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 七年级下册同步练习 3.4 牛顿第一定律

年级: 学科: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5小题)

1、一名军人在一次执行任务时需要从正在正常向前行驶的卡车右侧跳下。对于跳车的方法,以下四种方案中最安全的是(  )

A . 脸朝前方跳下,着地后立即站定 B . 脸朝前方跳下,着地后向前小跑几步 C . 脸朝后方跳下,着地后立即站定 D . 脸朝后方跳下,着地后向前小跑几步
2、如图,在一辆放在水平地面上的表面光滑的小车上,静止放置质量为m1、m2的两个小球(m2>m1).当车从静止状态突然水平向右启动时,则两个小球(    )

A . 一起向左运动,且m2的速度大于m1的速度     B . 一起向右运动,且m2的速度大于m1的速度 C . 一起向左运动,且m2的速度等于m1的速度     D . 对地面仍保持静止
3、如图是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过程.根据图中情景可以判断以下说法正确是(   )

A . ①是假设,②③是实验事实,④是实验推论 B . ①②③④都是实验事实 C . ①②是实验事实,③④是实验推论 D . ①②③是实验事实,④是实验推论
4、牛顿第一定律的建立,科学家运用的主要研究方法是 ( )
A . 直接观察得出结论 B . 间接观察得出结论 C . 多次定量观察得出结论 D . 在定性实验的基础上经过科学的推理得出结论
5、关于力和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 物体不受力时,就一定静止 B . 物体只要运动,就一定受到力的作用 C . 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D . 物体速度改变时,一定受到力的作用
6、如图所示,细绳上端固定在0点,下端系一个小球,小球在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假如从某一时刻起,细绳断裂,且小球所受的一切外力同时消失,那么小球将 ( )

A . 做匀速直线运动 B . 立即停止运动 C . 运动越来越慢 D . 仍做圆周运动
7、根据实验事实和一定的科学推理,揭示自然规律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对从斜面上同一高度下滑的小车的运动,下面的判断和排列次序正确的是 ( )

①在铺有毛巾的水平面上,运动路程很短  ②如果在没有阻力的水平面上,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③如果在较光滑的水平面上,运动路程很长  ④在铺有棉布的水平面上,运动路程较短⑤在水平平整的木板表面上,运动路程较长

A . 事实①④⑤,推论②③ B . 事实①④⑤,推论③② C . 事实①②③,推论④⑤ D . 事实①③②,推论⑤④
8、站在静止汽车上的乘客,当汽车突然启动时,乘客要向后倾倒。对此现象的解释有F列五句活,这五句话的正确排列顺序是 ( )

  ①汽车突然启动②乘客的身体向后倾斜③乘客与汽车都处于静止状态  ④乘客的身由于惯性要保持静止  ⑤乘客的脚受到车底板的作用力,由静止变为运动

A . ③①⑤④② B . ③⑤①②④ C . ③④①⑤② D . ①④⑤②③
9、一杯水放在小车内的水平桌面上,如果水面突然发生了如图所示的变化,那么小车可能发生的变化是 ( )

①小车突然向右启动  ②小车突然向左启动③小车向右运动时突然刹车④小车向左运动时突然刹车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②④
10、如图所示,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小明在车上竖直向上跳起,则他将落在(     )

A . 仍在起跳点 B . 在起跳点前 C . 在起跳点后 D . 都有可能   
11、在匀速直线行驶的敞篷车上,小明竖直向上抛出一个小球,若不计空气阻力,则小明和地面上的小东看到小球的运动轨迹分别是下图中的( )

A . ①和② B . ①和③ C . ①和④ D . ③和②
12、从右向左匀速直线飞行的飞机先后投下三枚炸弹,不计空气阻力,落地前三枚炸弹在空中的位置应如图中的( )
A . B . C . D .
13、下列现象中,能用惯性知识解释的是(   )
A . 载重汽车装有许多个车轮 B . 手中的石头释放后,下落速度会越来越快 C . 拍打衣服,衣服上的灰尘掉落 D . 汽车在结冰的路面行驶时,车轮上缠绕铁链
14、关于物体的惯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足球在静止时没有惯性,运动时才具有惯性 B . 跳高运动员起跳前要助跑,是为了获得惯性 C . 赛车在高速行驶时不容易停下来,是由于速度越来越大惯性越大 D . 百米赛跑运动员到达终点不能立即停下来,是因为运动员具有惯性
15、如图所示,水平公路上向前行驶的汽车中,有一竖直悬挂的拉手突然向后摆,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 汽车突然加速运动 B . 汽车突然减速运动 C . 汽车做匀速运动 D . 汽车的运动不能确定

二、填空题(共6小题)

1、

如图所示,用力打击一摞棋子中最下面的一个时,上面的棋子不会随下面的棋子飞出.上面的棋子不飞出去,是因为棋子具有       ;下面的棋子飞出去,是力改变了棋子的       .

