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温州市乐清县乐成公立寄宿学校2020届中考科学模拟试卷(一)

年级: 学科: 类型:中考模拟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60分)(共15小题)

1、如图表示治理汽车尾气所涉及反应的微观过程。下列关于该反应的判断,正确的是(   )

A . 属于置换反应 B . 反应方程式为2NO+2CO=2N2+2CO2 C . 将有毒物质转化为无毒物质 D . 分子个数发生改变,反应前后质量不相等
2、甲运动员身高166cm体重63kg,乙运动员身高160cm体重66kg,他们用相同时间把同样重的杠铃举起,如图。如果两人对杠铃所做的功分别为W1和W2 , 功率分别为P1和P2 , 则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


A . W1=W2;P1=P2 B . W1>W2;P1>P2 C . W1>W2;P1=P2 D . W1<W2;P1<P2
3、某大学的研究小组利用基因“魔剪”CRISPR/Cas9编辑技术,开发出一种有效方法,能破坏艾滋病病毒(HIV-1)的基因,成功抑制感染细胞内HIV-1的增殖。根据上述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艾滋病病毒是一种单细胞生物 B . 艾滋病是一种传染病,艾滋病病毒是它的传染源 C . 从免疫学角度判断,艾滋病病毒属于抗体 D . “魔剪”技术的应用可以改变艾滋病病毒的遗传物质
4、光发动机是一种把光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主要结构如下图所示。在太阳光照射下,化学反应室内密封着的气态物质N2O4发生反应:N2O4 O2+2NO,导致室内气压增大;在无光条件下,室内发生“逆向反应”,导致室内气压减小。当窗口有光射入时,活塞移动,该过程相当于下图汽油机四个冲程中的(   )

A . B . C .    D .
5、如图所示处于光滑水平面的小车上放有一根条形磁铁,左侧有一个螺线管,闭合开关S,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 小车受到电磁铁斥力作用,向右运动 B . 小车受到电磁铁引力作用,向左运动 C . 只将滑片P向右移动,电磁铁磁性增强 D . 只将电源正负极交换,电磁铁磁性减弱
6、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它存在于细胞结构中的(    )
A . 细胞膜 B . 细胞质 C . 细胞壁 D . 细胞核
7、尿液是人体排出代谢废物的主要途径,下列具有产生尿液功能的是(    )
A . 肾脏 B . 输尿管 C . 膀胱 D . 尿道
8、铟是一种稀有金属元素,广泛应用于电子半导体工业,铟元素的一种原子其相对原子质量为115,核电荷数为49,则铟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是(    )
A . 115 B . 66 C . 49 D . 164
9、2020年温州市初中生学业考试将于6月15日和16日这两天举行,考试时地球的位置最接近于图中的(    )

A .   A          B . B           C . C           D . D
10、水循环是联系地球各种水体的“纽带”,如图是水循环示意图,图中属于“水汽输送”环节的是( )

A . B . C . D .
11、下列有关说法符合科学事实的是( )

A . 甲图:马德堡半球实验第一次测出了标准大气压的大小 B . 乙图:牛顿做小球从斜面滚下的实验直接得出了惯性定律 C . 丙图:阿基米德定律揭示了浮力大小随体积的增大而增大 D . 丁图:卢瑟福根据a粒子散射实验提出原子中存在原子核
12、骨髓移植能够治疗白血病,因为健康人的骨髓中有大量的造血干细胞,可以不断产生不同的血细胞(如图),这一过程称为细胞的(    )

A . 分裂 B . 演化 C . 生长 D . 分化
13、分类法是学习化学常用的一种方法,下列选项不符合如图所示关系(a.b是并列关系,分别包含c.d)的是( )

a

b

c

d

A

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

铁锅生锈

蔗糖溶解

B

单质

化合物

C60

纯净的空气

C

金属

非金属

Cu

P

D

纯净物

混合物

冰水混合物

食盐溶液

A . A B . B C . C D . D
14、30℃时将等质量的两份饱和石灰水一份冷却到20℃,另一份加入少量生石灰,温度仍保持在30℃。则两种情况下均不改变的是( )
A .   溶剂的质量 B . 溶质的质量 C . 溶质的溶解度 D .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15、如图所示,为研究力的相互作用规律,将电磁铁放在压力传感器上,铁芯足够长。当电磁铁中电流为I时,绝缘磁环停在如图位置,压力传感器示数为F1。当电磁铁中电流增大为1.5I时,绝缘磁环向上运动,t1时刻绝缘磁环上升到最高点,不考虑摩擦及空气阻力,则上升过程中压力传感器的示数与时t的关系图是( )

A . B . C . D .

