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 七年级下册同步练习 3.1 机械运动

年级: 学科: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8小题)

1、小船往返于沿河的甲、乙两地.若河水静止时,往返一次需时间为t1 , 若河水流动,则往返一次需要时间为t2 , 则(  )

A . t1=t2            B . t1>t2            C . t1<t2            D . 由船速和水速决定
2、关于参照物的选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 只有静止不动的物体才能做参照物 B . 只有运动的物体才能做参照物 C . 参照物的选择可以是任意的,但应有利于问题的研究 D . 研究地面上的物体的运动时,必须选择地面或地面上不动的物体作为参照物
3、下列运动中,属于直线运动的是( )

①打算盘时,算盘珠子在杆上的运动;   ②推铅球时,铅球离手后的运动;

③没有风时,雨滴的下落运动;   ④飞机起飞前在跑道上滑行的运动;

⑤太阳相对于地球的运动;   ⑥跳高运动

A . ①②⑤ B . ③⑤⑥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⑤
4、下列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成语中,与科学描述运动快慢的方法相近的是( )
A . 一日千里 B . 大步流星 C . 风驰电掣 D . 迅雷不及掩耳
5、下列现象中不是机械运动的是( )
A . 划破夜空的流星运动 B . 奔驰骏马的运动 C . 植物开花结果 D . 地球绕太阳公转
6、下图中表示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①④
7、如图所示,记录了甲、乙两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时,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两汽车运动情况在v-t图象中描述可能正确的是()

A . B . C . D .
8、如图是相向而行的甲、乙两物体的 s-t 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相遇时两物体通过的路程均为 100m B . 0~30s 内甲做减速直线运动,乙先静止然后做匀速直线运动 C . 甲乙是相向而行的,同时出发的,并在 30s 时相遇 D . 甲运动时的速度比乙运动时的速度要快
9、如图(a)所示,停在公路旁的公安巡逻车利用超声波可以监测车速:巡逻车上的测速仪发出并接收超声波脉冲信号,根据发出和接收到的信号间的时间差就能测出车速。在图(b)中,P1、P2 是测速仪先后发出的超声波信号,n1、n2 分别是测速仪检测到的 P1、P2 经反射后的信号。设测速仪匀速扫描,P1 与 P2 之间的时间间隔为 0.9 秒,超声波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为 340 米/秒。则被测车的车速为( )

A . 20 米/秒 B . 25 米/秒 C . 30 米/秒 D . 40 米/秒
10、漂流时,游客乘橡皮艇顺水而下,出没浪端谷底,如图所示。此过程十分惊险刺激,游客吓的都不敢动。这里所说的“游客吓得不敢动”,所选择的参照物是(   )

A . 河里游动的鱼 B . 乘坐的橡皮艇 C . 河边的石头 D . 岸上的树木
11、平直公路上并排停放着两辆汽车,一段时间后,坐在甲车上的小明感觉乙车向北运动,关于两辆汽车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以地面为参照物,甲车一定是向南运动 B . 以甲车为参照物,地面一定是静止的 C . 以乙车为参照物,甲车一定向南运动 D . 以地面为参照物,乙车一定向北运动
12、公路边有一农舍,它的烟囱正冒着烟,插有旗帜的a、b两车在农舍旁的公路上。观察图中旗与烟的情况,判断以下关于a、b两车相对于房子的运动情况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a、b两车一定向左运动 B . a、b两车一定向右运动 C . b车可能运动,a车向右运动 D . b车可能静止,a车向左运动
13、甲、乙两人在美丽的南滨路上沿着平直的公路步行,他们运动的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关于甲、乙两人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图片_x0020_5

