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德州市乐陵市2021年中考化学二模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中考模拟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6小题)

1、如图表示两种气体发生的化学反应,其中相同的球代表同种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生成物一定是混合物 B . 分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分 C .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 D . 该反应既不是化合反应也不是分解反应
2、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
A . 图片_x0020_1995120730 表示向NaOH溶液中不断加水稀释 B . 图片_x0020_2116540148 表示水电解生成氢气与氧气的质量关系 C . 图片_x0020_1419041235 表示用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 D . 图片_x0020_319680126 表示分别向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中加入足量的镁、铝
3、对比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关于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比较,完全正确的是(    )
A . 组成:CO2、CO均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B . 性质:CO2、CO都有可燃性 C . 用途:CO2可用于灭火;CO可用于人工降雨 D . 危害:CO2会导致酸雨;CO会引起中毒
4、2019年12月,发射成功的“胖五”(长征五号运载火箭)使用了液氢做燃料。氢气在液化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分子质量增大    B . 分子间的间隔减小 C . 分子的体积减小    D . 分子停止运动
5、氧气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之一。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通常状况下,O2是无色气体 B . 相同条件下,O2的密度大于CO2 C . 分离液态空气可获得O2 D . O2能够支持可燃物的燃烧
6、建立模型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化学模型表示中错误的是(  )
A . B . C . D .
7、小深同学用思维导图梳理了Na2CO3的相关知识,其中描述错误的是(  )

A . A   B . B    C . C    D . D
8、下图是某实验小组做粗盐提纯实验的部分操作示意图。下列有关实验叙述错误的是(  )

A . ④中缺少玻璃棒引流溶液 B . ①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加速粗盐溶解 C . 上述操作顺序为③①②④ D . 当②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时,停止加热
9、下列各组固体物质,不能用水鉴别的是(    )
A . KNO3、KCl B . CaCO3、CaCl2 C . CuSO4、Na2SO4 D . NH4NO3、CaO
10、“垃圾是放错位置的资源”、我市以创建文明城市为契机,全域推进垃圾分类工作。把生活垃圾按图示分四类进行科学处置,实行“定时、定点”投放,金属易拉罐属于(   )
A . B . C . D .
11、正确的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关键,下列图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 稀释浓硫酸 B . 加热液体 C . 读取液体体积 D . 移开蒸发皿
12、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用肥皂水能区别硬水和软水 B . 过滤后得到的河水是纯净物 C . 生活污水可以随意排放 D . 在河水样品中加入明矾可以除去水中所有杂质
13、下列实验中,能证明燃烧需要氧气的是(   )
A . B . C . D .
14、铁在海水中容易被锈蚀、通常在轮船的吃水线以下焊接比铁更活泼的金属块,用于保护铁质船壳。该金属块的材料可以是(   )
A . B . C . D .
15、若研究温度对食盐溶解快慢的影响,在图中应选用哪两个装置进行对照实验(   )

A . 甲和乙 B . 乙和丙 C . 甲和丙 D . 丙和丁
16、下列各组实验方案错误的是(   )

序号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除去NaCl固体中的Na2CO3

加入适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

B

鉴别NH4Cl和KCl两种白色固体肥料

加入熟石灰研磨后闻气味

C

除去Cu中的CuO

加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烘干

D

氯酸钾制取氧气后回收MnO2固体

加足量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A . A   B . B   C . C   D . D

二、填空题(共5小题)

1、化学就在我们身边,人类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化学。

(1)图1是某服装标签的部分内容。面料和里料中属于合成材料的是      
(2)某学校的早餐饼配料表见图2,其中富含蛋白质的物质是      ;当衣服上沾有花生油时,可用洗涤剂除去,是由于洗涤剂对花生油有      作用。
(3)饮食过量,胃酸会大量分泌,以致消化不良。为缓减该症状,可服用碳酸氢钠片或胃舒平(主要成分为Al(OH)3)治疗,其反应的基本类型均为      反应。
(4)2019年5月,华为宣布做好了启动备用芯片的准备,硅是计算机芯片的基体材料。高温下氢气与四氯化硅反应制硅的反应为: ,其中X的化学式为      
2、运用分类法学习和研究化学物质,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根据如下纯净物的分类图,回答列问题:

(1)如图中的空白方框内应填      
(2)用下列物质的化学式填空:氢氧化钙、金刚石、汞、乙醇、三氧化硫、小苏打。

①属于有机物的是      

②属于氧化物的是      

③属于非金属单质的是      

④属于盐的是      

3、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重要思维方式。
(1)(一)分析物质结构,全面了解物质的性质

