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第七单元 第四节 酸碱中和反应

年级: 学科: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6小题)

1、山药中含有碱性皂角素,有些人皮肤沾上会奇痒难忍,涂抹下列厨房中的某物质能明显缓解不适,该物质是(   )
A . 食醋 B . 花生油 C . 酱油 D . 面粉
2、如图是氢氧化钠与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A . 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B . 反应前后水分子个数不发生变化 C . 反应前后所有元素的化合价均无变化 D . 该反应的微观实质是H+和OH-结合生成H2O
3、室温下,用数字pH仪连接电脑实时测得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过程中的pH变化曲线如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图中X溶液为氢氧化钠溶液 B . a点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C . c点溶液中的溶质是NaCl和NaOH D . b点表示HCl与NaOH等质量反应
4、向装有一定量盐酸的密闭隔热容器中,逐滴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利用数字传感器测出反应时间与溶液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由该图像可知该反应先放热后吸热 B . a点所示溶液中,溶质只有NaCl C . b点表示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 D . 向70s时的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溶液不变色
5、下列能发生中和反应的是(   )
A . 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 B . 石灰水与稀盐酸 C . 稀硫酸与氧化铜 D . 二氧化碳与氧化钠
6、下列做法不是利用中和反应原理的是( )
A . 用食醋除去水垢中的氢氧化镁 B . 用含碳酸氢钠的发酵粉烘焙糕点 C . 用含氢氧化铝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 D . 用熟石灰处理工厂污水中的硫酸

二、综合题(共2小题)

1、酸、碱、盐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
(1)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硫酸反应时,溶液pH变化如图1所示。

根据图示判断该实验是将      滴入到      中。

(2)测定某酸溶液pH时,如果放pH试纸的玻璃片上的水没有擦干就进行测定,测得的pH      (填“偏大”或“偏小”)。
(3)氢氧化镁也是治疗胃酸过多的药物的主要成分,请写出该药品治疗胃酸时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2、观察下列三幅微观结构示意图,并按要求填空:
(1)图1和图2分别是溴化氢(HBr)和乙醇(C2H5OH)在水中的微观示意图。请你结合已有的酸、碱知识,判断溴化氢的水溶液显      (填“酸性”“中性”或“碱性”,下同),乙醇的水溶液显      
(2)图3代表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的微观过程,由图中可知酸碱中和的实质是            (填离子符号)发生结合。类比写出溴化氢的水溶液和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三、实验探究题(共2小题)

1、某化学课堂围绕“酸碱中和反应”,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展开探究。以下是教学片段,请你参加学习并填写空格。

(演示实验)将一定质量的稀盐酸加入盛有NaOH溶液的小烧杯中。

(提出问题)实验中未观察到明显现象,某同学提出疑问:反应后溶液中溶质是什么?

(1)(猜憲与假设)针对疑问,大家纷纷提岀猜想。甲组同学的猜想如下,请补上猜想二、

猜想一:只有NaCl            猜想二:      

猜想三:NaCl和HCl         猜想四:NaCl、NaOH和HCl

乙组同学认为有一种猜想不合理,不合理的猜想是      ,理由是      

(2)(实验探究)

丙组同学取烧杯中的溶液少许于试管中,滴加几滴CuCl2溶液,      (填实验现象),证明溶液中一定没有NaOH。

(3)为了验证其余猜想,各学习小组利用浇杯中的溶液,并选用了老师提供的pH试纸、K2CO3溶液、AgNO3溶液,进行如下三个方案的探究。

实验方案

测溶液的pH

滴加K2CO3溶液

滴加AgNO3溶液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试纸变色,对照比色卡,pH<7

      

产生白色沉淀

实验结论

溶液中有HCl

溶液中有HCl

溶液中有HCl

(4)(得到结论)通过探究,全班同学一致认为猜想      正确。
(5)(评价反思)老师对同学们能用多种方法进行探究,并且得出正确结论的活动过程给予肯定,同时指出(2)中存在两处明显不正确。同学们经过反思发现以下两处不正确;

①实验操作中的不正确是      

②实验方案中也有一个不正确,错误的原因是      

2、中和反应是一类重要的化学反应。某同学利用图1装置研究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过程,并用pH和温度传感器测量反应过程中相关物理量的变化情况,得到图2和图3。

(1)烧杯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仪器A中溶液的溶质是      (填化学式);
(3)图3中V的数值最接近      (填“6”、“12”或“16”);
(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填序号)。 (4)
A . 图2中b点所示溶液中的溶质是NaCl和NaOH B . 取图2中d点所示溶液加热蒸干所得固体为纯净物 C . 图2中c→d所示溶液中NaCl的质量不断增加; D . 图3中e→f变化趋势可说明该反应是放热反应
(5)由图4可知,该反应的微观实质是      
(6)若要证明反应已经进行到d点,除了观察pH和温度变化,还可以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下列物质中的______。(填序号) (6)
A . 紫色石蕊试液 B . 无色酚酞试液 C . 镁条 D . 碳酸钠 E . 硝酸银溶液

四、计算题(共2小题)

1、某校学生在进行“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实验活动中,产生了很多还含有盐酸的废液。同学们实验测定该废液中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其他物质不参加反应)
(1)用氢氧化钠固体配制6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需要水的质量是      g。
(2)取50g废液样品于烧杯中,向其中逐滴加入10%的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时共消耗氢氧化钠溶液20g。试计算该废液中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2、向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后得到180g不饱和溶液,请计算所用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鲁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第七单元 第四节 酸碱中和反应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