A . 甲走路速度是乙走路速度的2倍 B . 甲、乙两人都做得匀速直线运动 C . 甲出发时落后于乙,在8s时甲追上乙 D . 12s末,甲乙两人相距2m
14、“天舟一号”货运飞船是由我国自行研制的一款货运飞船,也是中国首个货运飞船。货运飞船可以通过交会对接向空间飞行器补给货物,从而延长飞行器的在轨飞行寿命。2017年4月23日7时26分,“天舟一号”与“天宫二号”成功对接进行推进剂补加试验。如图是“天舟一号”货运飞船(左半部分)与“天宫二号”(右半部分)组合体在轨道上运行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以地面为参照物,“天舟一号”是静止的 B . 以地面为参照物,“天宫二号”是静止的 C . 以“天宫二号”为参照物,“天舟一号”是静止的 D . 以“天宫二号”为参照物,“天舟一号”是运动的
15、五一期间,爸爸带着小科驾车去温州游玩。小科记录了某段时间内汽车的行驶速度,并绘制成如图的“速度一时间”坐标图,其中表示匀速直线运动的线段有几段( )

A . 1段 B . 2段 C . 3段 D . 4段
16、甲、乙、丙三列动车组同时停靠在衢州站。一段时间后,甲列车上的人看到乙列车相对自己向南运动,乙列车上的人看到甲、丙两列车都相对自己向北运动,而丙列车上的人则看到路边上的树木向南运动。关于这三辆车行驶的方向,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甲列车必定向北行驶 B . 乙列车必定向南行驶 C . 丙列车必定向北行驶 D . 甲、丙两列车的行驶方向必定相同
17、我国著名短跑运动员苏炳添在某次百米赛跑中测得第5秒的速度为9.5m/s,第10秒到达终点的速度为10.2m/s,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在前5秒内苏炳添的平均速度为4.75m/s B . 在后5秒内苏炳添的平均速度为9.85m/s C . 在本次百米赛跑中苏炳添的平均速度为10.0m/s D . 在本次百米赛跑中苏炳添的平均速度为9.1m/s
18、如图所示,图甲是小车甲运动的s一t图像,图乙是小车乙运动的v-t图像,由图像可知( )

A . 甲车速度大于乙车速度 B . 甲、乙两车都由静止开始运动 C . 甲、乙两车都以10m/s匀速运动 D . 甲、乙两车经过5s通过的路程都是10m

二、填空题(共6小题)

1、两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自左向右运动,某人拍摄了一张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的照片(如图所示)。已知拍摄时每隔2秒曝光一次,汽车车身总长为6米。

(1)甲、乙两辆车中,可近似看做是做匀速运动的是      车。
(2)该车做匀速运动的速度约为      米/秒。
2、高速路网全面推行区间测速以来,车辆超速行驶得到了一定遏制。如图所示,一辆小汽车进入测速路段后,乘客发现测速提示牌往后退,他是以      为参照物。测速设备测得小汽车在通过9km的测速区间用时270s,其平均速度为      km/h。根据该路段限速100km/h的规定,该车驾驶员      (选填“应该”或“不应该”)受到处罚。

3、甲、乙两小车同时同地向东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路程s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当t=5秒时两车相距      米;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在向      (选填“东”或“西”)运动。

4、甲、乙、丙三位同学进行百米赛跑,记录的时间如下表,则三位同学跑得最快的是      。判断理由是      

时间

14.7s

14.2s

14.3s

5、坐在岸边的小明同学看到河对岸的修桥工地上有工人用手匀速上下挥动铁锤,每隔1秒钟敲打钢轨一次。当铁锤碰到钢轨时,小明听到敲击声,而工人停止敲打以后,小明又听到了两次敲击声。如果空气中的声速为每秒340米,则河的宽度大约是      
6、如图为高速公路ETC电子收费通道。ETC系统采用的是一种短程无线通信方式。汽车通过高速收费站时,司机看到收费站向后退去,是以      为参照物。在高速行驶中,会听到车窗的缝隙处风的呼啸声,这是空气快速通过车窗缝隙时发生      引起的。汽车在进入ETC收费岛区域前s1=50m处开始减速,经 t1=4s后运动至ETC收费岛(图中阴影区域)边界,然后再经t2=6s匀速通过ETC收费岛,其长s2=36m.汽车从减速开始到离开ETC收费岛全过程的平均速度      (不计车长)

三、实验探究题(共2小题)

1、

 为研究小物块在足够长斜面上的运动规律,小物块每次均从斜面上A点由静止释放,沿斜面向下运动,利用秒表和刻度尺测出其运动时间和通过的路程,记录的数据如下表.