构成氢气的粒子是      (填“氢分子”或“氢原子”)。

(2)根据如图1所示图示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填序号)。 (2)
A . 硫属于金属元素 B . 硫原子中的质子数为16 C . 硫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2.06g
(3)根据如图2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回答问题。

①图2中粒子共表示      种元素(填数字)。

②A为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与氯原子的化学性质最相似的是      (填序号)。

(4)(二)研究物质的变化,揭示变化的本质。

图一所示过程属于      变化(填“物理”或“化学”):从微观角度可获得的信息是      

(5)请在图二空白方框内画出相应的微粒模型图      
(6)你对图三所示化学变化的微观解释是      
4、金属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宝物,是现代文明不可缺少的物质基础。
(1)人类冶炼和使用金属铝的时间较晚。可能是因为      (填字母)。

a.地壳中铝元素含量少 b.冶炼铝的技术要求高

(2)银器在使用过程中,因为发生化学反应: ,产生的Ag2S使银器渐失去光泽。已知银的化合价为+1价,则Ag2S中S的化合价为      
(3)A是目前世界年产量最高的金属,根据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B的名称是      

溶液C中溶质的化学式为      

③可证明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      (填“强”或“弱”)。

②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④的化学方程式为      

5、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1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t1℃时,甲、乙、丙三种物质中溶解度最大的是      
(2)t2℃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为      g。
(3)少量甲物质混在乙物质中,若提纯乙物质,可采取的结晶方法是      
(4)将t2℃时的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5)如图2,t1℃时,若向烧杯中加入足量的______(填字母序号)并使之充分溶解,在试管中可观察到有晶体析出。 (5)
A . 氯化钠 B . 氢氧化钠 C . 硝酸铵

三、综合题(共2小题)

1、实验室制取某种气体X,X为氢气、氧气或二氧化碳。根据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将A和C连接制取气体X,则X为:      
(2)若将A和B或A和D连接都可制取气体X,则分液漏斗中盛装的药品为      
(3)若向锥形瓶中盛装大理石或石灰石,来制取气体X,反应的方程式为      
(4)若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来制取氧气,除选取上图部分装置外,还需补充大试管、单孔塞、玻璃导管、胶皮管、铁架台(带铁夹)和      (填一种仪器)。
(5)某小组将制取的O2和CO2(各一瓶)混淆了,设计如下方案进行区分。

方案

现象

结论

方案1:将带火星的木条分别伸入两个集气瓶中

若带火星的木条      

则该瓶气体是O2

方案2:向两个集气瓶中分别滴入少量的      溶液,振荡

若溶液变浑浊

则该瓶气体是CO2

方案3:向两个集气瓶中分别倒入少量的水,振荡后再滴加几滴紫色石蕊溶液

若紫色石蕊溶液变为      

则该瓶气体是CO2

2、以“NaOH的性质”为中心,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以下探究实验(实验装置中夹持仪器已略去)。
(1)(实验1)配制溶液

用NaOH固体配制20g20%NaOH溶液,无需用到的玻璃仪器有      (填标号)。

A胶头滴管       B酒精灯      C量筒       D烧杯      E玻璃棒

(2)(实验2)开启氢氧化钠性质系列探究活动如下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①观察到紫色石蕊溶液变成      色,实验②观察到无色酚酞溶液变成红色。由此得出:碱溶液能使指示剂变色。

(3)实验③:Ⅰ、当滴加稀盐酸至溶液呈无色时,此时溶液中的溶质(除酚酞外)为            (填化学式)。

Ⅱ、如图是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从微观的角度分析,甲、乙两处应填入的离子符号分别为            

(4)实验④观察到的现象是      ,说明碱溶液能与某些盐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实验⑤⑥为用软矿泉水瓶所做的对比实验,装      的软塑料瓶变瘪更明显,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四、计算题(共2小题)

1、实验室中稀硫酸因标签破损,需测定其质量分数。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取该稀硫酸样品50g,逐滴加入质量分数为16%的NaOH溶液,溶液的pH随加入NaOH溶液质量的变化如图所示。

(1)图中A点时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是      
(2)求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精确到0.01%)
2、戊二醛(C5H8O2)是新一代消毒剂,在防控新冠疫情的过程中被广泛使用。回答下列问题:
(1)戊二醛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2)戊二醛中含碳的质量分数为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山东省德州市乐陵市2021年中考化学二模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