二、填空题(本题有8小题,每空2分,共40分)(共8小题)

1、

有一包白色固体样品,可能含碳酸钠、硫酸钠、氯化钠、氢氧化钠中的一种或几种。小科同学为探究其成分做了以下实验:

Ⅰ.取少量固体样品于烧杯中,先加足量水溶解,再加入足量的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

Ⅱ.继续向烧杯中滴加稀盐酸并不断搅拌,烧杯内固体质量随加入稀盐酸质量的变化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B段观察到的现象是      

(2)C点时,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      

2、  2019年5月23日,台湾花莲发生4.8级地震,引发人们高度关注。

(1)地震发生时,如果我们正在教室里上课,下列的逃生措施合理的是          (可多选) (1)
A . 迅速躲在课桌下面 B . 直接跳窗 C . 在老师带领下有序下楼
(2)科学家通过地震仪测量、分析地震。图中的地震仪质量为3千克,和水平桌面的接触面积为600厘米2。当地震仪静止在水平桌面上时,对水平桌面的压强为       帕。
3、下图是小明“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实验的部分操作步骤:

(1)实验操作过程,①~④的正确排序为      
(2)若将乙图中的细胞a移至视野中央,应将装片向      移动。
(3)小明想在高倍镜下观察细胞a的结构,在低倍镜下找到细胞a的清晰的像以后,转动物镜转换器,换成高倍镜。他错把粗准焦螺旋当成细准焦螺旋,转动后发现细胞a不见了。要想仍在高倍镜下观察细胞a的像,写出下一步的具体操作      
4、甘蔗中含丰富的糖分和水分,是人们喜爱的冬令水果之一。
(1)甘蔗是被子植物,但通常是利用甘蔗的茎进行繁殖,这种无性生殖方式的优点是      
(2)甘蔗中的糖类消化后在小肠处被吸收进入血液循环后首先到达心脏的腔室是       
(3)如图是市场上使用的甘蔗铡刀,切甘蔗时,将甘蔗放在A处比B处更省力,主要原因是通过减小       从而达到省力目的。

5、如图为科学课本中研究内能变化的装置图,锥形瓶中装有部分水和几滴酒精,往锥形瓶中打入一定量的空气,原来塞紧的软木塞冲出瓶口,且瓶口出现白雾。

(1)白雾是由水蒸气      而成的小液滴(填物态变化名称)
(2)软木塞冲出锥形瓶口的过程中,水蒸气内能减少量为E1 , 软木塞机械能的增加量为E2 , 则E1和E2的大小关系为      
6、年初发生在武汉的肺炎疾病牵动了全国人民的心,这是一种呼吸道传染病,由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引起的,主要的临床表现为发热、乏力、呼吸道症状以干咳为主,逐渐出现呼吸困难。针对此疾病,请回答下列问题:
(1)引起这一疾病的病原体是      
(2)一旦发现有人感染这一疾病,要及时对其进行隔离并治疗,从预防传染病角度看,这种措施属于      
(3)为了预防全国更多人感染疾病,国家科研人员加紧研发疫苗,1月24日中国疾病控制中心成功分离了第一株病毒毒种,不久疫苗就能批量生产。从免疫角度分析,接种疫苗属于      免疫。
7、为了进一步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小明同学进行了如下的探究。

(1)如图,将蜡烛放在A处时,此时光屏上成一个清晰的像。此时像的性质为      
(2)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将蜡烛从A移到B位置,要在光屏上仍得到清晰的像,则光屏应该往      移动。(选填“左”或“右”)
8、为比较碳酸氢钠片和铝碳酸镁片对治疗胃酸的效果。某兴趣小组同学进行了如下的实验。
(1)利用图一装置,取100毫升pH=1的稀盐酸分别和两种药片反应,化学方程式如下:

①:NaHCO3+HCl=NaCl+CO2↑+H2O

②:Al2Mg6(OH)16CO3·4H2O+18HCl=2▲+6MgCl2+CO2↑+21H2O

请写出化学方程式②中▲处物质的化学式      

(2)利用排水法测定产生二氧化碳的体积,则应选择图二中的装置      与图一中的A相连。

(3)利用二氧化碳传感器和pH传感器分别测出容器内二氧化碳浓度和溶液pH变化,并画出下列曲线。该小组同学认为铝碳酸镁片治疗胃酸的效果更好,请写出两点理由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3分,共48分)(共5小题)

1、      绣绣分别完成了图甲所示的 3 个实验,图中 a 处连接压强传感器。图乙中的曲线 1、2 分别表示加入等体积相应液体后,烧瓶 1、2 内气体压强随时间的变化趋势。

