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台州市七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30小题)

1、

上个世纪,科学家希尔为了探究光合作用在哪里进行,曾经设计类似下图实验。把刚采摘的且生长旺盛的树叶捣碎,采用某种方法获得含有叶绿体的滤液,分成三等份。把其中两份直接放入A、B培养皿,第三份除去叶绿体后放入C培养皿。将三个培养皿置于同一地点,A、C培养皿接受光照,B培养皿遮光处理。一段时间后,观察到A培养皿中产生气泡,其中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B、C培养皿中未产生气泡。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判断下列叙述,其中不正确的是( )

A . 培养皿A中气泡内的气体是氧气 B . 培养皿B中无气泡产生是因为缺乏二氧化碳 C . 通过比较A、C培养皿中的现象,可知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 D . 通过比较A、B培养皿中的现象,可知光照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
2、有一支刻度均匀但读数不准的温度计,用它测量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时,示数为20℃,用它测量l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时,示数为80℃,若用这支温度计测量一杯温水的温度时,它的读数为41℃,则这杯温水的实际温度是(      )


A . 41℃    B . 21℃ C . 35℃    D . 36℃
3、将100毫升酒精和100毫升水混合在一起,总体积小于200毫升,这说明(  )


A . B . 分子是有质量的 C . 分子间有力的作用 D . 分子是可以再分的
4、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 将鼻孔凑到集气口闻气体气味 B . 用剩的药品倒回试剂瓶 C . 用手拿砝码 D . 酒精灯火焰用灯帽盖灭
5、小明学习了汽化和液化后,对书本练习的第3题“用纸盒可以烧开水”感到疑问,于是他回家动手实验,发现水烧开了可纸盒却没有烧着.关于纸盒没有烧着,以下解释正确的是( )

A . 水的沸点高于火焰温度 B . 水的沸点低于纸的着火点 C . 纸的着火点高于火焰温度 D . 纸的着火点低于水的沸点
6、实验室中,用量筒来直接测量液体的(  )

A . 长度 B . 时间 C . 质量 D . 体积
7、夏日,荷花盛开,漫步在荷塘边,闻到淡淡的花香,这是因为(    )

A . 分子间存在引力 B . 分子间存在斥力 C . 分子间有间隙 D . 分子在永不停息地运动
8、 下列现象中一定是化学变化的是(  )

A . 滴水成冰 B . 纸张燃烧  C . 花香四溢  D . 灯泡发光
9、正确估测物理量,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初三男生小明同学与自己身体相关的物理量进行了估测,下列估测合理的是

A . 正常体温为100℃ B . 自身质量约为45kg C . 跑步的速度约为50m/s D . 手指甲宽度约为1nm
10、关于体温计和实验室温度计的异同点,下面哪种说法不正确(   )

A . 体温计示数的准确程度比实验室温度计要高 B . 体温计玻璃管的内径有一弯曲处特别细,实验室用温度计没有 C . 体温计可以离开被测物体测量,实验室用温度计也可以离开被测物体测量 D . 体温计可以用力甩动使水银回到玻璃泡中,实验室用温度计不能用力甩
11、下列四幅图中由升华形成的自然现象是(   )

A . 冰雪消融 B . 清晨的露珠 C . 寒冬冰雕变小 D . 树枝上的雾凇
12、下列地理现象或事实,能够说明地球表面海陆处于不断运动变化的是(  )

①地中海的面积不断缩小  ②昼夜的更替 ③喜马拉雅山区发现大量古老的海洋生物化石  ④北京周口店的山洞里发现远古人类头盖骨化石。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③ D . ②④
13、

如图所示的是细胞的生长、分裂和分化过程.其中①、③分别表示细胞的(  )

A . 分化、分裂 B . 分裂、分化 C . 分裂、生长 D . 分化、生长
14、种子中潜在分裂能力较强的细胞存在于( )

①种皮     ②胚芽     ③胚根     ④子叶     ⑤胚乳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⑤ D . ④⑤
15、

