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期中复习 专题5:氧气的性质及制取

年级: 学科: 类型:复习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7小题)

1、现有两包等质量的固体,其中a包是纯净的氯酸钾,b包是氯酸钾和少量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分别在酒精灯上加热来制取氧气,当完全反应后,收集到的气体与加热时间的关系为时间(   )
A . B . C . D .
2、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洁净的空气属于纯净物 B . 工业分离液态空气时发生化学变化 C . 食品在空气中因与氮气发生缓慢氧化而变质 D . 空气质量指数越大,则空气质量级别越高,空气状况越差
3、化学中的许多概念之间存在着包含、并列、交叉等关系,下列概念之间的关系分析正确的是(   )

A . 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属于交叉关系 B . 混合物和纯净物属于包含关系 C . 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属于交叉关系 D . 缓慢氧化和氧化反应属于并列关系
4、下列物质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军事上用作烟幕弹的是(   )
A . 硫磺 B . 白磷 C . 木炭 D . 铁丝
5、下列关于氧化反应说法正确的是(   )
A . 氧化反应就是物质与氧气的反应 B . 醋的酿造是缓慢氧化的过程 C . 发光发热的变化一定是剧烈氧化 D . 缓慢氧化不易察觉是因为不放热
6、如图表示在试管中,将一定质量的某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和少量二氧化锰混合后,变量y随时间的变化趋势。请根据图像分析变量y可能为(   )

A . O2的质量 B . H2O2的质量 C . MnO2的质量 D . 试管中水的质量
7、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 . 在空气中点燃红磷,剧烈燃烧产生黄色的火焰,生成白色的五氧化二磷 B . 将铁丝放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C . 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 D . 木炭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二、填空题(共3小题)

1、工业上需要大量的氧气,从节约成本,适合大量生产的角度看,分离液态空气比较适合工业上获得氧气,其简单流程如下:

(1)将燃着的木条置于盛满液态空气的烧杯口,观察到的现象是      
(2)从变化本质区别角度分析,该变化属于      (选填“化学变化”或“物理变化”)。
2、为了测定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时氧气的最低含量是多少,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们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则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再将制得的氧气和空气按不同的体积比收集在集气瓶里。

收集方法是:在100mL集气瓶里装满水,塞紧胶塞并关闭活塞b,打开活塞a通入氧气,刚好把瓶里的水排入量筒,当量筒内的水达到设定的体积后立即关闭活塞a,然后打开活塞b通入空气,把瓶里的水全部排入量筒,(已知氧气约占空气体积分数的21%)。若要收集一瓶含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50%的气体,则需通入      mL氧气和      mL空气(计算结果精确到0.1mL)。

3、某同学对一个储气桶内存放的气体探究如下:收集满两瓶气体,按下图所示进行实验,用带火星的木条分别以甲.乙两种方式迅速插入,发现木条复燃,木条在甲中燃烧比在乙中更旺。

根据实验现象可得出结论是:该气体可能是      ,它具有的性质是            

三、综合题(共4小题)

1、A~E是五种我们已经学过的物质,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图中“→”表示转化关系(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未标出)。已知A、B是由相同元素组成的两种液体,C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D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物质,E为黑色固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C的化学式为      
(2)A转化为B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3)写出C→E反应的符号表达式:      
2、如图所示是硫粉、红磷、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装置:

(1)小月是个善于思考、善于总结的学生,做完实验后,她发现了一些共同点:在反应条件方面,三个实验都需要      ,在能量变化方面,三个实验都是      反应(填“吸热”或“放热”);在基本反应类型方面,三个化学反应都是      反应。
(2)小阳完成以上三个实验时,进行了以下的总结和分析。

①甲中观察到发出明亮的      火焰。

②丙实验中铁丝并未燃烧,可能的原因是      (填序号)。

A.未用砂纸打磨铁丝B.铁丝未用火柴引燃

C.集气瓶中未留水D.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集气瓶中水未装满

③三个实验的集气瓶底部都要放少量的水。其中,甲集气瓶底部放少量水的目的是      (填序号,下同),丙集气瓶底部放少量水的目的是      

A.吸收有害气体,防止空气污染B.防止高温物体溅落炸裂集气瓶

C.作为反应物,加速装置冷却D.吸收白色固体,防止空气污染

(3)乙中发生反应的符号表达式      ,丙中发生反应的符号表达式      
3、知识整合是巩固化学知识的一种重要手段,请看下面某同学的知识整合进行推断。已知A是一种白色固体,B和M均是黑色固体,E和F均为常见的无色液体,C是实验室常见的气体,H为淡黄色的固体粉末,Z是一种无毒气体。请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名称:A是      ,X是      
(2)请写出上述对应反应的符号表达式:①      ,④      ,⑤      。其中反应①属于      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3)固体B在反应①中的作用是      
4、根据题意回答实验室制取氧气的相关问题。

(1)小明同学在做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过程中,突然试管炸裂,请帮他分析一下造成此后果的原因可能有:①       ;②      
(2)若用E装置收集某气体,则该气体应具有的物理性质是      
(3)某同学在制取氧气时发现试管固定的位置太高,该同学应调节如图中的旋钮      (填“①”、“②"或“③")。

(4)为测定高锰酸钾分解生成氧气的体积,应选用如图装置      (填编号)。

四、实验探究题(共2小题)

1、下面是几种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与收集装置。

(1)写出仪器名称:①      
(2)实验室可用二氧化锰与双氧水制取氧气,写出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      ,若要较好地控制产生氧气的速度,应选用发生装置为      (填编号);
(3)写出在实验室可选用装置C制取氧气的符号表达式      ,用E装置收集氧气,验满方法是      
(4)D装置收集氧气,操作的正确顺序为      (填编号);

a.将导管伸入集气瓶口,气体进入瓶中

b.将装满水的集气瓶倒置在水槽中

c.当气体收集满时,用毛玻璃片盖上瓶口,将集气瓶移出水面放置

(5)若用G装置进行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气体应从      (填“a”或“b”,下同)端通入,若用装置G进行排水法收集氧气,先在瓶内注满水,然后气体从      端通入。
2、下列是实验室里常见的仪器,请回答。

(1)仪器X的名称是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其化学表达式为      。发生装置选择      (填装置编号),若采用F装置收集,则气体验满时,带火星的木条应放在      (填“a”或“b”)处。
(3)实验室还可以制取氯气(Cl2),一种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的气体,其化学表达式: 。下列关于氯气制取的说法正确的是       (填序号)。 (3)
A . 上图中没有适合制取氯气的发生装置 B . 收集氯气可用向下排空气法 C . 制取氯气时MnO2做催化剂 D . 氯气可用G装置收集,可推知氯气不能溶于植物油且不与植物油反应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期中复习 专题5:氧气的性质及制取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