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宜宾市2021年中考化学二模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中考模拟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4小题)

1、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 点燃酒精灯 图片_x0020_199028725 B . 加热液体 图片_x0020_1590261901 C . 称量固体 图片_x0020_1283054958 D . 倾倒液体 图片_x0020_1521571232
2、空气中约占 体积的气体是(   )
A . 氧气 B . 氮气 C . 水蒸气 D . 二氧化碳
3、小红出现腹泻症状,医生建议她暂时不要吃富含蛋白质和油脂的食物。据此,小红应该选择的早餐是(   )
A . 馒头和稀饭 B . 鸡蛋和牛奶 C . 油条和豆浆 D . 炸鸡块和酸奶
4、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   )
A . 高锰酸钾 B . 氯酸钾 C . 臭氧 D . 过氧化氢
5、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
A . 氯原子结构示意图: B . 2个氢氧根:2OH2 C . 氧化镁的化学式:MgO2 D . 60个氮原子:N60
6、水是重要资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过滤或加热均能使硬水转化为软水 B . 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可使海水转化为淡水 C . 电解水得到的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是2:1 D . 水的蒸馏是物理变化
7、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防止铁制品生锈,最常用的方法是在铁制品的表面涂一层保护膜 B . 生铁是含碳量在2%~4.3%之间的铁合金 C . 铁可以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 D . 铁在自然界的分布很广,铁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8、下列盐的用途叙述错误的是(   )
A . 碳酸氢钠用于烘焙糕点 B . 碳酸钠用于造纸、纺织 C . 碳酸钙用于配制农药波尔多液 D . 氯化钠用于消除道路积雪
9、“84”消毒液(主要成分是NaClO)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消毒液。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84”消毒液属于纯净物 B . Na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 C . NaClO是一种钠盐 D . NaClO中Na、Cl、O的原子个数比为23∶35.5∶16
10、如图所示,20 ℃时,将盛有饱和硝酸钾溶液(底部有硝酸钾固体剩余)的小试管放入盛水的烧杯中,向烧杯中加入某物质后,试管中固体继续溶解。加入的物质是(   )

A . 浓硫酸 B . 氯化钠 C . 硝酸铵 D . 蔗糖
11、如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不同的球代表不同的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分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B . 生成物可能都是氧化物 C . 参加反应的两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3∶2 D . 图示可能表示反应:
12、下列除杂试剂和操作都正确的是(括号内的物质为杂质)(   )

选项

物质

除杂试剂(足量)

操作

A

CO2(CO)

NaOH溶液

将气体通过盛有足量NaOH溶液的洗气瓶

B

铜粉(铁粉)

稀盐酸

加入足量稀盐酸,过滤,洗涤,干燥

C

NaOH溶液(Na2CO3

石灰水

加足量石灰水,过滤

D

Na2SO4溶液(NaCl)

BaCl2溶液

加入足量BaCl2溶液,过滤

A . A   B . B   C . C   D . D
13、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氟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9 B . 硫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32.06 C . 氟、硫、氯三种元素都属于非金属元素 D . 氟元素和氯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同一周期
14、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常温下,物质乙易溶于水 B . 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C . t1℃时,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相等 D . 当乙中混有少量的甲时,可以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乙

二、填空题(共1小题)

1、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回答下列问题:
(1)“自热火锅”“自热米饭”给人们生活带来方便。“自热火锅”主要由料包和发热包(主要成分为生石灰、焙烧硅藻土、活性炭、铁粉、铝粉、碳酸钠等)组成,使用方法如图所示。

①向发热包中加水后,会释放出大量的热。发热的原理之一是生石灰与水反应放热,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基本反应类型为      

②“自热火锅”的内、外盒由聚丙烯塑料制成。聚丙烯塑料属于      (填字母序号)。

a金属材料  b有机合成材料  c复合材料

(2)表为某自热米饭的营养成分表。

营养物质

蛋白质

油脂

糖类

每份含量

29.6 g

23.5 g

104.7 g

814 mg

130 mg

①该自热米饭的营养物质中,能提供能量的有      ;从均衡膳食的角度考虑,该自热米饭中,除水外还缺少的营养素是      

②表中“钠”“钙”指的是      (填“原子”或“元素”)。

(3)能源问题是困扰人类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能源的开采、开发、储存和综合利用是目前世界各国科学家研究的重大课题。