如下图所示为正常情况下人体内的某种物质(Y)依次经过I、Ⅱ、Ⅲ三种结构时含量的变化曲线。下列对此曲线含义理解正确的是( )

A . 若Y表示摄入的脂肪,则Ⅱ是小肠 B . 若Y表示血液中二氧化碳气体,则Ⅲ为肺动脉 C . 若Ⅱ所示结构为肾小管,则Y一定是尿素 D . 若Ⅱ所示结构为肾小体,则Y可能是大分子蛋白质
16、下列四个图例中,表示铁路的符号是(  )

A . B . C . D .
17、如图所示为观察量筒读数时的四种方法,其中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18、

同学们用如图装置探究“物质的吸热能力”,实验所用的沙子和水的质量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沙子吸热升温较快,说明沙子吸热能力较强 B . 实验中,物体吸热的多少是由物质的种类决定的 C . 实验中,将沙子和水加热到相同温度时,它们吸收的热量相同 D . 实验中,加热相同时间,通过比较温度计示数的变化来比较物质的吸热能力
19、如图所示,在严寒的冬季,将热水泼向空中,立刻变成冰棱.常见的物态变化,与此过程相同的是(   )

A . 荷叶上水珠消失 B . 山头上浓雾弥漫 C . 潮湿的衣服结冰 D . 草叶上有霜产生
20、下列变化中,与其他变化有根本区别的是(   )
A . 大米霉变 B . 石蜡熔化 C . 西瓜榨汁 D . 干冰升华
21、长期生长在干旱环境中的植物,其形态等方面会出现一系列的适应性特征.下列叙述与干旱环境中的植物特征不符的是(   )
A . 具有发达的根系 B . 具有肥沃的肉质茎 C . 叶面积减小 D . 叶面积增大
22、能体现生物适应环境的是(   )
A . 生活在寒冷地区的海豹胸部皮下脂肪较厚 B . 植物能防风固沙 C . 蚯蚓能疏松土壤 D . 蚯蚓能使土壤变得肥沃
23、下列哪项不是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
A . 杨树秋天落叶 B . 蚯蚓改良土壤 C . 候鸟的迁徙 D . 荒漠中的骆驼刺,地下的根比地上长得多
24、“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这种现象说明(   )
A . 生物能适应环境 B . 生物能影响环境 C . 环境能适应生物 D . 环境能影响生物
25、下列各项中,反映生物对环境影响的一项是(   )
A . 地衣分泌的物质促使岩石风化 B . 尺蠖具有与树干相似的体型 C . 月球会引起地球潮汐变化 D . 狮子能够在草原上快速奔跑
26、下列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 . 用金刚石切割玻璃 B . 用铅笔在纸上写字 C . 用醋酸清洗热水瓶的水垢 D . 用水将浓盐酸稀释
27、下图为植物细胞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的图像,按发生分裂的先后顺序,他们的关系为(      )

A . a→c→d→b B . a→b→c→d C . c→d→a→b D . a→d→b→c
28、小东和小明分别购买了两种橡胶球。小东说:“我的橡胶球弹性比你好。”小明回答说:“我希望你能证实你的说法。”请你帮助小东选择下列哪个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 )
A . 把两球向墙掷去,测量它们反弹时离墙的距离 B . 用手触摸两球,看哪一个球较硬 C . 把两球向地面掷下,测量它们反弹的高度 D . 让两球从离地等高处释放,测量哪一个反弹得高
29、厨房里发生的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 . 苹果腐烂 B . 榨取果汁 C . 面包发霉 D . 菜刀生锈
30、某同学用低倍镜观察到根尖分生区细胞的清晰物像,这时如果转动转换器改用高倍镜观察,下列情况一般不会出现的是( )
A . 视野内的细胞变少了,变大了 B . 视野变亮了 C . 物像变模糊了 D . 物像不在视野正中央

