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 七年级下册同步练习 2.4 光和颜色

年级: 学科: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7小题)

1、

如图所示,把两只烧瓶的一侧都涂成黑色,另一侧都涂成白色,瓶口都用单孔橡皮塞连接有一段有色液柱,两个装置气密性良好。并同时将甲涂黑的一侧正对太阳。将乙白色的一侧正对太阳,几分钟后,记录有色液柱移动的距离甲为L1 , 乙为L2则 ( )


A . L1<L2 B . L1=L2 C . L1>L2 D . 以上都有可能
2、用自制针孔照相机观察烛焰,有以下四种说法:

a.薄膜上出现的烛焰的像是倒立的;

b.薄膜上烛焰的像可能是缩小的也可能是放大的;

c.保持小孔和烛焰的距离不变,向后拉动内筒,增加筒长,烛焰的像变大I

d.保持小孔和烛焰的距离不变,向前推动内筒,烛焰的像更明亮。

对于这四句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

A . abcd B . acd C . ab D . cd
3、一人经过一盏路灯时,灯光照射人所形成的影子的长度变化是(   )
A . 先变短后变长 B . 先变长后变短 C . 逐渐变长 D . 逐渐变短
4、光线从空气进入某种液体,它的传播速度(   )
A . 增大 B . 减小 C . 保持不变 D . 可能减小、也可能增大
5、我们看到大海平静时,海水呈蓝色,其主要原因是(   )
A . 海水里有盐分 B . 蔚蓝色天空映照的结果 C . 太阳经漫反射产生的结果 D . 其他色光多被海水吸收,主要反射蓝光
6、如图,让一束太阳光照射三棱镜,射出的光射到竖直放置的白屏上。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 如果在白屏与棱镜之间竖直放一块红色玻璃,则白屏上其他颜色的光消失,只留下红色 B . 如果在白屏与棱镜之间竖直放一块蓝色玻璃,则白屏上蓝色光消失,留下其他颜色的光 C . 如果把一张红纸贴在白屏上,则在红纸上看到彩色光带 D . 如果把一张绿纸贴在白屏上,则在绿纸上看到除绿光外的其他颜色的光
7、广告公司在拍摄水果广告时,为了追求某种艺术效果,在暗室里用红光照射装在白色瓷盘中的红色苹果。摄影师将看到( )
A . 苹果呈黑色,瓷盘呈白色 B . 苹果呈红色,瓷盘呈黑色 C . 苹果呈黑色,瓷盘呈红色 D . 苹果呈红色,瓷盘呈红色
8、如图所示的鹦鹉在太阳光下可以看到,嘴是红色的,腹部是白色的,而尾部是绿色的。在漆黑的房间内,小华在红光下观察该鹦鹉(   )

A . 嘴和腹部是红色的,尾部是黄色的 B . 嘴和尾部是红色的,腹部是黑色的 C . 嘴和尾部是黑色的,腹部是红色的 D . 嘴和腹部是红色的,尾部是黑色的
9、在学习“光的传播”后,小明做了一个实验,过程如下:①用激光笔射向水中,观察到光线是一条直线(如图所示);②在A点处慢慢注入海波溶液后光线发生了弯曲;③搅拌均匀后光线又变直。根据上述现象得出的结果,正确的是( )

A . 光的传播需要介质 B .   光只有在水中才沿直线传播 C . 光在海波溶液里不能沿直线传播 D . 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才沿直线传播
10、如图,枯井中的青蛙位于井底O点“坐井观天”,下图中青蛙通过井口观察范围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11、在探究树荫下光斑的综合实践活动中,为了研究孔的大小对光斑形状的影响,小明设计了开有菱形状孔(边长约为5厘米大孔)的卡片甲,并用另一张卡片乙紧贴在甲上,如图所示。接着,从图示位置沿箭头方向水平移动乙,甲不动。观察光斑形状的变化情况。下列实验记录正确的是(   )

A . 始终菱形 B . 从菱形到三角形 C . 始终圆形 D . 从菱形到三角形最后圆形
12、下列不属于光源的是( )
A . 正在工作的电脑显示屏 B . 闪闪发光的霓红灯 C . 闪闪发光的红宝石 D . 点燃的蜡烛
13、小欢用针孔照相机(即小孔成像实验装置)观察蜡烛的烛焰,若保持小孔和蜡烛的烛焰位置不变,如图所示。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 若内筒位置不变,半透明膜上烛焰的像是正立的 B . 若内筒位置不变,半透明膜上烛焰的像是放大的 C . 若向右拉动内筒,半透明膜上烛焰的像将变小 D . 若向左推动内筒,半透明膜上烛焰的像将变亮
14、2019 年央视春晚武术表演《少林魂》节目中演员们的列队整齐有序, 同列中,后一人只能看到前一人,说明该列已成直线。下列词语中 “影”的形成与此原理相同的是(     )

