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考化学二轮专题复习-物质的俗称、分类、理化性质、反应类型

年级: 学科: 类型: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20小题)

1、如果将物质按单质、氧化物、酸、碱、盐分类,图中甲,乙、丙是三种不同类别的物质,且相连物质之间均能发生化学反应,下列说法不符合图示要求的是(   )

A . 当丁是氢氧化钠时,甲可以是氧化物 B . 当甲、乙、丙分别为酸、碱、盐时,丁可以是碳酸钠 C . 当丁是二氧化碳时,甲、乙、丙可以是稀盐酸、氢氧化钠、水 D . 当丁是盐酸时,甲、乙、丙可以是锌、氧化铜、硝酸银
2、分类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以下分类正确的是(   )

选项

归类

物质

A

黑色固体

木炭、二氧化锰、氧化镁

B

有毒气体

CO、SO2、NO2

C

可直接加热的仪器

烧杯、蒸发皿、燃烧匙

D

缓慢氧化

食物变质、木炭燃烧、呼吸作用

A . A   B . B   C . C   D . D
3、下图是表示气体分子的示意图,图中“ ”和“ ”分别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其中表示单质的是(   )
A . B . C . D .
4、下列各图中 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其中表示化合物的是(   )
A . B . C . D .
5、按一定的特点或规律对物质进行分类,给化学学习与研究带来很大的方便。下列各组物质中,符合“氧化物一酸一碱一盐”排列顺序的是(   )
A . HCl、Mg(OH)2、MgCl2、CO2 B . CO2、H2CO3、CaCO3、KOH C . H2O、HNO3、NH3▪H2O、Na2CO3 D . SO3、NaOH、Na2SO4、H2SO4
6、化学反应中有元素化合价发生改变的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例如: ,反应前后,Fe 和 Cl 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该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下列反应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 . B . C . D .
7、口罩之下,天使的战“疫”烙痕让人心疼。图中相关材料属于金属材料的是(   )

A . 钛合金眼镜框 B . 橡胶弹力耳绳 C . 聚丙烯纤维布 D . 塑料防护眼镜
8、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是纯净物,后者是混合物的是(   )
A . 干冰 冰水混合物 B . 火碱  清新的空气 C . 盐酸 四氧化三铁 D . 硬水 澄清石灰水
9、已知H2S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H2S + 3O22SO2 + 2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该反应体现H2S的可燃性 B . H2S中硫元素的化合价是+2 C . 生成的SO2可以直接排入空气 D . 该反应为化合反应
10、分类是化学学科的基本思想方法之一,下列分类错误的是(   )
A . 木炭、活性炭都是碳的单质 B . 冰和干冰都属于氧化物 C . 生铁和钢都是铁的合金 D . 煤、石油都属于化石燃料
11、下列各组物质按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的顺序排列的是(   )
A . 液氮  氯化钠  氧化铁 B . 水银  蒸馏水  海水 C . 臭氧  冰水混合物  酒精 D . 洁净空气  氯化镁  液态氧
12、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   )
A . 磁铁矿 B . 氧气 C . D . 氯酸钾
13、对物质进行分类是学习化学的一种方法。下列各组物质中按氧化物、化合物和混合物顺序排列的是(   )


氧化物

化合物

混合物

A

高锰酸钾

二氧化碳

空气

B

液氧

氯化钾

过氧化氢溶液

C

二氧化硫

石灰石

稀有气体

D

氯酸钾

矿泉水

A . A B . B C . C D . D
14、做好垃圾分类,推动城市绿色发展。废旧报纸应投放到(   )
A . B . C . D .
15、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不是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
A . 铁用于制作暖气片 B . 用红磷作运动会发令枪子弹里的弹药 C . 用干冰作制冷剂 D . 用铜丝做导线
16、如图所示:化学概念在逻辑上存在并列、交叉和包含三种关系。以下关系界定不正确的是(   )

A . 化合物和单质属于并列关系 B . 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属于交叉关系 C . 纯净物和化合物属于包含关系 D . 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属于交叉关系
17、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与化学性质有关的是(   )
A . 金刚石用来裁玻璃 B . 乙醇用作燃料 C . 活性炭用来吸附毒气 D . 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18、利用MnFe2O4热化学循环制氢的反应流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反应②属于置换反应 B . 该反应过程中,需要不断添加MnFe2O4 C . 理论上,每生成1.0gO2 , 就能得到2.0gH2 D . MnFe2O(4-y)中Fe元素的质量分数比MnFe2O4中Fe元素的质量分数大
1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是纯净物,纯净物一定由同种分子构成 B . 所有的原子都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 C . 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所以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D . 氧化物是指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但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
20、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 . 洁净的空气 B . 水泥砂浆 C . 水银 D . 矿泉水

二、填空题(共10小题)

1、

如图体现了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实质,请回答有关问题.