(1)      烧瓶 2 中的实验现象是      
(2)      设置烧瓶 1 的目的是      
(3)      请在图乙中画出烧瓶 3 加入等体积相应液体后, 气体压强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2、    萌发的种子中同时存在两种淀粉酶,分别是α淀粉酶和β淀粉酶,它们都能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α淀粉酶的含量是种子萌发率的重要指标,α淀粉酶越多,种子萌发率越高。某兴趣小组设计下列实验比较

A 小麦和 B 小麦中α淀粉酶的多少,从而选取萌发率高的小麦种子进行播种。

【查阅资料】温度与 pH 对α淀粉酶和β淀粉酶活性影响

 

pH<3.6

温度 t>60℃

α淀粉酶

活性丧失

活性不变

β淀粉酶

活性不变

活性丧失

【实验设计】

实验步骤

实验操作

设计要求

1

选取 100 颗 A 小麦种子和B 小麦种子,处理后,获得 A 小麦淀粉酶提取液和 B 小麦淀粉酶提取液。

选择合适的实验材料

2

取 10 支试管各加 A 小麦淀粉酶提取液 1mL,记为 1-10 号试管,再取 10 支试管加 B 小麦淀粉酶提取液 1mL,记为11-20 号试管,20 支都置于70℃恒温水浴15分钟

设计对照实验

3

每支试管同时加入 40℃的淀粉溶液 2 mL,置于 40℃恒温水浴,5 分钟后同时滴加盐酸 2mL。

控制实验条件

4

测量每支试管中麦芽糖的含量

观察与记录实验数据

根据上述实验信息,完成下列问题:

(1)      实验步骤 2 中将试管置于 70℃恒温水浴 15 分钟的目的是      
(2)      实验通过测定      来判定α淀粉酶含量的多少。
(3)      种子在萌发时,α淀粉酶的含量会提高,请结合所学知识,解释α淀粉酶越多种子萌发率越高的原因是      
3、现有一含NaCl、Na2CO3·10H2O和NaHCO3的混合物,某同学设计如下实验,通过测量反应前后C、D装置质量的变化,测定该混合物中各成分的质量分数。查找资料2NaHCO3=Na2CO3+H2O+CO2↑,A、D盛放碱石灰,C盛放无水硫酸铜

(1)加热前通入空气的目的是除去装置中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其操作方法为      
(2)若将A装置换成盛放NaOH溶液的洗气瓶,则测得的NaCl的含量将      (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3)若样品质量为wg,反应后C、D增加的质量分别为m1g、m2g,由此可知混合物中NaHCO3的质量分数为       (用含w、m1、m2的代数式表示)。
4、小科同学在实验室做“测定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待测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V”(正常发光时电阻约为8Ω)。实验室提供如下器材:电源(3V)、电流表(0~0.6A 0~3A),电压表(0~3V 0~15V),开关各一只,规格为(10Ω,0.5A)滑动变阻器一个,导线若干。

(1)连接电路时,开关应断开。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甲电路连接完整,要求滑片P向左滑动时,接入电阻变小。
(2)小科正确连接电路后,闭合开关,发现灯泡不亮,电流表,电压表指针都有较小偏转。为使灯泡发光,小科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发现灯泡仍然不亮,且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都变成了零。请你帮小科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3)排除故障后,小科调节滑片使电压表的示数为2.5V,记录下电流表的示数如图,测出了小灯泡额定功率。实验后小科想如果电流表坏了,能否测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此小科找来了一个5Ω的定值电阻R0 , 并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电路及以下实验方案:

①调节滑片使电压表的示数为额定电压;

②保持滑片位置不变,只将电压表的a点接线改接到c点,测出R0两端的电压U0 , 通过计算得到小灯泡的额定功率。

指出他的设计方案中存在的两个问题:

问题一:      

问题二:      

5、小华和小丽在观摩一次自行车比赛中,看到运动员在转弯时,身体和自行车都是向弯道内侧倾斜的,如图所示。

⑴骑自行车转弯时,身体为什么要向弯道内侧倾斜呢?小华提出了疑问。一旁的小丽说:“要想转弯,必须受力。身体倾斜是为了给自行车一个向内侧转弯的力。”小华觉得小丽“要想转弯,必须受力”的观点很有道理,因为      

⑵我们平时骑自行车转弯时,身体的倾斜没有这么明显。可为什么比赛时选手倾斜得这么明显呢?且靠内道的选手转弯时比外道选手倾斜得更明显。使骑行的自行车转弯的力的大小,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呢?小华和小丽提出了两种猜想。

猜想一:可能与骑行的速度有关;

