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5小题)

1、下列反应中属于中和反应的是(   )
A . Na2CO3+2HCl=2NaCl+H2O+CO2 B . 2NaOH+H2SO4=Na2SO4+2H2O C . CO2+2NaOH=Na2CO3+H2O D . Fe+CuSO4=Cu+FeSO4
2、下面是小明同学的“科学学习笔记”中的摘录,其中正确的是(   )
A . 热量总是由内能大的物体传递给内能小的物体 B . 一块0℃的冰熔化成0℃的水,内能不变 C . 不停弯折铁丝,铁丝温度升高,是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 D . 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加,温度不一定升高
3、下列有关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望梅止渴”、“谈虎色变”等生命活动是人类所特有的复杂反射 B . 牙龈出血的人应多吃新鲜水果和蔬菜 C . 幼年时期,脑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不足会患呆小症 D . 植物的向光性生长是由于植物体内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引起的
4、下列都是教材中的实验,其中为了说明“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增加”的是(   )


A . 图甲:手帕摩擦塑料丝后,塑料丝散开 B . 图乙:缝衣针与磁铁摩擦后,有了磁性 C . 图丙:加热后,水蒸气把木塞冲出试管 D . 图丁:迅速下压活塞后,浸过乙醚的棉花燃烧
5、据报道,我省某民营企业研发的“天的”火箭发动机试车成功,这种火箭发动机用液态氧,液态甲烷作燃料,多项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甲烷是有机物 B . 甲烷具有可燃性 C . 液态氧是由氧原子直接构成的 D . 一定条件下液态氧和液态甲烷能发生化学反应
6、谷氨酸钠(化学式为C5H8O4NNa)是味精的主要成分;下列关于谷氨酸钠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是一种有机物 B . 加热会产生含硫物质 C . 由五种元素组成 D . 碳、氢原子个数之比为5:8
7、“创全国文明城市”活动进行的如火如荼,其中垃圾分类回收利用是检查项目之一,垃圾分类既可以节约资源,又能减少污染,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例如:破铁锅、坏车架、废弃易拉罐、旧电线和铝材下脚料等可归为一类回收,它们属于(  )
A . 金属材料 B . 氧化物 C . 单质 D . 非金属
8、篮球运动员姚明的“佳得乐”运动饮料广告词:“解口渴,更解体渴,佳得乐。”其中的“解体渴”主要是指( )
A . 佳得乐饮料中含有大量水,补充剧烈运动散失的水分 B . 佳得乐饮料中含有葡萄糖,补充剧烈运动散失的能量 C . 佳得乐饮料中含有大量水和少量无机盐,补充剧烈运动散失的水分和无机盐 D . 佳得乐饮料中添加的葡萄糖和无机盐,能补充剧烈运动散失的能量和无机盐
9、图示曲线表示人体血液中某些物质含量的变化情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若b为包绕在肺泡外的毛细血管,则c的名称是肺静脉,表示二氧化碳变化的是曲线② B . 若b是组织处的毛细血管,表示氧气变化的是曲线② C . 若b是小肠绒毛内的毛细血管,曲线①可表示营养物质的变化 D . 若b为肾小球处的毛细血管网,曲线②为蛋白质和血细胞
10、如图所示,一轻质弹簧一端系在墙上的O点,自由伸长到B点,今将一小物体m连在弹簧上,并把弹簧压缩到A点,然后释放,小物体能运动到C点静止,物体与水平地面间的摩擦力恒定,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物体从A到B动能越来越大,从B到C动能越来越小 B . 物体从A到B动能越来越小,从B到C所受合力不变 C . 物体从A到B动能先增大后减小,从B到C动能一直减小 D . 物体在B点动能最大
11、有等质量的镁和铁,镁放入质量分数为10%的稀盐酸中,铁放入质量分数为10%的稀硫酸中,产生氢气的质量随反应时间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结果可能的是(   )