二、填空题(共15小题)

1、蜗牛的结构:蜗牛有          、             、            、       、足等结构。蜗牛的足会分泌银白色的              ,爬行时会留下痕迹。蜗牛四处爬行的目的是为了寻找              。

2、制作洋葱临时裝片的步骤:            、            、            、            、            、           .       ​        。


3、 2015年4月13日,西昌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堆放在仓库中浓度为21%的过氧乙酸消毒液发生泄漏.经查阅资料可知:过氧乙酸(化学式为C2H4O3)是无色液体,有强烈刺激性气味,易溶于水、乙醇等,易挥发,与其他酸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温度稍高即分解为乙酸、氧气.请回答下列问题:

(1)过氧乙酸的物理性质有:      (写出两条即可).

(2)过氧乙酸溶液中存在的阳离子是         (填离子符号).

4、

 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用初中化学的相关知识完成下列填空.

①现有四种常见物质:H2SO4、SO2、KOH、NaCl,其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属于酸的是       、焰色反应火焰呈黄色的是       .

②水在通电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是       ,0.5mol水中约含       个氢原子(用科学记数法表示).

③某反应涉及的四种分子如图所示.

反应中甲、乙的分子个数之比是       .

5、 夏日的公园,百花盛开,处处飘香;满载游客的过山车,从高处急驰而下;远处的湖面上例映着美丽的景色.根据描述,请写出任意两个涉及到的物理现象并用物理知识解释.

(1)现象:       解释:       .

(2)现象:       解释:       .

6、在植物细胞各部分结构中,       能够保护和支持细胞;       控制着生物的发育和遗传.

7、细胞通过       产生新细胞,细胞通过       形成不同的组织.

8、环境中影响生物的      的因素叫生态因素。它分为两类,一类是                  、空气等非生物因素,另一类是生物因素。

9、

在观察人口腔上皮细胞基本结构时,需制作临时装片,并使用显微镜观察.如图是显微镜结构示意图,请回答:

(1)制作装片时,刮取口腔上皮细胞前,应在载玻片中央      

(2)对光时,左眼注视      ,同时双手转动反光镜,将光线反射到镜筒里,直到整个视野呈雪白色为止.

10、

胚胎工程是一项综合性的动物繁育技术,可在畜牧业和制药业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下图表示通过胚胎工程培育试管牛的过程.

(1)受精卵经过培养形成早期胚胎中多种不同形态和功能的细胞,这种过程称为      

(2)试管牛在胚胎发育时所需的营养主要来自于哪头牛?答:      

11、使用显微镜观察生物细胞时,主要经过三个步骤:
(1)      ; 
(2)      
(3)      以及整理.在显微镜调焦观察时,欲使镜筒上升,应逆时针转动      ,要使物像更清晰,就要轻轻来回转动      
12、鲸是哺乳动物,但是它的体型却像鱼,四肢变为鳍状,这说明生物能      环境.
13、通过对裸地、草坪、灌木丛空气湿度的测量得知,植物多的地方,空气湿度就      (选填“大”或“小”);植物少的地方,空气湿度就      (选填“大”或“小”).这个实验说明,生物能够      一定的环境.(选填“适应”或“影响”)
14、奥地利跳伞牛人佛利克斯•鲍姆加特纳在美国新墨硬哥州东南部罗斯韦尔地区曾成功完成高空极限跳伞,从3.65万米高度做自由落体,创造了三项世界纪录。
(1)鲍姆加特纳跳伞下降时,他依次经过了大气层的平流层和      
(2)距地面3.65万米高的平流层接近真空,气压只有地球的1%。如果宇航服或头盔在平流层破裂,超低气压会使人的血液      ,危及生命。
15、用浸有少量酒精的棉花裹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随着酒精的迅速蒸发,图中反映了温度计读数随时间的变化情况。此时室内温度为      ℃,酒精的蒸发使温度计示数      ,由此可以说明液体蒸发时要      热量。


