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 七年级下册同步练习 1.3 动物的生长时期

年级: 学科: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20小题)

1、胎生动物比卵生动物更有利于胚胎发育,原因是( )
A . 胚胎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和氧气有保障 B . 胚胎发育时的温度比较稳定 C . 胚胎发育时受外界环境的影响比较小 D . 以上各项都是
2、下列不属于因生活环境变化而影响动物寿命的例子的是( )
A . 剑竹大批枯死,使大熊猫大量死亡 B . 珍珠养殖户的珍珠蚌因水域污染大批死亡 C . 一艘油轮沉没漏油,使大量海鸟死亡 D . 动物园中饲养的一只老猴子因年老而死亡
3、下列有关人和动物生殖和发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生殖期的青蛙雌雄抱对,在水中完成体内受精 B . 鸟的胚胎发育过程与人一样,始终不能用肺呼吸 C . 怀孕是受精卵不断分裂形成的早期胚胎植入子宫内膜的过程 D . 胎儿通过胎盘把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排到母体子宫里
4、下列动物中:具有胎生、哺乳特点的一组是(   )

①白金雕  ②金龟子  ③金丝猴

④四爪陆龟  ⑤细嘴松鸡  ⑥大熊猫

⑦丹顶鹤  ⑧蝗虫  ⑨红珊瑚  ⑩亚洲象.

A . ③⑥⑩ B . ①⑤⑦ C . ②④⑨⑩ D . ④⑦⑩
5、下列诗句或成语中,不包含生殖现象的是(   )
A . 探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 B .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C .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D .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春燕啄春泥
6、和青蛙相比,鸟的成活率高,主要原因包括(   )

①体内受精    ②卵生

③体外受精    ④卵外有卵壳做保护

⑤亲鸟有孵卵育雏行为    ⑥胎生

A . ①④⑤ B . ②③ C . ①②④⑤ D . ①④⑤⑥
7、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的最大区别是(    )
A . 是否产生生殖细胞 B . 亲代是否有性别区别 C . 后代是否有性别区别 D . 是否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形成受精卵
8、南麂岛是贝藻类水产动植物的天堂,盛产生态大黄鱼、石斑鱼、鲳鱼、鲈鱼等,这些鱼类的生殖方式是(  )
A . 无性生殖 B . 卵生 C . 胎生 D . 卵胎生
9、有些动物的性别分化受温度影响。下图是4种爬行动物的卵在不同温度下发育成雌雄个体的比例,其中能表示雄性仅出现在某个很狭窄的温度范围内,而高于或低于此温度范围则出现雌性的是 ( )

A . A B . B C . C D . D
10、如图是昆虫个体发育过程模式图,其中B表示蛹期,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蝗虫的发育过程可以表示为 A→B→C B . 若表示蜜蜂的发育过程,则B→C为幼虫期 C . 若表示蝗虫的发育过程,则C对农作物的危害最大 D . 若表示家蚕的发育过程,为提高蚕丝产量,应设法延长C时期
11、下列关于动物生殖发育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蝗虫的发育阶段没有蛹期   ②家蚕的发育阶段有蛹期   ③鸟卵中能进行胚胎发育的是卵黄   ④青蛙进行体内受精和体外发育   ⑤哺乳动物的特点是胎生、哺乳

