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期中复习 专题9:质量守恒

年级: 学科: 类型:复习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0小题)

1、为了缓解碳排放引起的温室效应,我国科学家成功合成新型催化剂,将二氧化碳转化为甲醇,该过程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丙中氢、氧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4:1 B . 甲、丙、丁均为氧化物 C . 参加反应的甲和乙分子个数比为1:1 D . 生成丙和丁的质量比为16:9
2、科学家发现,利用催化剂可有效消除室内装修材料释放的甲醛,其反应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该反应中两种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为1:1 B . 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C . 该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都没有发生变化 D . 甲醛中碳、氢、氧三种元素质量比为1:2:1
3、锌与浓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则X的化学式为( )
A . H2 B . N2 C . NO D . NO2
4、现有8g某有机物与足量O2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生成22gCO2和18g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该有机物中一定含有氧元素 B . 该有机物中碳、氢元素质量比为1:3 C . 参加反应的有机物与O2的质量比为1:3 D . 生成的CO2和H2O的分子个数比为1:2
5、在一密闭容器中放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表,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物质

反应前的质量/g

27

x

10

6

反应后的质量/g

3

5

18

22

A . 甲一定是化合物 B . 乙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 . 甲的相对分子质量一定等于丙和丁的相对分子质量之和 D . 该反应中丙和丁的质量变化之比为9:11
6、某纯净物3.2 g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4.4g二氧化碳和3.6g水,关于该物质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该物质是由碳原子、氢原子、氧原子构成 B . 该物质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 C . 该物质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D . 该物质中碳、氢原子个数比为3:1
7、浓度相同、质量相等的a、b两份过氧化氢溶液,在b溶液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放出氧气的质量m与反应时间 的关系图象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8、下列各图中,其中表示混合物的是(   )
A . B . C . D .
9、下列示意图形象地表示了甲( )与乙( )反应生成丙( ),其反应前后分子及数目的变化,则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反应后生成的物质是混合物 B . 乙分子是由同种原子构成的 C . 该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没有改变 D . 该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发生了改变
10、对资料或实验证据的分析是否正确,直接关系到科学探究是否符合客观事实。下图为实验室用等质量的KMnO4和KClO3(另加少量的二氧化锰),分别制取氧气的数据分析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实验室用KClO3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和KMnO4相同 B . 用KMnO4制取氧气时水槽中水变红,可能的原因是试管口没有放棉花 C . 若KClO3在加热前不加二氧化锰,则产生氧气的质量应和KMnO4相等 D . 用相同质量的反应物制取较多量的氧气时,宜选择KClO3为原料

二、综合题(共2小题)

1、为使食品在较长的时间内保持色、香、味和口感,人们常在食品或食品包装中加入化学防腐剂苯甲酸,化学式为C6H5COOH。回答下列问题:
(1)苯甲酸由      种元素组成(填数字);
(2)一个苯甲酸分子中含有      个原子;
(3)苯甲酸的相对分子量为      
(4)苯甲酸中碳元素、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填最简整数比);
(5)苯甲酸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精确到0.1%);
(6)24.4g的苯甲酸中含氢元素的质量为      g。
2、A、B、C、D表示四种物质,其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

(1)从微观角度看,B中每个分子由      个原子构成。
(2)从宏观角度看,图中表示纯净物的是      (填字母序号,下同),表示混合物的是      
(3)若图B表示一种密度比空气小且易溶于水的气体,则实验室收集该气体的方法是      

三、计算题(共3小题)

1、工业上炼铝是电解熔融的铝矾土和冰晶石的混合物,其反应原理:2Al2O3 4Al+3O2↑。若要得到54t铝,理论上需要氧化铝的质量是多少?
2、实验室用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稀盐酸36.5 克,与足量的碳酸钙反应制取二氧化碳气体,问:
(1)参加反应的盐酸中氯化氢的质量为      g。
(2)最多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是      克?(写出计算过程)
3、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制取氧气时,取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固体混合物57克,加热至不再产生气体为止。他们通过加水测定剩余固体质量的方法来求出氧气质量。实验结果如下表:

(提示:只有二氧化锰是难溶于水的固体粉末。加水只是溶解氯化钾,并不发生反应)

实验序号

1

2

3

4

加水的质量(g)

30

30

30

30

剩余固体的质量(g)

28.2

18.6

m

8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表中m的值为      
(2)因为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会发生改变,所以化学反应前后减少的固体质量则为生成的氧气质量。请计算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为      g;该反应中生成的氧气质量为      g。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期中复习 专题9:质量守恒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