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科学浙教版九年级上册2.2 金属的化学性质

年级: 学科: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基础题(共14小题)

1、 下列措施不能在一定程度上防止金属生锈的是(  )​


A . 在金属表面涂油或刷漆 B . 在金属表面镀上一层耐腐蚀的铬 C . 制成耐腐蚀的合金 D . 用砂纸擦去铝制品表面的氧化膜
2、铁锈的主要成分为(  )

A . FeSO4  B . Fe2O3 C . FeO D . Fe3O4
3、下列方程式中错误的是(  )

A . Fe + CuCl2 = FeCl2 + Cu B . Fe + 2HCl = FeCl2 + H2 C . Cu + ZnSO4 = Zn+ CuSO4                D . 2Cu + O2 2CuO
4、如图为某文化衫图案,你的美(Mg)偷走我的心(Zn)能发生,是由于镁的(   )

A . 延展性好 B . 导电性好 C . 导热性好 D . 金属活动性比锌强
5、下列环境中,铁钉表面最容易产生铁锈的是(   )
A . 在稀盐酸中 B . 在潮湿的空气中 C . 在干燥的空气中 D . 浸没在植物油中
6、金属腐蚀的快慢与外界条件密切相关。下列条件下,铁钉的腐蚀速度最快的是(    )
A . B . C . D .                  
7、小明把足量的X放入Y(NO3)2和Z(NO3)2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渣中只有X、Z。据此判断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
A . Y>X>Z B . Y>Z>X C . X>Y>Z D . X>Z>Y
8、在AgNO3 和 Cu(NO3)2 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铁粉充分反应后,有少量金属析出,过滤后,向滤液中滴加稀盐酸,有白色沉淀生成,则滤纸上的少量金属是(      )
A . Cu B . Ag C . Fe 和 Cu D . Cu和 A g
9、某工厂排放的废水中含有较多的硫酸铜,从回收利用和防止重金属污染的角度考虑,切实可行的方案是在废水中加入( )
A . 食盐 B . 盐酸 C . 碳酸钙 D . 铁粉
10、为验证Mg、Cu、Ag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某科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四个实验,其中不必进行的实验是( )
A . B . C . D .
11、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向一固体中滴加稀盐酸,产生了无色气体,则该小组的四位同学所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
A . 可能为碳酸盐 B . 可能为金属铁 C . 可能是合金 D . 可能是金属铜
12、在柠檬中插入两种不同的金属可以制得水果电池。相同条件下,水果电池的电压与两种金属的活动性差异大小有关。下列柠檬电池的两种金属,活动性差异最小的是(   )
A . B . C . D .
13、下列金属中,活动性最强的是(   )
A . B . C . D .
14、“药金”俗称黄铜,是锌和铜的合金,因外形酷似黄金而得名。利用下列厨房用品就能鉴别“药金”为假黄金的是(   )
A . 食盐水 B . 白醋 C . 料酒 D . 酱油

二、中档题(共7小题)

1、一些金属易生锈,某小组同学设计如下实验,对金属锈蚀进行探究。取5枚去油去锈的洁净铁钉,分别装入下表的试管中,进行实验。

实验

图示

生锈

时间

8min

较长时间不生锈

5min

3min

1min

通过上述实验可知,温度越高铁钉生锈速率越      (填“慢”或“快”);在      (填“酸性”、“碱性”或“中性”)环境中铁钉生锈速率较快。
2、向CuSO4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下列情况不可能出现的是(   )
A . 溶液中有Fe2+ , 不溶物为Fe、Cu B . 溶液中有Fe2+ , 不溶物为Cu C . 溶液中有Fe2+、Cu2+ , 不溶物为Cu D . 溶液中有Fe2+、Cu2+ , 不溶物为Fe
3、向AgNO3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铜锌混合粉末,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滤液中加入稀HCl,一定有沉淀产生 B . 滤渣中加入稀HCl,一定没有气体产生 C . 滤渣中一定没有Zn,但一定有Ag、Cu D . 滤渣中一定有Ag,可能有Cu、Zn
4、向盛有Fe(NO32、AgNO3的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Zn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无色滤液两部分:
(1)滤渣中一定含有的金属是      
(2)请写出Zn粉与AgNO3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5、下列现象和事实,可用金属活动性顺序作出合理解释的是(   )

①金属镁在空气中比铝更易点燃,说明镁比铝活动性强;

②金属铝比金属锌更耐腐蚀,说明锌比铝活动性强;

③硫酸铜、石灰乳配制农药波尔多液,不宜用铁制容器;

④金属锌与稀硫酸反应速率适中,更适于实验室制取氢气。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③④
6、小丽为确认所回收易拉罐的主要成分是铝还是铁,剪取金属片打磨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两种不同方法进行检验,这样设计的依据是(    )


A . 铁、铝有不同的物理性质 B . 活泼金属易与氧气反应 C . 排在氢前面的金属可以把酸中的氢置换出来 D . 活动性较强的金属可把活动性较弱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7、将一定量的铜锌混合粉末放入盛有硝酸银溶液的烧杯中,不断搅拌,充分反应后过滤。向得到的滤渣和滤液中分别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均无现象。则滤渣中(   )
A . 一定有银,可能有铜和锌 B . 一定有银,可能有铜,一定没有锌 C . 一定有银和铜,可能有锌 D . 一定有银和铜,一定没有锌

三、拓展题(共1小题)

1、某兴趣小组为探究锡纸中的金属成分(锡纸中以一种金属为主,其它成分对实验无干扰),开展了以下探究活动。

【提出问题】锡纸中的金属是什么?

【建立猜想】根据锡纸有银白色金属光泽,并结合金属活动性、价格等因素,猜想其中的金属可能是锌、铁、铝、锡中的一种。

【探究过程】

步骤

活动内容

收集证据

分析并得出结论

步骤一

①查阅资料:金属锌在室温下很脆

②取锡纸反复折叠

锡纸未破损

锡纸中金属不是锌

步骤二

用磁铁靠近锡纸

锡纸没有被磁铁吸引

锡纸中金属不是      

步骤三

①取锡纸条放入浓度为20%的盐酸中除去可能存在的氧化膜。当观察到      现象时,取出锡纸条并用蒸馏水清洗。

②将处理过的锡纸条放入试管中,加入饱和硫酸锌溶液,静置观察。

②中锡纸条表面无明显现象

说明锡纸中的金属活动性比锌弱,则锡纸中金属不是铝,而是锡

【交流评价】小科对实验结论提出质疑:“无明显现象”并不代表没有发生反应,因为铝与硫酸锌反应[2Al+3ZnSO4=3Zn+Al2(SO4)3]生成的金属锌为银白色,与铝颜色相同,因此无法得出结论。请在不改变反应原理的前提下运用定量方法完善实验方案,并根据预期结果得出相应结论:       。

【继续探究】运用完善后的方案进行实验,分析实验结果,得出初步结论:锡纸中金属是铝。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初中科学浙教版九年级上册2.2 金属的化学性质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