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 八年级下册同步练习 3.5 生物的呼吸和呼吸作用
年级: 学科: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2小题)
1、在一个密闭的保温装置中装有正在萌发的种子,每隔一段时间测定其内的温度和氧气含量,并将结果绘成曲线,如果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温度和氧气含量,下列曲线能正确反映温度和氧气含量随时间变化的是( )(A指温度,B指氧气含量)
A .
B .
C .
D .




2、贮藏粮食时,为了降低呼吸作用,应保持的条件时( )
A . 低温、潮湿、增加氧气浓度
B . 低温、干燥、增加氧气浓度
C . 低温、潮湿、增加二氧化碳浓度
D . 低温、干燥、增加二氧化碳浓度
3、将新鲜的蔬菜、水果放在冰箱内冷藏可以保鲜,其主要原因是冷藏条件下( )
A . 呼吸作用减弱
B . 微生物繁殖速度慢
C . 微生物被冻死
D . 呼吸作用停止
4、
为了探究植物呼吸作用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实验操作和目的不一致的是( )
A . 实验前用手握住装置乙的试管外壁,观察红色水滴能否移动,这是为了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 . 设置乙装置的作用是形成对照
C . 用天平分别称出甲、乙整个装置的质量,若前后质量有变化即可证明种子进行了呼吸作用
D . 静止一段时间后,甲装置内红色水滴会向右移动
5、
如图为肺泡内的气体交换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过程a、b是通过人体的呼吸运动实现的
B . 过程c、d是通过气体扩散实现的
C . 与血管甲相比,血管丙内的血液含有更丰富的氧气
D . 血管乙处是人体内二氧化碳浓度最大的地方
6、如图显示一人处于静态状态平静呼吸时,肺泡内的气压变化的情况,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 A点时,膈肌处于完全放松状态。
B . B点时,肺内气体量最少。
C . 从v到X期间,肺完成了一次呼吸。
D . 从V到W期间,肺排出空气。
7、下列肺的结构特点中,与其气体交换功能相适应的是( )
①肺内有大量的肺泡 ②肺泡壁很薄 ③肺泡壁外布满毛细血管
A . ①
B . ①②
C . ②③
D . ①②③
8、如图所示为证明动物需要呼吸的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实验中属于对照组的是 A 组
B . 本实验只能在无光条件下进行
C . 本实验应控制两试管中的碱石灰等量
D . 本实验用红色液滴移动来反映试管内二氧化碳含量变化
9、如图是模拟膈肌运动的示意图,下列对其分析正确的是( )
A . 甲是呼气过程,膈肌收缩
B . 乙是呼气过程,膈肌收缩
C . 乙是吸气过程,膈肌舒张
D . 甲是呼气过程,膈肌舒张。
10、如图为胸腔和肺的示意图,当肋间外肌和膈肌收缩时,图中三部位压强由小到大的顺序是( )
A . b<c<a
B . a<b<c
C . a<c<b
D . c<a<b
11、在探究植物的呼吸作用实验中,所用的保温瓶已作灭菌处理,保温瓶内的环境条件适宜。将适量、等质量的正在萌发和煮熟过的种子分别装入两个保温瓶后密闭,多次测定有关的量,并绘制成如图曲线。下列判断符合客观事实的是( )
A . 若y表示瓶内温度,则b表示萌发的种子
B . 若y表示瓶内二氧化碳量,则c表示萌发的种子
C . 若y表示种子的质量,则c表示煮熟过的种子
D . 若y表示瓶内氧气量,则c表示萌发的种子
12、呼吸的全过程包括下面四个环节,其正确顺序是( )
①肺泡内的气体交换②组织里的气体交换③肺的通气④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A . ③→①→④→②
B . ③→④→①→②
C . ①→②→③→④
D . ③→①→②→④
二、填空题(共5小题)
1、如图是人体气体交换示意图,据图回答:
(1)甲图表示的过程为 。
(2)甲、乙两处的气体交换主要通过( ) (2)
A . 呼吸作用
B . 渗透作用
C . 扩散作用
D . 交换作用
(3)下列各项中二氧化碳含量最高的是( )
(3)
(3)
A . 肺泡
B . 组织细胞
C . 血液
D . 组织液
2、请深深地吸一口气,你的呼吸中蕴含着一定的科学知识,请回答下列问题:
(1)你吸气时肋间外肌和膈肌收缩,胸腔容积 ,(选填“扩大”或“缩小”)肺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人肺。
(2)在该过程中,你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来自于哪个生理过程? 。
3、如图是人体呼吸系统组成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内填数字,横线上填文字)。
(1)呼吸道的起点是[ ] ,它能使吸入的空气变得温暖、湿润。
(2)食物和气体的共同通道是[ ]。
(3)[⑤]与外界的气体交换(也叫肺通气)是通过 实现的。
4、生活中很多现象与植物的呼吸作用息息相关。山芋窖内多水珠说明了植物的呼吸作用产生 。“萝卜放久了会空心,吃起来口感不好即营养成分减少了,说明植物的呼吸作用需要分解 ,新鲜的蔬菜、潮湿的粮食堆久了会发热,说明植物的呼吸作用产生 。
5、用如图甲、乙所示的装置来模拟人体的呼吸运动,图丙是人体呼吸运动时肺内气压与外界大气压差的情况。根据图来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处于 (填“吸气”或“呼气”)。
(2)丙图中在D点时,肺内气压 外界大气压(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三、解答题(共5小题)
1、为什么用鼻呼吸要比用口呼吸好?
2、如图所示是人体内的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的气体交换过程,请回答:
(1)已知A是体内气体交换的主要器官,则A的名称是 。在A中与气体交换有关的结构是 ,其有利于气体交换的特征是 。
(2)毛细血管与细胞之间进行气体交换必不可少的过程是 。试想一下:若毛细血管中O2要进入体内某细胞中,则O2浓度要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细胞内的O2浓度;而若体内细胞中CO2要进入毛细血管,则CO2浓度要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毛细血管内的CO2浓度。
3、小柯利用如下实验装置探究植物的呼吸作用。
甲 乙
(1)图甲实验设立B组的目的是 。
(2)如图乙,把几棵新鲜菠菜装入塑料袋中,扎紧袋口,在 环境中放置十二小时后,松开袋口,插入导管立即扎紧袋口,并将导管口插入烧杯中,缓慢挤压塑料袋,蜡烛熄灭。该现象能否说明菠菜的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判断并说明理由: 。
4、某学习小组的同学欲利用下列装置探究“绿色植物呼吸过程中是否有二氧化碳气体产生”,设计的探究过程如图,请回答其中的相关问题。
(1)A装置的作用是 ;B装置的作用是 。
(2)能表示这个探究实验成功的两个主要现象是 和 。
(3)如果该研究小组探究的结论不正确,原因是多方面的。请你从实验条件控制上找出可能的两个原因: 。
(4)若该研究性学习小组按上述设计进行操作,没能观察到预期的现象,请分析其原因: 。
5、如图是检验呼出气体的实验装置,请根据实验情况回答下列问题。
(1)在“呼吸处”做缓慢的吸气和呼气动作,吸气时,用夹子夹紧B 管的橡皮管;呼气时,夹紧A 管的橡皮管。进行多次后,B 试管内的石灰水变化情况是 。
(2)在实验中设置 A 试管的目的是 。
(3)人体吸进的氧气最终要进入组织细胞发挥作用,人体呼出的二氧化碳产生的部位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