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科学浙教版八年级上册1.6 物质的分离
年级: 学科: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基础题(共7小题)
1、小明用如图装置过滤提纯粗盐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玻璃棒起引流作用
B . 滤纸只能让水滤过
C . 滤液为纯净物
D . 滤纸边缘应高于漏斗边缘
2、海水淡化是解决淡水不足的重要方法。下列净水方法中,可以使海水变为淡水的是( )
A . 过滤
B . 吸附
C . 沉降
D . 蒸馏
3、小明同学星期天去农村游玩,了解到“五水共治”后河里水质发生了很大的改善,于是装了一瓶河水带回实验室,在老师的指导下,按下列流程制取蒸馏水.请回答下列问题:
(1)向滤液中加入活性炭,利用其 性,除去水样中的色素和异味.
(2)在制取蒸馏水的过程中,在水中要放碎瓷片,其作用是 .
4、小明在做过滤操作时,看到实验桌上有如下仪器:漏斗、烧杯、滤纸、玻璃棒、铁架台,他还需要( )
A . 蒸发皿
B . 铁圈
C . 天平
D . 酒精灯
5、实验室制氧气后,试管内留下氯化钾(可溶于水)和二氧化锰(不溶于水)的混合物,为了回收二氧化锰,需要对混合物进行分离,请按操作顺序写出下列需要的操作步骤:
①蒸发结晶; ②洗涤试剂; ③溶解; ④过滤; ⑤干燥试剂;
6、为了“翠湖”的干净美丽,河道管理人员每天都用网兜(如图)来打捞河道漂浮物,这种方法最接近( )
A . 沉淀
B . 蒸馏
C . 过滤
D . 结晶
7、下列两种物质的混合物可以用过滤法分离的是( )
A . 酒精和水
B . 泥沙和水
C . 硝酸钾和水
D . 铜粉和铁粉
二、中档题(共7小题)
1、我国有许多盐碱湖,湖水中溶有大量的氯化钠(食盐)和纯碱。已知,氯化钠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大,纯碱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那里的农民在捞碱和晒盐的时间组合合理的应该是( )
A . 夏天捞碱夏天晒盐
B . 冬天捞碱冬天晒盐
C . 冬天捞碱夏天晒盐
D . 夏天捞碱冬天晒盐
2、“神舟”十一号载人航天飞船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形成组合体飞行 30 天,是我国迄今 为止时间最长的一次载人飞行。在组合飞行的过程中,下列实验操作最难完成的是( )
A . 结晶
B . 蒸发
C . 溶解
D . 过滤
3、下列关于水体净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将自来水进行充分的过滤,就可以得到纯净水
B . 蒸馏法是物理变化过程,是利用物质的溶解性不同而进行分离
C . 沉淀法、过滤法等净化方法都是利用物质的化学性质
D . 在自来水厂的水净化过程中,常需用化学方法杀死水中的微生物
4、八年级科学实验课上,同学们要对 20g 纯度约为 90%的粗盐进行初步提纯(已知: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 36g)。以下实验操作可能导致精盐质量偏低的是( )
①量取 40mL 水溶解粗盐;②过滤时,滤纸有破损;③蒸发结束转移精盐时,精盐有撒漏;④称量精盐时,左盘放了砝码,右盘放了精盐,而后移动游码至平衡。
A . ①③
B . ①②
C . ②④
D . ②③
5、下列关于粗盐提纯实验操作要领,其中错误的是( )
A . 溶解、过滤和蒸发时都要用到玻璃棒
B . 引流的玻璃棒应该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
C . 漏斗中的滤纸的边缘要低于漏斗的边缘
D . 蒸发结晶食盐时,一直要加热到水分完全蒸干
6、提纯含少量泥沙的粗盐,一般经过以下操作流程:
(1)操作④中需要将圆形滤纸折叠处理,下列图示中不该出现的情形是 (填序号)。
(2)实验结束后称量获得的精盐,并计算精盐的制得率,发现制得率较低,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可多选)。 (2)
A . 食盐没有全部溶解即过滤
B . 蒸发时食盐飞溅剧烈
C . 蒸发后,所得精盐很潮湿
D . 器皿上沾有的精盐没全部转移到称量纸上
7、如下甲、乙两图分别为粗盐提纯的一部分装置示意图和某自来水厂净水过程示意图,据图回答:
(1)甲图中的玻璃棒应该轻靠在 处;
(2)在将含有泥沙的粗盐提纯的整个过程中,用到玻璃棒多次。其中,第三次使用玻璃棒时的作用是 ;
(3)图示自来水厂生产自来水时,没有使用的净水方法有 。 (3)
A . 沉淀
B . 过滤
C . 煮沸
D . 蒸馏
E . 吸附
三、拓展题(共1小题)
1、如图表示某市饮用水的净化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地下水中的细菌和颗粒等杂质比湖水、河水等地表水中的少,请说出一个原因 。
(2)在图中的沉淀池中,除了用静置的方法外,还可以用 方法使水更干净。
(3)水质检验后,如果自来水在传输过程中存在细菌污染,人们在家中饮用该水之前应该如何处理? 。
(4)野炊时,如果要初步过滤浑浊的河水用于煮饭,可以用身边的物品(饮料瓶、手绢、细沙、小卵石等)制作一个简易净水器。请在空白处用图示或文字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