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 2.7 我国的气候特征与主要灾害 同步练习
年级: 学科: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7小题)
1、
读①②③④四地的气温和降水统计图:
关于①②③④四地气候类型,正确的是( )
A . ①地是温带海洋性气候
B . ②地是热带草原气候
C . ③地是地中海气候
D . ④地是亚热带季风气候
2、
读图(某地区等温线图)
图中①处的地形是( )
A . 盆地
B . 平原
C . 山谷
D . 山顶
3、下列关于等温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等温线呈封闭状曲线,越向中心气温越高
B . 某地等温线越稀疏,气温差别越大
C . 北半球某地等温线向低纬度处凸出,说明该地区比同纬度邻近地区气温高
D . 等温线平直,说明影响气温的因素比较单一
4、
图是某地气温年变化曲线图,据此判断该地位于( )
A . 热 带
B . 北温带
C . 南温带
D . 寒 带
5、生活在浙江,你能感受到浙江的气候特点是( )
A . 冬季温暖,夏季凉爽,四季如春
B . 冬季低温少雨,夏季高温多雨
C . 冬季寒冷,夏季炎热,降水稀少
D . 全年高温炎热,降水十分稀少
6、我国季风气候显著,关于我国气候及灾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夏季南北温差大,冬季普遍高温
B . 年降水量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增
C . 我国大多数地区降水集中在5-9月
D . 我国旱涝、滑坡、泥石流等气象灾害频繁
7、
下图是我国夏季风示意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 图中所示,东南季风由太平洋吹向我国大陆,西南季风由印度洋吹向我国大陆,其气流特点是寒冷湿润。
B . 夏季风很难到达我国西北内陆地区的主要原因是纬度位置太靠北。
C . 由于受季风的影响显著,我国东部分布着典型的季风气候,自南向北依次分布有热带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我们浙江省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多雨。
D . 季风的影响是我国降水时间分布不均的主要原因,受季风影响,我国东部地区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
二、填空题(共4小题)
1、
读图,回答问题。
(1)我国常见的气象灾害主要有 (洪涝/地震)、干旱、台风和寒潮等。
(2)我国的干旱灾害主要分布在 (华北/西北)地区。
(3)我国的洪涝灾害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一线以 (南/北)的地区。
(4)我国的台风灾害主要分布在 (西北内陆/东南沿海)地区。
(5)影响我国的寒潮主要来自 (北方大陆/南部海洋)与冰雪洋面。
(6)当地震发生时,如果条件允许,应及时、有序撒到安全的空旷地带;如果不能及时撒离,可以暂时躲在 (小开间/大开间)的墙角。
2、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A,B,C,D四地中,气温年变化最小的是 地;
(2)四地中,降水季节分配比较均匀的是 地;
(3)A地气候类型是 气候;
(4)B地的气候特征是 。 (4)
A .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B . 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
C . 全年温和湿润
D .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3、我国是世界上遭受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因而防灾减灾的任务十分重要,也十分艰巨,由此回答下列各题
(1)下列自然灾害中,属于气象灾害的是 ;
①洪水 ②干旱 ③台风 ④泥石流 ⑤寒潮
(2)我国易发生水旱灾害的主要原因有( ) (2)
A . 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年际变化大
B . 气候复杂多样
C . 地形复杂多样
D . 海岸线长
4、
教室里,同学们在讨论“明天的天气怎么样?”,右图某年1月10日的天气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地的风向为 。
(2)A天气系统强烈发展,可能带来的自然灾害有( ) (2)
A . 台风
B . 寒潮
C . 泥石流
三、解答题(共3小题)
1、小宇家住市中心,奶奶嫌城里夏天太热而不住他家,这激发了他探究城乡温差的原因。某星期天,他请全班同学分别到选定的地点,于中午同一时间测出各测试点的气温,以此绘制出如图所示的“区域一温度”坐标图。
(1)图中气温最低的区域是 ;简析该区域气温低的主要原因: 。
(2)
- 随着新农村建设,越来越多城郊居民住进了新型社区,周围建有许多的公园湖泊,气候适宜,居住环境比市中心更为舒适,从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来看,说明了 。
(3)如果图中所示为杭州夏季某日的气温,而在浙江东南部沿海此时正遭受台风的影响,这种现象说明浙江省在夏季处在 (填“季风区”或“非季风区”)。
(4)2012年依据中国气象局气象资料,杭州被网友列为新“四大火炉”之一,引发广泛关注。受高楼、大气污染、人为热源等影响,夏秋两季杭州形成了较为严重的城市 现象。结合图中信息,请提出一种降低市中心环境气温的办法:
。
2、读我国四城市1月和7月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四个城市中,年降水量最大的城市是 ,夏季降水量占全年比重最大的城市是 。
(2)从图中可以得知,我国冬季南、北方温差 (填“较大”或“较小”),我国气温年较差较大的是 (填“南方”或“北方”)地区。
(3)由图可知,我国东部地区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规律是 。
(4)我国南方地区夏季气候特征是 。
3、2006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莫使旱地变荒漠”。为了研究植被对土壤的保护作用,小红做了以下实验:把泥土按30°的坡度分别堆在玻璃箱的两侧,在A坡种上草皮(如图),用洒水壶以相同水量、相同速度先后对两个坡面洒水。
(1)
- 实验过程中,小红观察到A坡汇入引水沟的水量和泥沙量少,B坡的比较多。这说明植被可以减少 流失。
(2)我国土地荒漠化现象相当严重,华北、西北地区频繁发生沙尘暴,导致 污染。
(3)温州土壤资源短缺,请你提出一个保护土壤的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