A . ①②③ B . ②④⑤ C . ①②⑤ D . ②③⑤
12、诗句“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表现了大自然的幽静,下列关于蝉和鸟的生殖与发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蝉进行无性生殖 B . 蝉的发育属于完全变态发育 C . 蝉的生殖方式是卵生,鸟类的是胎生 D . 鸟类的胚胎是在体外完成发育的
13、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用一句话概括了蝉的一生:“蝉沐风浴露,饮天地之灵气,吸万木之精华,蛰伏四年,换来的只是短短一个月生命的春天”。蝉的发育过程与蝗虫相似,下列有关蝉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蝉的生殖方式是有性生殖 B . 蝉的受精方式是体内受精 C . 蝉的发育过程经历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 D . 蝉一生蜕皮4~5次,其实“皮”是蝉的外骨骼
14、许多高龄妇女选择“试管婴儿”等辅助技术生育二孩。现今,“试管婴儿”技术能将由受精卵发育成的胚胎先进行基因筛查,然后选择无重大遗传缺陷的胚胎进行移植。下列有关“试管婴儿”说法正确的是(   )
A . “试管婴儿”技术依据的科学原理是克隆技术 B . “试管婴儿”的形成属于体内受精、有性生殖 C . “试管婴儿”的胚胎植入母体的子宫内继续发育 D . “试管婴儿”只具有母亲的遗传特征
15、流程图可以用来表示连续发生的一系列生理活动,下列生物的生长时期流程图表示正确的是(     )
A . 蚕的生长时期:受精卵→幼虫→蛹→成虫 B . 青蛙的生长时期:受精卵→胚胎→幼蛙→蝌蚪→成蛙 C . 人的生长时期:受精卵→婴幼儿期→成年期→老年期 D . 一年生被子植物的生长时期:受精卵→幼苗生长发育→植株开花结果
16、卵生动物与胎生动物的主要区别是(   )
A . 个体发育的起点不同 B . 受精作用的方式不同 C . 胚胎发育的营养来源不同 D . 胚后发育的方式不同
17、卵生动物的卵细胞相对较大,它的主要意义是(   )
A . 卵大含养料多,有利于胚胎发育 B . 卵大空间大,有利于胚胎发育 C . 卵大抵御外界环境变化的能力强 D . 卵大可以吸收更多的热量
18、天台小狗牛即天台黄牛,是牛的一种,因其体型矮小如狗而得名。它的生殖方式是(   )
A . 体内受精  卵生 B . 体内受精  胎生 C . 体外受精  卵生 D . 体外受精  胎生
19、两栖动物在生物圈中经历了由盛到衰的发展过程(见表),其主要的自身原因是(   )

距今大概的年数

两栖动物发展情况

环境条件

3.45-2.25亿年

种类多,两栖动物繁盛

气候温暖潮湿,水域密布

2.25亿年至今

种类减少,两栖动物走向衰退

气候干燥,水域减少

A . 两栖动物的繁殖能力差 B . 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幼体发育必须在水中 C . 两栖动物产生了巨大变异 D . 两栖动物的神经系统不发达
20、下列关于动物生殖和发育方式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选项

生物种类

受精方式

发育方式

A

金鱼

体外受精

体外发育

B

青蛙

体外受精

体外发育

C

体内受精

体内发育

D

蝴蝶

体外受精

体外发育

A . A B . B C . C D . D

二、填空题(共6小题)

1、在下列动物胚胎发育属于卵生的是      ,属于胎生的是      ,属于卵胎生的是      

①龟;②蝮蛇;③鲨;④啄木鸟;⑤蝙蝠;⑥鸭嘴兽;⑦草鱼;⑧牛蛙;⑨东北虎

2、小敏家里养了4只母鸡,可奇怪的是她用这些母鸡下的蛋去孵化却总是孵不出小鸡。小敏进行了仔细的分析,终于弄清楚其中的原因。你认为小敏找到的原因是      

3、如图是两种昆虫的发育过程。请据图回答:

(1)甲图所示的个体发育过程属于      变态。
(2)C 和 D 的名称是      
(3)d 表示的发育时期叫做      期。
4、2016年初,世界上首位利用“三合一”胚胎技术培育的婴儿诞生,被称为“三亲婴儿”,具体培育技术路线过程如图。请根据“三亲婴儿”的培育过程回答:

(1)“三亲婴儿”的生殖方式属于      生殖(填“有性”或“无性”)。
(2)下列关于“三亲婴儿”的说法错误的是       。 (2)
A . 早期胚胎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主要来自于捐献者卵细胞的细胞质 B . 早期胚胎需植入母体子宫内继续发育 C . “三亲婴儿”婴儿的遗传物质全部来自于母亲卵细胞的细胞核
5、如图是昆虫个体发育过程模式图,其中C 表示成虫期。

 

