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过关训练 第12章简单机械

年级: 学科: 类型: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5小题)

1、

利用如图所示的杠杆将重为3N的物体缓慢匀速提高10cm,手的拉力F为2N,手移动的距离s为30cm.则杠杆的机械效率为(  )

A . 22% B . 33% C . 50% D . 67%
2、如图所示,物体重100N,用110N的拉力将物体在2s内匀速提升0.5m,则( )

A . 绳子自由端下降1m B . 物体上升的速度是0.5ms C . 拉力的功是50J D . 该装置的机械效率是90.9%
3、如图所示的滑轮组,用F=30N的拉力,拉动水平地面上重为300N的物体,使物体匀速前进了2m.物体和地面之间的摩擦力为45N,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拉力做的功是120J

②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是2m

③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75%

④A点受到的拉力为300N

A . ①④ B . ②③ C . ①③ D . ③④
4、如图所示,重600N的物体在大小为100N的水平拉力作用下,以0.1m/s的速度沿水平地面向左匀速直线运动了10s,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60%。在此过程中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 . 物体与地面间的滑动摩擦力为100N B . 拉力F做的功为100J C . 额外功的功率是8W D . 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为0.3m/s
5、下列有关简单机械的使用说法正确的是(  )
A . 使用杠杆的目的就是为了省力 B . 使用斜面时,斜面越长越省力 C . 使用滑轮组可以省力,但不能省功 D . 使用动滑轮可以改变拉力方向,但不能省力
6、如图所示,绕固定点O转动的轻质杠杆,中点处挂一重物G,端点处有一个始终垂直于杠杆的拉力F,使其缓慢地向图中A位置移动到B的过程中,关于拉力F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一直增大 B . 先变大后变小 C . 先变小后变大 D . 保持不变
7、如图,用滑轮组将重力G为1200N的物体匀速竖直提升2m,绳端的拉力F为500N,重物升高的速度为0.2m/s,忽略绳重及摩擦的影响,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动滑轮的质量为300kg B . 滑轮组做的有用功是2400J C . 拉力F的功率为300W D .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
8、关于机械效率,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 机械效率总小于1 B . 单位时间里做功越多的机械,机械效率越高 C . 做功越多的机械,机械效率越高 D . 省力越多的机械,机械效率越高
9、如图所示的工具中属于省力杠杆的一组是(   )

核桃夹

船桨

板手

碗夹

A . ①② B . ②④ C . ①③ D . ③④
10、如图斜面长为2m、高为0.4m,现将重为20N的物体沿斜面向上从底端匀速拉到顶端﹐若拉力F为5N,则(   )

A . 拉力所做的功为2J B . 斜面的机械效率为80% C . 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5N D . 有用功为40J
11、如图所示,在竖直向上大小为10N的力F的作用下,重物A沿竖直方向匀速上升。已知重物A上升速度为0.2 m/s,不计滑轮重、绳重及绳与滑轮间的摩擦,则物体的重力大小和滑轮上升的速度分别为(   )

A . 20N, 0.4m/s B . 20N ,0.1 m/s C . 5 N, 0.4m/s D . 5N ,0.1 m/s
12、下面把车轮推上台阶的四种方法,推力的作用点相同,推力的方向不同,如图所示,则哪一种推法最省力(    )
A . B . C . D .
13、如图所示,小丽用滑轮组匀速提升一个重为600N的物体,物体上升的速度为0.1m/s,人拉绳的力为250N,不计绳重和摩擦,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人拉绳做功的功率为75W B .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 C . 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为0.3m/s D . 动滑轮重为100N
14、如图所示的四种用具中,正常使用时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
A . 羊角锤 B . 托盘天平 C . 核桃夹 D . 筷子
15、如图所示,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已知杠杆上每个小格长度为2cm,当弹簧测力计在A点斜向上拉(与水平方向成30°角)杠杆,使其在水平位置平衡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动力臂为2cm B . 此时为省力杠杆 C .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4N D . 杠杆上悬挂物体重为2N

二、填空题(共6小题)

