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 4.3 体内物质的运输 同步练习

年级: 学科: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0小题)

1、已知甲、乙、丙、丁四人的ABO血型各不一样,将上述四人的血分别滴入B型血的血清中,结果只有丙、丁的红细胞会发生凝集,又知在紧急情况下,丙只能接受少量乙的血.下列推测正确的是(  )

A . 丙和丁红细胞上都有B凝集原 B . 丙的血滴入乙的血清中不会发生凝集 C . 乙的血滴入丙的血清中会发生凝集 D . 甲的血清中只有抗A凝集素
2、根据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下列关于人体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心脏的心房和心室之间有房室瓣,防止血液倒流回心房 B . 肾小管壁薄且周围缠绕着大量的毛细血管,利于血液滤过形成原尿 C . 小肠内有胰液、肠液、胆汁等多种消化液,利于消化营养物质 D . 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利于进行气体交换
3、已知血管内的血液是由压力高往压力低的方向流动。表为同一器官中甲、乙、丙、丁四种血管及其内的压力值,若这些血管分别是较大的动脉、小动脉、小静脉和毛细血管,则下列血管代号与血管的配对,正确的是(  )

血管代号

血管内的压力值(mmHg)

90

60

20

10

A . 甲-毛细血管 B . 乙-较大的动脉 C . 丙-小动脉 D . 丁-小静脉
4、下列关于人体中氧气含量由低到高排列,哪项正确?(  )
A . 组织细胞,静脉血,动脉血,肺泡 B . 动脉血、组织细胞、静脉血、肺泡 C . 肺泡、组织细胞、动脉血、静脉血 D . 肺泡、动脉血、静脉血、组织细胞
5、骨髓移植能够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是因为健康人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能不断产生新的血细胞。左图为造血干细胞产生三种血细胞的示意图,上图为某正常人的血涂片示意图,甲、乙、丙为血细胞。在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 造血干细胞产生甲、乙、丙三种血细胞是细胞分化的过程 B . 当人体内出现炎症时,丙的数目会明显增多且在血细胞中只有丙有细胞核 C . 甲是最小且起促进止血作用的血细胞 D . 若此人血型为AB型,则在丁中存在两种凝集原,乙中没有凝集素
6、甲图、乙图分别为人体心脏结构示意图、某组织处局部血管示意图,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③肺动脉、D为右心房、⑤为静脉 B . 血液途径D→②→⑤→⑥→⑦→①→A的循环属于体循环 C . 若⑥为小肠毛细血管,则⑦内血液的葡萄糖比与⑤内血液的葡萄糖要少 D . 若⑥为肺部毛细血管,则⑦内血液为静脉血且首次回到甲图中的心腔C
7、人体的结构与功能高度统一,使得体内复杂多变的生理功能得以实现。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左心室壁最厚,心肌发达,可以将血液“泵”到全身各处 B . 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利于肺泡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 C . 心房与心室之间、心室与动脉之间、各静脉内都有瓣膜,保证血液不能倒流 D . 小肠内表面有许多环形皱襞和小肠绒毛,增加了吸收的面积
8、幼儿患感冒通常利用雾化治疗。雾化器将药液雾化成雾状小液滴,通过呼吸进入幼儿的血液循环系统,则药液首先到达心脏的腔室是图中的(    )

A . 1 B . 2 C . 3 D . 4
9、模型是学习科学的重要方法。为了更好地学习理解人类的ABO血型系统,下图是某同学绘制的A型血和B型血的模型图。据此推侧,O型血的模型图是(    )

A . B . C . D .
10、体外膜肺氧合装置俗称人工肺(如图),用于肺功能丧失患者的急救。使用时,先用一根 导管将血液从人体静脉引出,通过该装S后, 血液经另一根导管回到人体的动脉或静脉内。人工肺中的氧合器作用是(    )

 

A . 可直接为人体提供能量 B . 为病人血液循环提供动力 C . 过滤流经血液的含氮废物 D . 使流经的静脉血变成动脉血

二、填空题(共5小题)

1、观察如图:“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图示,回答问题。

(1)图中[3]是      

(2)血管[2]毛细血管其内的红细胞呈单行通过,这种流动方式有利于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进行充分的      

(3)小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能够沿着一定的方向,其动力器官是      

2、

如图为人体内某结构的血流情况示意图,B代表某结构,A、C代表与其相连的血管,箭头代表血流方向.请据图回答问题:

(1)若A代表静脉血管,C代表动脉血管,B代表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则B的名称是      

(2)若B表示肺部毛细血管,则血管C的名称是      ,血管C中      (填“二氧化碳”或“氧气”)的含量明显高于血管A.

(3)若B代表的器官是胰岛,人进食后血管C内的       含量明显升高.

(4)若B代表人体某一器官,则B中表示人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也是人体内营养物质和氧气的最终去向的是人体的       .

