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科学第一单元期末复习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4小题)

1、“五水共治,治污为先”是我省提出改善生态环境的一项重要政策。为了防止水体污染,你认为下列措施中不可行的是(      )

A . 不任意排放工业污水 B . 禁止使用农药和化肥 C . 生活污水经净化处理后再排放 D . 牲畜粪便集中处理后再施用
2、

 甲、乙两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 B . t1℃时,甲、乙两种物质各50g分别加入到100g水中,充分溶解,得到的溶液质量都是140g C . t2℃时,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大于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D . ​t2℃时甲、乙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析出晶体的质量甲一定大于乙
3、 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溶液都是均一、稳定的纯净物 B . 饱和溶液的浓度一定大于不饱和溶液的浓度 C . 温度和溶剂的种类不会影响物质的溶解性 D . 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需要经过计算、称量(量取)、溶解等步骤
4、把下列物质分别加入水中,用玻璃棒不断搅拌,能形成无色溶液的是(  )


A . 泥沙 B . 无水硫酸铜 C . 蔗糖 D . 花生油
5、把体积为  2×10-3m3、重为12N的物块放入水中,当它静止时所处的状态及受到的浮力大小分别为(g取10N/kg)(   )


A . 漂浮, B . 漂浮, C . 沉底, D . 沉底,
6、有一不吸水木球,其质量为10g,体积为20cm3 , 先把它轻轻放入盛满水的溢水杯中。当木球球静止时,溢出水的质量为10g;把它取出擦干,再轻轻放入盛满煤油的溢水杯中,当木球静止时,溢出煤油的质量是(煤油的密度是0.8g/cm3)(  )

A . 5g B . 8g C . 10g D . 16g
7、

如图,在水中有一支试管处于悬浮状态,现用细棒在试管上端轻轻往下按一下,则( )

A . 试管将下沉,最后沉底 B . 试管将上浮,最后漂浮 C . 试管先下沉,然后回到原来位置 D . 试管先下沉,接着在原来位置上下运动
8、下列不属于溶液的是(    )

A . 透明的汽水 B . 蒸馏水 C . 碘酒 D . 啤酒
9、将60℃的硝酸钾饱和溶液降温至20℃,不发生变化的是(   )
A . 溶质的质量 B . 溶剂的质量 C . 硝酸钾的溶解度 D . 溶质的质量分数
10、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 B . 任何溶液中的溶剂都是水 C . 影响气体物质溶解度的外界因素只有压强 D . 均一稳定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地球表面约十分之七被水覆盖,因此人类可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十分丰富 B . 对于静置沉淀、吸附沉淀、过滤、蒸馏等净化水的操作中,单一操作相对净化程度由低到高的顺序是静置沉淀、过滤、蒸馏、吸附沉淀 C . 电解水反应中加入硫酸是为了增加水的导电性 D . 自来水厂生产水,取水后加入絮凝剂(明矾)的主要作用是消毒杀菌
12、4 个边长均为 L 的相同的立方体木块,用胶水(胶水质量不计)粘在一起放入水中,露 出水面的高度为 L/2,如图所示。当胶水溶于水后,木块散开,这时( )

A . a、b 露出水面高度为 L/2,c、d 为零 B . a、b 露出水面高度为 L/2,c、d 沉入水底 C . a、b、c、d 露出水面高度都是 L/2 D . a、b、c、d 露出水面高度都是 L/4
13、地球上的水处于不停地运动之中,下列不属于水循环主要环节的是(    )
A . 蒸发 B . 径流 C . 太阳辐射 D . 水汽输送
14、自来水厂的过滤池的作用是( )
A . 除去矿物质 B . 杀菌消毒 C . 除去不溶于水的杂质 D . 除去各种杂质

二、填空题(共6小题)

1、

甲物质的溶解曲线如图所示,现进行如下实验:

(1)上述实验过程中,属于不饱和溶液的是      .(填序号,下同),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是      

(2)下列操作使D中溶液质量分数改变的是      

a、加入20g甲  b、加入50g水  c、升高温度  d、加入100g30℃时甲的饱和溶液,再恢复到20℃

2、

 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t2℃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为        ;

(2)分析t1℃时,将10g乙物质放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的溶液是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欲使t2℃时乙物质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       . (任填一种方法)

3、

 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

(1)P点的含义         .

(2)要使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有      (写出一种),当甲中含有少量乙时,可采用      的方法提纯甲.

