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张家口市2021年中考化学一模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中考模拟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3小题)

1、我省疾控中心对中小学生午餐供应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得出结论:油盐肉过多,奶类和新鲜蔬菜太少。其中新鲜蔬菜提供的主要营养素是(   )
A . 油脂 B . 无机盐 C . 蛋白质 D . 维生素
2、下列物质加入或通入水中能形成无色溶液的是(   )
A . 二氧化碳 B . 植物油 C . 咖啡 D . 硫酸铜
3、下列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
A . 镁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白光 B . 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C . 铜放入FeCl2溶液中,无明显现象 D . 浓氨水中滴加酚酞溶液,溶液变为红色
4、化学用语是国际通用语言,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列化学用语与其含义对应正确的是(   )
A . H2﹣﹣2个氢原子 B . 2H2﹣﹣2个氢气 C . 2H﹣﹣2个氢元素 D . 2H+﹣﹣2个氢离子
5、过氧化钙(CaO2)是一种鱼池增氧剂,它能与水反应:2CaO2+2H2O═2X+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X的化学式为CaCO3 B . 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C . 反应前后氧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 D . 参加反应的CaO2和H2O的质量等于生成X的质量
6、在某密闭容器中放入X、Y、M、N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见表。下列关于该反应的分析正确的是(   )

物质

X

Y

M

N

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g

5

2

14

18

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g

20

x

4

13

A . Y在反应中一定作催化剂 B . 反应中M和N质量变化量之比为2:1 C . 反应后容器中X与Y的质量比为5:2 D .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X+Y═2M+N
7、将未经打磨的铝条放入盛有稀盐酸的密闭容器中,用压强传感器测得容器内气体压强随反应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分析中不合理的是(   )

A . A→B主要是Al2O3和稀盐酸发生反应 B . A→C的反应过程中溶液的pH逐渐增大 C . B→C容器内压强增大只是生成气体增多造成的 D . 该图像可作为铝与盐酸反应放出热量的证据
8、今年世界地球日的主题是“珍爱地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下列做法中错误的是(   )
A . 植树造林增加绿化面积 B . 使用可降解的塑料制品 C . 推广使用新能源公交车 D . 直接露天焚烧大量垃圾
9、如图所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 取用固体试剂 B . 闻气体气味 C . 称量NaOH固体 D . 温度计的使用
10、纽扣电池是生活中常用的电源,如图所示是银锌纽扣电池的构造示意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电池外壳可锻压得很薄,说明金属有延展性 B . 氧化银的化学式为Ag2O,其中的银为+2价 C . 氢氧化钾属于酸,其溶液具有很强的腐蚀性 D . 通常情况下,锌粉不能与稀硫酸发生化学反应
11、下列安全措施错误的是(   )
A . 放学离开教室,及时关闭电源 B . 天然气泄漏,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 C . 燃着的酒精灯不慎碰倒,立即用湿布盖灭 D . 正在使用的家用电器着火,立即用水浇灭
12、下列分类正确的是(   )
A . 清新的空气和臭氧都属于混合物 B . 沥青和石英都属于非晶体 C . 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都属于合成材料 D . 羊角锤和钓鱼竿都属于费力杠杆
13、如图所示是单位体积的不同状态水的微观模型。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甲代表的是水蒸气 B . “甲→乙”发生的是化学变化 C . “乙→丙”分子间隔增大 D . “甲→乙→丙”分子种类都发生了改变

二、综合题(共5小题)

1、如图所示是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装置。打开电炉的电源,升温至60℃,仅①燃烧;待①燃烧结束后,继续升温至260℃;仅③燃烧,②④均未燃烧。

资料卡片

物质

白磷

红磷

无烟煤

着火点/℃

40

240

700~750

(1)该实验利用了铜板有良好的      (选填“导电”或“导热”)性的物理性质。
(2)说明“可燃物燃烧必须与氧气接触”所依据的实验现象是      
(3)小明认为“升温至260℃,④未燃烧,说明无烟煤不是可燃物”。小组同学讨论认为小明的观点是错误的,证明“小明的观点不正确”的方法是      
2、理化知识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应用。
(1)垃圾分类从我做起。       (选填“可回收物”“厨余垃圾”或“有害垃圾”)的标志。
(2)宇航员太空行走时,需要“人造空气”供给呼吸。这种“人造空气”中含有的体积分数为70%的氮气、20%以上的氧气、还有二氧化碳。“人造空气”中供给呼吸的物质是      ;“人造空气”中氮气的体积分数      (选填“>”“=”或“<”)空气中氮气的体积分数。
(3)生活中可分别向自来水和煮沸过的自来水中加入      来比较它们的硬度大小;煮沸过的自来水中Mg2+      (填写离子符号)减少,硬度降低。
3、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回答问题。

