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平顶山市2021年中考化学一模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中考模拟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4小题)
1、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下列物质的用途由其化学性质决定的是( )
A . 铜用于制作导线
B . 氧气用于潜水、医疗急救
C . 固态二氧化碳用作制冷剂
D . 活性炭用作冰箱除味剂
2、建设美丽乡村,加快推进生态人居、生态环境、生态经济、生态文化四大工程建设,为建设美丽中国添砖加瓦。下列做法符合这一理念的是( )
A . 垃圾深埋处理
B . 大量使用农药、化肥
C . 用工业废水直接灌溉农田
D . 大力开发新能源汽车
3、科学观念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以下错误的是( )
A . 能量观:有些物质溶于水时会吸收热量
B . 守恒观:所有的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C . 分类观:含氧元素的化合物就是氧化物
D . 结构观: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了元素的化学性质
4、下列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 . 过滤
B . 稀释浓硫酸
C . 测溶液的pH
D . 除去H2中的HCl




5、下列各组物质中都由分子构成的一组是( )
A . 氦气、金刚石
B . 冰、干冰
C . 甲烷、氯化钠
D . 硫酸铜、氨气
6、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
A . 水结成冰,冰浮在水面上﹣﹣分子间间隔变大
B . 酸碱中和反应生成水﹣﹣H+和OH﹣结合成水分子
C . 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水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
D . 氯化钠溶液能导电﹣﹣在氯化钠溶液中存在自由移动的Na+和Cl﹣
7、下列物质的名称(或俗名)与化学式一致的是( )
A . 酒精、CH4
B . 石灰石、Ca(OH)2
C . 纯碱、NaOH
D . 葡萄糖、C6H12O6
8、钪(Sc)用于国防、军工和超导体等尖端技术制造领域。如图为钪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及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钪为非金属元素
B . 钪原子核外电子数为21
C . 钪原子结构示意图中x=2
D . 钪元素位于周期表中第四周期
9、下列用品中,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的是( )
A . 农夫山泉pH=7
B . 白醋pH=2
C . 牙膏pH=8
D . 油污净pH=13
10、下列除去杂质(括号内为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
A . CaCO3(CaO)﹣﹣加热固体混合物
B . CO2(H2O)﹣﹣将气体通入盛有生石灰的干燥管
C . NaCl(KNO3)﹣﹣将固体溶解,然后降温结晶
D . Cu(CuO)﹣﹣向固体中加入足量稀盐酸,过滤
11、在一定条件下,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表所示:
物质 | 甲 | 乙 | 丙 | 丁 |
反应前质量/g | 2 | 17 | 2 | 20 |
反应后质量/g | 10 | 0 | w | 29 |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w的值是2
B . 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C . 反应中乙、丁的质量比是17:9
D . 若甲与丁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16:9,则反应中甲与丁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2:1
12、下列各组物质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且溶液为无色的是( )
A . KOH、Na2SO4、HCl
B . FeCl3、Ba(NO3)2、NaCl
C . HCl、NH4Cl、NaNO3
D . NH4Cl、NaOH、K2CO3
13、如图是某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分解反应的微观示意图(用“
”表示氢原子,用“
”表示氧原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反应中未发生改变的粒子为分子
B . 反应的方程式可以为2H2O2
2H2O+O2↑
C . 实验室用该方法制取氧气绿色环保
D . 甲与丙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分子构成不同

14、由两种金属组成的混合物5.6g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产生0.2g氢气,则金属混合物的组成可能是( )
A . Al和Mg
B . Fe和Cu
C . Al和Zn
D . Fe和C
二、填空题(共7小题)