①反应后镁有剩余         ②反应后铁有剩余

③反应后稀硫酸有剩余     ④反应后稀盐酸有剩余

⑤消耗的铁和镁的质量相等 ⑥消耗的稀硫酸和稀盐酸质量相等

A . ①③⑤ B . ①②③ C . ①②④ D . ②③⑥
12、下列实验的装置和操作均正确的是(    )
A . 稀释浓硫酸 B . 分离出AgNO3溶液中的AgCl C . 检查装置气密性 D . 收集氧气
13、盐在日常生活中是用途非常广泛的一类物质。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 添加大量的亚硝酸钠来保鲜食品 B . 用小苏打制作糕点 C . 农业上常用硫酸铜配制波尔多液 D . 用纯碱除去面粉发酵生成的酸
14、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后,下列哪种情形说明两者恰好完全中和?(    )
A . 滴入适量FeCl3溶液,溶液变黄,但无沉淀生成 B . 测得反应后溶液中Na+与SO42-的个数比为2:1 C . 滴入几滴酚酞试液,酚酞试液不变色 D . 滴入适量BaCl2溶液和稀硝酸,观察到有白色沉淀
15、小东同学用如图所示电路,测量额定电压为2.5V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闭合开关前,滑片P应滑到B端 B . 闭合开关后,小灯泡不发光,可能是小灯泡灯丝断了 C . 当电压表示数为2.5V时,测出通过小灯泡的电流,可算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 D . 由实验得知,小灯泡的额定功率越大,小灯泡越亮

二、填空题(共9小题)

1、有一包白色固体,可能含有Na2SO4、Na2CO3、BaCl2、NaOH 中的一种或几种。取样溶于水,有白色沉淀产生;过滤后,向该白色沉淀中滴加盐酸,现象如图所示(ABC表示沉淀变化,OBC表示气体变化)。


(1)由此推断原白色固体中一定含有的是      
(2)在C点时,所得溶液中的溶质一定有       
2、如图为正常人体部分生理活动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在食物消化的主要场所内,发挥作用的消化液有      
(2)肺泡内的气体通过作用进入到血液中。氧气进人体后,最终在      处被利用。
(3)该图所标示的人体废物排泄途径共有      条。
3、健康的生活习惯包括生活有规律、平衡膳食、充足睡眠、适度体育锻炼、合理用药及拒绝吸烟、酗酒、吸毒等。
(1)对青少年来说,应适当多吃肉类、禽类、鱼虾和乳制品等食物,因为这些食物中含      比较多,而这类物质是细胞生长和组织修复的主要原料。
(2)吸毒对人体的损害几乎是毁灭性的,人们一定要远离毒品。下列不属于毒品的是              
(2)
A . 海洛因 B . 鸦片 C . 咖啡
4、我们经常会看到一边行驶一边向空中喷雾的汽车,人们形象地将它称为雾炮车(如图)。喷向空中的水雾能使尘埃粒子快速沉降到地面,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


(1)喷向空中的水雾,有许多在掉向地面之前已经在空中散失了,还能起到降温作用。其原理是       。
(2)该雾炮车的发动机是柴油机。柴油机四个冲程中的      冲程实现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从新驱动雾炮车前进。
5、为了解火箭升空过程中的相关运动状况,兴趣小组制作了一模型火箭,重为8牛(不包含燃料),发射后获取模型火箭的飞行高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1)模型火箭燃料耗尽后仍能向上飞行一段距离,这是因为模型火箭具有      
(2)图中标注的A,B,C三个位置中,模型火箭的重力势能最小的是       。
(3)模型火箭从最高点B下落到地面,重力做功的功率是      瓦。
6、如图所示,连着弹簧的小球套在水平杆上,弹簧自由伸长时,小球位于O点.小幅度向左或向右改变小球位置,小球仍能静止.现较大幅度改变小球位置,把小球移至A点后使其静止,然后释放.

(1)小球向右运动过程中速度最大点出现在      (选填“O点”、“O点左侧”、“O点右侧”、“都有可能”);
(2)小球第一次向右经过O点至到达最右端B的过程中能量转化情况为      ;
(3)小球最终静止的位置是      (选填“O点”、“O点左侧”、“O点右侧”、“可能是O点,也可能偏左或是偏右”).
7、如图为人体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物质交换示意图,请据图作答:

(1)图中所示血管为      ,与其他血管相比,管内血流速度最      。此血管的主要功能是      
(2)该血管中的营养物质主要由      (填某器官的名称)吸收进入血液。
(3)成熟的红细胞中      (填“有”或“无”)成形的细胞核。
8、如图是“盖房子”的游戏示意图,其规则是根据“上下相邻两层的物质之间均可发生化学反应”来堆砌楼层。图中已放置好四种物质,还有二氧化碳、碳酸钠溶液、硫酸铜溶液三种物质待放置。请回答:


(1)二氧化碳应放在      处(填序号)
(2)物质②与上下相邻两层物质之间的反应类型都属于      反应。
9、“果导片”是一种常用缓泻剂,主要成分是酚酞。某同学欲将其作为酚酞指示剂的替代品,他将“果导片”研成粉末放入酒精中,搅拌、静置,取上清液滴入白醋,看到      ,滴入稀烧碱溶液发现      ,从而确定“果导片”可作酸碱指示剂使用。当他用饮料吸管向滴有“果导片”清液的澄清的石灰水吹气时,可观察到      现象,该反应的方程式为      

三、实验探究题(共5小题)

1、在研究NaOH溶液与稀盐酸反应时,某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并完成了如下实验:

实验1:在烧杯中注入适量NaOH溶液,测得其pH=13;然后将一定量的稀盐酸注入烧杯中与NaOH溶液充分混合,测得混合后溶液的pH=8。

实验 2:在烧杯中注入适量NaOH溶液,并滴加2滴酚酞试液,溶液呈红色;然后将一定量的稀盐酸注入烧杯中,发现红色褪去。

(1)根据实验1的现象,能否证明NaOH溶液与稀盐酸发生化学反应,请简述理由:      
(2)有同学猜想,实验 2反应后的溶液中可能存在稀盐酸过量;利用下列试剂,不能检验该同学猜想的是    (选填字母)。 (2)
A . 铁粉 B . 氧化铜粉末 C . 氢氧化铜 D . AgNO3 溶液
(3)写出 NaOH溶液与稀盐酸反应的实质      
2、某兴趣小组在整理实验室时发现一瓶敞口放置的氢氧化钠固体,于是他们对这瓶氢氧化钠固体的成分展开探究.

【提出问题】这瓶氢氧化钠固体是否变质?

(1)【猜想假设】猜想一:没有变质,全部是NaOH;       

猜想二:完全变质,全部是Na2CO3

猜想三:      

(2)【实验探究】为了探究固体成分,他们分别进行了如下实验:
甲同学取少量固体于试管中,加水后有放热现象,说明这瓶固体中含有      
(3)写出氢氧化钠变质的化学方程式      
(4)为了进一步确定这瓶固体的成分,丙同学设计了如下方案,请你完成下列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

可能观察到的现象

结论

Ⅰ、取样于试管中,加水溶解,滴入过量的       (填化学式)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含有 Na2CO3

Ⅱ、反应后过滤,取上层清液,滴入酚酞溶液

无色酚酞溶液变红

猜想      正确

3、某中学生物科技活动兴趣小组,在探究“口腔对淀粉的消化作用”时,进行了以下实验:

试管编号

1

2

3

馒头碎屑或块

碎屑适量

碎屑适量

馒头块适量

唾液有无

2mL唾液

A

2mL唾液

是否搅拌

充分搅拌

充分搅拌

不搅拌

保温

37℃水浴保温10分钟

加入碘液

2滴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证明“唾液对馒头有消化作用”,在2号试管的A处应加入      ,与1号试管起      作用。
(2)为了证明“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对馒头有消化作用,应选用      两支试管进行对照实验。
(3)实验结果      号试管中的物质遇到碘液不变蓝,原因是      
(4)有的同学提出“除了以上三支试管外,还要设置第四支试管,放入馒头块与清水不搅拌,其他处理均相同”。你认为第四个试管的设置      (填“有”或“无”)必要。
4、小刚班的同学准备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在升高相同温度的情况下,一定质量的液体吸收热量的多少与物质的种类是否有关?”

(1)在此实验中,液体吸收的热量多少是通过比较      来判断的。
(2)其中两个小组记录的实验数据如表所示:

组别

液体

质量/克

初温/℃

末温/℃

加热时间

1

200

25

40

13分30秒

煤油

200

25

40

6分30秒

2

200

25

40

12分10秒

煤油

200

25

40

5分45秒

①使质量相同的同种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加热时间应该相同。但1、2两组的同学在交流实验数据时却发现,第1组的加热时间明显偏长。其原因可能是      

A.酒精灯火焰较小

B.烧杯口没有加盖

C.酒精灯中酒精量太少

D.用酒精灯的内焰加热

②某同学利用实验数据大致描绘出水和煤油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如图乙所示,则图线      应代表煤油。

5、小科发现暖水瓶中有一层淡黄色的水垢.据悉,该地区的水垢中除了碳酸钙外,无其它盐类物质.他想探究还有没有其它物质,于是他收集水垢后经低温烘干进行下列实验:

(1)取2.5g水垢按图甲中的A装置高温加热充分反应(已知CaCO3 CaO+CO2↑),产生的气体依次通过B、C装置,实验后发现C装置中氢氧化钠溶液增加了0.88g。

①写出C装置中发现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②B装置中的浓硫酸是用来吸收反应中产生的水蒸气,这是利用了浓硫酸的      性。

③该水垢所含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      

(2)按图乙所示的方法来实验,结果发现澄清石灰水没有变浑浊,原因是      

四、解答题(共6小题)

1、为了测定某品牌食用纯碱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小明取10克食用纯碱样品和足量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稀硫酸,进行如图甲实验,实验前后,均需往装置中缓慢通一会儿氮气。(样品中其他成分不与稀硫酸反应)

(1)实验前,先往A装置通入一会儿氮气的目的是      
(2)随着纯碱样品与稀硫酸反应,C装置增加的质量变化情况如图乙所示,则该食用纯碱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3)若将稀硫酸换为浓盐酸,实验中C装置增加的质量会偏大,请说明理由      
2、为了探究氢氧化钡溶液和硫酸钠溶液反应后所得滤液X的成分,同学们做了以下实验;取50克滤液于烧杯中,天向烧杯中滴加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硫酸镁溶液20克,接着烧杯中滴加稀硫酸。加入溶液的质量与烧杯内沉淀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1)滤液X的pH      7(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2)CD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滤液X中含有的溶质是      
(4)滴加入30克稀硫酸时,烧杯中沉淀的质量m2的值为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3、人体肠道内寄生着大量的细菌、真菌、寄生虫等生物,其种类众多、数量庞大。在长时间的进化过程中,这些肠道生物彼此依赖、相互制约,构成了相对稳定的微生态系统,起到协助消化吸收、抵抗外来病原体等作用,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小明因不明原因出现呕吐腹泻等症状,妈妈立即找出抗生素让他服用,但小明根据所学知识认为抗生素易产生毒副作用、病原体耐药等危害,提出反对意见。小明不随意服用抗生素的理由还有       。   
(2)小明去医院就诊,根据检查结果,医生给他开了针对性药物。为使其尽快恢复身体机能,医生决定为他静脉输液,但所输液体中不应含有的成分是     。            (2)
A . 氯化钠 B . 维生素 C . 脂肪 D . 葡萄糖
(3)医生叮嘱小明要注意个人卫生,特别是饭前便后要洗手、少吃生冷食品。从预防传染病的角度分析,这是为了      。   
4、智能汽车已经成为世界车辆工程领域研究的热点和汽车工业增长的新动力,如图是一款质量为2t的智能汽车正在进行无人驾驶测试,汽车通过滑轮组将物体匀速提升,在汽车对绳子施加的拉力F作用下,质量为1200kg的物体以1m/s的速度匀速上升了3m,在这个过程中,拉力F做功的功率为15kW,不计绳重和轮与轴的摩擦.(q汽油=4.6×107J/kg,g=10N/kg)求:

(1)拉力F的大小;
(2)拉力F所做的总功;
(3)假如在此过程中恰好燃烧汽油4g,则该汽车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效率是多少?(效率用百分数表示,小数点后面保留一小数)
5、如图所示,某同学在做俯卧撑运动,可将他视为一个杠杆,支点在O点,他的重心在A点,重力为600N.求:

(1)他将身体撑起时,地面对双手的支持力至少多大?
(2)若他在1min内做了30个俯卧撑,每次肩部上升的距离均为0.4m,则他做一个俯卧撑要做多少功?
(3)他做俯卧撑过程中的功率为多少瓦?
6、小明在实验室发现一瓶未知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为方便以后使用,他对其浓度进行了测定.取20.0g此氢氧化钠溶液于烧杯中,逐滴滴加溶质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并随时对反应后的溶液用pH计(一种测定溶液pH的仪器)测定溶液的pH,所得数据如表:

加入稀盐酸的质量/g

9.6

9.8

9.9

10.0

10.1

溶液的pH

12.4

12.1

11.8

7.0

2.2

试回答:

(1)当滴加稀盐酸的质量为9.8g时,溶液中的溶质是      ;当滴加稀盐酸的质量为10.0g时,溶液中的溶质是      ;当滴加稀盐酸的质量为10.1g时,溶液中的溶质是      
(2)计算所测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2019-2020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