(1)甲是电解水的实验。玻璃管      (选填“①”或“②”)中收集到的是氧气;得出“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这一实验结论的依据是      
(2)乙是验证二氧化碳密度的实验。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该实验能说明二氧化碳不可燃、不助燃,      (选填“也能”或“但不能”)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3)丙是探究氧气浓度对燃烧程度影响的实验。有同学认为该方案不够合理,他的理由是      
4、A~L都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如图所示是它们的相互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已省略)。其中,固体E可用于人工降雨,I常用作食品干燥剂,K是一种难溶于水的蓝色固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K的化学式为      
(2)若C由三种元素组成,则C属于      (选填“单质”“氧化物”或“有机物”)。
(3)反应①~④中一定不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选填反应序号)。
(4)反应⑥的化学方程式为      
5、小明发现家中切过“咸”东西的菜刀更容易生锈,认为氯化钠可能加快铁生锈的速率。那么其他的氯化物是否也会加快铁生锈的速率呢?于是,他和小组同学一起进行了如下探究活动。
(1)(查阅资料)

◆NaCl、CaCl2、CuCl2等由氯离子与金属离子构成的盐属于氯化物;

◆铜能与氧气反应,生成黑色的CuO;

◆CuO能与稀硫酸反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探究Ⅰ:氯化物对铁生锈速率的影响

(作出猜想)可溶性氯化物均能加快铁生锈的速率。

(实验1)小组同学分别将4枚铁钉放入盛有不同液体X的试管中(如图所示),所用液体X和观察到的现象见表。

编号

液体X

实验现象

6mL蒸馏水

2天后,铁钉表面出现红色

5mL蒸馏水+amL 1%的NaCl溶液

1天后,铁钉表面出现红色

5mL蒸馏水+1mL b%的CaCl2溶液

1天后,铁钉表面出现红色

cmL蒸馏水+1mL 1%的CuCl2溶液

7分钟时铁钉表面出现红色,20分钟后试管底部出现红色沉淀

从控制变量的角度分析,a、b、c的数值分别为      

(3)小组同学讨论认为:试管④中“7分钟时铁钉表面出现红色”,其中的“红色物质”不是铁锈,而是金属铜,他们的理由是      (用化学方程式解释)。
(4)试管③中的CaCl2溶液也可用      (选填“KCl”或“NaNO3”)溶液替代。
(5)(得出结论)对比试管①②③中的现象,可得出“可溶性氯化物能加快铁钉生锈的速率”的结论。

探究Ⅱ:试管④中20分钟后底部的红色沉淀可能是什么物质?

(作出猜想)可能是铁锈,也可能是铜。

(实验2)取出试管④中的铁钉,过滤剩余物得红色沉淀物,洗涤后讲行如下实验。

步骤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红色沉淀物于洁净的试管中,再加入足量的试剂M

红色沉淀物大部分溶解,溶液变为黄色

红色沉淀物中含有Fe2O3

将步骤①所得混合物过滤,洗涤、干燥滤纸上的固体后、置于石棉网上充分加热

红色固体变为黑色

红色沉淀物中也含有金属铜

将步骤②中得到的黑色固体放入洁净的试管中、再加入足量试剂M

……

步骤①③中加入的试剂M是      

(6)步骤3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为      
(7)(反思与评价)

结合实验1、2的结论,对干“氯化物对铁钉生锈速率的影响”小组同学提出了进一步的假设。他们的假设是      

三、计算题(共1小题)

1、兴趣小组为测定某碳酸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分别取碳酸钠溶液样品100g,按图所示进行编号为①~④的4组实验,实验中所用氯化钙溶液的质量和生成沉淀的质量见表。

实验编号

滴加氯化钙溶液的质量a/g

10

20

30

40

生成沉淀的质量b/g

2.0

m

5.0

5.0

请计算:

(1)第②组实验中生成沉淀的质量为      g。
(2)碳酸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河北省张家口市2021年中考化学一模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