从A点开始计时的时间t/s

0

1

2

3

4

5

从A点开始的路程s/cm

0

4.00

16.00

36.00

64.00

100.00

相应的平均速度v/(cm•s1

/

4

8

12

16

 20 

(1)物块5s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       cm/s.

(2)物块做       (选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

(3)实验前,小萌对物块的运动情况作了以下可能猜想:

①物块通过的路程与所用的时间成正比;

②物块通过的路程与所用的时间平方成正比;

③物块的平均速度与所用的时间成正比;

④物块的平均速度与通过的路程成正比.

根据表格中的数据,你认为上述猜想中正确的是       (选填序号),并推测:物块自A点开始计时的6s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为       cm

2、小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当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数字分别表示“小时:分:秒”)如图所示:

(1)该实验是根据公式      进行速度计算的。
(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      (填“较大”或“较小”),目的是减小测量时间的误差。
(3)若s2的路程正好是全部路程的一半,则小车通过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为      m/s,小车通过全过程的速度大小变化情况是      。(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四、解答题(共5小题)

1、在一次爆破作业中,用了一条90厘米长的导火线来使装在钻孔里的炸药爆炸,导火线燃烧的速度是0.6厘米/秒,点火者在点燃导火线后立即以5米/秒的速度跑开,请你估算一下他能不能在爆炸前跑到离爆炸点700米远的安全区?

2、某小组同学分别测出了甲、乙电动车做直线运动的路程和时间,并依据数据作出了相应的路程—时间图像,如图所示。

(1)甲车做      直线运动,通过0.6米的路程所用时间为      秒。
(2)在AB对应的时间段内,乙车通过的路程为      米。
(3)由图可知,甲车的速度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乙车的速度。
(4)若甲、乙两车在水平路面上同时向东行驶,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向      运动。
3、据统计,全国发生的车祸中有超过四分之一是超速引起的!为此,宁夏近年来加大了道路限速监控管理。一种是“定点测速”,即监测汽车在某点的车速;另一种是“区间测速”,就是测算出汽车在某一区间行驶的平均速度。如果超过了该路段的最高限速,即被判为超速。若监测点A、B相距25km,全程限速120km/h,一辆轿车通过监测点A、B的速度分别为100km/h和110km/h,通过两个监测点的时间如图所示。

图片_x0020_12

(1)采用“定点测速”,该轿车通过监测点A、B时会不会被判超速?
(2)采用“区间测速”,这辆轿车在该路段会不会被判超速?(请通过计算进行说明)。
4、高速公路上常用超声波测速仪来测量汽车速度。某次检测时,第一次发出信号到接收到超声波返回信号,用时0.4s,如图所示.第二次发出到接收到返回信号用时0.3s,两次发出信号时间间隔是1s。(假设超声波的速度为340m/s,且保持不变)求

(1)被测汽车第一次接收到超声波时,汽车到超声波测速仪的距离S1是多少?
(2)被测汽车两次接收到超声波的距离差S3是多少?
(3)被测汽车的速度是多大?(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5、五一假期,玲玲一家驾车前往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游玩。当汽车行至港珠澳入口处时。玲玲和爸爸都注意到这段高速公路全长55km,桥面限速100公里/小时,隧道限速80公里/小时,若玲玲爸爸驾车通过6.75千米的海底隧道用时6min,则车的平均速度应为多少?是否超速?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浙教版科学 七年级下册同步练习 3.1 机械运动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