(1)在图C、D中的圆圈内填入适当的化学式或离子符号:C中        .

(2)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图中所体现的化学反应        .

(3)以上变化的反应类型是      

2、

已知镁可以在某种气体中燃烧,用化学方程式表达为:2Mg+X2MgO+C,则X的化学式为       ;该反应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中的       反应.标出氧化镁中镁元素的化合价       .

3、根据反应“A+B→C+D”,回答下列问题:

(1)若该反应为置换反应,B为稀酸,D为H2 , 则A应满足的条件是       .

(2)若该反应不属于基本反应类型,则可能的反应有        ;       ;       .

4、写出下列物质的名称、化学式及类别(氧化物、酸、碱、盐):

名称

氧化钙

      

氢氧化钙

      

      

氯化钠

俗称

      

烧碱

      

盐酸

      

      

化学式

      

      

      

      

Na2CO3

      

类别

      

      

      

      

      

      

5、硬水硬水会给生产生活带来许多不便.生活中可以通过煮沸来降低水的硬度.硬水在煮沸时发生的反应之一是:Ca(HCO32═CaCO3↓+CO2↑+H2O,该反应所属反应类型是      .区别硬水和软水时,可用      来检验.
6、用化学式填空(要求:化学式中的元素种类和化合价,都限于下表所列)

元素名称

化合价

+1

+6

-2

+2

①金属氧化物        ;②分子中含有多个氧原子的非金属氧化物       ;③酸       ;④碱       ;⑤盐       

7、写出下列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并在括号内注明该反应所属的基本类型:

①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②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            

8、二氧化碳是我们熟悉的气体之一,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小明同学查阅到的有关二氧化碳气体的资料如下:

①二氧化碳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

②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③点燃镁条,镁条在二氧化碳中燃烧,

④二氧化碳可用于灭火、作制冷剂等。

以上叙述中:      是物理性质;      是化学性质;      是化学变化;      是用途。

9、在下列物质中:①加热高锰酸钾后的剩余固体物质;②水;③液态氧;④氯酸钾;⑤氧化镁;⑥铁粉。用序号填空:

属于氧化物的是      ;属于化合物的是      

属于单质的是      ;属于混合物的是      

10、分类观是化学的核心观念之一,下图中“”和“”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和“”属于不同元素原子是因为原子结构中      不同。各图中共有      种分子,微粒构成的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      (填字母代号,下同),属于单质的是      ,属于化合物的是      

三、综合题(共4小题)

1、常穿球鞋的脚容易得脚气,这是因为球鞋透气性差,又热又潮湿,是霉菌生长的好地方。如果在临睡前,把盛生石灰的小布袋塞进球鞋里,就可以保持鞋内干燥。生石灰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钙,是一种白色固体,它容易和水发生化学反应,且只生成氢氧化钙。
(1)生石灰的性质: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2)生石灰极易和水反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填“化合反应”或“分解反应”)。
(3)小明同学家中有些生石灰,但他不知该如何保存。请你给他提出合理的建议      
2、根据物质性质,找出它对应的用途,并将字母序号填写在横线上。用途:A 制糖脱色 B 高炉炼铁 C.制造门锁锁芯 D.填充食品包装袋 E.制干电池电极 F 医疗急救
(1)N2化学性质不活泼      
(2)活性炭具有吸附性      
(3)O2能供给呼吸      
(4)黄铜易加工、耐腐蚀      
(5)CO具有还原性      
(6)石墨具有导电性      
3、根据所学知识填空:
(1)材料是当今社会进步的阶梯。下列常见材料中,属于金属材料的是      (填序号)。

①陶瓷  ②青铜  ③铝合金  ④塑料  ⑤钢材

(2)高温陶瓷材料可以制造陶瓷发动机。陶瓷发动机的材料可选用氮化硅(Si3N4),它的机械强度高、硬度大、热膨胀系数低、导热性好、化学稳定性高,是一种很好的高温陶瓷材料。工业上普遍采用高纯硅与纯氮在1300℃时反应制得氮化硅。

①氮化硅(Si3N4)是一种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晶体,构成氮化硅的微粒是      (用微粒符号表示)。氮化硅中硅元素与氮元素的质量比为      