1、如图所示,轻质杠杆OA绕O点无摩擦转动,OB=0.4m,AB=0.2m,B点处挂一个重为30N的物体,为保证杠杆在水平位置静止,在A点处沿      (选填“F1”“F2”或“F3”)方向施加的力最小,为      N。

2、如图所示一长方体质量分布均匀的木箱,其质量为100kg,已知AB=CD=60cm,AC=BD=80cm,若想在图中A点用最小力推翻木箱,则F=      N。

3、人体某些部位也具有杠杆的功能,如图是二头肌收缩将前臂收回的动作,此时支点是      (填“A”或“B”),手臂属于      杠杆。

4、小明把重500N的木箱沿斜面拉了10m,使木箱上升了4m,如图所示,沿斜面向上用的拉力F=250N,木箱以0.2m/s的速度匀速上升的过程中,小明拉木箱的功率      W,斜面的机械效率为      ,木箱在斜面上的匀速运动时受到摩擦力为      N.

5、如图所示,人向下拉绳提升重物,已知物体重400N,动滑轮重60N,不计绳重及摩擦,将重物匀速提升0.5m用时4s,人需用的拉力为       N,人所做的有用功为       J,拉力做功的功率为       W。

6、如图所示,在拉力F=50N的作用下,一个重600N的物体以0.1m/s的速度沿水平地面向右匀速直线运动10s,已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则物体与地面间的滑动摩擦力为      N,拉力F做功的功率为      W。

三、作图题(共4小题)

1、如图所示,画出滑轮组的绕线方式,使所用拉力最小。

2、如图所示,O为杠杆的支点,杠杆上挂有重为G的物体,请画出使杠杆在图中位置静止时最小力F的示意图和重力G的力臂。

3、画出图中物体G受重力的示意图,并画出力F的力臂。

4、如图所示,某同学想利用图示滑轮组提升重为300 N的重物G,若他所用绳的最大承受力为140 N,请在图上画出你的绕绳方法。(不计动滑轮重、绳重和摩擦)

四、实验探究题(共4小题)

1、在湛江港码头,小华看到工人利用斜面把货物推到车上,联想到上物理课时老师讲过的知识,小华想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小华提出了以下的猜想:

A.斜面的机械效率可能与物体的重力有关.

B.斜面的机械效率可能与斜面的倾斜程度有关.

小华同学为了证实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于是他用同一块木板组成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了实验探究,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实验

次数

斜面倾角θ

物块重量

G/N

斜面高度

h/m

沿斜面拉力F/N

斜面长

S/m

有用功

W/J

总 功

W/J

斜面的机械效率

1

30°

5.0

0.6

4.2

1.2

3.0

5.0

2

30°

3.0

0.6

2.5

1.2

1.8

60%

3

45°

3.0

0.8

2.8

1.2

2.4

3.4

71%

(1)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应沿斜面向上      拉动木块;实验时要使木板的倾斜角变大,应该把木板下面的木块向      移动(填“左”或“右”).
(2)根据表格中数据,第①次实验斜面的机械效率为       %,第②次实验中总功为       J.
(3)通过对比实验①、②数据,可验证小华的猜想      (填写字母);通过对比实验②、③数据,可以得出的探究结论是:      
(4)此实验主要用到的研究方法是      
(5)除了小华的猜想以外,请你猜想斜面的机械效率还可能与      (写出一个)有关.
2、小明在“研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所用的实验器材有,刻度均匀的杠杆,支架,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细线和质量相同的0.5N重的钩码若干个。

(1)如图A所示,实验前,杠杆左侧下沉,则应将左端的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调节,直到杠杆在      位置平衡,目的是便于测量      ,支点在杠杆的中点是为了消除杠杆      对平衡的影响。
(2)小明同学所在实验小组完成某次操作后,实验象如图B所示,他们记录的数据为动力F1=1.5N,动力臂L1=0.1m,阻力F2=1N,则阻力臂L2=      m。
(3)甲同学测出了一组数据后就得出了”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的结论,乙同学认为他的做法不合理,理由是      
(4)丙同学通过对数据分析后得出的结论是:动力×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阻力×支点到阻力作用点的距离,与小组同学交流后,乙同学为了证明丙同学的结论是错误的,他做了如图C的实验,此实验      (选填“能”或”不能”)说明该结论是错误的,图C实验中,已知杠杆上每个小格长度为5cm,每个钩码重0.5N,当弹簧测力计在A点斜向上拉(与水平方向成30°角)杠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动力×动力臂      (选填“等于”或“不等于”)阻力×阻力臂”。
3、在“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某一实验小组用同一滑轮组进行了三次实验(如图所示),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次数