①人类目前使用的化石燃料有煤、      和天然气。煤燃烧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一氧化碳等气体,这些气体中会导致酸雨的是      (填化学式)。

②天然气是常见的燃料,写出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三、综合题(共4小题)

1、阅读下面的科普短文。

在离地面约25 km高空处有一层厚度极薄的气体层,其主要成分是臭氧(O3)。它是地球上一切生命的保护层。与O2不同,通常状况下O3是淡蓝色气体,有难闻的鱼腥味。O3不太稳定,一旦受热极易转化成O2 , 并放出大量的热。O3比O2活泼得多,它能跟很多物质(如SO2、CO、NO、氟利昂等)发生反应。一种除去工业废气中的SO2的方法就是在微热条件下通入O3 , O3与SO2化合生成SO3 , SO3再与H2O化合生成H2SO4

依据短文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O3的物理性质:      
(2)O3与O2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      ;O3中氧元素的化合价是      
(3)除去工业废气中SO2时,O3与S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根据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a      
(2)实验室制取CO2的化学方程式为      。若要获得干燥的CO2 , 除发生装置外,还应选用D装置,并在该装置中盛放      (填试剂名称,下同)。如果用D装置检验CO2 , 其中应盛放      。用E装置收集该气体,则气体从      (填“b”或“c”)端进入。
(3)工业上以NH3为原料制备HNO3的过程如图1所示。某课外兴趣小组认真分析了图1的流程及反应原理,设计了利用NO2制备HNO3的实验装置(如图2所示)。试回答下列问题:

①完成工业上用NH3制取NO的化学方程式:       

②图2中通入的a气体是氧气,其目的是      

3、某同学配制50g15%的氯化钠溶液,整个操作过程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配制溶液的正确操作顺序为      (填序号,后同),其中操作错误的是      
(2)该实验中所需食盐的质量是      g。
(3)溶解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4)对配置的溶液进行检测,发现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其原因可能是      (选填字母)。

A 氯化钠固体不纯   B 转移配置好的溶液时,有少量液体洒出

C 量取水的体积时,俯视读数   D 称量时,药品与砝码放反了

(5)把50g质量分数为15%的氯化钠溶液稀释成5%的氯化钠溶液,需要水的质量是      g。
4、国家对化学实验室废弃药品的处理有严格要求,处理关键是确定其成分。某校化学实验室有一包固体废弃物,可能由铁粉、炭粉、碳酸钠、氧化铜、氯化钠、氢氧化钾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为确定其成分,同学们取样进行了如图所示实验:

(1)操作Ⅰ的名称是      
(2)向固体A中加入足量稀盐酸,没有气泡冒出,充分反应后,固体未完全溶解,溶液由无色变成蓝色,说明原废弃物中一定有      (填化学式,下同),一定没有      
(3)混合物D中有白色沉淀,取上层清液少许,滴加酚酞溶液,溶液变红。原废弃物中一定有的物质是      
(4)向混合物D中加入过量稀硝酸的现象是      ,加入稀硝酸后一定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写一个)。
(5)混合物F中有白色沉淀,其上层清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      

四、计算题(共1小题)

1、某化学兴趣小组参观了一个石灰厂,带回了一些石灰石样品。同学们利用这些石灰石样品做了如下实验:取10 g样品放入烧杯中,将50 g稀盐酸分5次加入,实验过程所得的数据如下表所示(已知石灰石样品中的杂质不参与反应,也不溶于水)。

实验次数

1

2

3

4

5

加入稀盐酸的质量/g

10

10

10

10

10

剩余固体的质量/g

8

6

4

2

2

根据实验数据计算:

(1)第      次加入稀盐酸后,CaCO3恰好完全反应。
(2)石灰石样品中CaCO3的质量分数为      
(3)所用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四川省宜宾市2021年中考化学二模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