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德州市平原县2021年中考化学一模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中考模拟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6小题)

1、“一带一路”是跨越时空的宏伟构思,赋予古丝绸之路崭新的时代内涵.古丝绸之路将中国的发明和技术传送的到国外.下列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 . 稻草造纸 B . 使用火药 C . 蚕丝织布 D . 冶炼金属
2、紫甘蓝是大众爱吃的蔬菜,含有丰富的花青素,花青素遇酸性溶液变红色,遇碱性溶液变蓝色,在凉拌紫甘蓝丝时,观察到菜丝变成红色,可能是加入了下列哪种调味品(   )
A . 食盐 B . 味精 C . 食醋 D . 香油
3、从化学的角度对下列诗句、成语等进行解释,其中错误的是()
A .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B . “点石成金”﹣﹣化学反应改变了元素种类 C . “真金不怕火炼”﹣﹣金(Au)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D . “釜底抽薪”(釜:烹煮食物的容器.薪:柴禾)﹣﹣破坏了燃烧的条件
4、常见金属 X 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X+3AgNO3═3Ag+X(NO33 , 有关该反应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该反应是置换反应 B . 溶液会变成浅绿色 C . 金属活动性 X>Ag D . X 表面有银白色固体析出
5、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所选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

选项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选用试剂及操作方法

A

二氧化碳(一氧化碳)

将气体点燃

B

氯化钠(泥沙)

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C

氢氧化钠溶液(碳酸钠)

加入适量的稀硫酸

D

碳酸钙(氯化钙)

加入足量稀盐酸

A . A    B . B    C . C    D . D
6、下列图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 稀释浓硫酸    B . 夹持蒸发皿 C . 量筒体积读数    D . O2验满
7、垃圾分类是新时尚。按照垃圾分类“四分法”,废弃的易拉罐和塑料瓶属于
A . B . C . D .
8、在一密闭容器中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测得反应前及t1、t2时各物质质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图片_x0020_1695275473

A . 该反应中,甲、乙的质量变化之比为7:2 B . 丙可能为该反应的催化剂 C . 该反应为分解反应 D . 反应后密闭容器内的物质是纯净物
9、有一种“即食即热型”快餐,适合外出旅行用。其内层用铝箔包裹食品,外层则是分别包裹的两种化学物质,使用时拉动预留在外的开关,使两种化学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此时便可以对食物进行加热。这两种化学物质最适合的选择是(   )
A . 浓硫酸与水 B . 熟石灰与水 C . 生石灰与水 D . 氯化钠与水
10、下列化学符号中关于数字“2”的意义说法错误的是(   )
A . 2CO−表示2个一氧化碳分子 B . NO2−表示二氧化氮中含有2个氧原子 C . 2Na+−表示2个钠离子 D . −表示氧化汞中汞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11、2020年7月23日,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将我国第一颗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发射升空。在火箭的制造中使用了钛和钛合金。钛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钛原子的中子数为22 B . 钛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C . 钛的元素符号是Ti D . 钛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47.87
12、二月杨花轻复微,春风摇荡惹人衣。柳絮看上去很美,但可能会引皮肤过敏,将赤霉酸(C19H22O6)注入柳树可以减少柳絮。下列有关“赤霉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赤霉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高 B . 赤霉酸由47个原子构成 C . 赤霉酸属于氧化物 D . 赤霉酸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9:22
13、甲和乙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丙和丁,微观示意图如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数目均不变 B . 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均不变 C . 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D . 参加反应的甲和乙分子个数比为5:4
14、如图为某粒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该粒子属于阴离子 B . 该粒子核外电子数为17 C . 该粒子结构是相对稳定结构 D . 在化学反应中,该元素原子易得电子形成Cl-
15、学习化学的目的并不在于人人都要成为化学家,更重要的是学会用化学观点去分析,解决生产生活中的问题,生活中的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
A . 在食盐中添加适量碘酸钾,补充人体所需的碘元素 B . 发现燃气泄漏,应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 C . 霉变大米、花生等含有黄曲霉素,可蒸煮后食用 D . 用熟石灰处理含酸量超标的工业污水,防治水污染
16、下列关于碳和碳的化合物知识网络图(图中“→”表示转化关系)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C→CO”的反应中碳发生氧化反应 B . “CO→CO2”的反应只能通过燃烧实现 C . “CO2→CaCO3”的反应可用于检验二氧化碳 D . “CO2→H2CO3”的反应可用石蕊试剂验证

二、综合题(共7小题)

