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 八年级下册同步练习 3.7 自然界中的氧循环和碳循环

年级: 学科: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2小题)

1、大自然中氧气的消耗有多种途径,下列不是氧气在大自然中消耗途径的是(   )
A . 植物的光合作用 B . 物质的燃烧 C . 微生物氧化分解 D . 生物的呼吸作用
2、下列关于自然界中氧循环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植物→呼吸作用→氧气→光合作用→氧气 B . 植物→光合作用→氧气→呼吸作用→二氧化碳 C . 植物→呼吸作用→氧气→光合作用→二氧化碳 D . 植物→光合作用→氧气→呼吸作用→水
3、在寒冷地区,每到冬季几乎所有的植物都会落下叶子,植物的光合作用基本停止,但生活在那里的人们却并不感到缺氧,这是因为(   )
A . 天气寒冷,人们都在室内活动 B . 自然界中的氧循环是全球性的 C . 由于寒冷,人们的呼吸作用减弱 D . 在夏季植物释放了大量的氧气,储存到冬季用
4、辩论:空气中的氧气会耗尽吗?正方的观点:“空气中的氧气会减少直至耗尽”。下列论点不应成为正方论据的是(   )
A . 汽车越来越多,消耗的氧气越来越多 B . 太阳能、风能、核能等能源的开发利用将耗去空气中的大量氧气 C . 有证据表明,在远古时代的原始空气中氧气含量达30% D . 随地球人口的增多,呼吸、燃料燃烧等耗氧也越来越多
5、电子消毒柜放电时将空气中的少部分氧转化为臭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O2===2O3 , 再利用臭氧消毒。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该变化属于物理变化 B . O2和O3是不同的物质 C . O2和O3都由氧元素组成 D . 相同质量的O2和O3所含分子的数目不同
6、地球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会引起温室效应,下面关于大气中二氧化碳主要来源的说法中,最合理的一种是(   )
A . 完全来源于煤的燃烧 B . 全球人口增多后呼出的二氧化碳 C . 植物呼吸作用的结果 D . 含碳燃料的大量使用
7、自然界中存在许多循环现象,下列自然界中的四种循环所发生的变化主要为物理变化的是(   )
A . 碳循环 B . 氧循环  C . 氮循环 D . 水循环
8、“低碳”是一种生活理念,也是一种生活态度。下列做法不符合“低碳”要求的是(   )
A . 大量植树造林,禁止乱砍滥伐 B . 大量使用化石燃料 C . 提倡使用节能技术和节能产品 D . 尽量乘坐公交车或骑自行车出行
9、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伴随着能量流动,如图为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下列有关该图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 图示中“大气”的成分是氧气 B . 图示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方向是动物到植物、微生物到动物、微生物到植物 C . 生理过程②③④均表示生物的呼吸作用 D . 过程②的意义不仅在于为生物的生活提供物质和能量,还维持了生物圈的碳氧平衡
10、我国大力发展水力发电站建设,如葛洲坝,年发电量相当于每年燃烧3 000万吨煤的火力发电站发出的电量,水力发电和火力发电相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减少CO2的排放有利于减轻温室效应;②减少SO2的排放有利于减少降酸雨;③减少废渣排放有利减少对土壤、水体污染;④减轻白色污染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②③ C . ①② D .
11、科学家发现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平均浓度(单位为ppm)从20世纪50年代的315 ppm升至21世纪初的370 ppm,下列哪项可能是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   )
A . 人口过快增长 B . 植被遭受破坏 C . 全球气温升高 D . 野生生物灭绝
12、如图所示是自然界中一个简单的碳循环过程,对于该过程理解正确的是(   )

A . 动植物的呼吸作用为地球大气提供了所有的二氧化碳 B . 植物只能通过光合作用将大气中的碳元素转移到体内 C . 植物体内的有机物只能通过自身的呼吸作用转化为二氧化碳 D . 我国北方的冬天,许多树叶掉落,会导致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明显增加

二、填空题(共4小题)

1、如图所示是自然界中碳循环的简单示意图,请填空:

(1)图中所示矿物包含的化石燃料,主要包括煤、            ;由煤焦化得到的焦炭(主要成分是碳)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2)海水吸收二氧化碳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自然界中的二氧化碳处于不停的循环过程中。因此,人类降低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研究方向有两个:首先要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同时要      
2、                                                   
(1)有观点认为: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增加会提高大气温度,导致温室效应。如图是科学家对1955~1995年间地球大气的一个观测结果,你认为这个结果是否支持上述观点?请先判断,再写出判断依据。      

