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2022中考物理 01 固体压强
年级: 学科: 类型: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20小题)
1、如图所示,a、b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两个均匀圆柱体,已知底面积Sa=3Sb , 高度hb=2ha , 对地面的压强pa=pb , 圆柱体密度分别为ρa和ρb , 对地面的压力分别Fa和Fb .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ρa=ρb , Fa=Fb
B . ρa=2ρb , Fa=3Fb
C . ρa=
ρb , Fa=
Fb
D . ρa=
ρb , Fa=3Fb



2、如图木板上有AB两正方体物块,mA=1kg,mB=0.6kg,A的边长为10cm,B的边长为5cm,B物体放在A上,在A和B一起在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以下说法正确的( )
A . 图乙中将木板一端抬起,A在拉力作用下匀速下滑则木板对A的摩擦力大小不变
B . 甲图中A对木板的压强为1600Pa
C . 甲图中A对B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
D . 乙图中B下表面压强2400Pa
3、如图所示,长方体物块甲、乙置于水平地面上,物块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分别为S、S′(S<S′),对地面压强相等。然后将这两物体先后叠放到对方的上表面(如图所示),此时甲、乙对地面的压强分别为p甲、p乙 , 甲、乙对地面的压强变化量分别为Δp甲、Δp乙;则( )
A . p甲>p乙 , Δp甲>Δp乙
B . p甲<p乙 , Δp甲>Δp乙
C . p甲<p乙 , Δp甲<Δp乙
D . p甲>p乙 , Δp甲<Δp乙
4、将质量分布均匀的实心正方体甲、乙放在水平地面上,已知ρ甲>ρ乙 , 且ρ甲=3×103kg/m3 , 若沿水平方向切除甲、乙相同的高度Dh,余下部分对地面的压强p与切去部分高度Dh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选项中错误的是( )
A . 切除之前,甲的高度为20cm
B . 乙的密度为ρ乙=1.5×103kg/m3
C . 当甲、乙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相等时,切除高度为10cm
D . 若将甲、乙切除的部分分别叠加在对方上面,最终甲、乙对地面的压强有可能相等
5、如图所示,均匀正方体甲和乙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地面的压强相等。现将甲、乙均沿水平方向切去部分后,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力相等,则甲、乙切去的质量△m甲、△m乙和甲、乙对地面的压强变化量△p甲、△p乙的关系是( )
A . △m甲<△m乙 , △p甲<△p乙
B . △m甲<△m乙 , △p甲>△p乙
C . △m甲>△m乙 , △p甲>△p乙
D . △m甲>△m乙 , △p甲<△p乙
6、如图甲所示,一质地均匀的长方体砖块放在水平地面上。现将砖块切去一部分,剩余部分如图乙所示,此时砖块对地面的压强为2000Pa;将图乙中的砖块倒置后如图丙所示,此时砖块对地面的压强为3000Pa。则图甲中砖块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 )
A . 2250Pa
B . 2400Pa
C . 2500Pa
D . 2750Pa
7、如图甲、乙两人在完全相同的沙滩散步,留下深浅相同、大小不同的脚印。则甲( )
A . 所受的重力较大
B . 所受的压力与乙的相等
C . 对沙滩的压强较大
D . 对沙滩的压强较小
8、如图所示,甲、乙是放在水平地面上的两个质量均匀的长方体,它们的密度之比
,底面积之比
,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之比
,下列有关甲、乙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甲、乙的重力之比是1∶2
B . 甲、乙的体积之比是16∶5
C . 甲、乙的高度之比是5∶12
D . 将甲、乙分别沿水平方向切去相同的高度后,甲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大于乙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
9、如图所示,两个质量相等的实心均匀正方体M、N,静止放置在水平面上,M的边长小于N 的边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M物体的密度大于N物体密度
B . M对水平面压强大于N对水平面压强
C . 若沿甲图所示虚线截取上半部分,M剩余部分对地面压强小于N剩余部分对地面压强
D . 将甲图截取的上半部分,叠加在对方上,并保持相对静止,叠加方式如图乙,此时,M 剩余部分对地面压强大于N剩余部分对地面压强
10、如图所示,正方体A、B叠放在水平面上,A、B边长之比为
,若A对B的压强与B对水平面的压强相等,则A、B的密度之比为( )

A .
B .
C .
D .




11、如图,一块长木板在水平拉力F拉作用下,在桌面上向左运动。木板对水平桌面的压力为 F,压强为p,桌面对木板的摩擦力为f。从木板左端离开桌子边缘到木板重心将到达桌子边缘的过程中,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 F不变,p变大,f 不变
B . F不变,p变大,f 变小
C . F变小,p不变,f变小
D . F变小,p变大,f 不变
12、叠罗汉是一种体育娱乐项目,如图,三个体重、体型相同的人叠成两层静态造型.每个人体重均为G,每只鞋的鞋底面积均为S,则图中箭头所指的那只脚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 )
A .
B .
C .
D .




