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华师大版初中科学九年级上学期 1.3 用分解法制取氧气 同步练习

年级: 学科: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3小题)

1、 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先”与“后”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制取气体时,先装药品,后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 . 加热KClO3并用排水法收集O2实验结束时,先熄灭酒精灯,后移出导管 C . 稀释浓硫酸时,先把浓硫酸倒入烧杯中,后沿器壁缓慢注入水,边加边搅拌 D . 加热试管时,先使试管底部均匀受热,后用酒精灯的外焰固定加热
2、实验室需收集一瓶约含四分之一空气的氧气,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 . 集气瓶中灌 的水 B . 导管伸入到集气瓶体积的 C . 集气瓶中灌 的水 D . 导管伸入到集气瓶体积的
3、从安全、方便、环保和节能的角度考虑,实验室选取制氧原理是(   )
A . 2KMnO4 K2MnO4+MnO2+O2 B . 2KClO3 2KCl+3O2↑ C . 2H2O 2H2↑+O2 D . 2H2O2 2H2O+O2
4、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装置中,不需要使用的仪器是(   )
A . 酒精灯 B . 铁架台 C . 试管 D . 天平
5、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主要有以下步骤:①将药品装入试管,在试管口塞上一团棉花后,用带导管的橡皮塞塞紧试管口;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③给试管加热;④将装置固定在铁架台上;⑤熄灭酒精灯;⑥收集气体;⑦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A . ①②④③⑥⑤⑦ B . ②①④③⑥⑦⑤   C . ②①④③⑥⑤⑦ D . ②①④③⑦⑥⑤
6、如图是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装置图,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分析错误的是(   )

A . 气密性检查:用手握紧试管,观察到水中导气管有气泡冒出,说明装置不漏气 B . 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防止试管壁上的水流入试管底部,导致试管炸裂 C . 加热:直接用酒精灯的火焰对准药品所在位置加热,可节能 D . 停止加热: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防水倒流
7、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 为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装高锰酸钾的试管口应略向上倾斜 B . 为了防止氧气浪费,导管口开始有气泡冒出时,立即收集气体 C . 检验收集的气体是否是氧气,应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 D . 加热时,应先预热试管,然后再将火焰固定在药品部位加热
8、不能从以下两个化学方程式中获取的信息是(     )

反应①:2H2O2 =MnO2= 2H2O + O2↑     

反应②:2KMnO4  K2MnO4 + MnO2 + O2

A . 反应①和反应②都放出热量 B . 反应①和反应②都有气体生成 C . 反应①和反应②是在不同条件下进行的 D . 反应①和反应②的反应物中都含氧元素
9、下列关于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装置①可用于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B . 装置②可用于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 C . 装置③可用于收集氧气 D . 装置④可用于收集氧气
10、有关催化剂在化学反应时以及反应前后的情况有以下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

①质量变小 ②质量不变 ③化学性质改变

④化学性质保持不变 ⑤能加快反应速率 ⑥若用双氧水制氧气时忘记添加二氧化锰,会使氧气的生成量减少 ⑦二氧化锰可以作为各种化学反应的催化剂

A . ①③ B . ②④⑤⑥ C . ②④ D . ②③⑤⑦
11、如图表示一定质量的KClO3和MnO2固体混合物受热过程中,某变量y随时间的变化趋势。纵坐标表示的是( )

A . 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 B . 生成O2的质量 C . 固体中MnO2的质量 D . 固体中钾元素的质量分数
12、15%的H2O2溶液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会剧烈反应产生O2 , 实验室欲利用15%的H2O2溶液制取O2 , 则下列装置中,仪器选择和药品放置最合理的是(    )
A . B . C . D .
13、如图所示,过氧化氢(H2O2)在催化剂二氧化锰的作用下,迅速分解放出大量氧气,下列现象正确的是( )



A . 气球胀大,红墨水左移 B . 气球缩小,红墨水右移 C . 气球胀大,红墨水右移 D . 气球缩小,红墨水左移

二、填空题(共2小题)

1、

下图是实验室常见的制取和收集气体的装置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小飞同学用A,C装置制取并收集一瓶氧气,写出实验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2)实验中,试管突然破裂了,试分析发生这种情况的可能原因:            。(写出2种即可)

(3)当观察到C中导管口刚有气泡冒出时就立即收集,待集气瓶中充满气体后,将集气瓶从水槽中取出,并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中未见木条复燃,其原因可能是      

(4)小飞同学取一段纱窗上的细铁丝,在用自己收集的氧气中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结果没有观察到“火星四射”的现象。造成此次实验失败的原因不可能是      

A、收集到的氧气量太少或纯度不高        B、铁丝生锈

C、集气瓶底部没有铺一层细沙            D、铁丝的温度未达到着火点

2、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根据图,回答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      ,仪器b的名称是      
(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其中二氧化锰的作用为      。装置E中,铁丝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      ,选用的收集装置是       (填字母)。制取二氧化碳时,用装置F替代装置B的优点是      

三、实验探究题(共1小题)

1、下图是创新实验小组对“MnO2催化H2O2分解实验装置的创新设计”,实验过程如下:

①将一支球形干燥管水平放置,用滴管吸取3mLH2O2溶液加入干燥管的球泡内,再用药匙取0.2gMnO2粉末,加在干燥的进气管的管壁上。

②点燃橡胶塞上固定的棒香后,塞紧干燥管并将其竖立,观察现象。

(1)可观察带到火星的棒香立即      
(2)MnO2催化H2O2分解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3)下列各项是同学们对该创新实验的评价,为评价不合理的是            。(填序号) (3)
A . 实验中所用的仪器、材料及药品均易得到 B . 实验使用的药品用量太大 C . 反应速度太慢,耽误时间 D . 该实验现象明显,整个装置好似点燃的灯塔,趣味性强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2018-2019学年华师大版初中科学九年级上学期 1.3 用分解法制取氧气 同步练习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