3、据全国血液管理大会公布,2014年中国大陆人口献血率仅为9.5‰。

(1)健康成年人每次献血200~400mL是      (选填“会”或“不会”)影响健康的,作为一个健康公民应积极参加无偿献血。

(2)为了应对供血不足问题,科学家一直在着手研究血液的替代品——人造血。输血时,原则上应输同型血,若在紧急情况下进行异型输血时,主要考虑供血者的红细胞上的      是否会和受血者血清中的凝集素发生凝集反应,因此科学家首选的人造血血型为ABO血型系统中的      型血。

4、如图所示,甲图是人体心脏剖面图;乙图中图一是人体内三种血管的关系示意图,图二表示血液流经血管前后气体含量的变化;丙图为人体部分血液循环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1)甲图中,在心脏的四个腔中,泵出的血液能达到全身各处的是      腔(填图中字母)。

(2)乙图中,图一中将血液从心脏送往全身的血管是      (填图中数字)。根据图二推测,②血管可以表示      (填器官名称)的毛细血管。

(3)丙图中,若⑤为下肢处毛细血管,请用数字和箭头表示肌肉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经血液循环排出体外的途径:⑤→      

5、2017年,三位科学家因发现“控制昼夜节律的分子机制”而获得诺贝尔奖。健康人的生理活动大多呈现24小时的节律,又称为生物钟。如图为人体部分生理活动的昼夜节律特点。

(1)上午6:30左右,心脏活动加强,这会促进血液由心室流入      ,导致人体血压快速升高。
(2)晚上10:30左右,肠蠕动受到抑制,影响了小肠的      功能,所以太晚不宜再进食。
(3)科学家研究生物钟时有如下发现:

①改变仓鼠的进食时间,能轻易改变仓鼠的生物钟。

②改变仓鼠的饮食习惯,破坏其生物钟,仓鼠更容易患脂肪肝

③去除仓鼠一个控制昼夜节律的生物钟基因后,仓鼠生物钟被破坏

某同学基于上述发现进行了推测,其中合理的是(    )(可多选)。

(3)
A . 鼠类的生物钟可能最复杂 B . 单细胞生物可能不存在生物钟 C . 生物钟可能受遗传物质的控制 D . 有些疾病的发生可能与生物钟被改变有关 E . 生物钟一旦受环境影响而改变,可能很难恢复

三、解答题(共3小题)

1、

 根据心脏结构和人体血液循环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是心脏心脏结构示意图,心脏结构中,心壁最厚的是       ,保证血液从心房流向心室的结构是        (填字母).

(2)图乙由3到2为       循环,经过此循环后,血液成分的变化是.       

(3)小李同学感冒咳嗽,服用感冒药后,药物到达心脏四腔的先后顺序是       用图乙中的数字表示).

(4)“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其中所蕴含的生物学原理是       .

2、

下图为人体某一部位的血液循环示意图,C代表某器官处的毛细血管网,请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流经C后,血液中的营养物质明显增加,这时C代表      处的毛细血管。

(2)一位同学外出旅游时不慎被蛇咬伤,咬伤部位在手臂的C处,为防止蛇毒随血液经心脏扩散到全身,紧急处理时,应该用止血带扎住伤口的      (填“m”或“n”)端。

(3)美国医学科研小组采用遗传工程的方法,用一种特殊的“内切酶”,切割了红细胞表面的凝集原,从而实现了血型的转化。 根据这种方法,你认为以下血型转化可以实现的是      

①A型血转化为B型血         

② O型血转化为B型血

③ AB型血转化为B型血        

④ A型血转化为AB型血

3、

下图为人体某一部位的血液循环示意图,C代表某器官处的毛细血管网,请回答下列问题:

4、公元前300年,古希腊医生把心脏看成一个水泵,并且已经能够区分出动脉和静脉。他们猜想,在动脉和静脉之间存在着更为细小的血管。此后,英国学者哈维(1578~1657)用实验方法证明了血液在体内循环的事实。在哈维死后的第四年,意大利生物学家马尔比基(1628~1694)终于用显微镜发现血液确实是通过毛细血管从动脉流入静脉的。请回答:
(1)为什么把心脏看成是一个水泵?
(2)毛细血管在结构和功能上有什么特点?
(3)血液由肾动脉流入肾脏,再由肾静脉流出肾脏,是体循环中的一段路径。通过此段路径,血液成分发生了什么变化?

四、实验探究题(共2小题)

1、

 如图是“用显微镜观察人血的永久图片”的实验,请你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如发现视野中的物像不是很清晰,应调节显微镜的      

(1)
A . 细准焦螺旋 B . 粗准焦螺旋 C . 反光镜 D . 遮光器
(2)如发现所观察的物像位于视野的右下方,要将其移到视野正中央,应将玻片标本向       方向移动.

(3)图中数量最多,呈两面凹的圆盘状的血细胞是       .

(4)皮肤轻微擦伤后会流血,可是伤口很快就止血了,这主要与图中[4]       有关.

(5)皮肤外伤感染时,图中[2]       明显增多.

2、学习时,我们都观察过小金鱼尾鳍内血液流动的情况。主要过程如下:

①用湿纱布包裹小金鱼的鱼头和鱼身,只露出鱼尾,放在培养吼上,用载玻片盖住鱼尾,如图所示。

②用低倍显微镜观察鱼尾毛细血管内血液流动的情况。

③根据观察区别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

试回答:

(1)实验时,可以根据红细胞呈单行通过的特点来寻找毛细血管。为更容易找到毛细血管,较好的做法是尽可能在鱼尾鳍的      处观察。
(2)在找到毛细血管后,可以进一步认识另外两种血管,你确定动脉的具体方法是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 4.3 体内物质的运输 同步练习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