钩码重/N

钩码上升距离/cm

弹簧测力计示数/N

弹簧测力计上升距离/cm

机械效率

1

2

10

0.8

30

83.3%

2

4

10

1.5

30


3

6

10


30

90.9%

(1)实验中应沿竖直方向      拉动弹簧测力计;
(2)在第2次实验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3)分析数据可得结论:同一滑轮组,提升的物体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      (选填“高”

或“低”);

(4)根据实验结论推测,使用该滑轮组再次将重8N的物体匀速提升10cm,此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可能为      。 (4)
A . 71.6% B . 82.6% C . 92.4% D . 100%
(5)另一实验小组改变动滑轮的重,提升同一物体进行多次实验,获得数据并绘制出如图丁的图象。分析可知:被提升物体所受的重力相同时,动滑轮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      (选填“高”或“低”);分析图象中的A点可知,被提升物体所受的重力为      N.(忽略绳重和摩擦)
4、测量如图所示滑轮组的机械效率,部分实验数据如下表,请问答以下问题:

实验次数

钩码重力G/N

钩码上升高度h/cm

拉力F/N

绳端移动距离s/cm

机械效率η

1

1.0

5

15

55.6%

2

1.5

5

0.8

15

3

2.0

5

1.0

15

66.7%

4

2.0

10

1.0

30

66.7%

(1)实验过程中,应缓慢拉动弹簧测力计,使钩码竖直向上做      运动,第1次实验时,弹簧测力计示数如图所示,为      N;
(2)第2次实验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      
(3)分析1、2、3次实验的数据可知,使用同一滑轮组提升重物时,重物重力越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高;分析3、4次实验的数据可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钩码上升的高度      (选填“有关”或“无关”);
(4)结合生产生活实际,用滑轮组提升重物时,下列选项中也可提高机械效率是____。 (4)
A . 增大绳重 B . 减轻动滑轮重 C . 加快物体提升的速度

五、计算题(共6小题)

1、如图所示,图甲是使用滑轮组从水中打捞一正方体物体的简化示意图,在打捞过程中物体始终以0.1m/s的速度匀速竖直上升,物体未露出水面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75%,图乙是打捞过程中拉力F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不计绳重,忽略摩擦和水的阻力,g取10Nkg)求:

(1)物体的边长;
(2)物体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
(3)物体的重力。
2、如图所示,小华正在做俯卧撑,可以将他的身体看做一个杠杆,O为支点,A为他的重心,相关长度已在图中标明。已知他的质量m为60kg,g取10N/kg。求:

(1) 小华受到的重力G;
(2)求图示时刻地面对双手的支持力F。
3、如图所示,是使用滑轮组从水池中打捞物体的简化示意图。某次打捞中将一个体积为 、密度为 的实心物块匀速提升了2m(物块始终浸没在水中),水面到池底的深度为9m。( )求:

(1)水池底部受到水的压强;
(2)物块受到的浮力大小;
(3)若打捞中实际所用拉力 为1000N,这个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4、如图所示的滑轮组,用F=100N的力水平拉绳子自由端,把物体A在10s内向左水平匀速运动1m,求:

(1)这个过程中拉力F所做功的功率多少?
(2)若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75%.则物体受到地面的摩擦力是多少?
5、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在5s内将一个重300N的物体匀速提升2m,所用的拉力F为125N,不计绳重及摩擦:

(1)滑轮组对物体做的功;
(2)拉力做功的功率;
(3)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4)动滑轮的重力。
6、如图所示,工人师傅用150N的拉力,以0.2m/s的速度匀速提升重为 200N的物体。(不计绳重及摩擦)求:

(1)求工人师傅拉力的功率;
(2)求动滑轮的重;
(3)若物重增大到 400 N,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多少?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2022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过关训练 第12章简单机械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