A . 湖光倒“影” B . 杯弓蛇“影” C . 立竿见“影” D . 毕业合“影”
15、过多使用化肥会引起水污染,这是因为过多化肥进入水体后会导致蓝藻大量繁殖。蓝藻看上去呈蓝绿色,是因为蓝藻能(   )
A . 发出蓝光和绿光 B . 透过蓝光和绿光 C . 吸收蓝光和绿光 D . 反射蓝光和绿光
16、下列关于光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阳光主要由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所组成 B . 银行用验钞机识别伪钞,利用了紫外线的荧光效应 C . 用红外线灯治疗关节炎,利用了红外线的热作用 D . 用太阳光来杀菌,利用了可见光具有较大的能量
17、阳光下树影里有一个个圆形的亮斑,这一现象能说明(   )

①光的传播速度很大;②太阳是球状体;③树叶间的透光孔都是圆形的;④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②④ D . ②③④

二、填空题(共5小题)

1、取两个相同的玻璃瓶,并把其中的一个涂成黑色,用中间有一截红墨水的玻璃导管相接,如图所示:


(1)把它放在阳光下照射一段时间后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2)无色和黑色玻璃瓶里的温度较高的是      ,可能的原 因是      
(3)应用实例:太阳能热水器的管子颜色最好涂成      色。
(4)进一步研究:将上述装置先放在 70℃的环境中恒温,然后再放入 20℃的环境中,先降到 20℃的是黑瓶,原因是      ,所以一般空调、汽车等的散热器都会做成这个颜色。
2、二维码(如图)是用某种特定的几何图形按一定规律在平面分布的黑白相间的图形记录数据符号信息的条形码,用手机摄像头扫描二维码时可快速登录网页,访问网络数据。二维码      (填“是”或“不是”)光源,当手机扫描二维码(实际是手机红外线探头抓取图形)时,二维码中黑色部分将光      (填“反射”或“吸收”),白色部分将光      (填“反射”或“吸收”),再通过专门的解码器解码就可以获取网络相关信息。

3、如图所示,一束太阳光射向狭缝经过三棱镜到达白纸做的光屏上,光屏上A、B间出现了彩色光带,A处为红光,B处为紫光,这种现象叫做      。将灵敏温度计放在A的外侧时,其示数增大更明显,这是因为      

4、在“制作小孔成像观察仪”活动中,需要把制作好的圆筒插人易拉罐中,如图所示,圆筒的       (填“A”或“B”)端是用半透明薄纸制成的光屏。用制成的小孔成像观察仪观察静物时,移动圆筒位置,增大光屏与小孔之间距离,则光屏上像将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5、你在一张白纸上用红色的笔写下“科学”两个字,再透过蓝色的玻璃看这张纸是      色的,字是      色的。

三、实验探究题(共3小题)

1、小东和几位同学做手影游戏时发现,手影的大小经常在改变,那么手影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他猜想:影子的大小可能与光源到物体的距离有关,他们借助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来探究影子高度与光源到物体距离的关系。


实验中,把手电筒正对黑板擦由近及远先后放在距离黑板擦不同的位置,保持其他因素不变,分别测出影子在墙面上的高度,记录数据如下表

所示:

手电筒和黑板擦的距离I.(厘米)

20

 30

  40

  50

60

70

黑板擦影子的高度H(厘米)

20

 17

 14.5

 13.6

 13

 12.6

(1)分析数据他们发现:若保持其他因素不变,当手电筒由近及远逐渐远离黑板擦时,影子的高度随之      
(2)为了进一步发现其中的规律,他们根据数据绘制了影子的高度H随手电筒到黑板擦距离I。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由图象可知,当手电筒到黑板擦的距离1- 35厘米时,影子的高度H大约是      厘米。

 

(3)当手电筒距离黑板擦较远时,观察图象的变化趋势发现,影子变小得      (填“快”或“慢”);没想当手电筒距离黑板擦足够远时,影子的大小将      
2、学习小组用图甲所示的圆柱形纸筒做“探究小孔成像规律”的实验,发现像的大小不同,亮度也不一样。

关于像的亮度与哪些因素有关,他们提出以下猜想:

