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八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模拟测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5小题)
如图所示,同一物体浸在甲液体中悬浮(图a),浸在乙液体中漂浮(图b)。比较物体在两种液体中所受浮力F甲和F乙的大小,及两种液体的密度ρ甲和ρ乙的大小,可以确定正确的是( )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如图,电源电压和电灯L的电阻均保持不变.当开关S闭合后,在变阻器的滑片P从中点向下滑动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温度/℃ | 20 | 30 | 40 | 50 | |
溶解度/g | KCl | 34.0 | 37.0 | 40.0 | 42.6 |
KNO3 | 31.6 | 45.8 | 63.9 | 85.5 |
图中①、②、③三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二、填空题(共5小题)
甲物质的溶解曲线如图所示,现进行如下实验:
a、加入20g甲 b、加入50g水 c、升高温度 d、加入100g30℃时甲的饱和溶液,再恢复到20℃
(1)自然界中的水几乎都属于 (混合物/纯净物).
(2)有时我们在野外可以看见清澈的山泉水,泉水虽清澈,它也不能直接饮用,因为有可能是硬水,我们可用 进行鉴别,在生活中,可用 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
(3)对于“既浑浊又恶臭”的脏水,我们也可将其变成纯净物.其步骤主要有:
①静置沉淀,②加明矾,③ ,④吸附,⑤蒸馏,这一系列净化处理后,将其变为较纯净的水.
在步骤②中,加入明矾的作用是: .
在步骤③中,会用到的仪器有 、烧杯、 、玻璃棒,这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若经过操作③后,所得液体中仍有浑浊,其原因可能是 ;(填写字母)
a.滤纸没有紧贴漏斗内壁
b.漏斗下端未靠在烧杯内壁
c.漏斗内液面高于滤纸边缘.
如图为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P点的意义是 .
(2)t2℃时,向30g甲物质中加入50g水,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质量为 ,将其升高到t3℃时,所得溶液中溶质和溶液质量比为 .
(3)t4℃时,把等质量的甲、乙、丙三种物质分别配制成饱和溶液,所得溶液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
(4)将t4℃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
将同一个土豆先后放入甲、乙两杯盐水中,观察到如图所示的现象,请回答下列问题.
三、解答题(共4小题)
温度/℃ | 0 | 20 | 40 | 60 | 80 | 100 |
溶解度/g | 13.3 | 31.6 | 63.9 | 110 | 169 | 246 |
①60℃时,30g硝酸钾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 .
②现有20℃时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要使它变成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是 (写出一种即可)。
①夏季为鱼池水补养,常用水泵将池水喷到空气中落下,其原理是 .(填选项)
A.增大氧气溶解度 B.增大水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C.升高水温
②下列大致图象中,不能反映氧气在水中溶解度规律的是 .(填序号)
A.
B.
C.
四、实验探究题(共4小题)
小彬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器材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电源电压恒为3V,滑动变阻器上标有“20Ω 2A”字样,阻值分别为5Ω、10Ω、20Ω、50Ω的定值电阻各一个.
图甲是用伏安法测未知电阻R的实验图.
①闭合S、断开S1 , 用电压表测出待测电阻Rx两端的电压为U1;
② ,用电压表测出电源的电压U;
③请写出用测量值U、U1及R0来表示Rx的表达式:Rx=
下面是对菜青虫的取食行为的探究实验,请回答问题。
①你的假设是: 。
②寻找有菜青虫卵的叶片。
③找到菜青虫的卵后,将菜青虫的卵隔离孵化,发育成的幼虫隔离饲养,从卵开始隔离的目的是观察或检验菜青虫的某些行为究竟是 ,还是学习行为。分析回答你如何对虫卵进行隔离饲养: 。
④准备几种十字花科植物的叶片为甲组,几种其他植物的叶片(如芹菜叶、莴笋叶等)为乙组,看菜青虫更趋向哪儿取食。这一步骤中,实验组叶是 ,对照组叶是 。在选择植物的叶片时选择哪种植物的叶片较好? 。用什么方式让菜青虫对不同的叶子或滤纸进行选择? 。实验时只用一只菜青虫可以吗? 。为什么? 。
⑤分析结果:你的预期结果是 。结论是 。
实验步骤 | A缸 | B缸 |
步骤一 | 500毫升池塘水 | 500毫升池塘水 |
步骤二 | 水温25℃ | 水温25℃ |
步骤三 | 分别加入同期孵化出的蝌蚪各1只 | |
步骤四 | 加入10克蝌蚪饲料 | 加入2克蝌蚪饲料 |
步骤五 | 加入少许甲状腺激素 | 不加甲状腺激素 |
步骤六 | 每天记录蝌蚪生成发育的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