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山东省青岛市胶南市大场中心中学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

年级:七年级 学科:生物学 类型:月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 (共29小题)

1、含羞草的叶子被碰后会合拢,这说明生物具有 (   )。

A . 生长现象 B . 应激性 C . 繁殖 D . 呼吸
2、下列哪些生物不具有细胞结构 (   )。                              

A . 向日葵 B . 青蛙 C . SARS病毒 D . 酵母菌
3、一般说来,生物种类不会由于一个个体死亡而导致该物种的绝灭。这是因为生物体具有                                                                      ( )
A . 遗传特性 B . 生殖作用 C . 生长现象 D . 应激性
4、“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造成这一差异的环境因素是(  )

A . B . C . 温度 D . 湿度
5、蚯蚓一般穴居生活,但夏季雨后蚯蚓在地面上活动,原因是(  )

A . 土壤中蚯蚓缺乏食物 B . 蚯蚓得不到足够的氧气 C . 喜欢雨后晒太阳 D . 承受不了土壤的压力
6、鱼必须生活在水里,离开水一段时间就会死亡.对此最恰当的解释是(  )

A . 生物影响环境 B . 生物适应环境 C . 生物改变环境 D . 生物依赖环境
7、牵牛花清晨开放,傍晚关闭,这种现象说明生物具有的特征(  )

A . 需要营养 B . 进行呼吸 C . 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D . 生长和繁殖
8、“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说明(  )

A . 生物适应环境 B . 生物对环境产生影响 C . 环境影响生物 D . 环境适应生物
9、下列调查过程中的做法错误的是(  )


A . 选择一条生物种类较多的路线 B . 见到喜爱的植物要采集起来 C . 注意安全,与组内的同学一起行动 D . 记录时要实事求是
10、果树能产生种子,种子可以萌发并长成新的植物体,这说明(  )

A . 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B . 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C . 生物多由细胞构成 D . 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11、下面是小余在调查双桂山生物种类时的具体做法,其中正确的是(  )

A . 调查范围内偶尔飞过的昆虫可以不记录 B . 险峻的峭壁生物种类多,就选这样的调查路线 C . 选择生物种类较多、环境有较多变化的路线 D . 发现珍稀物种应及时采摘、捕捉制成标本
12、地衣(真菌和藻类共生的一类特殊植物)生活在岩石上,可以从岩石中得到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地衣能够分泌地衣酸,对岩石有腐蚀风化的作用,这一事实说明(  )

A . 生物能够适应自己所生活的环境 B . 生物能够影响其生活环境 C . 生物不依赖环境,但能影响环境 D . 生物既能适应环境,又能影响环境
13、下列物体中属于生物的是(  )

①蝴蝶  ②珊瑚  ③黑木耳  ④智能机器人  ⑤青苔  ⑥流星.

A . ①③⑤ B . ①②③⑤ C . ②④⑥ D . ④⑥
14、下列现象中,属于与温度变化相适应的现象是(  )

A . 蛾类夜间活动 B . 仙人掌的叶变成刺 C . 候鸟的迁徙 D . 山顶的旗形树
15、目前餐桌上流行的营养丰富的各种菌类在生态系统中的角色是(  )

A . 生产者 B . 消费者 C . 分解者 D . 非生物部分
16、人们为了防止鸟吃草籽,把一片草地用网全罩起来,结果导致食草昆虫大量繁殖,草几乎全被吃光,这是因为破坏了(  )

A . 生态系统 B . 食物链 C . 食物网 D . 生存环境
17、在大自然,生物在生存发展中不断适应环境.下列哪项不属于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

A . 森林可保持水土 B . 旗形树的树冠像一面旗帜 C .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D . 蚯蚓疏松土壤
18、2008年奥运帆船比赛地﹣青岛,是一座美丽的海滨城市,有着丰富的藻类植物资源,海湾浅水处长绿藻,稍深处长褐藻,再深处长红藻.藻类植物的这种分布主要受哪种因素的影响?(  )
A . 阳光 B . 温度 C . 气体 D . 盐度
19、在下列生态系统中,自动调节能力最大的是(  )

A . 温带草原 B . 热带雨林 C . 北方针叶林 D . 南方阔叶林
20、在一个池塘中,鲫鱼能吃水草,又能吃螺蛳等小动物,草鱼吃水草,乌鱼会吃鲫鱼、草鱼苗.下面所写的能反应池塘中的食物链的是(  )

A . 水草→鲫鱼→乌鱼 B . 水草←草鱼←乌鱼 C . 螺蛳←鲫鱼←乌鱼 D . 螺蛳→鲫鱼→乌鱼
21、狮子捕食斑马,其生理意义在于(  )

A . 获取营养 B . 强者欺凌弱者 C . 游戏 D . 将它驱除出领地
22、在显微镜下观察一滴河水,发现一些能运动的绿色颗粒.下列哪项不能作为判断这些小颗粒是生物的依据(  )

A . 有细胞结构 B . 能生长和繁殖 C . 能对外界的刺激作出反应 D . 身体呈绿色
23、在农田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是(  )

A . 农民 B . 农作物 C . 耕地 D . 耕牛
24、菜农在大田中韭菜收获的是绿色的韭菜,而在密闭的暗室中种韭菜收获的却是黄色的韭菜,影响这一差异的生态因素是(  )

