度控制在 范围内;发酵最长时间不宜超过 小时。
A.酒精灯、漏斗、玻璃棒 B.漏斗、玻璃棒、烧杯 C.酒精灯、试管、玻璃棒
A.该反应中原子发生重新组合
B.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C.该反应能将引起雾霾的NO2和CO气体转化为N2和CO2
电池类型 |
电池标准容量/安时 |
充电电压/伏 |
充电时间/时 |
磷酸铁锂 |
200 |
380 |
3.8 |
①若给这款电动汽车充电,则充电机的正常输出功率为多少?
②电动车以54千米/时的正常速度匀速行驶时的输出功率是36千瓦,计算此时的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