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考化学二轮专题复习-物质的俗称、分类、理化性质、反应类型
年级: 学科: 类型: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20小题)
选项 | 归类 | 物质 |
A | 黑色固体 | 木炭、二氧化锰、氧化镁 |
B | 有毒气体 | CO、SO2、NO2 |
C | 可直接加热的仪器 | 烧杯、蒸发皿、燃烧匙 |
D | 缓慢氧化 | 食物变质、木炭燃烧、呼吸作用 |



















氧化物 | 化合物 | 混合物 | |
A | 高锰酸钾 | 二氧化碳 | 空气 |
B | 液氧 | 氯化钾 | 过氧化氢溶液 |
C | 二氧化硫 | 石灰石 | 稀有气体 |
D | 水 | 氯酸钾 | 矿泉水 |




二、填空题(共10小题)
如图体现了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实质,请回答有关问题.
(1)在图C、D中的圆圈内填入适当的化学式或离子符号:C中 .
(2)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图中所体现的化学反应 .
(3)以上变化的反应类型是 .
已知镁可以在某种气体中燃烧,用化学方程式表达为:2Mg+X2MgO+C,则X的化学式为 ;该反应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中的 反应.标出氧化镁中镁元素的化合价 .
(1)若该反应为置换反应,B为稀酸,D为H2 , 则A应满足的条件是 .
(2)若该反应不属于基本反应类型,则可能的反应有 ; ; .
名称 | 氧化钙 |
| 氢氧化钙 |
|
| 氯化钠 |
俗称 |
| 烧碱 |
| 盐酸 |
|
|
化学式 |
|
|
|
| Na2CO3 |
|
类别 |
|
|
|
|
|
|
元素名称 | 氢 | 硫 | 氧 | 钙 |
化合价 | +1 | +6 | -2 | +2 |
①金属氧化物 ;②分子中含有多个氧原子的非金属氧化物 ;③酸 ;④碱 ;⑤盐 ;
①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 )
②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 ( )
①二氧化碳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
②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③点燃镁条,镁条在二氧化碳中燃烧,
④二氧化碳可用于灭火、作制冷剂等。
以上叙述中: 是物理性质; 是化学性质; 是化学变化; 是用途。
属于氧化物的是 ;属于化合物的是 ;
属于单质的是 ;属于混合物的是 。




三、综合题(共4小题)
①陶瓷 ②青铜 ③铝合金 ④塑料 ⑤钢材
①氮化硅(Si3N4)是一种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晶体,构成氮化硅的微粒是 (用微粒符号表示)。氮化硅中硅元素与氮元素的质量比为 。
②工业上生产氮化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属于 。
四、推断题(共5小题)
五、实验探究题(共6小题)
实验室常用下列装置来制取、收集气体.请阅读资料卡,回答有关问题.
资料: 1.第八届国际天然气水合物大会于2014年7月29日在北京召开.据中国地质调查局相关负责人透露,我国计划于2015年开始着手开发“可燃冰”(如图).“可燃冰”主要成分是甲烷水合物,主要分布于深海沉积物或陆域的永久冻土中,1立方米的“可燃冰”可在常温下释放164立方米的甲烷和0.8立方米的淡水,被认为是有一种潜力较大的能源之一. 2.通常情况下,甲烷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比空气轻,极难溶于水,很容易燃烧.甲烷的实验室制法是:用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两种固态药品,经研磨均匀混合后装入试管中,加热产生甲烷气体. |
a.需要加热 b.需要催化剂 c.反应物中没有气体参加 d.反应物中必须含有要制取物质的元素
A~I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1所示(只略去反应①的部分产物).其中B是紫红色金属,D、F为黑色固体,H是实验室中最常见的无色无味液体.
请回答:
A.酸性 B.还原性 C.毒性 D.助燃性.


(提出猜想)猜想Ⅰ:是NaOH溶液
猜想Ⅱ:是Na2CO3溶液
(进行实验)小组的同学取少量该溶液于试管中,按下图所示操作进行实验:
(已知:白色沉淀M不溶于稀硝酸)
大家认为该瓶溶液还可能是 。
实验1甲同学将螺旋状铜丝灼烧至红热,冷却后观察到铜丝表面变为黑色,再伸入质量分数为25%的稀硫酸中,黑色固体消失,溶液出现蓝色,将铜丝取出洗净;重复上述实验2~3次,溶液蓝色逐渐加深。
实验2乙同学将螺旋状铜丝灼烧至红热,迅速伸入质量分数为25%的稀硫酸中,观察到溶液中有红色固体产生,将铜丝取出洗净;重复上述实验2~3次,红色固体逐渐增多,沉淀后滤出红色固体,滤液呈浅蓝色。
【查阅资料1】①Cu与O2在高于900℃时会反应生成红色的Cu2O。
②Cu2O能与H2SO4发生反应:。
③加热条件下,Cu2O能与H2反应生成Cu和H2O。
【提出猜想】丙同学认为红色固体全部是Cu,不含Cu2O。
【实验验证1】学习小组取经过干燥的红色固体,采用如图装置验证猜想。
仪器X的名称为 。
【查阅资料2】Cu2O与H2SO4反应的快慢与稀硫酸的浓度有关。稀硫酸的浓度越大,Cu2O与H2SO4反应越快。
【实验验证2】请设计实验验证“稀硫酸的浓度越大,Cu2O与H2SO4反应越快”这一结论。简述实验过程(包括操作和现象): 。
(实验中须使用的试剂:Cu2O、质量分数为5%和40%的稀硫酸)
【问题解决】因实验2中稀硫酸浓度变小,Cu2O与H2SO4反应变慢,Cu2O没有完全反应,故红色固体中仍含有Cu2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