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粤沪版八下第十章 第3节 “解剖”原子 同步练习
年级: 学科: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2小题)
1、通常情况下的原子和组成它的微粒当中,不显电性的是( )
A . 整个原子、原子核
B . 整个原子、质子
C . 整个原子、中子
D . 质子、中子
2、在探索微小粒子的过程中,人们认识到“原子是有结构的”,这是源于发现了( )
A . 中子
B . 电子
C . 质子
D . 夸克
3、在原子核中,带正电的粒子是( )
A . 原子
B . 质子
C . 电子
D . 中子
4、氧元素是元素周期表中第8号元素,下列有关氧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氧原子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
B . 氧原子的原子核带正电,核外电子带负电
C . 氧原子的核外电子数小于质子数
D . 氧原子的质量分布均匀
5、关于粒子和宇宙,下列认识中正确的是( )
A . 分子间只存在引力不存在斥力
B . 面包可以被捏扁说明分子间有空隙
C . 美味佳肴香气扑鼻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D . 银河系、地球、原子核、分子是按照尺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的
6、如图,粒子a由粒子b、c构成,各粒子的带电情况如下表,则b是( )
粒子 | 带电情况 |
a | 带正电 |
b | 带正电 |
c | 不带电 |
A . 质子
B . 原子
C . 电子
D . 原子核
7、2020年注定不平凡,在抗击新冠疫情期间,全民佩戴口罩可以阻挡搭载冠状病毒的飞沫。已知新冠病毒直径大小在10-7m左右,我们熟知的PM2.5指的是直径小于等于2.5μm的颗粒物,下列按照空间尺度由大到小排序正确的是( )
A . PM2.5→氧气分子→冠状病毒→电子
B . 氧气分子→PM2.5→电子→冠状病毒
C . 氧气分子→冠状病毒→PM2.5→电子
D . PM2.5→冠状病毒→氧气分子一电子
8、关于微观粒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原子结构与西瓜很相似,西瓜籽就如同分布在原子中的电子
B . 原子结构与太阳系很相似,质子、中子和电子就像行星绕太阳运动一样在绕核运动
C . 只要视力足够好,人们凭肉眼就能看到电子
D . 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质子和中子则是由更小的粒子组成
9、如图所示是用来说明原子内部结构的示意图,由图可知构成宇宙中物质的最小粒子是( )
A . 原子
B . 夸克
C . 中子
D . 原子核
10、下列各种微观粒子中,带负电的粒子是( )
A . 原子
B . 电子
C . 质子
D . 中子
11、下列物质结构图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12、如图所示的甲、乙表示氧原子及其组成粒子的结构图。各粒子和氧原子分别用a到e符号表示,则( )
A . a表示氧原子
B . b表示原子核
C . c表示电子
D . d可能带负电荷
二、填空题(共6小题)
1、原子由 和电子组成,电子带 电.用中子轰击铀235原子核,可使其发生核 (选填“聚变”或“裂变”)并释放核能。
2、在卢瑟福的原子结构模型中,原子是由带 电的原子核和带 电的核外电子构成的,原子核是由 和中子构成的。
3、卢瑟福提岀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认为原子由 和电子组成的:用丝绸摩擦玻璃棒,玻璃棒由于失去电子而带 电,用这根玻璃棒靠近悬挂的被摩擦过的气球,气球被排斥,则气球
电(选填“可能不带” “一定带正”或“一定带负”)。
4、科学家对原子的结构进行猜想,提出了多种模型。在图所示的A、B两种模型中, (选填“A”或“B”)是卢瑟福提出的原子模型,原子的中心是 。
5、物质是由分子或原子组成的,原子又由原子核和 组成的,原子核又由质子和 组成。如图所示是科学家对原子的结构进行猜想并提出的两种模型,其中 (选填“A”或“B”)是卢瑟福提出的原子核式结构模型。
6、如图所示,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展示了微观世界中的原子并不是最小的粒子,它是由带正电的 和绕核运动的电子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