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八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模拟测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5小题)

1、

如图所示,同一物体浸在甲液体中悬浮(图a),浸在乙液体中漂浮(图b)。比较物体在两种液体中所受浮力F甲和F乙的大小,及两种液体的密度ρ甲和ρ乙的大小,可以确定正确的是(  ) 

A . F=F , ρ=ρ B . F=F , ρ<ρ C . F<F , ρ=ρ D . F>F , ρ>ρ
2、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电流表测的是L1的电流 B . 电流表测的是L2的电流 C . 电流表测的是总电流 D . 两灯泡串联
3、

如图,电源电压和电灯L的电阻均保持不变.当开关S闭合后,在变阻器的滑片P从中点向下滑动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电压表的示数变大 B . 电灯L的亮度变暗 C . 电流表A1的示数不变 D . 电流表A2的示数变小
4、 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配制好6%的NaCl溶液,装瓶时不小心洒漏一部分,瓶中NaCl溶液浓度仍为6% B . 长期放置后不会分层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C . KNO3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大 D . 降低饱和溶液的温度,一定有晶体析出
5、 KCl与KNO3在不同温度的溶解度数据如表.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温度/℃


20

30

40

50

溶解度/g

KCl

34.0

37.0

40.0

42.6

KNO3

31.6

45.8

63.9

85.5

A . 20℃时,KCl溶解度大于KNO3的溶解度 B . 两物质溶解度相等的温度在20~30℃之间 C . 40℃时,5g KCl加10g水可得到33.3%的溶液 D . 50℃时,10g KNO3中加20g水,充分溶解,再降温到30℃,有KNO3固体析出
6、

图中①、②、③三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 . 纬度因素 B . 海陆因素 C . 地形地势 D . 人类活动
7、下列天气符号所代表的天气与图中人们进行的活动,比较妥当的是(    )

A . B .    C . D .
8、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 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遗传物质控制的、可保证动物基本生存能力的行为 B . 动物的学习行为可以让它们更好地适应复杂环境的变化 C . 先天性行为是学习行为的基础 D . 动物行为的产生与生活环境没有任何关系
9、如图所示,悬吊的实心金属球缓慢浸没于倾斜的盛满水的大烧杯中,沉到底部,则从大烧杯溢出流入小烧杯中的水和此金属球的关系是(  )

A . 两者体积相等,水的质量较小 B . 两者体积相等,水的质量较大 C . 两者体积不相等,但是质量相等 D . 两者体积不相等,质量也不相等
1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降低温度能使任何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 B . 汽水和蔗糖水都属于溶液 C . 将200g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稀释到5%,需要加水200g D . 在溶液中加入KNO3晶体或蒸发溶液中的水分,都能把8%的KNO3溶液变成15%的KNO3溶液
11、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溶液中加入溶剂,溶液质量一定增大 B . 溶液中恒温加入溶质,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增大 C . 溶液降温,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增大 D . 溶液恒温蒸发溶剂,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减少
12、把一个质量为 80g,体积为 120cm3 的物块轻放入盛满水的烧杯中,当物块静止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溢出水的质量为 80g,水对杯底的压强变大 B . 溢出水的质量为 80g,水对杯底的压强不变 C . 溢出水的质量为 120g,水对杯底的压强变大 D . 溢出水的质量为 120g,水对杯底的压强不变
13、如右图是a、b两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图像。分别用a、b两种物质制成两个规则的实心长方体甲和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 将物体甲放入水中,一定沉入水底 B . 将物体乙放入水中,一定漂浮在水面 C . 将体积相等的甲、乙两物体捆在一起放入水中,一定漂浮在水面 D . 将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物体捆在一起放入水中,一定漂浮在水面
14、如图所示,一船在某水域作业时,将装满金属工具的大铁箱用绳子悬放入水。第一次放,因水太深,铁箱没触碰到水底,此时船的吃 水线在A处。换个地方第二次再放,铁箱才接触到水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铁箱在船上时,船的吃水线在A处下方 B . 铁箱接触到水底时,船的吃水线仍在A处 C . 铁箱接触到水底时,船的吃水线在A处之下 D . 铁箱接触到水底时,船的吃水线在A处之上
15、如图所示,在一块浮在水面的长方体木块上放一质量为272克的铁块甲,木块恰好浸没在水中。拿掉铁块甲,用细线把铁块乙系在木块下面,木块也恰好浸没在水中,则铁块乙的质量为(ρ=7.9克/厘米3 , ρ=1.0克/厘米3)( )

