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科学浙教版八年级上册2.3 大气的压强(第1课时)
年级: 学科: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基础题(共7小题)
1、水银曲管气压计的构造如下图所示,被封闭的一端是真空的,开口的一端与大气相通。根据图中所示的数据,这时大气压强为 厘米水银柱。
2、用来测定大气压的仪器叫 ,常用的气压计有 和 两种。
3、下列现象中与大气压无关的是( )
A . 水往低处流
B . 马德堡半球实验
C . 用吸管吸饮料
D . 吸盘贴在光滑的墙壁上能挂东西
4、以下温度最接近23℃的是( )
A . 人体的正常体温
B . 让人感觉温暖、舒适的房间温度
C . 冰水混合物的温度
D . 北方冬季的平均气温
5、将一只薄膜塑料袋放入广口瓶内,使塑料袋尽可能贴紧瓶壁。将袋口沿瓶口翻过来,用橡皮筋紧紧扎在瓶口上,如图。当将塑料袋从瓶内拉出来时,越拉越吃力的原因是( )
A . 塑料袋内的气体不断被挤出
B . 塑料袋外的大气压越来越大
C . 瓶与塑料袋间的气压越来越大
D . 塑料袋内外的气压差越来越大
6、下列事例不是利用大气压的是( )
A . 用塑料管吸饮料
B . 用胶头滴管吸液体
C . 茶壶的盖上留一小孔,水才容易倒出
D . 用力压气筒的活塞,把气充进轮胎中
7、下列生活现象能说明大气压存在的是( )
A . 火车轨道
B . 锅炉水位计
C . 拦河大坝
D . 用吸管吸饮科




二、中档题(共6小题)
1、一个杯子的口径为10厘米,装满水后用硬纸板盖好,然后倒过来,水并没有把纸板压下,其原因是( )
A . 水对纸板的黏结作用力造成的
B . 杯口对纸板的粘力造成的
C . 大气对纸板的向上压力大于杯中水的重力
D . 上面的说法都不正确
2、如图所示,(a)将杯中装满水,(b)用硬纸片把杯口盖严,(c)用手按住纸片倒置过来,放手后纸片 掉下来,杯子里的水 流出来,这表明 。如果将杯口转到(d)、(e)所示的位置,纸片 掉下来,杯子里的水 流出来,说明大气 。
3、如图所示,将装满水的瓶子倒放在一个水槽内,因不慎,瓶底被碰破一个小孔,此时瓶内的水将( )
A . 从小孔喷出
B . 下降,直到液面与水槽液面平齐
C . 不喷出也不下降
D . 无法判定
4、如果用水代替水银做托里拆利实验,那么玻璃管长度至少是( )
A . 1米
B . 11米
C . 76米
D . 760米
5、小华想用空易拉罐来体验大气压强的存在,下列操作能达到目的的是( )
A . 让易拉罐从高处下落撞击地面,易拉罐变瘪
B . 用手捏易拉罐,易拉罐变瘪
C . 让易拉罐密封置于深水中,易拉罐变瘪
D . 用注射器抽取密封易拉罐中的空气,易拉罐变瘪
6、如图是小明为家里的盆景设计的一个自动供水装置,他用一个塑料瓶装满水后倒放在盆景中,瓶口刚刚被水浸没,这样盆景中的水位可以保持一定的高度。塑料瓶中的水不会立刻全部流掉的原因是( )
A . 受浮力的作用
B . 外界大气压的作用
C . 盆景盘支持力的作用
D . 瓶口太小,水不易流出
三、拓展题(共1小题)
1、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测量本地大气压的大小,其中弹簧测力计和2mL注射器的自重可忽略不计,活塞与针筒之间气密性很好,但摩擦较大。他进行了如下实验。
(1)拔去橡皮帽,将活塞推至底端,当绳端钩码加至2N时,针筒恰由静止开始向右移动,此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1.5N,则活塞与针筒间的摩擦力为1.5N,若绳端钩码增加为3N,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为减小活塞与针筒之间的摩擦,小明找来润滑油涂在活塞与针筒壁上,再次测量后发现摩擦减到很小。于是他重新将活塞推至底端,用橡皮帽密封小孔。当弹簧测力计示数为5.1N时,针筒开始向右移动,又测得针筒全部刻度的总长度为4cm,则本地大气压强的测量值为多少帕?
(3)小明发现将活塞推至底端时,注射器前端小孔内的气体无法排尽,这将使得大气压的测量值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