(1)B 是      期,D 是      
(2)下列关于昆虫的发育过程说法中正确的是( ) (2)
A . 蝗虫的发育过程可以表示为 A→C→D B . 若表示蜜蜂的发育过程,则 B→C 为幼虫期 C . 若表示家蚕的发育过程,为提高蚕丝产量,应设法延长C 时期 D . D具有分化成不同组织的能力 E . 经过B 期后昆虫形态发生很大改变,主要是由于细胞核内的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
6、如图所示分别是青蛙、家蚕、蝗虫的发育过程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青蛙、家蚕和蝗虫,三种生物的生殖方式都属于      生殖。
(2)比较图中家蚕和蝗虫的发育过程,其最明显的区别是家蚕的发育有      这个阶段。

三、解答题(共4小题)

1、  1997年,英国科学家Wilmut等人向全世界宣布:世界上第一只来源于体细胞,通过克隆方式获得的克隆羊——“多莉”问世。“多莉”的培育过程可以用下图来表示。请根据以上材料回答问题:

(1)这种方法属于       (填“有性”或“无性”)生殖。
(2)“多莉”绵羊产生过程与甲、乙、丙三只绵羊有关,你知道它们的作用吗?

①甲绵羊提供了乳腺细胞核,实际上为“多莉”提供了      

②乙绵羊提供了去核卵细胞,实际上为“多莉”提供了      

③丙绵羊提供了子宫,实际上为“多莉”提供了      

(3)“多莉”在性状上应像       (填“甲绵羊”“乙绵羊”或“丙绵羊”)。
2、下图为青蛙的生殖发育过程图,据图回答问题:

 

(1)②是青蛙的幼体      ,用      呼吸。
(2)④时期的青蛙用      呼吸,      辅助呼吸。
(3)按青蛙的发育过程用序号排序:      
(4)从图中可看出青蛙的幼体和成体在形态结构上有显著差异,其实它们的生活习性也有显著差异。因此,青蛙的发育是      发育。
(5)青蛙的生殖和发育在水中进行,青蛙进行      (填“体内”或“体外”)受精。
3、蚕在结茧时不吃也不动,一般会结出厚薄均匀的茧,但是有时也会结出厚薄不均的“薄头茧”,影响了蚕茧的出丝率。某研究性学习兴趣小组为了寻找“薄头茧”的原因,5 月份进行了一次探究实验,9 月份又进行了重复实验。两次实验均选择五龄期老熟蚕, 将它们放入 6 片方格簇(每片方格簇有 312 格,即每片最多结茧 312 粒),7 天后统计“薄头茧”的发生率。实验分为 3 组,三组的光线处理不同,实验结果见下表: 不同光照条件下平均结茧情况统计表(单位:%)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光线

明亮而不均匀

明亮而均匀

暗而均匀

实验Ⅰ(5 月份)

15.48

7.50

4.92

实验Ⅱ(9 月份)

17.17

8.85

4.50

总平均发生率

16.33

8.18

4.71

请根据上述情况回答:

(1)蚕茧是蚕蛾在发育过程中的      阶段出现的。 
(2)该小组设计并实施这一实验的实验假设是:      。 
(3)在这一实验中,除要控制蚕的年龄和大小、实验时间相同外,还要控制其他实验条件相同,请你举出其中的一个:      。 
4、某中学科学兴趣小组在学习了“青蛙的生殖和发育”后,开展“各种污染物对青蛙受精卵孵化率的影响”的探究活动。

他们采集了一定数量的青蛙受精卵,以化肥、洗涤剂作为污染物,在鱼缸中进行实验观察。

①他们作出的实验假设是:各种污染物会降低青蛙受精卵孵化率。

②在3个鱼缸中加入等量的清水,并编号1、2、3;在1、2号鱼缸中分别加入一定量的化肥、洗涤剂。

③把青蛙受精卵分成三等份(各100粒),分别放入上述鱼缸中,在相同适宜的环境中孵化。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属于青蛙的生殖与发育的特点的是       。 (1)
A . 体内受精 B . 体外受精 C . 变态发育 D . 不变态发育
(2)该实验方案中对照组的编号是       。
(3)实验时需要定时观察记录的内容是      
(4)支持上述假设的实验结果是       。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浙教版科学 七年级下册同步练习 1.3 动物的生长时期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