猜想二:可能与圆弧形跑道的半径有关。

⑶接着,小华和小丽一起设计实验,并在实验室里通过实验验证猜想一。把半径为0.5m的半圆轨道(左端连着横杆)通过横杆在O点与墙壁活动连接(能绕O点在竖直方向自由转动),轨道置于压力传感器上时,传感器示数为1N。让质量为30g的同一小钢球分别从距离传感器表面不同高度的弧面A、B、C三处自由滚下,如图所示。观察.记录每次压力传感器达到的最大示数(注:小钢球到达最低点时的示数最大),记录如表。

小钢球初始位置

A

B

C

距压力传感器高度(m)

0.5

0.4

0.3

压力传感器达到的最大示数(N)

1.90

1.78

1.66

该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若要验证猜想二,从控制变量角度考虑,需对上述实验进行哪两项改变?(不考虑小钢球与轨道之间的摩擦)      

⑷实验后,他俩在与同学们的交流中,有了新的猜想:让骑行的自行车转弯需要的力还可能与人和车的总质量有关。于是,他俩又展开了后续实验探究……

四、分析简答题(29题4分,30题10分,31题8分,32题10分,共32分)(共4小题)

1、小珍同学善于观察,她注意到一个有趣的现象:在无风的寒冷的冬天,用吸管沿水平方向吹出的肥皂泡常常是先上升,一段时间后才开始下降(如图)。而这种现象在炎热的夏天不明显。请结合所学知识,解释冬天吹肥皂泡时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不计空气阻力)

2、风光互补路灯,有风时通过风力发电机发电,有阳光时通过太阳能电池板发电,系统同时安装了风力发电机和太阳能电池板,并将电能储存至蓄电池中,供路灯照明使用蓄电池充满电后不再充电,使用时放电至余留20%停止电能输出,可使蓄电池使用寿命更为长久,下表为某型号风光互补路灯系统的部分技术参数,其中光电转化效率是指太阳能电池板将光能转化为电能的效率,蓄电池容量是指蓄电池放电电流与放电总时间的乘积,最大输出功率是指风速达到最大限制风速时风力发电机的输出功率。

(1)风力发电机发电时,是将      能转化为电能。
(2)当太阳光照射到电池板表面处每平方米的功率为1000W时,太阳能电池板的输出功率为      W
(3)已知风力发电机的输出功率P与风速v的三次方成正比,若风力发电机的输出功率为50W,此时风速为      m/s。
(4)充满电的蓄电池以额定电压对外供电,输出功率为100W时.为使蓄电池的使用寿命更为长久,持续供电的时间不能超过      h
(5)某城市一道路的路灯采用该型号风光互补路灯照明,已知路灯的规格为“12V 70W”,路灯共1000盏,每天正常工作10h,则一天消耗的电能为      kW•h。
3、北京奥运会中“水立方”引进科技手段,将水温精确地控制在人体最适宜的水温26.5℃到26.9℃之间。如图甲是泳池水温自动控制电路,其中热敏电阻Rg作为感应器探测水温,其阻值Rg与温度t之间满足关系:Rg=-5t+500(0℃<t<50℃),定值电阻R0的阻值为4Ω,R为加热水温的发热电阻,衔铁只有在不小于5N吸引力的作用下才能被电磁铁吸引。电磁铁产生的吸引力与电磁铁中电流的关系如乙图所示。

(1)在给池水加热的过程中,发热电阻R在2分钟内给池水提供了1.2×1010J的热量,则工作电路中发热电阻R的功率应为多少瓦?
(2)为了把温度控制在26.5℃到26.9℃之间,设定在水温低于26.8℃时自动加热,在水温达到26.8℃时停止加热,则控制电路中电源电压U0应为多少伏?(电磁铁电阻不计)
(3)为了便于工作人员观察发热电阻R是否在加热,请你指出图甲电路应如何改进?
4、某化学兴趣小组欲测定水垢样品(主要成分是碳酸钙、氢氧化镁和少量的水)中各成分的质量分数,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该装置气密性良好,A、C、D中所装药品足量,且完全反应)。已知:碱石灰是氧化钙和氢氧化钠的混合物;加热条件下,氢氧化镁易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部分实验步骤如下:

Ⅰ.将质量为10g的样品装入装置B的玻璃管中,按图连接好装置,先打开弹簧夹通入空气,一段时间后,关闭弹簧夹,将装置C、D称重,然后给样品加热;

Ⅱ.待样品完全反应,再打开弹簧夹通入空气,再熄灭酒精喷灯,直到玻璃管冷却;

Ⅲ.实验完毕,再次称量装置C、D的质量,发现分别增加了2.0g和2.2g;

Ⅳ.根据实验所测数据计算该样品中碳酸钙、氢氧化镁和水的质量分数。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C中所装药品为      
(2)装置A的作用是      
(3)装置D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根据实验所测数据,计算该水垢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写出具体计算过程)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浙江省温州市乐清县乐成公立寄宿学校2020届中考科学模拟试卷(一)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