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人教版九年级化学 第九单元 课题1 溶液的形成 课时提高训练

年级: 学科: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5小题)

1、下列属于乳化现象的是(   )
A . 碘溶于酒精中 B . 用汽油洗去机器上的油污 C . 用洗洁精洗去碗上的油渍 D . 用稀盐酸清洗装过澄清石灰水的试剂瓶
2、如图所示,装置气密性良好,若想使∪形管中a端液面下降,b端液面上升,不能达到目的的选项是(   )

选项

A

B

C

D

X

稀盐酸

Y

氢氧化钠固体

生石灰

硝酸铵

A . B . C . C   D . D
3、下列“水”不属于溶液的是(   )
A . 双氧水 B . 汽水 C . 矿泉水 D . 蒸馏水
4、根据如图原理,海水加压一段时间后,剩余海水中不变的是( )

A . 溶质质量 B . 溶液组成 C . 溶液质量 D . 溶剂质量
5、下列洗涤方法中利用了乳化原理的是(   )
A . 用洗洁精洗去餐具上的油污 B . 用汽油洗去手上的油污 C . 用酒精洗去试管中的碘 D . 用稀盐酸清洗装过澄清石灰水的试剂瓶
6、下列溶液中,溶剂不是水的是(   )
A . 碘酒 B . 石灰水 C . 硫酸铜溶液 D . 白酒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水和冰块的共存物是悬浊液 B . 凡均一、稳定、透明、澄清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C . 溶液都是混合物 D . 在泥水里,泥是溶质,水是溶剂
8、如图使右侧U形管中液面左高右低,该物质是 (   )

A . 氢氧化钠固体 B . 硝酸铵晶体 C . 氯化钠晶体 D . 浓硫酸
9、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洗涤剂可乳化餐具上的油污 B . 汽油可溶解衣服上的油渍 C . 溶液一定是含有两种物质的混合物 D . 长期用硬水洗涤的衣物会变硬
10、有一瓶密封保存长期放置的硫酸铜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瓶口附近的溶液颜色浅 B . 瓶底附近的溶液颜色深 C . 瓶底会有固体析出 D . 瓶内各部分溶液的颜色都相同
11、要使如图装置中的小气球很快鼓起来则使用的固体和液体可以是(   )

①石灰石和稀盐酸

②镁和稀硫酸

③二氧化锰和双氧水

④石蜡和水

A . ①②③ B . ②③ C . ①② D . ②③④
12、如图所示,将少量液体X加入到烧瓶中,观察到气球逐渐膨胀。表中液体X和固体Y的组合,正确的是(   )


X

稀盐酸

Y

锌粒

氯化钠

氢氧化钠

硝酸铵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13、小琪同学往如图所示的烧杯中加入一种固体物质,搅拌后,发现塑料片掉了下来。该同学加入的物质可能是(   )

A . 蔗糖 B . 硝酸铵 C . 氯化钠 D . 氢氧化钠
14、餐桌上饮品丰富,下列饮品中属于溶液的是(   )
A . 玉米糊 B . 豆浆 C . 可乐 D . 牛奶
15、下列物质放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   )
A . 石蜡 B . 面粉 C . 蔗糖 D . 植物油

二、填空题(共3小题)

1、指出下列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填化学式)。

溶液

溶质

溶剂

①生理盐水

      

      

②澄清石灰水

      

      

③碘酒

      

      

④稀盐酸

      

      

⑤锌与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形成的溶液

      

      

⑥将Na2CO3·10H2O溶于水形成的溶液

      

      

2、请你各举出一个实例,说明下列有关溶液的叙述是错误的。

①溶液一定是无色的。实例:溶液不是无色的;      

②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实例:是液体,但不是溶液;      

③溶液中的溶质一定是固体。实例:可做溶质,但不是固体;      

3、生活中我们经常用水洗衣服,所用的原理是      ,有些污渍需要用洗涤剂洗涤,其原理是      ,用肥皂洗衣服时发现水中浮渣较多,原因是      

三、实验探究题(共2小题)

1、下列是初中化学中的一些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A为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在瓶内加少量水并将水面上方空间分为5等份,接下来的实验步骤依次为      (填序号),最后打开弹簧夹。

①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后,立即伸入瓶中并把塞子塞紧

②冷却到室温

③弹簧夹夹紧橡皮管

(2)图B为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的实验,能说明二氧化碳溶于水的现象是      
(3)图C是蒸发实验,当蒸发皿中      时,可停止加热。
(4)图D实验:向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1~2小粒的碘和高锰酸钾,再各加入5mL水振荡,现象如图所示,由此得出的实验结论:      
2、据图回答下列有关实验的问题:

(1)如图1,操作一现象:加入硝酸铵后,一会儿发现烧杯与塑料片粘在一起,其原因是硝酸铵晶体溶于水时      热量,使溶液的温度降到0℃以下,塑料片上的水结成冰。操作二现象:烧杯与塑料片分离,其原因是      
(2)如图2,探究二氧化碳能否与水、饱和石灰水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小明分别振荡三个软质塑料瓶,观察到塑料瓶都变瘪且变瘪的程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A>B>C。

①小明认为通过塑料瓶变瘪就可证明二氧化碳与三种物质都能发生反应,你认为小明的结论      (填“是或否”)正确,理由是      

②小华取C瓶溶液少量,滴加紫色的石蕊试液,看到      现象,说明CO2与水反应生成了酸。对“无明显现象发生”的化学反应,小华的探究思路和方法是      

③B瓶中发生的还有      现象能证明反应发生。对比A瓶与      瓶的实验现象,可证明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且溶质的溶解性更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2021-2022人教版九年级化学 第九单元 课题1 溶液的形成 课时提高训练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