1、从H、O、C、Ca、Na五种元素中选择适当元素,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1)一种密度最小的气体 。
(2)常用于中和酸性土壤的物质 。
(3)焙制糕点所用发酵粉的主要成分 。
2、生活中若将84消毒液(主要成分是NaClO)和洁厕灵(主要成分是盐酸)混合使用,会产生有毒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上述反应中,含氯元素化合价为+1价的物质是______(填字母)。 (1)
A . HCl
B . Cl2
C . NaClO
D . NaCl
(2)人的胃液中有胃酸(主要成分盐酸),胃酸过多常用含Al (OH)3的药物治疗,其治疗原理用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 。
3、舞钢热豆腐是选用优质黄豆制作的特色小吃。其特点是鲜嫩爽口,豆香扑鼻,纯天然又营养。它能为人体提供的主要营养素是 ;豆香扑鼻,从分子角度解释,是因为 ;农作物生长需要施加化肥,常见的一种复合肥为 。
4、如图为甲、乙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甲、乙溶解度相同的温度是 ℃。
(2)t1℃时,将甲、乙的饱和溶液恒温蒸发等质量的水,析出固体的质量关系为 。
(3)t2℃时,将65g甲的饱和溶液稀释为20%,需加水 g。
5、碳酸钙和氧化钙组成的混合物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50%,将30g该混合物高温煅烧至固体质量不再改变,则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 ;氧化钙遇水反应放热,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6、金属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请回答下列问题:
(1)铁制品容易锈蚀,请写出铁生锈的条件 。
(2)如图为实验室模拟工业炼铁的反应过程,写出工业炼铁的反应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
7、将一定量的锌加入到Mg(NO3)2、Cu(NO3)2和AgNO3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固体和溶液。
(1)若向所得固体上滴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该固体中含有的金属是什么? 。
(2)写出反应后使溶液质量变小的化学方程式 。
三、综合题(共4小题)
1、酸、碱、盐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
(1)下列关于酸、碱、盐的说法错误的是______。 (1)
A . 浓氨水具有挥发性
B . 用食醋可除去水壶中的水垢
C . 发明联合制碱法的科学家是侯德榜
D . 利用氢氧化钠能去除油污,原因是氢氧化钠具有乳化作用
(2)要配制200mL稀盐酸,用量筒量取浓盐酸时俯视读数(其他操作正确),则所配稀盐酸中溶质质量分数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3)某同学利用数字化传感设备,探究盐酸和NaOH溶液反应过程中温度和pH的变化,测定结果如图所示。通过图像可知:该实验是将 (填“盐酸”或“NaOH溶液”)滴入另一溶液中;盐酸和NaOH溶液的反应属于 反应(填“吸热”或“放热”);通过对温度和pH的图像判断,当滴加盐酸的体积为 mL时,酸和碱恰好完全反应。
(4)NaOH是化学实验常用的试剂。
①向长期敞口放置在空气中的NaOH溶液中滴加稀盐酸,发现有气泡产生,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氢氧化钠变质的原因 。
②请设计实验验证上述NaOH溶液已完全变质(写出操作方法、现象和结论) 。
(5)实验室常用石灰石与稀盐胶反应制取二氧化碳。若溶质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100g与一定量的石灰石恰好完全反应,计算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 。
2、如图为化合物与单质相互转化的关系(反应条件已略去)。请回答:
(1)若A为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甲的相对分子质量为98且常用于金属除锈,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 。
(2)若甲、A均为黑色固体且物质X为单质,则B可能是 ,A与足量X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化学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请结合如图实验装置回答问题。
(1)写出实验室用装置A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实验结束时用灯帽盖灭酒精灯,该操作所依据的灭火原理是什么? 。
(2)用装置B制得的氢气中混有少量的水蒸气,欲收集一瓶干燥的氢气,装置导管接口正确的连接顺序为b接 。
4、已知某粗盐样品混有硫酸钠(Na2SO4),为了除去杂质并制得纯净的氯化钠固体,某学生设计方案如图所示(步骤②③中加入试剂均过量),请回答下列问题:
(提示:悬浊液为不溶性固体小颗粒悬浮在液体中形成的混合物)
(1)写出此方案中除去Na2SO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加入Na2CO3溶液的目的是什么? 。
(3)小山同学认为此实验方案设计不严谨,请你完善上述实验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