(3)30℃时,将40g甲物质放入盛有50g水的烧杯中,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 若烧杯内物质升温到50℃(不考虑蒸发),溶液中变化的是       (选填序号).

a.溶质的质量   b.溶液的质量   c.溶质的质量分数

(4)从图中还可获得的信息是       (答出一条).


4、 (1)2015年6月12日,“南博会”在昆明滇池畔开幕.滇池对调节昆明的气候起到重要作用.

①下列做法会对滇池造成污染的是        (填字母).

A.向滇池大量排放生活污水

B.在滇池流域大量使用农药、化肥

C.工厂污水经处理达标后排入滇池

D.禁止在滇池岸边增建餐馆和修建鱼塘

②某同学在流入滇池的河道口处取水,加入肥皂水并振荡,发现泡沫很少,则该水属于      (填“硬水”或“软水”);若将此水进行净化处理,单一操作相对净化程度较高的是      (填“静置沉淀”、“吸附沉淀”、“过滤”或“蒸馏”).

(2)由于吸烟,不慎引燃被褥,立即用水灭火,使温度降低到可燃物的      以下.

(3)配制50g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实验步骤是:

①计算:氯化钠       g,水       g;②      ;③量取;④溶解:该步骤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5、

 皮划艇是一项水上运动项目,如图所示,某次比赛中,两运动员的总质量为145kg,双人划艇的质量为15kg,则该划艇静止时所受的浮力大小为        N,排开水的体积为        m3 . (取g=10N/kg,ρ=1.0×103kg/m3

6、阅读下列“水循环示意图”,并回答问题:

(1)写出下列序号所示的水循环环节名称:③      ,⑤      
(2)水循环按照发生的空间大致可以分为      循环、海洋内循环和陆上内循环三种。

三、实验探究题(共4小题)

1、

为了测定某含杂质7%的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杂质中不含铜、锌元素,杂质不溶于水,不与其它物质反应,受热也不分解),某化学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

(1)配制上述质量分数为14.6%的稀盐酸,需要质量分数为36.5%的浓盐酸的质量是         .

(2)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根据已知条件列出求解100g该黄铜样品中锌的质量(X)的比例式为       .

(4)该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是        .

(5)向过滤后所得滤液中加入87.4g水,则最终所得溶液之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

(6)欲将黄铜样品中的铜转化为铜盐,可将过滤后所得的不溶性物质洗涤、烘干.然后在空气中加热,充分反应,则可得到含杂质的氧化铜的质量是         ,再经过某些反应操作就得到了所需铜盐.

2、

实验室用的蒸馏水可以通过蒸馏自来水来制取.操作方法是:在如图所示蒸馏烧瓶中加入约体积的自来水,再加入几粒沸石(或碎瓷片).

在确定各连接部位严密不漏气后,加热蒸馏烧瓶,注意不要使液体沸腾得太剧烈.弃去开始馏出的部分液体,收集到10mL左右蒸馏水后,停止加热.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仪器A、B的名称:A       , B      

(2)实验时冷凝管进、出水的方向应该是b进a出,不能a进b出的理由是      

(3)细心观察发现:该装置明显少了一种支撑冷凝管的仪器,该仪器是        (填序号).

a.三脚架   b.铁架台  c.泥三角    d.漏斗架

(4)实验中加入的沸石(或碎瓷片)      催化剂(填“是”或“不是”).

(5)用该装置也可以将硬水软化为软水,区分硬水和软水的常用试剂是      

3、在“浮力的研究”实验中,探究“浮力大小与排开水的重力关系”的实验过程:

(1)如下表所示,请对操作过程进行排序:      

(2)在实验过程中,如果先A后D,则测量的浮力      重力(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4、中考实验操作考查开始了,小华抽到的实验操作考试的题目是: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钾溶液。考试时,小华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操作:


(1)图中仪器a的名称是      ;在此操作中它的作用是      
(2)以上实验的正确操作顺序为      (用序号字母表示).
(3)如图所示的操作中,若C中砝码的质量为10g,游码的读数为3.5g,则氯化钾的实际质量为      g。

四、解答题(共4小题)

1、 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为回收一块质量为40g的铜锌合金中的铜,将该合金放入烧杯中,逐渐加入稀硫酸至不再产生气泡时,恰好用去稀硫酸100g,烧杯内剩余固体27g.

请完成下列分析及计算.

(1)40g铜锌合金中锌的质量是       g.

(2)计算所用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2、 向10g含有少量氯化钠的氢氧化钠固体中,加入90g水使之完全溶解,再向其中加入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形成溶液,请计算:

(1)恰好完全反应后生成氯化钠的质量是多少克?