猜想1:与小孔到光屏的距离有关。

猜想2:与小孔的形状有关。

猜想3:与小孔的大小有关。

(1)验证猜想1时,应固定      的位置,让光屏从图示位置沿纸筒慢慢远离小孔,在这过程中观察光屏上像的亮度。
(2)验证猜想2时,固定烛焰、纸筒和光屏的位置,更换使用如图乙所示的三个小孔进行实验,分别观察比较所成像的亮度。他们实验中存在的问题是      
(3)为验证猜想3,固定烛焰、小孔和光屏位置,只改变圆孔直径,观察现象如下表。

圆孔的直径/mm

小于1.0

1.0

1.5

2.0

2.5

4.0

像的清晰度

清晰

清晰

清晰

清晰

较模糊

模糊

像的明亮程度

——逐渐变亮→

实验现象表明:在小孔成像清晰时,      

(4)通过该探究实验,当成像清晰时,可观察到的像的形状有      。 (4)
A . 烛焰形 B . 三角形 C . 圆形 D . 棱形
3、某校在一次学生探究“物体吸热本领与表面颜色关系”的活动中,向同学们提供了一些实验器材及生活废弃物(均已消毒),小明所在实验小组领取了如下物品:

A.250mL易拉罐2个 B.50m矿泉水瓶2个 C.铁皮两片 D.火柴 E.蜡烛 F.温度计 G.黑色密封带(用胶带代替

小明仔细查看后,发现每个实验组至少可以选择不同的三组材料进行实验。

(1)如果你是小明,请你选择合适的一组材料进行实验:       (填编号)。
(2)根据你所选的上述材料设计实验,写出简要步骤:       
(3)假如小明的实验设计及操作都没有问题,请你根据你所掌握的知识推断小明通过本实验得出的结论:       

四、解答题(共5小题)

1、园艺家为何失败

一个爱园艺的人,发现植物叶子多数呈绿色,可能是植物喜爱绿色光的缘故,于是他将温室的房顶和四周都安装绿色玻璃,只让阳光中的绿色光照射植物.他认为这样必将使植物生长更快,产量更高,可是园艺家失败了.因为不透明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叶子呈绿色,说明植物反射的是绿光,也就说明绿光正是植物不喜欢的,只给植物照绿光,植物就会缺少所需的其他色光而生长慢,甚至枯萎。

(1)不透明体的颜色由什么决定?

(2)红花会反射什么颜色的光?

(3)太阳光照在树叶上,我们为什么看到叶子是绿色的?

2、小雨在吃烤肉串时,偶然发现了一个现象:通过烤炉上方看对面的人,感觉对面的人好像在晃动。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小雨根据学过的知识进行分析:火炉上方的空气被加热后,其疏密程度在不断发生变化,光进入这种不均匀的热空气会发生折射,传播方向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因此看起来感觉对面的人在晃动。为了验证这种分析是否正确,回到家后,小雨利用一支激光笔、一个装有酒精的浅盘及火柴,进行了如下的探究。


(1)如图所示,将激光笔固定在小桌上沿水平方向照射,用喷壶向激光笔的前方喷水,看到激光笔发出的一束红光射向墙面,墙面上有一个红色光点保持不动,这说明光在均匀的空气中是      传播的。

(2)如果要让这束红光穿过不均匀的空气,接下来小雨的做法应该是:      

(3)如果小雨的分析是正确的,他观察到的现象应该是:      

3、请画出物体AB经小孔在右边光屏上所成的像。

4、根据光学知识,解释下列现象。
(1)2018 年 1 月 31 日,发生的“超级月全食”。
(2)当阳光照在雪地上时,为什么黑色物体下面的雪会熔化得更快?
(3)戴上蓝色眼镜,在红色的灯光下行走方便吗?为什么?
5、如图所示,用钉子在易拉罐底部的中央钻一个小孔,将易拉罐的另一端顶部剪去后,蒙上一层半透明塑料薄膜,这样就制成了一个小孔成像的实验装置。把点燃的蜡烛置于小孔前的适当位置,观察并研究小孔成像的特点。

(1)烛焰在塑料薄膜上所成的是      (选填“实像”或“虚像”)。
(2)如果易拉罐底部小孔是三角形,则他在半透明塑料薄膜上看到的是      。 (2)
A . 三角形光斑 B . 圆形光斑 C . 烛焰的正立像 D . 烛焰的倒立像
(3)当蜡烛靠近小孔时,烛焰在塑料薄膜上所成的像会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4)晴天太阳透过树叶缝隙在地面上形成圆形光斑与上述原理相同。地面上的圆形光斑大小不一的原因是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浙教版科学 七年级下册同步练习 2.4 光和颜色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