②工业上生产氮化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属于      

4、国家主席习近平指出,中国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碳达峰—碳中和能够推动绿色的生活、生产,实现全社会绿色发展。 
(1)碳在常温下化学性质比较稳定,高温下可以与二氧化碳发生反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生产聚丙烯的原料是丙烯,聚丙烯是丙烯(C3H6)聚合而成,丙烯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丙烯属于      (填“单质”、“氧化物”、“酸”、“碱”、“盐”或“有机物”)。丙烯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反应属于      (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四、推断题(共5小题)

1、推断题:如图是九年级化学中常见物质间的相互转化关系,A与C都是由相同两种元素组成的液体,A、C、E、G也为化合物,G为红棕色粉末,F为金属单质,其余反应条件、反应物和生成物均已省略。请根据如图推断:

图片_x0020_1528272699

(1)A的化学式      、E的化学式      
(2)反应④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反应;
(3)写出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      
(4)写出反应⑤的化学方程式      
2、图示中 A~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按单质、氧化物、酸、碱、盐分类,A、B、C、D、E 是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F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B可用于建筑材料。图中“—”表示相连的两 种物质之间可以发生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着相应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请回答:

(1)物质 F的化学式:      
(2)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      
(3)反应①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4)E物质在生产生活中的用途      
3、根据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回答下列问题。已知B、D在常温下为液体,且B、D两种物质的组成元素相同(其中“一”表示反应关系,“→”表示转化关系)。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      ;B      
(2)写出 D→B 的化学方程式      
(3)写出C的一种用途:      
(4)A与C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4、A~H是目前已学的常见物质,它们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反应条件、反应物和生成物已省略)。其中A和G是红色固体,B、D和F为气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C的化学式为      
(2)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是      
(3)反应②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4)上述转化中,B和F表现出的相似的化学性质是      
5、A是常见金属单质,B、C是非金属单质,且C是密度最小的气体,甲是磁铁矿的主要成分,乙是无色液体,它们之间有如下图所示的转化关系(部分产物和反应条件未标明)

(1)甲、乙的化学式为:甲      ,乙      
(2)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      
(3)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      ,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五、实验探究题(共6小题)

1、

实验室常用下列装置来制取、收集气体.请阅读资料卡,回答有关问题.

 资料:

1.第八届国际天然气水合物大会于2014年7月29日在北京召开.据中国地质调查局相关负责人透露,我国计划于2015年开始着手开发“可燃冰”(如图).“可燃冰”主要成分是甲烷水合物,主要分布于深海沉积物或陆域的永久冻土中,1立方米的“可燃冰”可在常温下释放164立方米的甲烷和0.8立方米的淡水,被认为是有一种潜力较大的能源之一.

2.通常情况下,甲烷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比空气轻,极难溶于水,很容易燃烧.甲烷的实验室制法是:用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两种固态药品,经研磨均匀混合后装入试管中,加热产生甲烷气体.



(1)仪器a、b的名称是        、        .

(2)实验室制取和收集甲烷的装置组合是          ;将反应物装入试管前,应先检查装置的        .简述用排水法收集一瓶甲烷气体的操作方法        ;点燃甲烷前一定要先检验甲烷的        .

(3)通过对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学习,你认为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反应,共同点是         (填序号).

a.需要加热   b.需要催化剂   c.反应物中没有气体参加   d.反应物中必须含有要制取物质的元素

(4)根据物质的组成对甲烷分类,它属于        ,具有的物理性质是          .甲烷除用作燃料外,还是一种很重要的化工原料,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可以将COx和CH4的混合气体直接转化为醋酸(CH3COOH).若该反应的原子利用率为100%(反应物中的原子全部转化为目标产物中的原子),则COx中的x为         ,该反应类型是        .

(5)可燃冰的开采和利用,能缓解人类面临的能源危机.但开采、利用可燃冰的过程中,还存在着开采技术以及开采过程中可能引发的温室效应、海底滑坡及破坏海洋生态平衡等诸多问题.从科学探究的角度,你认为开采、利用“可燃冰”还应进一步做好         .

2、

A~I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1所示(只略去反应①的部分产物).其中B是紫红色金属,D、F为黑色固体,H是实验室中最常见的无色无味液体.

请回答:

(1)若A在常温下为固体,则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         , 图2中可用作该反应的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若A在常温下为液体,则A的化学式为        , 反应①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2)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B位于铁的      (填“前面”或“后面”).若要证明,所需试剂有:B的单质、铁的单质和      (只填一种).