1、酸、碱、盐是我们身边重要的化合物。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1)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动力电池领域对氢氧化锂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氢氧化锂(LiOH)与氢氧化钠化学性质相似,其原因是溶液中都有      (填离子符号)。
(2)盐酸可用于金属表面除锈,请写出盐酸除铁锈的化学方程式      
(3)波尔多液是由硫酸铜和石灰乳等配成的杀菌剂。喷洒波尔多液后,果蔬表面有一些蓝色斑点(一种难溶性碱),蓝色斑点的成分是      (填化学式)。
(4)下列试剂能将稀盐酸、氯化钠溶液、澄清石灰水三种溶液一次鉴别出来的是_____(填序号) (4)
A . 稀硫酸  B . 酚酞溶液  C . 碳酸钠溶液
2、空气是宝贵的自然资源,图是以空气等为原料合成尿素( )的流程图。请按要求回答相关问题:

(1)X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其化学式为      
(2)CH4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并放出大量的热,其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3)上述流程中用氨气和二氧化碳合成尿素的化学方程式为      ,尿素属于      (填“氮肥”“磷肥”或“钾肥”)。
3、水和溶液对于人类的生产和生命活动有重大的意义。
(1)生活中可以用      区分硬水和软水,通过      的方法将硬水软化。
(2)电解水的实验中,正负两极产生气体的体积比为      
(3)加了洗涤剂的水可以除去衣服上的油污,洗涤剂起      作用。
(4)用氯化钠固体和水配制6%的氯化钠溶液。如图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填字母序号),若量取水时仰视读数,其它操作均正确,则配制的氯化钠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      6%(填“>”“<”或“=”)。

4、人类的生产、生活离不开金属。
(1)下列生活用品主要是由金属材料制成的是      (填字母)。

A 一角硬币

B 陶瓷餐具

C 铜制水壶

D 塑料椅子

(2)在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填元素符号)。
(3)铁是应用最广泛的金属,工业上用赤铁矿(主要成分是Fe2O3)和一氧化碳反应冶炼铁,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金属的应用与金属活动性密切相关。利用下列提供的试剂,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验证铁、铜的金属活动性强弱。现有试剂:铁片、铜片、硫酸铜溶液、稀硫酸。(金属均已打磨)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

5、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P点的含义是      
(2)t2℃时,将50克a物质加入到100克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是      克。
(3)若a中含有少量b,可用      的方法提纯a(选填“蒸发结晶”或“降温结晶”)。
(4)t2℃时,等质量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剂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5)t2℃时,等质量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时,析出晶体质量最多的是      ,变成不饱和溶液的是      
6、下面是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图,根据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标号仪器①的名称是      。使用它的优点是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常温下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得,应选择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为      (填字母)。
(3)实验室用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通过排水量测定所收集到的氧气体积(装置选用A、F、G)。

①若各装置的连接顺序是:A→F→G,则a接口应该连接F装置内导管      (填“b”或“c”)。

②实验时试管口略向下倾斜,其作用是      ;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的合适时机是      

③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实验室也可以用H2O2分解来制取氧气,其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试比较过氧化氢和高锰酸钾两种制氧气的方法,最好选用方法      (填编号“(3)”或者“(4)”),原因是      
(5)若要收集较纯净的氧气,用      法收集,当观察到      就说明已集满。
7、兴趣小组为判断某些酸、碱、盐之间是否发生反应,进行了如下探究。
(1)任务一:判断稀硫酸与下列四种化合物溶液是否发生反应。

(实验1)分别取少量四种化合物溶液1~2mL于试管中(如图1所示),分别滴加几滴稀硫酸。

(交流总结)

B试管中发生了反应,产生的现象是      

(2)C试管中也发生了反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任务二:探究无明显现象的反应是否发生。

(实验2)A试管中没有现象,为了验证发生了反应,同学们又进行了实验(如图2所示)。由此现象可得到的结论稀硫酸和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判断依据是      

(4)(能力提升)

①A试管中发生中和反应,其实质是      

②D试管中没有发生反应的原因是      

(5)任务三:探究图2所得溶液中溶质成分。

(猜想与假设)小红认为图2恰好反应。小明认为稀硫酸有剩余,理由是      

(6)(反思交流)针对上述猜想,同学们分享交流了不同实验都能证明稀硫酸有剩余,请你写出其中一种方法对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三、计算题(共2小题)

1、欲测定一瓶标签破损的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现取30g稀硫酸样品于烧杯中,将15%的NaOH溶液逐滴加入烧杯中,边加边搅拌,随着NaOH溶液的不断加入,溶液pH的变化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a点溶液中的溶质是      (填化学式)。
(2)计算该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1%)
2、生活中某种有特殊香味的有机物的化学式为CxH4O2 , 其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0.0%。请计算:
(1)该有机物化学式中x=      
(2)该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山东省德州市平原县2021年中考化学一模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