2、如图a所示,盛有水的烧杯随小车一起水平向右做      (加速/减速/匀速)运动,当烧杯中的水面出现如图b所示的状态时,则小车此时正在做      (加速/减速/匀速)运动,做出上述判断的根据是      (水/烧杯)具有惯性.

3、①开车系安全带;②司机为节省燃油,在汽车要进站时,提前关闭油门;③锤头松了,把锤柄的一端在物体上撞击几下,锤头就能紧套在锤柄上;④跳远运动员都是助跑一段距离才跳;⑤人踩到西瓜皮上会滑倒。上述事例巾,利用了惯性的有      (填序号)。
4、如图实验时,为了使小车在毛巾、棉布、木板等表面开始滑行时的速度相等,我们的做法是让小车在斜面的      由静止开始下滑。根据小车在不同表面滑行的      不同的现象,我们得到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大,小车速度减小得越快。

5、如图所示,让小球从 A 点静止释放,运动到 C 点时,若一切外力全部消失,则小球会沿路线      运动。若当小球滚至右侧最高点时,撤去外力它将      

6、下列给出了几种事例,涉及了惯性知识且其中是利用惯性的是      

①从树上掉下的苹果;

②司机为节省燃油,在汽车进站时,提前关闭油门;

③锤头松了,把锤柄的一端在物体上撞击几下;

④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人造卫星;

⑤跳远运动员都要助跑一段距离才起跳;

⑥拍衣服上灰尘时,抖几下衣服;

⑦公共汽车的乘务员,时常提醒乘客扶住车的扶手,待车停稳后再下车。

三、解答题(共4小题)

1、

 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中,在水平桌面上铺上粗糙程度不同的物体(如毛巾、棉布、木板等),让小车自斜面顶端静止开始滑下.观察同一小车从同一高度滑下后,在不同表面上运动的距离如图所示.

(1)结论:表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阻力越       ,它前进得越远.

(2)让小车从斜面同一高度滑下的目的是:使小车到斜面低的       相同.

(3)推理:如果小车受到的阻力为零,它将永远做       .

(4)牛顿第一定律是在      的基础上,通过科学的       而总结归纳出来的.

2、

小宇骑车时发现,不踩踏脚板,车也能滑行一段距离,他在不同的路面上多次尝试后猜想:车滑行的距离可能与路面的粗糙程度和速度有关.为探究其中的奥秘,他在水平桌面上搭成一斜面,用小球做实验,并用毛巾、棉布、木板等改变水平桌面的粗糙程度.

(1)为了探究小球在水平面上的滑行距离与速度的关系:小宇应先后三次将小球从斜面的       (选填:“同一”或“不同”)高度处释放,比较小球在       (选填:“同一”或“不同”)粗糙面上滑行的路程.

(2)为探究小球滑行距离与水平面粗糙程度的关系:小宇应先后三次将小球从斜面上的       (选填:“同一”或“不同”)高度处释放;小宇认为,通过进一步推理可以得出结论:运动的物体如果不受阻力作用,物体将       .

(3)在上述(2)的三次实验中,若小球克服毛巾的摩擦力做的功为W1 , 小球克服木板的摩擦力做的功为W2 , 则W1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W2

(4)为了模拟研究汽车超速带来的安全隐患,李斌同学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探究实验:将A、B两个小球先后从同一装置,高分别为hA、hB的位置滚下(mA<mB , hA>hB),推动小木块运动一段距离后静止.同组的小红认为他这样设计实验得出的结论有问题,理由是:       .

3、我国是汽车拥有量最多的国家.为了保护人体安全,汽车中常设有安全带、头枕、气囊等安全装置。当两车在城市道路上发生追尾事故时,前方车辆内首先能够保护人体的装置是头枕,而后方车辆内首先保护人体的装置是安全带,请结合所学知识解释相关现象。

4、“牛顿第一定律”的形成,经历了伽利略、笛卡儿和牛顿等科学家不断完善的过程。
(1)伽利略经过下图所示的实验和推理得出结论:如果没有摩擦阻力和空气阻力的影响,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将会一直运动下去。结合伽利略的结论写出图中各实验和推理的先后顺序:      。(用字母表示)

(2)笛卡儿在伽利略观点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如果运动中的物体没有受到力的作用,它将继续以同一速度沿直线运动,既不停下来也不偏离原来的方向。牛顿在他们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牛顿第一定律”。相对于“牛顿第一定律”,笛卡儿的观点有什么不足?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浙教版科学 七年级下册同步练习 3.4 牛顿第一定律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