(3)G的化学式为        ,它不具有的性质有        (填字母).

A.酸性   B.还原性  C.毒性   D.助燃性.

3、工业生产硝酸的简要流程如下图所示。

(1)步骤①利用氮气与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合成氨气。通过分离液态空气可以得到氮气,其原理是利用液态氮和液态氧的      不同;将水蒸气通过赤热的焦炭层可以得到氢气,其原理是 ,该反应属于      (写基本反应类型)。
(2)步骤②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使用催化剂的目的是      
(3)步骤③和④也可以表示硝酸型酸雨的形成原理。我们把      的降雨称为酸雨。
(4)请写出在实验室甲用pH试纸测定溶液酸碱度的具体操作:      
4、有一瓶标签受到腐蚀(如图所示)的无色溶液,某兴趣小组对其溶质作了如下探究:

(提出猜想)猜想Ⅰ:是NaOH溶液

猜想Ⅱ:是Na2CO3溶液

(进行实验)小组的同学取少量该溶液于试管中,按下图所示操作进行实验:

(已知:白色沉淀M不溶于稀硝酸)

(1)通过操作①,兴趣小组的同学确认该溶液呈碱性,则X溶液是      
(2)综合分析②和③实验过程中产生的现象,②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反应类型是      ,Y溶液中的溶质是      (填化学式),由此你认为      (填“猜想Ⅰ”或“猜想Ⅱ”)正确。
(3)(反思交流)

大家认为该瓶溶液还可能是      

(4)操作③实验过程中,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的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5、请根据下列各图中提供的信息回答问题:

(1)写出仪器 a 的名称:      
(2)请写出用装置B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反应类型为      
(3)比较用过氧化氢溶液和用氯酸钾固体制取 O2的方法,两者的共同点是 ___________。 (3)
A . 发生装置相同 B . 都可用MnO2作催化剂 C . 完全反应后剩余的固体成分相同
(4)装置B、C都可用来制取二氧化碳,装置C相对于装置B在操作方面的优势是      
(5)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一瓶二氧化碳气体,将这瓶气体按 D 所示慢慢倒入烧杯中,观察到蜡烛自下而上依次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是      
6、某学习小组对铜丝在空气中灼烧后的产物进行探究。

实验1甲同学将螺旋状铜丝灼烧至红热,冷却后观察到铜丝表面变为黑色,再伸入质量分数为25%的稀硫酸中,黑色固体消失,溶液出现蓝色,将铜丝取出洗净;重复上述实验2~3次,溶液蓝色逐渐加深。

(1)【实验分析】灼烧铜丝生成黑色固体,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      反应。溶液变为蓝色的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实验2乙同学将螺旋状铜丝灼烧至红热,迅速伸入质量分数为25%的稀硫酸中,观察到溶液中有红色固体产生,将铜丝取出洗净;重复上述实验2~3次,红色固体逐渐增多,沉淀后滤出红色固体,滤液呈浅蓝色。

(2)【提出问题1】红色固体是什么?

【查阅资料1】①Cu与O2在高于900℃时会反应生成红色的Cu2O。

②Cu2O能与H2SO4发生反应:

③加热条件下,Cu2O能与H2反应生成Cu和H2O。

【提出猜想】丙同学认为红色固体全部是Cu,不含Cu2O。

【实验验证1】学习小组取经过干燥的红色固体,采用如图装置验证猜想。

仪器X的名称为      

(3)装置B中浓硫酸的作用是      
(4)实验时,应先将产生的氢气通入装置C中,待      ,再开始加热。
(5)实验中观察到      (填实验现象),说明红色固体中含有Cu2O,丙同学猜想不正确。
(6)【提出问题2】实验2中有稀硫酸存在的情况下,为什么红色固体中仍含有Cu2O?

【查阅资料2】Cu2O与H2SO4反应的快慢与稀硫酸的浓度有关。稀硫酸的浓度越大,Cu2O与H2SO4反应越快。

【实验验证2】请设计实验验证“稀硫酸的浓度越大,Cu2O与H2SO4反应越快”这一结论。简述实验过程(包括操作和现象):      

(实验中须使用的试剂:Cu2O、质量分数为5%和40%的稀硫酸)

【问题解决】因实验2中稀硫酸浓度变小,Cu2O与H2SO4反应变慢,Cu2O没有完全反应,故红色固体中仍含有Cu2O。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2022年中考化学二轮专题复习-物质的俗称、分类、理化性质、反应类型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