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泰安市东平县2021年中考化学一模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中考模拟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20小题)

1、“向污染宣战”是今年世界环境日的中国主题,为让徐州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下列建议不可行的是(  )


A . 严禁随意焚烧秸秆,以减少PM2.5的排放 B . 使用清洁能源,以节约化石燃料 C . 禁止使用化肥农药,以防止水体污染 D . 分类回收垃圾,以促进资源再生
2、下列溶液在空气中敞口放置后,溶液质量因发生化学反应而减小的是(   )
A . 石灰水 B . 浓硫酸 C . 浓盐酸 D . 烧碱溶液
3、维生素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维生素D2的化学式为C28H44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维生素D2属于有机化合物 B . 维生素D2中含有73个原子 C . 维生素D2的相对分子质量是396g D . 维生素D2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4、如图为某原子结构模型的示意图,其中a、b、c是构成该原子的三种不同粒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决定该原子种类的粒子是b B . 原子中b与c的数目一定相同 C . 原子中a与c的数目一定相同 D . 原子的质量集中在a和c上
5、氯化钠和硝酸钾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硝酸钾的溶解度大于氯化钠的溶解度 B . 常用冷却结晶的方法从氯化钠溶液中获得其晶体 C . 40℃时,将35 g硝酸钾晶体放入50 g水中,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39.0% D . 将20℃的硝酸钾饱和溶液升温至60℃,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增大(忽略水分蒸发)
6、下列各组离子在水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 .      B . C .      D .
7、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 . 某温度下,将一定量饱和的氯化钠溶液恒温蒸发 B . 相同质量的等质量分数的盐酸分别与足量的固体反应 C . 向一定量氯化铜和稀盐酸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D . 往盛有硫酸铜溶液的烧杯中加入铁粉至过量
8、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下列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

物质

用途

性质

A

干冰

制造舞台烟雾效果

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B

熟石灰

改良酸性土壤

熟石灰能与酸发生中和反应

C

小苏打

治疗胃酸过多

小苏打能与盐酸发生反应

D

稀有气体

制造多种用途的电光源

通电时可以发出不同颜色的光

A . A   B . B   C . C   D . D
9、下列叙述前者是物理性质,后者是化学变化的是(   )
A . 氧气具有氧化性  氧气液化 B . 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  一氧化碳燃烧 C . 铁具有导电性  铁生锈 D . 食盐具有咸味  食盐在水中溶解
10、提升“中国芯”的性能是我国信息产业的当务之急。“中国芯”的核心材料是高纯度的单质硅,工业上制取粗硅的化学方程式为:SiO2+2C Si+2C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硅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比氧元素多 B . 该反应的基本类型为置换反应 C . 在此反应中硅元素的化合价升高 D . 该反应体现了碳的氧化性
11、将一定量的铜锌混合粉末放入盛有硝酸银溶液的烧杯中,不断搅拌,充分反应后过滤。向得到的滤渣和滤液中分别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均无现象,则滤渣中(  )
A . 一定有银,可能有铜和锌 B . 一定有银,可能有铜,一定没有锌 C . 一定有银和铜,可能有锌 D . 一定有银和铜,一定没有锌
12、从化学视角看,下列词句中的说法只发生了物理变化的是(   )
A .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B .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C .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D . 曾青得铁则化为铜
13、食品安全关系到人民的健康,下列食品属于安全食品的是(   )
A . 用亚硝酸钠腌制香肠 B . 用甲醛泡过的海产品 C . 用生霉的大米制的米粉 D . 不施用农药和化肥的蔬菜
14、下列各组物质中,按酸、碱和单质的顺序排列的是(   )
A . 硫酸钙、氨水、锌 B . 硫酸、熟石灰、氮气 C . 盐酸、纯碱、金刚石 D . 硝酸、烧碱、氨气
15、如图是生活中常见洗涤用品的pH,混用会降低去污效果甚至产生危害的组合是(   )

A . 洁厕灵和“84消毒液” B . 肥皂水和威猛先生 C . “84消毒液”和肥皂水 D . “84消毒液”和威猛先生
16、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根据图示,判断错误的是(   )

H

He

X

Y

Z

A . X和Y处于同一族 B . 铊元素的核内质子数为81 C . Z的原子序数大于Y D . 铊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04.4g
17、下列操作错误的是(   )
A . 取药品 B . 稀释 C . 称量 D . 收集二氧化碳
18、下列化学用语说法正确的是(   )

①3Hg        ②Fe3+         ③3SO2 ④H2O        ⑤Fe2+         ⑥C60⑦2H

A . 表示分子个数的是①③ B . ④和⑦中数字2的意义相同,都为两个氢原子 C . ②和⑤都属于铁元素,核外电子数不同 D . ⑥表示一种化合物
19、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硝酸铵溶于水温度降低 B . 长期放置后不会分层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C . 气体的溶解度随压强增大而减小 D . 医用酒精是体积分数为75%的乙醇溶液,乙醇作溶剂
20、下列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除去CO2中少量的CO