A . 312克 B . 237克 C . 318克 D . 326克

二、填空题(共5小题)

1、

甲物质的溶解曲线如图所示,现进行如下实验:

(1)上述实验过程中,属于不饱和溶液的是      .(填序号,下同),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是      

(2)下列操作使D中溶液质量分数改变的是      

a、加入20g甲  b、加入50g水  c、升高温度  d、加入100g30℃时甲的饱和溶液,再恢复到20℃

2、 通过学习,我们对于水及水资源有了全新的认识.

(1)自然界中的水几乎都属于       (混合物/纯净物).

(2)有时我们在野外可以看见清澈的山泉水,泉水虽清澈,它也不能直接饮用,因为有可能是硬水,我们可用      进行鉴别,在生活中,可用      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

(3)对于“既浑浊又恶臭”的脏水,我们也可将其变成纯净物.其步骤主要有:

①静置沉淀,②加明矾,③       ,④吸附,⑤蒸馏,这一系列净化处理后,将其变为较纯净的水.

在步骤②中,加入明矾的作用是:       .

在步骤③中,会用到的仪器有      、烧杯、       、玻璃棒,这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若经过操作③后,所得液体中仍有浑浊,其原因可能是       ;(填写字母)

a.滤纸没有紧贴漏斗内壁

b.漏斗下端未靠在烧杯内壁

c.漏斗内液面高于滤纸边缘.

3、

  如图为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P点的意义是       .

(2)t2℃时,向30g甲物质中加入50g水,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质量为        ,将其升高到t3℃时,所得溶液中溶质和溶液质量比为       .

(3)t4℃时,把等质量的甲、乙、丙三种物质分别配制成饱和溶液,所得溶液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

(4)将t4℃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

4、

将同一个土豆先后放入甲、乙两杯盐水中,观察到如图所示的现象,请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观察到的现象,你能得到一些结论吗?请任写一条      

(2)把几枚小铁钉完全插入乙土豆内,再把土豆放回乙盐水中,此时土豆在乙盐水中将      ,请简要说明理由:      

5、如图是某同学设计的趣味实验装置,气密性良好。

(1)若胶头滴管中是NaOH溶液,要使U形管出现左高右低,则甲中的气体物质为      ;(写化学式)
(2)若胶头滴管中是水,要使U形管出现左低右高,后恢复相平的现象,则甲中的固体物质可能是      。(写化学式)

三、解答题(共4小题)

1、用98%的浓硫酸(密度为1.84g/mL),配制20%的稀硫酸500mL(密度为1.14g/mL),需浓硫酸和水的质量各多少mL?
2、根据溶解度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如表是硝酸钾在水中的溶解度:

温度/℃

0

20

40

60

80

100

溶解度/g

13.3

31.6

63.9

110

169

246

①60℃时,30g硝酸钾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      

②现有20℃时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要使它变成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是      (写出一种即可)。

(2)水中的溶氧量大小对水生生物至关重要.

①夏季为鱼池水补养,常用水泵将池水喷到空气中落下,其原理是      .(填选项)

A.增大氧气溶解度   B.增大水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C.升高水温

②下列大致图象中,不能反映氧气在水中溶解度规律的是      .(填序号)

A.

B.

C.

