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期末复习综合测试卷A

年级: 学科: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5小题)

1、某些影片中出现房屋倒塌的场景,但倒塌的房屋不会伤及演员,这是因为这些房屋的材料可能是(   )
A . 泡沫 B . 沙石 C . 水泥 D . 钢铁
2、用一把刻度尺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先后四次测得的结果分别为:13.26cm、13.28cm、13.27cm、12.79cm,那么物体的长度为(  )
A . 13.28cm B . 13.27cm C . 13.26cm D . 13.15cm
3、取50g水和40g酒精倒入烧杯充分混合,已知酒精的密度为 ,则该混合液的密度可能为(   )
A . B . C . D .
4、为顺利进行本次考,考务工作非常细致,用物理知识解释相关做法,正确的是(   )
A . 用广播指令,使声音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B . 用广播指令,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C . 调节广播音量,是调节音调的高低 D . 禁止喧哗,是在传播途径中控制噪声
5、“背日喷乎水,成虹霓之状”描写的是人工彩虹。该现象产生的原因是(   )
A . 光的直线传播 B . 小孔成像 C . 光的色散 D . 光的反射
6、一束光照到镜面上,反射光路图如图所示,则反射角为(   )

图片_x0020_1767856525

A . 30° B . 60° C . 90° D . 120°
7、海陵的清晨风景如画,凤城河上薄雾缥缈,当太阳升起,薄雾散去,江岸大树拖着长长的影子,几只白鹭从江面轻快地掠过,水下的沙石清晰可见对这些场景的形成解释不正确的是(   )
A . “薄雾”的形成是水蒸气的液化现象,“薄雾散去”是水的汽化现象 B . 大树的影子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C . 看见水下的“沙石”是光发生折射形成的实像 D . 白鹭飞翔时,在水中形成的倒影是由于光在水面发生反射形成的虚像
8、小明对托盘天平进行称量前的调节,当他把游码放在零刻度线后,指针状态指向分读盘的左侧,下列做法中合理的是(   )
A . 旋转横梁左端螺母向左移 B . 旋转横梁左、右端螺母向右移 C . 旋转横梁右端螺母向左移 D . 往右盘内添加小砝码
9、下列关于减弱噪声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 居室采用双层窗和一些隔音性好的建筑材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B . 摩托车装上消声器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C . 在嘈杂的环境里戴上耳塞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D . 教室内安装噪声监测装置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10、人的身体中藏有很多“尺”,人站立时身高大约是脚长的7倍。小明穿40码的鞋子,鞋码与鞋长的关系是: (鞋码单位为码,鞋长单位为 ),以脚长等于鞋长估算,则小明(   )
A . 脚长为 ,身高是 B . 脚长为 ,身高是 C . 脚长为 ,身高是 D . 脚长为 ,身高是
11、关于声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B . 固体、液体、气体均可以传声 C . 相同温度时,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一般不同 D . 如果声音响度够大,也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12、一容器装满水后,容器和水的总质量为m1 , 若在容器内放一质量为m的小金属块A后再加满水,总质量为m2;若在容器内放一质量为m的小金属块A和一质量也为m的小金属块B后再加满水,总质量为m3 , 则金属块A和金属块B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金属块A的密度为 B . 金属块A的密度为 C . 金属块A和金属块B的密度之比为(m3-m2+m):(m2-m1+m) D . 金属块A和金属块B的密度之比(m2+m-m3):(m1+m-m2
13、关于回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回声总是加强原声 B . 回声总是使我们听到两次声音 C . 声音被障碍物反射回来,声速变小 D . 回声是声音的一种反射现象
14、一次课堂计算比赛中,四位同学的计算过程中正确的是(   )
A . 10mm=10 mm÷1000=0.01m B . 10cm=1×0.01m=0.01m C . 5km=5km×105cm=5×106cm D . 15m=15×106μ m=1.5×107μ m
15、由公式 可得(   )
A . 速度与路程成正比 B . 运动物体运动的时间越短,物体的速度越大 C . 一切运动的物体速度都保持不变 D . 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路程与时间成正比

二、填空题(共9小题)

1、利用如图装置进行“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实验时,将一束光贴着纸板A沿EO射到O点,若将纸板B向前或向后折,此时在纸板B上      (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这样做的目的是探究      

图片_x0020_100011

2、一位粗心的同学在测量记录中忘记写单位,请你替他补上:物理课本内一张纸的厚度是60      ;一个成人拳头的直径是9      
3、平直的公路上,甲、乙、丙三个同学骑自行车向东行驶,甲感觉顺风,乙感觉无风,丙感觉逆风,由此可判定当时刮的是      风如果以乙为参照物,甲向      运动。
4、云是由浮在空气中的小水滴和小冰晶等组成的,其中小冰晶是空气中的水蒸气上升到高空遇冷      (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此过程中水蒸气要      热。
5、如图所示是王爷爷用焦距可调的照相机拍摄到的“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焰火表演活动”的照片。照相机成的是      (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王爷爷想在物距不变的情况下,增大取景范围可以将焦距调      (选填“大”或“小”)一些。

