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科学浙教版九年级上册2.5 物质的转化
年级: 学科: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基础题(共9小题)
1、下列物质的转化,不能一步实现的是( )
A . Cu→Cu(OH)2
B . Ba(NO3)2→BaSO4
C . Zn→ZnCl2
D . Ca(OH)2→NaOH
2、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转化均能一步实现的是( )
A .
B .
C .
D .




3、如下图所示的实验中,通入的气体A是氢气和一氧化碳中的一种或两种,黑色粉末B是氧化铜和木炭粉中的一种或两种。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黑色粉末变红色,无水硫酸铜变蓝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1)若气体A为纯净物,则A是 , 黑色粉末B是 。
(2)若气体B为纯净物,则A是 , 黑色粉末是CuO。
4、下列转化不能通过一步反应实现的是( )
A . Fe2O3→Fe
B . CO2→CO
C . NaNO3→NaCl
D . CO2→CaCO3
5、三种物质间只通过一步反应就能实现如图箭头所指方向的转化,符合要求的组合( )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①②③
6、如图是铁、盐酸、氢氧化钙、硫酸铜和氯化镁五种物质的反应与转化关系,“一”表示两种物质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在一定条件下的物质转化。
(1)A物质是 (填化学式):
(2)从物质反应规律分析,在①单质、②氧化物、③酸、④碱和⑤盐中,能与B反应生成D的物质有 (填序号)
7、如下无机物转化关系图中,每个转化在一定条件下均能按箭头方向一步实现的是( )
A . 只有①②
B . 只有①③
C . 只有②③
D . ①②③都是
8、如图中“﹣”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表示一种物质转化成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未标出.则不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
A . 甲是H2、乙是O2
B . 甲是HCl,丙是NaCl
C . 乙是CO,丙是CO2
D . 乙是Cu(OH)2、丙是CuSO4
9、有一固体粉末,可能含有氯化钠、碳酸钠、硫酸钠和硝酸钙,进行如图实验,由图可知,固体粉末中一定含有 ,一定不含有 。


二、中档题(共7小题)
1、三国时的“红脸”关云长与北宋时的“黑脸”包公本是互不相干的著名历史人物,一首描述某一化学实验过程的诗将两人联系在一起,诗的内容如下:“包公静卧水晶房,轻风迎面喜洋洋,忽然一阵烈火起,烧得包公变云长,云长急令退烈火,只留轻风吹暖房。”诗中的“包公”是指黑色CuO粉末,“云长”指的是红色的铜,则轻风是指( )
A . C
B . CO2
C . O2
D . H2
2、一包白色固体混合物,可能由硫酸铜、碳酸钠、硫酸钠、氯化钠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而成,为确定其组成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
试推断:
(1)混合物中一定没有的物质是 (写出化学式)
(2)当“现象A”出现 时,则证明原混合物中既有碳酸钠又有硫酸钠
。
3、氢气还原氧化铜的装置可以选择图中的 (填“A”或“B”)。
若改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还能用上述你所选的装置吗?
请说出理由。 。
写出CO还原CuO的化学方程式 。
4、下图是铁、盐酸、氢氧化钙、硫酸铜和氯化镁五种物质的反应与转化关系,“—”表示两种物质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在一定条件下的物质转化。
(1)A物质是 (填化学式)。
(2)从物质反应规律分析,在单质、氧化物、酸、碱和盐中,能与B反应生成D的物质有 (填序号)。①2类 ②3类③4类 ④5类
5、如图为物质转化关系,其中“→”表示某种物质可一步反应生成另一种物质,则下列各组物质按照甲、乙、丙的顺序不符合对应“转化关系”的是( )
A . H2O2、O2、H2O
B . NaOH、NaCl、NaNO3
C . CuO、Cu、Cu(NO3)2
D . Na2CO3、CO2、CaCO3
6、某气体可能由CO、H2、水蒸气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小科利用下图的装置探究其成分,已知无水硫酸铜遇水会变蓝色。
(1)甲装置中盛放的液体是 。
(2)实验过程中观察到无水硫酸铜不变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原气体中一定含有 (填化学式),同时乙装置中黑色固体变 色。
7、印刷铜制电路板的“腐蚀液”为FeCl3溶液。已知铁、铜均能与FeCl3溶液反应,反应方程式分别为Fe+2FeCl3=3FeCl2 , Cu+2FeCl3=2FeCl2+CuCl2。向盛有FeCl3溶液的烧杯中同时加入铁粉和铜粉,反应结束后,下列结果不可能出现( )
A . 烧杯中有铜粉无铁粉
B . 烧杯中有铁粉无铜粉
C . 烧杯中有铁粉有铜粉
D . 烧杯中无铁粉无铜粉
三、拓展题(共1小题)
1、在学习“金属的冶炼”时,某学习小组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测量氧化铜样品中氧化铜的质量分数,实验所取氧化铜样品质量为10克。(所含杂质不参加反应)
(1)玻璃管内观察到的现象是 。
(2)甲同学的方法:先测出氢氧化钠浓溶液的质量为50克,待反应完全后再次称量,质量为54.4克。请你计算样品中氧化铜的质量分数。(一氧化碳不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3)乙同学的方法:先称量出玻璃管及样品的总质量为m1 , 待反应完全后再次称量,质量为m2 , 利用m1-m2的值,求出样品中氧化铜的质量分数。其中m1-m2的值是指 的质量。
(4)同学们查阅到CO除了具有可燃性、难溶于水等性质外,还具有毒性。因此,本实验中还需对尾气进行处理。请你提出一种处理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