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沪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2章第2节 奇妙的二氧化碳(第1课时二氧化碳性质和用途)

年级: 学科: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5小题)

1、鉴别空气、氧气、二氧化碳三瓶气体,可以选用的最佳方法是(   )
A . 将气体分别通入水中 B . 将气体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C . 将带火星的木条分别伸入三瓶气体中 D . 将燃烧的木条分别伸入三瓶气体中
2、向充满CO2的软塑料瓶倒入适量澄清的石灰水后,迅速拧紧软塑料瓶的瓶盖并振荡,

实验现象有:①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②软塑料瓶变瘪并发出声音  ③塑料瓶内液体由紫色变红   ④塑料瓶内液体变得烫手(   )

A . ①②③④   B . ②③④   C . ①②   D . ①③
3、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 干冰可用于储藏食物和人工降雨 B . 二氧化碳可以用于生产碳酸饮料 C . 可用红色石蕊试液检验二氧化碳 D . 自然界中二氧化碳处于循环状态
4、二氧化碳的下列用途既跟它的物理性质有关,又跟化学性质有关的是( )
A . 灭火 B . 做化工原料 C . 制干冰 D . 温室中用做肥料
5、二氧化碳占空气总体积的0.034%,正常情况下能维持这个含量基本不变,是因为自然界存在如图所示的循环过程,图中A处不包括(    )

图片_x0020_100008

A . 人和动物的呼吸 B . 植物的呼吸作用 C . 作燃料驱动火箭 D . 含碳燃料的燃烧
6、下列反应中,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
A . 酒精+氧气 水+二氧化碳 B . 硫+氧气 二氧化硫 C . 碱式碳酸铜 氧化铜+水+二氧化碳 D . 氧化钙+水 氢氧化钙
7、下列反应中,既属于化合反应又属于氧化反应的是( )
A . 乙炔+氧气 二氧化碳+水 B . 碳酸钙 氧化钙十二氧化碳 C . 氢氧化钠+硫酸铜 氢氧化铜+硫酸钠 D . 镁十氧气 氧化镁
8、将燃着的小木条分别插入下列两个集气瓶中,出现的现象是(   )

图片_x0020_100001

A . 甲中熄灭,乙中变旺 B . 甲、乙都变旺 C . 甲中变旺,乙中熄灭 D . 甲、乙都熄灭
9、如图所示。甲烧杯中有高低两支燃烧的蜡烛,沿烧杯壁向烧杯中倾倒二氧化碳。乙图有三支高低燃烧的蜡烛,被罩在一只稍大一些的烧杯中。对甲、乙中蜡烛燃烧的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图片_x0020_163719147

A . 甲、乙都是自下而上依次熄灭 B . 甲、乙都是自上而下依次熄灭 C . 甲中自上而下依次熄灭,乙中自下而上依次熄灭 D . 甲中自下而上依次熄灭,乙中自上而下依次熄灭
10、为了探究“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了酸性物质”应做的实验是(图中的小花为浸润过石蕊后烘干的纸花)(   )

图片_x0020_100008

A . ①④ B . ③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③④
11、下列关于物质用途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 氧气可用作燃料 B . 氮气可用于食品防腐 C . 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 D . 二氧化碳可用作气体肥料
12、下列有关二氧化碳和氧气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 都含有氧元素 B . 常温下都是无色气体 C . 都属于氧化物 D . 相同条件下密度都比空气的大
13、下列不属于二氧化碳用途的是(   )
A . 灭火 B . 人工降雨 C . 火箭燃料 D . 气体肥料
14、认识和遵循自然界中元素循环和物质循环的规律,是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础,下列关于碳循环和氧循环说法错误的是(    )
A . 碳循环和氧循环过程中均发生了化学变化 B . 碳循环和氧循环分别是指二氧化碳和氧气 的循环 C . 绿色植物的生长过程,既涉及碳循环,又涉及氧循环 D . 碳循环和氧循环有利于维持大气中氧气和 二氧化碳含量相对稳定
15、如下图所示:若关闭Ⅱ阀打开I阀,紫色小花(用石蕊溶液染成)变红;若关闭I阀打开Ⅱ阀,紫色小花不变红。则甲瓶中所盛的试剂可能是:①浓H2SO4(有强吸水性) ②浓NaOH溶液(能大量吸收CO2 ) ③饱和NaCl溶液(   )

图片_x0020_1268011197

A . 只有① B . 只有② C . ①② D . ①②③

二、填空题(共5小题)

1、如图所示实验中,①、④为用紫色石蕊溶液润湿的棉球,②、③为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棉球。实验现象是:④比①先变红,②、③始终不变红。
图片_x0020_100013
(1)由此可得出CO2的相关性质有_____ (1)
A . 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B . 能与水反应 C . 能与石蕊反应 D . 密度比空气大
(2)②、③棉花球不变红的原因是      
2、根据下列现象说明空气中存在着某种气体物质,请将该物质写在题后。
(1)小白鼠在装有空气的密闭容器中可存活一段时间,说明空气中含有      
(2)石灰水长期露置在空气中,瓶壁和石灰水底部均出现白色固体物质,说明空气中含有      
(3)夏天,盛放冰棒的杯子外壁上附有一层水珠,说明空气中含有      
(4)空气是制造氮肥的重要原料,说明空气中含有      ,它约占空气体积的      
3、如图是自然界中碳、氧循环简图,试回答:

图片_x0020_1768388521

(1)图一中,转化1表示水吸收二氧化碳的过程,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2)图二中,转化1是自然界中碳、氧循环的重要反应之一,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过程,该过程中存在的主要能量转化形式为:      
(3)“低碳”是一种生活理念也是一种生活态度。下列做法中符合“低碳”要求的______。 填序号 (3)
A . 节约纸张 B . 大量使用含碳元素燃料 C . 提倡使用节约技术和节能产品 D . 尽量乘坐公交车
4、下图是教材中“二氧化碳的溶解性实验”——向一个收集满二氧化碳气体的质地较软的塑料瓶中加入约 体积的水,立即旋紧瓶盖,观察塑料瓶的变化。请回答:

(1)指出仪器A的名称:      
(2)实验操作中,旋紧瓶盖后,还需进行的操作是      
(3)最后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由此得出的结论是:二氧化碳      (填“能”或“不能”)溶于水。
5、如图,小红做CO2性质实验:

图片_x0020_100007

①从CO2性质的角度分析,蜡烛由下往上依次熄灭的原因是            

②从灭火原理的角度分析,蜡烛熄灭的原因是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初中化学沪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2章第2节 奇妙的二氧化碳(第1课时二氧化碳性质和用途)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