6、科学探究的要素包括: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制订计划;进行实验、      ;分析论证;评估;合作交流。如图所示,被测物体的长度是      cm。

7、某辆轿车每行驶100km消耗92号汽油9L,汽油的密度为0.75×103kg/m3 , 则该车行驶100km耗油的质量      kg;在每吨汽油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加油站的油价会随着季节浮动,这是因为汽油具有热胀冷缩的特点。若夏季汽油的密度为0.7g/cm3 , 价格是6.65元/L,冬季汽油的密度为0.74g/cm3 , 油价应调整为      元/L。
8、如图所示,木块的长度为      cm。

9、周末,小明与爸妈自驾出游。汽车行驶中,小明与妈妈肩并肩地坐在后座。以小明为参照物,汽车是      的;以路边的树为参照物,汽车是      的。

三、作图题(共3小题)

1、请按照要求画图:

①在甲图中,画出入射光线AO经平面镜后的反射光线;

②在乙图中,利用平面镜成像特点画出图中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

③在丙图中,画出BC的入射光线和AO的折射光线.



2、如图所示,请画出入射光线经过凸透镜折射后的折射光线和这条折射光线再经平面镜MN反射后的反射光线.

3、如图所示,光射在水面上,在图中画出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

四、实验探究题(共4小题)

1、小林同学探究水的沸腾实验,实验中,他观察到水加热的不同阶段出现的气泡情况。如图甲、乙所示;图内是他根据记录的实验数据作出的“温度﹣时间”图象。

(1)甲、乙两图中,能正确反映沸腾现象的是      图。
(2)分析图象信息可知,本次实验所测量的水的沸点为      
2、某同学为大连地质调查收集信息,要测量海边的沙子和岩石的密度。他在海边采集了足量的沙子和若干小块岩石,又到实验室找来托盘天平、量筒、细线进行实验。

(1)在调节天平平衡时,应将游码移到标尺      
(2)该同学测量沙子的密度,实验步骤如下:

①用天平测量出空烧杯的质量是 ,将适量沙子装入烧杯中,用天平测量烧杯和沙子的总质量,测量结果如图所示,则烧杯和沙子的总质量为      

②将烧杯中的沙子全部倒入量筒,使沙面水平后,读出沙子的体积为

③计算出沙子的密度为      

(3)该同学测出的沙子的密度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组成沙子的沙粒的密度;
(4)使用上述器材测量小块岩石的密度,实验步骤如下:

①用天平测量一小块岩石的质量

②用量筒测量小块岩石的体积,请写出该步骤的简要操作:      

③计算小块岩石的密度ρ。

3、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器材进行实验。

(1)下列关于器材的选择和实验注意事项说法不合理的是(______) (1)
A . 玻璃板不能太厚 B . 玻璃板要与水平桌面垂直 C . 要选用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 D . 应在较亮的环境下进行实验
(2)在进行实验时,小明将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面,将      (点燃/未点燃)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移动,人眼应该在蜡烛A一侧观察,直到看上去蜡烛B跟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这一操作既能确定      ,又说明了      大小相等。
(3)小明移去蜡烛B,在其原位置竖直放置一张白卡片,人眼应该在蜡烛      (A/B)一侧观察白卡片,在白卡片上      (能/不能)观察到蜡烛的像,说明平面镜成虚像。
4、在“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装置如图所示,将小车从斜面上端A点由静止释放到达B点,用电子表记录小车的运动时间,图中方框内的数字是电子表的显示(数字分别表示“小时 秒”)。

(1)该实验的原理是       
(2)小车在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m/s ;
(3)小车通过上半程的平均速度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小车通过下半程的平均速度;
(4)实验时应保持斜面的倾角较      (选填“大”或“小”),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便于测量      
(5)如果在实验中,先释放了小车,才开始计时,那么测得的平均速度会      (选填“偏大”或“偏小”)。

五、计算题(共3小题)

1、甲、乙两地的距离是1000 km,一列火车早上7︰30从甲地出发开往乙地,途中停靠了几个车站,在当日17︰30到达乙地,火车行驶途中以144 km/h的速度匀速通过长度为1800 m的桥梁,火车长600 m。求:
(1)火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的平均速度。
(2)火车全部车身在桥梁上行驶的时间。
2、已知铝的密度为2.7×103kg/m3 , 小明的父亲外出时买了一个用铝材料制造的艺术品球,用天平测得球的质量是540g,体积为400cm3 , 请你帮助完成下列问题:
(1)空心部分的体积为多少;
(2)若在空心部分注满水,球的总质量为多少。
3、远距离货物流通大多采用集装箱运输,某规格的集装箱参数如表所示。

类型

内长/m

内宽/m

内高/m

自身质量/t

限载货重/t

普通箱

6

2.5

2.5

2.3

25

(1)若该集装箱体所用材料密度ρ0=2.5×103kg/m3 , 则该箱体所用材料体积为多少?
(2)若用该集装箱满载密度为ρ=0.8×103kg/m3的物资,请计算是否会超过限载货重?若超过限载货重,应卸载多少体积的物资?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期末复习综合测试卷A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