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过关训练 第13章内能
年级: 学科: 类型: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2小题)
1、甲、乙两物体的质量之比是3∶1,吸热之比是4∶1,则它们升高温度之比和比热容之比可能分别是( )
A . 3∶4,1∶1
B . 4∶1,1∶3
C . 2∶6,2∶1
D . 3∶2,1∶2
2、下列关于功、内能、热量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 温度为零的物体,内能可能为零
B . 物体内能增大,温度可能不变
C . 物体温度越高,所含热量越多
D . 温度较高的物体,内能一定比较大
3、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物体吸收热量,温度就一定会升高
B . 物体的温度保持不变,但内能有可能增加
C . 物体内能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和温度有关
D . 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实质一定是机械能与内能之间的转化
4、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
A . 花开时,花香满园
B . 擦黑板时,粉尘飞舞
C . 下雪时,雪花飘飘
D . 刮风时,黄沙扑面
5、细心观察,你会发现生活中的很多现象可以用学过的物理知识来解释,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
A . 烧开水时壶嘴冒出的“白气”是水蒸气
B . 寒冷的冬天,玻璃窗上出现冰花,属于液化现象
C . 冰是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所以内能不变
D . 在晴朗的冬天腊梅花格外的香,说明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6、下列现象中不能用分子热运动知识解释的是( )
A . 在校园里我们闻到花香
B . 沙尘暴起,尘土满天
C . 酒香不怕巷子深
D . 打开香皂盒会闻到香味
7、质量相同的铜块和铝块(已知c铝>c铜),它们的初温相同;当它们放出相同的热量后,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铝块下降的温度较高
B . 铝块的末温较低
C . 当它们互相接触时,会发生热传递,内能从铝块传向铜块
D . 当它们互相接触时,会发生热传递,内能从铜块传向铝块
8、下列关于温度、内能、热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物体吸收了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B . 物体的内能增加,一定是吸收了热量
C . 等质量的两个物体,温度高的物体一定比温度低的物体含有的热量多
D . 某铁块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大
9、沿海地区江苏的昼夜温差较小,而内陆新疆的戈壁地区的昼夜温差较大。在新疆的某些地区出现“早穿棉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的现象。这主要是因为( )
A . 海水的密度小,沙石的密度大
B . 海水的比热容大,沙石的比热容小
C . 海水的内能多,沙石的内能少
D . 海水吸收的热量少,沙石吸收的热量多
10、如图所示的情形中,利用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A .
钻木取火
B .
锯木板时锯条发热
C .
烧水时温度升高
D .
搓手取暖




11、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大
B . 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的热量越多
C . 内能少的物体也可能将能量传递给内能多的物体
D . 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12、下列生活实例中,属于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A . 冬天用热水泡脚变得暖和
B . 医生用冰袋给发烧的病人降温
C . 用手反复弯折铁丝,弯折处发热
D . 冬天人们在室外晒太阳感觉暖和
二、填空题(共6小题)
1、如图所示的“胡辣汤”是郑州非常流行的风味小吃之一、刚出锅的“胡辣汤”香气特别浓,这是因为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 (选填“剧烈”或“缓慢”);熬“胡辣汤”主要是通过 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质量为1.5kg的“胡辣汤”温度升高50℃吸收的热量为 。(胡辣汤的比热容为
)

2、将质量为1kg的水温度升高20℃,水吸收的热量为 J;水温越高,其分子运动越 (选填“剧烈”或“缓慢”)。[c水=4.2×103J/(kg•℃)]
3、将装有热牛奶的奶瓶放入水中冷却,如图甲所示,根据测得的数据,作出了牛奶和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其中A是 的图像。在第10min时牛奶和水之间 (选填“发生”或“不发生”)热传递。由图像中的信息, (选填“能”或“不能”)得出水的比热容比牛奶的大。
4、沙漠地区有“早穿皮袄午穿纱”的气候特征,造成这种气候的主要原因是砂石的 。“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窗树喜新晴”,这是南宋诗人陆游《村居书喜》中的名句,诗句中的“花气袭人”是 现象,“知骤暖”说明温度越高,花香分子的运动越 。
5、如图所示为分子间作用力与距离关系的图像,r0表示引力和斥力大小相等时分子间的距离,F斥表示斥力曲线,F引表示引力曲线,F表示合力曲线。当r>r0时,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 。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之间存在 ,分子间的F斥和F引 , 都随r的增大而 。
6、2020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席卷中国大江南北,牵动着亿万国人的心。新冠病毒是直径仅为0.3μm的颗粒物,可通过飞沫传播,飞沫传播的方式 (选填“是”或“不是”)扩散现象。在做好各项防控工作中,其中重要的一种方法是用酒精消毒,我们很远就能闻到酒精的气味,说明酒精分子在做 。
三、实验探究题(共2小题)
1、在探究“比较不同物质吸热的情况”的实验中,加热质量相同的水和煤油,使它们升高相同的温度,比较它们吸收热量的多少,看看这两种物质的吸热情况是否存在差异。
(1)相同的电加热器加热3min,水吸收的热量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煤油吸收的热量。
(2)在相同条件下用相同的电加热器分别给水和煤油加热,要使水和煤油升高相同的温度,对 (选填“水”或“煤油”)加热的进间更长, (选填“水”或“煤油”)的比热容小。
(3)根据实验数据,小明作出了水和煤油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由图像可知,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是 (选填“a”或“b"”),煤油的比热容为 。
2、如图所示,某同学用同一个加热装置分别给质量和初温都相同的水和煤油加热,分别记录加热时间和升高的温度,根据记录的数据作出了两种液体的温度(T)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
(1)实验中若使用200mL煤油,则要使用水 g(ρ水=1.0×10kg3/m3 , ρ煤油=0.8×103kg/m3);
(2)加热过程中,液体温度升高,这是通过 方式增加了液体内能;
(3)实验中两种液体吸收热量的多少可通过 (选填“液体升高的温度”或“加热时间”)比较;
(4)已知水的比热容是
, 则煤油的比热容是
。


四、计算题(共3小题)
1、一个温度是40 ℃的铁球,吸收2.3×103 J的热量后,温度上升到90 ℃,求铁球的质量。〔铁的比热容是0.46×103 J/(kg·℃)〕
2、小明家新安装了一台容积为500kg的太阳能热水器,加满水后,经过4h阳光的照射,水温由原来的20℃升高到40℃.水的比热容C水=4.2×103J/(kg•℃)求:在这4h内水吸收了多少热量?
3、如图所示,一平底热水壶,其质量为0.5kg,内底面积为180cm2 . 有一次小军同学用该热水壶装了1.5L的水放在水平桌面上,测得壶中水深15cm,初温20℃.请你通过计算回答:
(1)此时水和热水壶的总质量是多少?
(2)加热前水对壶底的压强多大?
(3)在标准大气压下加热水至沸腾,水至少要吸收多少热量?[ρ水=1.0×103kg/m3 , c水=4.2×103J/(kg•℃),g=10N/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