三、解答题(共2小题)

1、近年来,我国青少年的肥胖率增长较快。肥胖是指体内脂肪积累过多的一种状态,它会影响身体健康。

(1)

肥胖会增加患一些其它疾病的风险(如图),图中列举的五种疾病中,最有可能由胰岛素不足引起的是      


(2)某同学食用了一包零食,其中含有4.5克脂肪。打乒乓球时,该同学每小时消耗的脂肪约6克。那么,在相同条件下,该同学通过打乒乓球,约需      小时才能消耗完4.5克脂肪。

(3)据调查,我国3~17岁人群是糖类饮料的高消费群体,过多饮用糖类饮料也会导致肥胖,其原因是      

2、读如图所示的“岩浆岩形成示意图”,回答问题。

(1)图中①②处常见的岩石是:

      ;②      

(2)就形成条件和分布位置来看,①和②有什么区别?      

(3)作为重要建筑和装饰材料的花岗石和大理石在成因上分别属于      岩和      岩。

四、实验探究题(共5小题)

1、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外力作用主要是指       、       、       、       、       等对地形的作用。它对地形的影响是缓慢而持久的。

(2)在降水比较丰富的湿润地区,           对地表形态的影响最大,如流水的冲刷使土质疏松的黄土高原变得       ,如图       (填字母)所示;也会使石灰岩溶蚀而形成许多       ,如图       (填字母)所示;河流所携带的泥沙会在河流中下游和河口沉积而形成       和        ,如图        (填字母)所示。

(3)在降水较少的地区,风的吹蚀会形成       ,如图        (填字母)所示;沙的沉积会形成       ,如图       (填字母)所示。

(4)在高寒地区,在冰川的移动作用下会形成       和       ,如图       (填字母)所示。

2、

一次实验课上,老师提供给同学们下列器材:一架已调好的天平(无砝码),两只完全相同的烧杯,一只量筒、水、滴管,要求用上述器材来测一个合金块的密度。某同学设计好实验方案后,进行如下操作:

(1)将两只空烧杯分别放在天平的左右两盘内,把合金块放在左盘烧杯内。      ,直到天平平衡。


(2)    将烧杯内水倒入空量筒中,测出水的体积(如图a所示),用细线栓好合金块,将其放入如图a所示的量筒中,测量水和合金块的总体积(如图b所示),则合金块的密度为      kg/m3


(3)     评估:测出的合金块密度值与真实值相比偏小,产生的原因是:      


3、

在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中:

(1)如果某一时刻温度计示数如图甲所示,则此时测得的温度为       ℃.

(2)该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图象如图乙所示,则该物质是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熔点是        ℃,熔化时间是       min.

4、 周日张丽同学帮助妈妈去市场买菜,发现包心菜的叶子是绿色的,里面的叶子是白色的.经仔细观察,她又发现大葱和韭菜埋在地下的部分是白色的,露出地面的部分却是绿色的.张丽同学提出这样的问题,叶绿素的形成与光照有关吗?于是她用家里的蒜瓣为实验材料设计一个方案来减小研究.

(1)针对张丽同学提出的问题,你作出的假设是:       ;

(2)张丽将一些蒜瓣分别栽种在甲、乙两个花盆中,两个花盆的蒜瓣的数量应       ,然后将甲花盆分子阳光下,乙花盆放在完全密闭的纸箱中,气体体积应       ;

(3)根据假设预测,甲盆中长出的蒜苗叶子是绿色的,乙盆中长出的蒜苗叶子是       的;

(4)在设计这个实验中,实验的变量是有、无光照,设计两个装置的目的是进行       .

5、小聪在探究“冰熔化过程的规律”实验中,根据收集的数据绘制了如图所示的图线.

(1)实验中选取的测量工具是      
(2)分析图象可知:

①冰的熔化规律是      

②冰的熔化共用了       min,在第6min该物质处于      (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状态”).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浙江省台州市七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