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第八单元 第二节 海水“晒盐”

年级: 学科: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0小题)

1、下列有关海水晒盐的几种说法,错误的是(  )
A . 结晶池中析出盐后的母液没有用途,为防止污染须排入大海 B . 盐场必须建在阳光充足、雨量少的地区 C . 海水成为食盐的饱和溶液后才能析出晶体 D . 盐场利用日晒、风吹晒盐,采取的是蒸发结晶的方法
2、晾晒海水获得的粗盐中含有可溶性杂质MgCl2、CaCl2等。现要除去粗盐溶液中的MgCl2和CaCl2 , 需先依次加入足量的a和b,过滤后再加c。则a、b、c分别是( )
A . Na2CO3 稀盐酸NaOH B . K2CO3NaOH稀盐酸 C . NaOHNa2CO3稀盐酸 D . KOH稀盐酸Na2CO3
3、《天工开物》中对“海水盐”有如下描述:“ 凡煎盐锅古谓之‘牢盆’,……其下列灶燃薪,多者十二三眼,少者七八眼,共煎此盘,……燃釜底,滚沸延及成盐。”文中没有涉及到的操作是(    )
A . 加热 B . 结晶 C . 蒸发 D . 过滤
4、下列利用海洋资源的做法不可取的是(   )
A . 海水引入盐田进行晒盐 B . 利用潮汐发电 C . 合理开发利用海底矿物 D . 工业废水直接排入海水中稀释
5、MgSO4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欲使其60℃接近饱和的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措施有(   )

①增加溶质②蒸发溶剂③升高温度④降低温度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② D . ①②③④
6、下图是甲、乙、丙、丁四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温度为t℃时,将等质量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分别加到100g水中,充分搅拌后只得到一种饱和溶液,该饱和溶液中的溶质是(   )

A . B . C . D .
7、下列关于“10%的硝酸钾溶液”含义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100 g水中溶解了10 g硝酸钾 B . 100 g硝酸钾溶液中有10 g硝酸钾 C . 将10 g硝酸钾溶于90 g水中所得的溶液 D . 将硝酸钾与水按1∶9的质量比配制的溶液
8、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叫做溶解度曲线。利用溶解度曲线,可以获得许多有关物质溶解度的信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K点表示在t℃时,甲、乙的溶解度不相等 B . 35℃时,将20g甲物质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后得到的甲物质溶液的质量是70g C . t℃时乙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35℃时仍是饱和溶液 D . 甲物质的溶解度比乙物质大
9、下列有关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 滴加液体 B . 过滤液体 C . 读取液体 D . 加热液体
10、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t1℃时,a物质的溶解度是30g B . t2℃时,b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50% C . t3℃时,各取15ga、b、c三种物质分别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能得到饱和溶液的是c D . t3℃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均降温到t1℃,三种物质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b>c>a

二、综合题(共5小题)

1、某同学通过下列实验步骤测定5克粗盐中精盐含量(假定只含不溶性杂质)。
(1)称量粗盐→溶解→            →冷却干燥→称量精盐

称量粗盐:用      (填一仪器名称,下同)称3g粗盐,称量时托盘上需垫上一张光洁干净的      。称量时应在托盘上先      后进行另一操作(填“按去皮键”或“放称量纸”)。

(2)溶解:用量筒量取一定体积的蒸馏水,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      保持水平。下图是10mL量筒的片段,根据图示,所取的水的体积是      mL。将称量好的粗盐和蒸馏水放入烧杯中溶解。

(3)称量精盐:最后得到的精盐属于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若某同学在实验后得到的精盐产率偏低,则可能的原因是      (填字母)。

A.过滤时滤纸有破损                            B.蒸发时有固体溅出

C.溶解含有泥沙的粗食盐时,加入的水量不足      D.蒸发后所得的精盐很潮湿

2、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

(1)t1℃时,甲、乙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甲      乙(填“>”“<”或“=”)。
(2)t2℃时,将60g乙物质放入100g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      (填最简整数比)。
(3)现有t2℃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各100,将这两种溶液分别降温到t1℃,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甲      乙(填“>”、“<”或“=”)。
(4)小明同学进行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

上述实验过程中所得的溶液,属于不饱和溶液的是      (填序号),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的是      (填序号)。

(5)喝了汽水以后,常常会打嗝。这说明随温度升高气体的溶解度      
3、从海水中提取镁、晒盐、制“碱”,都体现了人类改造物质的智慧。结合下图(其中部分操作和条件已略去),请回答相关问题:

(1)海水晒盐。盐田法晒盐通常分为蒸发池和结晶池两部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1)
A . 气候温和、光照充足的平坦海边滩涂适合盐田法晒盐 B . 在结晶池中主要通过降温结晶使氯化钠析出 C . 析出粗盐后,结晶池中的母液为氯化钠的饱和溶液
(2)粗盐中含有氯化镁、硫酸钠、氯化钙等可溶性杂质,通过步骤Ⅰ,再利用过滤操作进行除杂。步骤Ⅰ加入下列三种溶液的先后顺序为      (一种即可,填字母序号);

a.稍过量的Na2CO3溶液        b.稍过量的BaCl2溶液        c.稍过量的NaOH溶液

(3)母液中有MgCl2 , 却经历了步骤Ⅳ、Ⅴ的转化过程,其目的是      
(4)步骤Ⅱ中先向饱和食盐水中通入氨气制成饱和氨盐水,再通入二氧化碳的目的是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步骤Ⅱ中反应中生成NaHCO3和NH4Cl的质量比为84:53.5,结合图2请分析NaHCO3结晶析出而NH4Cl没有结晶析出的原因是      ,步骤Ⅱ中控制反应温度不超过55℃的原因是      
(6)步骤Ⅱ的滤液中获得的氯化铵固体加入熟石灰研磨可用来检验氨态氮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下列是MgSO4和KCl的溶解度表及溶解度曲线。

温度/℃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溶解度/g

MgSO4

33.7

38.9

44.5

50.6

54.6

55.8

52.9

52.2

KCl

34.0

37.0

40.0

42.6

45.5

48.3

51.1

54.0

请分析后回答下列问题:

(1)代表KCl溶解度曲线的是      (填“甲”或“乙”)。
(2)t3℃时,等质量的两种物质饱和溶液,均降温到t1℃,析出晶体质量关系甲      乙(填“>”“<”或“无法确定”).
(3)t2℃的范围为____(填字母)。 (3)
A . 30-40 B . 40-50 C . 70-80 D . 80-90
(4)t3℃时MgSO4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变化情况是____(填字母)。 (4)
A . 始终不变 B . 先增大后减小 C . 先减小后增大 D . 先不变后减小 E . 先不变后增大
5、走进晒盐厂
(1)用海水晒盐:从海水中提取获得食盐氯化钠,通常采用的方法是      
(2)根据氯化钠和硝酸钾的溶解度表与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温度/℃

10

30

50

60

溶解度/g

氯化钠

35.8

36.3

37

37.3

硝酸钾

20.9

45.8

85.5

110

①3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      硝酸钾的溶解度(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②图中表示硝酸钾溶解度曲线的是      (填“A“或“B”)。

③30℃时,将50g硝酸钾放入100g水中,所得溶液是      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继续加热至60℃,下列各量一定变大的是      (填字母序号)。

A.溶质质量         B.溶剂质量       C.溶解度        D.溶质的质量分数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鲁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第八单元 第二节 海水“晒盐”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