A . 温度 B . 阳光 C . 土壤 D . 空气
25、如图是两棵植物,你认为A植物分布在什么环境里(  )

A . 干旱地区 B . 温润地区 C . 寒冷地区 D . 温暖地区
26、下列生物之间属于竞争关系的是(  )

A . 养鸡场中的人与鸡 B . 田地中的蔬菜与杂草 C . 草原上的狼与鹿 D . 花园中的蝴蝶与蛾
27、下列各项中,可以看作是一个生态系统的是(  )

A . 一群大雁 B . 一头牛 C . 一个蜂群 D . 一片森林
28、下列关于生物与环境关系的说法中,最为确切的是(  )

A . 菊花之所以在秋天开花,与秋天的温度较低有直接关系 B . 影响生物生活的生物因素仅指不同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C . 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是各种非生物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D . 生物不仅能适应一定的环境,而且能改变环境
29、小明在校园里浇花时发现了几只鼠妇,如图所示.他和同学们对鼠妇的生活环境发生了兴趣,便一起去寻找探索,记录各处发现鼠妇的数据如下表:根据他们的记录,可知适宜鼠妇生存的环境条件是(  )

地点

鼠妇只数

水泥路上

0

水槽边的石头下

24

种花的湿花盆底下

18

干草地中

2

A . 阳光充足 B . 阴暗潮湿 C . 空气新鲜 D . 高温干燥

二、填空题 (共6小题)

1、调查时首先要明确            ,制定合理的      。调查的范围很大时,就要进行      ,调查过程中要如实      。对调查的结果要进行            ,有时要用数学方法进行统计。


2、蚯蚓生活在阴暗、潮湿、富含有机物的土壤中,能从土壤中获得生命活动所需的营养,这说明生物能       , 同时,蚯蚓的生命过程又使土壤空隙增多,土壤肥力提高,这说明生物能      

3、生物圈是指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与其      

4、生物的生活环境不仅指生物的生存空间,还包括存在于它周围的      

5、环境中影响生物      因素叫生态因素.它分为两类,一类是                  、空气等非生物因素,另一类是生物因素.

6、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            

三、综合题 (共5小题)

1、我们学校有许多花草树木,有时发现树苗上有小毛毛虫,小毛毛虫往往给鸟类吃了,这是生物间的关系.我们学校的一块地里原来种了很多小树苗,过了一段时间,发现里面杂草丛生,长势超过了小树苗.

问:

(1)这说明植物间存在      关系,动物间存在            的关系;

(2)影响我校树木生长的环境因素有            两类.

2、这是一位同学写的一份关于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的实验报告,由于被水浸渍,一些地方字迹已经看不清楚(题目中画横线出),请你将它补充完整,并回答他所提出的问题.

实验内容: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1)问题:      

假设:鼠妇适于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

(2)设计方案:

材料用具:20只鼠妇,湿润土壤,纸盒一个,纸板、玻璃各一块.

实验装置:在纸盒里放上一层湿润的土壤,以横轴中线为界,一侧盖上玻璃板,一侧盖上纸板.这样,在盒里就形成了            两种环境.

方法步骤:

①将鼠妇放入纸盒中,两侧的中央放入数量      的鼠妇,静置2分钟.

②每分钟统计一次明亮处和黑暗处的鼠妇数目,统计10次.

实施计划:按照上述实验方案做实验.实验过程中要仔细观察,认真.

实验记录:不同时间,不同环境下的鼠妇数目的变化如下:

环境

2分钟

3分钟

4分钟

5分钟

6分钟

7分钟

8分钟

9分钟

10分钟

11分钟

明亮

3

2

2

2

2

3

2

2

1

2

黑暗

17

18

18

18

18

17

18

18

19

18

(3)实验结论:      

请问:这个实验的变量是什么?      ;实验结束后,你怎么处理鼠妇呢?      

3、下面是猫和鼠的部分生命现象,请分析说明它们各属于生物的何种基本特征:

(1)小猫长成大猫属于      

(2)猫生小猫属于      

(3)猫生猫,鼠生鼠属于      

(4)一窝猫中有白猫、黑猫和花猫,这种现象属于      

(5)鼠听到猫叫,立即躲近洞里的现象属于      

4、

下面的记录卡是刘刚、李明、张琳同学在进行校园生物调查时的记录.请根据卡片中提供的信息回答下面的问题.

(1)他们将调查的生物分成A、B两类,A类是      ,B类是      

(2)他们将A又分成两类:

A1的特点是      .A2的特点是      

(3)他们将B分成三类,他们的分类标准是什么?      ;B1、B2、B3各指哪类动物?      

5、

阅读下列材料,分析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下图中的两只狐,一只是生活在北极的北极狐,一只是生活在非洲沙漠中的沙漠狐.

材料二:科学工作者发现,过去20年里,北极冰盖面积减少了40%,平均厚度从3米减至1.5米;2005年北极冰盖面积为530万平方千米,2007年9月为413万平方千米,创历史最低点.这些都说明了一个现象:地球在变暖.

(1)图      所示为北极狐.其推测理由是      

(2)由两种狐的头部某些特征也可以说明,生物的形态结构往往与      相适应.

(3)如果地球“变暖”进一步加剧,请你预测北极狐的命运将会怎样?      

(4)为了不让地球继续“变暖”,你认为应该采取的措施是      (至少答出两项).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2015-2016学年山东省青岛市胶南市大场中心中学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