3、Argo浮标广泛应用于台风预测、海洋资源开发等领域。浮标结构如图所示,坚硬壳体外下方装有可伸缩油囊;当液压式柱塞泵将壳体内的油注入油囊时,油囊排开水的体积等于注入油的体积;当油囊中的油全部被抽回壳体内时,油囊体积忽略不计。已知浮标总质量为55千克,其中含油20千克;浮标壳体体积为0.04米3 , 油的密度为0.8×103千克/米3;海水密度取1.0×103千克/米3 , g取10牛/千克。

(1)该浮标漂浮在水面上所有受到的浮力是多大?
(2)液压式柱塞泵将壳体中的油全部注入油囊时,浮标最终露出水面的体积为多少米3
4、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电阻R1的阻值为20欧。闭合开关S,电流表的示数为0.2安,电压表的示数为2伏。求:

(1)电阻R2的阻值是多少?
(2)电源电压是多少?

四、实验探究题(共4小题)

1、

小彬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器材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电源电压恒为3V,滑动变阻器上标有“20Ω 2A”字样,阻值分别为5Ω、10Ω、20Ω、50Ω的定值电阻各一个.

(1)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把图甲所示的实验电路补充完整.


(2)小彬将5Ω定值电阻接入电路后,闭合开关,发现电流表有示数而电压表无示数,则电路中的故障可能是      (写出一种);排除故障后,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使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此时电路中的电流为      A.


(3)将5Ω定值电阻换成10Ω定值电阻,闭合开关,为了保持      表的示数不变,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      (选填“A”或“B”)移动,记录此时各表的示数.

(4)实验记录的多组数据如下表所示.分析数据可得出结论:当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中的电流与电阻成      比.


(5)实验结束后,小彬问老师在此实验中能否换用50Ω的定值电阻进行实验?老师指导小彬分析了不能更换的原因.你认为其原因是      


2、

 图甲是用伏安法测未知电阻R的实验图.

(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甲中实物电路连接完整.

(2)闭合开关,将滑片P向左滑动时,此时电压表示数为2.4V,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其读数为I=       A,则未知电阻R=       Ω.

(3)实验中只有一个电压表和一个已知电阻R0 , 小明设计了如图丙所示的电路,同样可以测量未知电阻Rx,请在空格内将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①闭合S、断开S1 , 用电压表测出待测电阻Rx两端的电压为U1

       ,用电压表测出电源的电压U;

③请写出用测量值U、U1及R0来表示Rx的表达式:Rx=         

3、

下面是对菜青虫的取食行为的探究实验,请回答问题。

(1)菜青虫是菜粉蝶的      

(2)探究菜青虫总是取食十字花科植物这一行为是先天性行为吗。

①你的假设是:      

②寻找有菜青虫卵的叶片。

③找到菜青虫的卵后,将菜青虫的卵隔离孵化,发育成的幼虫隔离饲养,从卵开始隔离的目的是观察或检验菜青虫的某些行为究竟是      ,还是学习行为。分析回答你如何对虫卵进行隔离饲养:       

④准备几种十字花科植物的叶片为甲组,几种其他植物的叶片(如芹菜叶、莴笋叶等)为乙组,看菜青虫更趋向哪儿取食。这一步骤中,实验组叶是      ,对照组叶是       。在选择植物的叶片时选择哪种植物的叶片较好?      。用什么方式让菜青虫对不同的叶子或滤纸进行选择?      。实验时只用一只菜青虫可以吗?      。为什么?      

⑤分析结果:你的预期结果是      。结论是      

4、某学习小组为了解甲状腺激素对人体生长发育的影响,进行如下实验:取两个相同的玻璃缸分别贴上标签A、B:

实验步骤

A缸

B缸

步骤一

500毫升池塘水

500毫升池塘水

步骤二

水温25℃

水温25℃

步骤三

分别加入同期孵化出的蝌蚪各1只

步骤四

加入10克蝌蚪饲料

加入2克蝌蚪饲料

步骤五

加入少许甲状腺激素

不加甲状腺激素

步骤六

每天记录蝌蚪生成发育的情况

(1)在这个实验设计中,有两个步骤不够严谨,请你提出改进建议      

(2)实验设计改进后,A缸和B缸的变量是      

(3)实验按修改后的方案进行,出现的实验结果是:A缸蝌蚪比B缸蝌蚪发育快,该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4)为什么选择蝌蚪进行实验?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浙教版八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模拟测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