13、如图所示,利用海绵、小桌、砝码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实验”。通过对比能够解释“骆驼为什么会有宽大的脚掌”这一现象的是:( )
A . 甲与乙
B . 乙与丙
C . 甲与丙
D . 甲、乙、丙都需要
14、甲、乙两个实心正方体物块放在相同的海绵上,甲的凹陷程度比较深。将它们沿水平方向切去一部分后,剩余部分对海绵的凹陷程度如图所示,则( )
A . 甲切去的质量一定比乙大
B . 它们切去的质量可能相同
C . 甲切去的高度一定比乙小
D . 它们切去的高度可能相同
15、生活中的很多小设计可以通过改变受力面积来改变压强,从而达到给人们生活带来便利的目的,以下事例中,可以增大压强的是( )
A .
较宽的书包带
B .
锋利的刀刃
C .
铁轨下的枕木
D .
滑雪时用的滑雪板




16、如图所示,形状、体积相同的长方体甲、乙置于水平地面,对地面的压力分别为F甲、F乙 , 将它们顺时针旋转
, 此时甲、乙对地面的压强分别为
、
, 对地面压强的变化量分别为
、
, 若
, 则( )






A .
,
B .
,
C .
,
D .
,








17、一份报纸,对折后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则它对桌面的压强约为( )
A . 1帕
B . 2帕
C . 4帕
D . 无法确定
18、如图所示,实心均匀正方体甲和乙放置在水平地面上,此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现沿水平虚线切去上面部分后,甲、乙剩余部分的高度均为h。比较此时甲、乙剩余部分的质量m甲和m乙以及对地面的压强p甲和p乙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
A . m甲可能小于m乙 , p甲一定小于p乙
B . m甲一定小于m乙 , p甲一定小于p乙
C . m甲一定大于m乙 , p甲可能等于p乙
D . m甲一定大于m乙 , p甲一定小于p乙
19、如图所示,用手将图钉缓慢压入墙面,若手对图钉帽的压力和压强分别为F1、p1 , 图钉对墙面的压力和压强分别为F2、p2 , 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 . F1<F2 , p1=p2
B . F1=F2 , p1<p2
C . F1>F2 , p1<p2
D . F1=F2 , p1=p2
20、把一个重力为10N、底面积为10cm2的正方体甲,放在一个重力5N、边长为2cm的正方体乙的正上方,那么正方体乙受到甲的压力产生的压强是( )
A . 2.5×104Pa
B . 1.5×104Pa
C . 104Pa
D . 1Pa
二、填空题(共10小题)
1、如图所示是小光同学在探究甲、乙两种物质质量和体积关系时得到的图象.若用这两种物质分别做成A、B两个质量相等的实心正方体.把它们平放在水平地面上,则两物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之比pA:pB为 .
2、如图所示,底面均为正方形的均匀长方体甲、乙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底面积分别为
、
,对地面的压强为
、
,现将甲、乙分别切去高度为
、
的部分,使甲、乙剩余部分的高度均为h , 若此时甲,乙的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力相等,则
,甲、乙原先对地面的压力
选填
、“
”成“
”
。














