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科学浙教版九年级上册1.1 物质的变化
年级: 学科: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基础题(共7小题)
1、某固体物质受热后变为气态物质,这种变化属于( )
A . 化学变化
B . 可能是物理变化,也可能是化学变化
C . 物理变化
D . 既不是物理变化,也不是化学变化
2、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不是由化学性质决定的是( )
A . 氮气用作保护气
B . 天然气作清洁燃料
C . 水可用于灭火
D . 氧气用于炼钢
3、下列发生在厨房中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 . 菜刀生锈
B . 牛奶变质
C . 食物解冻
D . 煤气燃烧
4、下面是实验室中常用仪器的一段对话交流,其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 酒精灯:“帽子哪里去了?我的燃料越来越少了。”
B . 胶头滴管:“谁做的?我的嘴怎么碰碎到试管里去了?”
C . 锥形瓶:“同学们不爱惜我,我被摔碎了。”
D . 铁架台:“好难受啊!我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了。”
5、银是一种银白色金属,密度较大,具有良好的导电性,长期放置会被氧化而发黑。其中属于银的化学性质的是( )
A . 银白色
B . 密度较大
C . 导电性良好
D . 能被氧化
6、生产和生活需要消耗大量能量。请判断下列活动中,利用化学反应获得能量的是( )
A . 火箭点火升空
B . 水车转动
C . 太阳能供热
D . 风力发电
7、利用“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等名词填空:
(1)水冷却到0 ℃时结冰了,为
。
(2)煤燃成了灰烬,为 。
(3)镁条能在空气中燃烧,为 。
二、中档题(共7小题)
1、下列物质的用途是利用物质化学性质的是( )
A . 汽油——洗涤衣服上的油渍
B . 活性炭——吸附剂
C . 氧气——炼钢和金属焊接
D . 稀有气体——制造电光源
2、化学家在当今环境问题上的最新构想是“变废为宝,资源循环”。例如,燃料
燃烧产物
燃料,这样既可解决能源问题,又能消除污染。上述构想中两个转化过程的变化为( )


A . (1)为物理变化,(2)为化学变化
B . (1)(2)均为物理变化
C . (1)为化学变化,(2)为物理变化
D . (1)(2)均为化学变化
3、下列实验能证明在化学反应中分子是可分的是( )
A . 冷却热的硝酸钾饱和溶液得到硝酸钾晶体
B . 碘的升华
C . 水通直流电得到氢气和氧气
D . 水蒸气液化成液态水
4、古诗词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下列诗句中涉及的变化与其他三项本质不同的是( )
A .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B .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C .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D .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5、“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这句广告词被美国《广告时代》杂质评为20世纪最经典的广告词之一,该广告词最能体现钻石的性质是 ( )
A . 熔点高
B . 硬度大
C . 不能导电
D . 化学性质稳定
6、下列著名诗句中隐含着化学变化的是( )
A . 白玉做床,金做马
B . 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C .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D .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7、“中央电视台每周质量报告”被曝光的事件中一定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 )
A . 用自来水、酱色、盐等兑制成的“假酱油”
B . 用工业石蜡涂抹在瓜子表面给瓜子“美容”
C . 用硫磺燃烧法熏蒸粉丝
D . 用淀粉、蔗糖、奶香精等掺和成“假奶粉”
三、拓展题(共1小题)
1、高铁酸钾(K2FeO4)是紫色光泽的微细结晶粉末,它的氧化性超过高锰酸钾,是一种新型、高效的多功能水处理剂。干燥的高铁酸钾在198摄氏度以下是稳定的,受热易分解为金属氧化物和氧气。根据上述信息,请回答下列问题:
(1)高铁酸钾的物理性质是 ;
(2)高铁酸钾的化学性质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