将混合气体通过灼热氧化铁粉末

B

除去CaCl2溶液中混有少量的HCl

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钙溶液

C

除去硫酸铜溶液中的硫酸

加入过量的氧化铜粉末,充分反应后过滤

D

鉴别NaCl和KNO3

固体分别加水溶解

A . A   B . B   C . C   D . D

二、填空题(共1小题)

1、“84”消毒液是预防新冠肺炎经常使用的消杀用品。回答下列问题:

(1)其有效成分次氯酸钠(Na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2)“84”消毒液的消毒原理为 ,生成的HClO(次氯酸)具有较强的杀菌作用。化学方程式中X的化学式为      
(3)探究发现,暴露在空气中(阳光充足)的“84”消毒液的消毒效果随时间的推移而减弱。据此,你认为“84”消毒液应      保存。
(4)“84”消毒液有一定的刺激性与腐蚀性,必须稀释以后才能使用。将50g含NaClO5%的“84”消毒液稀释至1%,需向原溶液中加入水的质量为      g。

三、综合题(共4小题)

1、某金属冶炼厂的管道烟泥中含有少量铜、锌、硫等单质。现欲回收铜和锌,并对硫进行环保处理,主要步骤如图所示:

已知:加热的条件下,Zn、Cu都可以与氧气反应生成相应的金属氧化物。

(1)步骤①产生的废气B中,一定含有有害气体,环保处理该气体最好采用的试剂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1)
A . 浓硫酸 B . 食盐水 C . 石灰乳
(2)写出步骤④中得到铜的化学方程式      
(3)步骤③和④中主要操作的名称是      
(4)取少量的溶液C,往其中加入一定质量的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往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滤液中一定没有______(填字母序号)。 (4)
A . 硫酸镁 B . 硫酸锌 C . 硫酸铜 D . 硫酸铜和硫酸锌
2、如图所示,A~J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A、B、H常温下为气体,C、E为组成元素相同的氧化物。D、F、G为不同类别的化合物,其中F可以用于改良酸性土壤,G是常见的建筑材料,I广泛应用于造纸、印染、纺织等工业、图中“→”表示转化关系,“一”表示相互能反应(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化学式:E      
(2)化学反应D→A基本反应类型为      
(3)写出F+H→C+G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F和I的反应在生产生活中的用途之一是      
3、根据如图所示列举的初中常见的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碱式碳酸铜是一种绿色粉末,受热条件下会分解成三种氧化物,若用实验证明加热碱式碳酸铜有新物质生成,应将干燥的碱式碳酸铜放入      装置进行反应。
(3)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实验装置如图F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 (3)
A . 燃烧匙中的红磷越多,水位上升越高 B . 燃烧匙中的红磷不可以换成硫和木炭 C . 选用红磷是因为反应可以耗尽氧气,生成固态的P2O5 D . 实验可以证明空气含有N2、O2、CO2和稀有气体 E . 实验中没有夹紧弹簧夹,导致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大于五分之一
(4)经查资料可知,NH3的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有刺激性气味,实验室常用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固体的方法来制取NH3 , 最好用      装置来收集NH3 , 理由是      
4、钠是一种活泼金属,常温下能与氧气、水等物质发生反应。已知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一种能燃烧的气体。在实验室,小亮先取定量的硫酸铜溶液于烧杯中,再取一小块钠投入硫酸铜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和蓝色滤渣,并对滤液的成分进行探究。
(1)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提出问题)滤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查阅资料)Na2SO4溶液呈中性

(猜想与假设)猜想一:Na2SO4

猜想二:Na2SO4和NaOH

猜想三:      

猜想四:Na2SO4、CuSO4和NaOH

分析:小明认为猜想      不合理,理由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实验与验证)

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实验一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仔细观察现象

溶液为无色

猜想      不成立

实验二

向实验一所取滤液中滴入酚酞溶液

      

猜想二不成立

实验三

常温下,再取少量滤液,测溶液酸碱度

pH=7

猜想      成立

(4)(拓展延伸)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钠及前面的金属      (填“能”“不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盐溶液里置换出来。

四、计算题(共2小题)

1、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取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溶液50g装入烧杯中,每次滴加50g稀盐酸充分反应。测得部分数据及图像如下:

次数

1

2

3

4

5

加入稀盐酸的质量/g

50

50

50

50

50

烧杯中物质的质量/g

100

150

197.8

245.6

295.6

请根据有关信息计算:

(1)a的数值为      
(2)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写出计算过程)
(3)恰好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      。(写出计算过程)
2、硫酸铵(化学式为(NH42SO4)是一种能促进植物茎、叶生长的氮肥施肥浓度过高,会造成烧苗现象。小柯通过实验发现,质量分数为2%的硫酸铵溶液不会导致植物烧苗。
(1)硫酸铵中氮、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2)用50克30%的硫酸铵溶液配制2%的硫酸铵溶液,需要加水      mL。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山东省泰安市东平县2021年中考化学一模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