(2)恰好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3、

 探海神器﹣﹣“蛟龙”号

2012年6月24日是个伟大的日子!“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深潜7020米新纪录诞生,“神舟九号”宇宙飞船与“天宫一号”手动交会对接成功,“蛟龙”与“神九”互致祝福,进行了穿越海天的对话,实现了“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的伟大梦想!

目前,“蛟龙”号具备了在全球99.8%的海洋深处开展科学研究、资源勘探的能力.“蛟龙”号的形状外观如图所示,部分参数见下方表格.

“蛟龙”号部分参数

长×宽×高

8.2米×3.0米×3.4米

自身质量

22吨

最大荷载

240公斤

载人

限3人

最大速度

25海里/小时

巡航速度

1海里/小时

最大工作设计深度

7000米

正常水下工作时间

12小时

这次深潜记录的创造反映了“蛟龙”号高端技术的创新与突破.

新技术突破﹣﹣高速水声通信技术.

电磁波在海水中传播的距离很有限,而普通水声传输又有延时长、复杂环境中有效提取信号难等严重缺陷,“蛟龙号”潜入深海数千米,如何实现实时通讯是个重要难题.中国科学院研发了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高速水声通信技术﹣﹣利用通信声呐进行水下通信联络,成功解决了这一难题.通信声呐是由发射基阵和接收基阵组成,基阵又由换能器基元组成.换能器一般用压电陶瓷材料制成,可将发射机产生的电信号转换为声信号,也可以将接收机接收的声信号转换为电信号.此次“蛟龙”与“神九”成功实现穿越海天对话,高速水声通信技术功不可没.

新技术突破二﹣﹣大容量充油银锌蓄电池

“蛟龙”号搭载的是我国自主研发的、储存电能超过110千瓦时的大容量充油银锌蓄电池,该电池的蓄电能力为美国同类潜水器蓄电池的2倍,成功解决了“蛟龙”号正常水下工作时间长,但又不能携带太重蓄电池的困难.

新技术突破三﹣﹣悬停定位和自动航行

由于不同海域、不同深度的海水密度不同,“蛟龙”号在水中受到的浮力是变化的.按潜航员叶聪的说法,“这次7000米级海试的试验海域,根据测量,海面海水的密度是每立方米1021公斤,而7000米深的海水密度变成每立方米1059公斤.“蛟龙”号自重22吨,算下来在7000米深度时受到的浮力大概比在海面时要大800多公斤力”(公斤力是工程中常用的力的单位,1公斤力大约等于10牛).

浮力的变化要靠压载铁来平衡,所谓“压载铁”,就是给“蛟龙”号增加重量的铁块.“蛟龙”号海试团队用周密的数学模型,能根据在不同海域测得的海水温度、盐度和深度等参数精确地计算下潜时所需要的“压载铁”重量.

“蛟龙”号挂好所需压载铁,注水下潜,当下潜至预定深度时,“蛟龙”号能克服自身晃动、海底洋流等内外干扰,通过适时抛掉一定数量的压载铁,利用相关技术实现悬停.此外,“蛟龙”号还具备自动定向、定高、定深三大功能,能够在复杂环境中自动航行,在已公开的消息中,尚未有国外深潜器具备类似功能.当完成工作后,潜航员再抛掉适量的压载铁,实现上浮,可见,无论是下潜,悬停,还是上浮,压载铁的作用都是巨大的.

“祝愿中国载人深潜事业取得新的更大成就!祝愿我们的祖国繁荣昌盛!”,“神九”航天员景海鹏在太空向“蛟龙”号的祝贺,送出了全体中华儿女的心声!

(1)(1)①换能器可实现       信号与       信号的相互转换.

②潜艇下潜深度一般是几百米,而“蛟龙”号下潜深度一般是几千米,“蛟龙”号在深海中必须通过抛掉压载铁实现上浮,而不是像潜艇那样采用排水的方法实现上浮,请写出可能的原因及你的理由:       .

(2)请估算“蛟龙”号的体积大小.并写出估算过程.

4、如图是某学校实验室从化学试剂商店买回的硫酸试剂的标签上的部分内容,阅读后计算:

浓硫酸(H2SO4)  500毫升

浓度(质量分数)

98%

密度

1.84克/厘米3

相对分子质量

98

强腐蚀性,阴冷,密封贮藏

(1)该硫酸未开启前质量为      克(盛装的瓶子除外);其中溶质的质量是      克.
(2)欲配制600克溶质质量分数为19.6%的稀硫酸,需要这种硫酸多少毫升?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浙江省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科学第一单元期末复习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