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温州市2014年中考科学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中考真卷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本题有20小题,第1--10题每小题3分,第11--20题每小题4分,共7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共20小题)
常见物质的溶解度(20℃) | ||||
物质名称 | 氯酸钾 | 硝酸钾 | 氯化钠 | 蔗糖 |
溶解度/克 | 7.4 | 31.6 | 36.0 | 203.9 |












药品柜 | 甲 | 乙 | 丙 | 丁 |
药品 | CuO、MnO2等 | HCl、H2SO4等 | KOH、Ca(OH)2等 | NaCl、CuSO4等 |
若科学老师需要NaOH,则他能取到的药品柜是( )




二、简答题(本题有7小题,第21--23题每空2分,第24--27题每空3分,共50分)(共7小题)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有5小题,每空2分,共30分)(共5小题)
【实验设计】
实验步骤 |
设计要求 |
①准备两个大小相同的洁净培养皿,分别标为A、B;选取大小相近、具有完整胚的活大豆种子40颗,经充分浸泡后,随机平均分成两组。 |
选择合适的实验器材 |
②将一组每粒大豆种子的子叶均除去一片后,平铺在A培养皿中;将另一组大豆种子(1) 。 |
设置对照实验 |
③将A、B两个培养皿放置在相同的适宜环境中,每天同时浇适量且等量的水。 |
控制实验条件 |
④每天观察并记录(2) , 并进行统计分析。 |
观察和记录 |
【问题交流】多次重复实验后,小明发现A、B两组种子大部分都萌发且萌发率基本相同,于是得出结论:大豆种子子叶的完整程度不会影响种子的萌发率。小红认为该实验还不足以支持小明的结论,还需要进一步实验,请设计简要的实验方案:(3) 。
①如图,在暗室中将一侧贴有品牌太阳膜的玻璃板竖直放在水平桌面上,在距离玻璃板左侧20厘米放置一个红外线灯,玻璃板右侧放置一个光能风车(光能风车的风叶在红外线照射下,转动快慢能反映接收到的红外线的强弱)。
②打开红外线灯,观察并记录30秒内光能风车风叶转动的圈数。
③改变红外线灯的位置,使之距离玻璃板的距离分别为40厘米、60厘米、80厘米,重复步骤②。
④在玻璃板上依次更换其他4种品牌的太阳膜,重复上述实验。
【材料准备】取质量均为2克的二氧化锰分别催化40毫升溶质质量分数为10%、20%、30%的过氧化氢溶液分解,实验后回收二氧化锰,并分别标为A、B、C;另取多次催化分解10%过氧化氢溶液实验后回收的二氧化锰,标为D。
【实验步骤】
①连接装置并检查气密性。
②取未使用过的二氧化锰0.5克,加入锥形瓶中,再加入10毫升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过氧化氢溶液,记录收集120毫升气体所需的时间。
③在分别取A、B、C、D组二氧化锰0.5克,重复上述实验。
④多次实验取平均值,记录数据如下:
组别 |
未使用过得二氧化锰 |
A |
B |
C |
D |
收集气体时间/秒 |
17.9 |
23.2 |
27.7 |
32.3 |
37.8 |
①取图甲所示的三个相同装置。
②取大小相近、年龄相同、新陈代谢旺盛的同种小鼠若干只,按图乙设置实验。
③将三个装置放在相同的适宜环境中进行实验。
①准备实验板栗若干份,每份2千克
②设置爆壳箱内的气压恒为2千帕,分别在60℃、65℃、70℃、75℃和80℃的温度下对5份实验板栗进行爆壳,每次爆壳时间均为60分钟,记录爆壳数并计算爆壳率
③重复步骤②进行多次实验,并计算各温度下爆壳率的平均值,实验结果如图乙所示
四、分析计算题(本题有4小题,第33题8分,第34题8分,第35题5分,第36题9分,共30分)(共4小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