(2)下表中的温室效应指数是以二氧化碳为相对标准,测定一定大气压下每单位体积的气体所吸收的热量。表中展示了部分气体的数据,据此可得出,水蒸气对全球温室效应的影响要比甲烷气体      

物质

大气中的含量(体积百分比)

温室效应指数

H2O

1%

0.1

CO2

0.03%

1

CH4

0.0002%

30

3、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减缓全球气体变暖是当今世界要解决的重大环境问题,这一问题的解决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极为重要。
(1)近年来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不断上升的主要原因是      
(2)下列变化中,对维持大气中二氧化碳气体总量平衡至关重要的是        (填序号)。 (2)
A . CO2+H2O===H2CO3 B . 光合作用 C . CO2+C 2CO D . CO2+2NaOH=Na2CO3+H2O
(3)科学家采用新技术,将二氧化碳和氢气以一定比例混合,在一定条件下发生了如下反应:2CO2+6H2=4H2O+X,则X的化学式为      
(4)为减缓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以下建议可行的是       (填序号)。

①开发太阳能、水能、风能等新能源

②禁止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

③大力植树造林,禁止乱砍滥伐

4、氧气在自然界中存在非常广泛,并不断循环转化。请回答以下问题:
(1)如图是自然界中氧的部分循环示意图,从①~⑥中选择数字序号填空,消耗氧气的有      ,产生氧气的有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序号)。

a.空气中的氧气含量永远不变

b.空气中的氧处于动态平衡状态

c.每个人都在参与自然界中的氧循环

d.氧在自然界中既有单质,又有化合物

e.空气中氧气的浓度越高越好

(3)在地壳中存在氧元素的物质有二氧化硅、碳酸钙等,而在空气中存在氧元素的物质有      (至少写出2种)等。人体内存在的化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高的是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填字母标号)。 (4)
A . 任何情况下呼吸纯氧均有益于人体健康 B . 氧元素在自然界中既有游离态,又有化合态 C . 含有氧元素的物质在化学反应中均是氧化剂 D . 氧气有百利而无一害

三、解答题(共3小题)

1、近年来,我国大力倡导“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等低碳行为,低碳理念正逐渐深入 人心。如图表示目前某市碳循环的实际情况,请分析回答:

(1)从图中可以看出,      是碳循环的重要纽带,因为它能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转化为      ,进而通过多条途径进行碳循环。

(2)动植物遗体和排出物中含有的碳可通过④所示途径继续参与碳循环,主要是由于       的分解作用。

(3)如果过度利用煤、石油等燃料,就会大大增加生物圈中      的排放量,进而加剧温室效应。

2、如图是自然界中碳循环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在图甲中①~④线上补加“箭头”(其他箭头已画出),以正确表示碳循环的各种变化关系。
(2)图甲说明大气中CO2产生的途径有多种,其中比重最大的是      的燃烧。
(3)大气中CO2的消耗途径有      和被海洋吸收。
(4)如图乙是大气中的CO2含量按目前速度上升的直线图。根据该图估计:到2050年,大气中CO2的体积分数是      ,这比2000年CO2的体积分数0.035%增加了      
(5)大气中CO2含量的增加给地球生态环境带来的一个严重后果是      。根据图甲CO2产生和消耗的途径,请你提出两条建议:①      ;②      
3、下面是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展示的关于《温室效应研究》课题的部分资料及图片

●温室气体还有哪些?

●人类的哪些活动造成大气温室气体增多?

●怎样才能减少大气中的温室气体,从而减缓地球的温室效应?

什么是温室效应?温室效应是怎么来的?

温室效应是由于大气中的大量二氧化碳、氟氯烃、甲烷、二氧化氮等温室气体(其中主要是二氧化碳),像玻璃罩一样,紧紧地罩在我们的上空,使太阳照射在地球上的热量无法逸散,从而使气候圈增温的现象。目前,产生温室效应主要同由于现代工业社会过多燃烧煤炭、石油和天然气以及森林大火等等这些燃料燃烧后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进入大气造成的。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②装置研究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的是      ,该小组需要定时观测并记录的数据是      
(2)该小组用图③装置来进行二氧化碳2产生温室效应的模拟研究,在左侧集气瓶中盛放二氧化碳气体,右侧集气瓶中盛放      (填气体名称)。设计意图:希望实验时,能观察到食用油a侧液面高度      (填“低于”、“等于”或“高于”)b侧液面高度,以此证明二氧化碳是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
(3)地球只有一个,为了明天有一个美好的家园,人类应该倍加爱护她。请提出二点减缓温室效应的建议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浙教版科学 八年级下册同步练习 3.7 自然界中的氧循环和碳循环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