3、甲、乙为两个质量分布均匀的实心圆柱体,放置在水平桌面上,沿水平方向切去上部分,剩余部分对桌面的压强p与切去部分高度h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甲的密度为4.0×103kg/m3 , 则圆柱体甲的高度为 cm。当切去的高度为12cm,将各自切去部分放置在另一个圆柱体的剩余部分的上表面时,甲剩余部分和乙切去部分的组合体对桌面的压强为p1 , 乙剩余部分和甲切去部分的组合体对桌面的压强为p2 , 且p1:p2=3:2,则甲乙圆柱体的底面积之比为 。
4、如图,边长为0.1m的正方体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中央,已知木块密度为0.5×103kg/m3 , 木块质量为 kg,它对桌面的压强为 Pa, 木块在大小为1.5N的水平向右的拉力作用下从A点匀速直线运动到B点,它所受摩擦力为 N,此过程中,它对桌面的压强 (填“变大”、“变小”成“不变”)。(g=10N/kg)
5、如图所示,a、b是放在水平地面上的两个均匀的圆柱体,a、b底面积之比为3:1,高度之比为1:2,它们对地面的压强pa=Pb , 则a、b两圆柱体的密度之比为 ,它们对地面的压力之比为 。
6、用50N的水平力把接触面积为50cm2、物重为20N的物体紧压在竖直墙上。物体对墙的压力为 N,物体对墙壁的压强为 Pa。
7、小华的重力是 500N,每只脚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 200cm2 , 他双脚站立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 Pa,他走路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会 (选填“变大”、“ 变小”或“不变”)。
8、如图所示,右手压气球,左手指顶住气球,气球两侧凹陷程度不同。右手对气球的压力 左手指对气球的压力,右手对气球的压强 左手指对气球的压强。(均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9、一个桥头立着如图所示限重标志牌标,由此可知如果汽车对桥面的压力超过 N时,桥就可能被损坏(g取10N/kg);载重汽车装有多个车轮,是为了 对路面的压强(选填“增大”或“减小”)。
10、A、B两个实心正方体的质量相等,密度之比ρA∶ρB=27∶1,若按甲、乙两种不同的方式,分别将它们叠放在水平地面上(如图所示),则地面受到的压力之比是 ,地面受到的压强之比是 。
三、实验探究题(共2小题)
1、利用小桌、海绵、砝码等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如图甲、乙、丙所示。、
(1)图中压力的作用效果是通过观察 来比较压力作用效果的。我们 (填“可以”或“不可以”)用沙子代替海绵来完成实验。
(2)通过比较图甲和图乙,说明 ,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通过比较图 (填序号)和图丙,说明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3)实验中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是 (填“控制变量法”或“理想实验法”)。
(4)将该小桌和砝码放在如图丁所示的木板上,比较图丙中海绵受到的压强p和图丁中木板受到的压强p′的大小关系为P P′(填“>”“<”或“=”)。
(5)实验时如果将小桌换成砖块,并将砖块沿竖直方向切成大小不同的两块,如图戊所示。小明发现它们对海绵的压力作用效果相同,由此他得出的结论是: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无关.你认为他在探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 。
2、如图所示,某同学利用小桌、海绵和砝码等器材进行“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 实验。
(1)该同学通过观察 来反映压力的作用效果。
(2)比较图甲、乙实验可知,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为了探究压 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应比较 两图的实验,可知压力大小相同时,
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3)进一步综合分析得出结论: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有关。为了反映压力的效 果在物理学中引入了 这个概念。
(4)在生活中,公交车上的破窗锤敲击端做成锥状,这是利用了 来增大压力作用的效
果;某桥头上立着 20t 的限重标示牌,这是利用了 来减小压力作用的效果。
(5)该同学在实验时将图乙中的小桌和砝码又放到一块木板上,如图丁所示,则在乙、丁两种情
况中小桌产生的压强 p乙 p丁 (选填“>“<”或“=”)
四、计算题(共7小题)
1、全国人民在习近平为首的党中央领导下,从2021年起全面施行“乡村振兴”计划。陈家寨村在这大好形势下,将原长4 km、宽3.5 m、厚约25 cm的混凝土水泥村道加宽成4.5 m。工程完成后,质量检测部门,在每1 km新修路面上适当位置,钻取一个底面积约
的圆柱形样本进行质量检测。除了厚度、水泥标号、砂石比例等指标都合格外,还要求混凝土的密度标准不得小于
。质量检测员将取回的所有样本称得总质量为21.6 kg。(g取
)问:



(1)所取样本的总重力是多少?
(2)通过样本分析,浇筑的混凝土对地面的压强约是多少?
(3)计算分析该项工程混凝土标准是否合格?
2、在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隔离区,机器人可以提供全自主“免接触式”服务,降低病毒 交叉感染风险;如图是一款送餐机器人,若该机器人的质量为18kg,底部的滚轮与水平地面的总接触面积为100cm2
(g=10N/kg)。求:
(1)机器人受到的重力;
(2)机器人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3、2019年4月15日,《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强制性国家标准正式实施.新国标规定:电动自行车最高时速不得超过
,整车质量禁超
,需有脚踏骑行能力。张老师家的电动车恰好符合标准,体重为
的张老师从家骑车到距离
学校上班,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了
,电动车与地面总接触面积是
。取
,通过计算回答:







(1)张老师骑车时的速度是多少?
(2)张老师骑车时,电动车对地面的压力是多大?
(3)张老师骑车行驶时,电动车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多大?
4、冬季长春南湖结了一层冰,已知该冰面能承受的最大压强为
。小明的质量为50kg,站立在水平冰面上时鞋与冰面接触的总面积为
。(g取10N/kg)求:


(1)小明的重力;
(2)小明站立在水平冰面上时,对水平冰面的压强;
(3)小明走在水平冰面上时,是否会出现危险,通过计算说明。
5、夏季炎炎,江津区引入了全液压多功能抑尘车,它可以利用高压原理向空气中喷洒细小的水雾,达到去尘降温的效果。如图所示,该抑尘车质量为12 t,车轮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为 0.4m3 , 求:
(1)该抑尘车受到的重力;
(2)它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多少Pa?
6、如图所示,将质量为10kg、底面积为2×10-2m2的实心圆柱体置于水平地面上,求:
①地面受到的压力F。
②求地面受到的压强p。
③现将圆柱体沿水平方向切去0.2m的高度,圆柱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变化量为3920Pa,求圆柱体原来的高度h。
7、2022年北京冬奥会成功举办。如图是某运动员参加越野滑雪10km项目,已知运动员两个滑雪板与雪地接触的总面积约为0.25m2 , 运动员和滑雪装备的总重力为700N,运动员的最终成绩约为30min。
求:
(1)运动员双板站立在雪地上,对雪地的压强;
(2)运动员10km越野滑雪的平均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