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鲁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到实验室去:配置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年级: 学科: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4小题)

1、农业上常用溶质质量分数为16%的氯化钠溶液选种。实验室欲用氯化钠固体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6%的氯化钠溶液。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配制过程中所需溶剂的质量为16g B . 实验步骤为计算、量取、混匀、装瓶贴标签 C . 实验中玻璃棒的作用是防止液体飞溅 D . 量取水时俯视量筒读数,会使所配溶液浓度偏大
2、将20g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稀释为25%的稀硫酸。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实验步骤:计算、量取、稀释、装瓶存放 B . 实验仪器:量筒、胶头滴管、烧杯、玻璃棒、细口瓶 C . 溶液稀释:稀释浓硫酸时将水沿烧杯内壁慢慢注入浓硫酸中,并不断搅拌 D . 事故处理:浓硫酸不慎沾到皮肤上,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
3、实验室配制质量分数为6%的NaCl溶液,除托盘天平、玻璃棒、药匙、量筒、胶头滴管外,还需要的仪器是(   )
A . 烧杯 B . 酒精灯 C . 铁架台 D . 蒸发皿
4、配制50 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6%的氯化钠溶液,不需要的仪器是(   )
A . 蒸发皿 B . 玻璃棒 C . 烧杯 D . 量筒

二、实验探究题(共4小题)

1、实验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手段,请结合下列实验回答相应问题。
(1)实验室利用如图装置A制氧气,化学方程式为      。用装置B收集气体,气体应该具有的性质是      

(2)下图是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操作步骤,其正确操作顺序是      ;指出图中错误的操作步骤并加以改正:      

(3)配制过程中,假设其他步骤都正确,用量筒量取水的体积时仰视读数,所配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会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2、某兴趣小组进行粗盐(杂质只含有泥沙)提纯实验,并利用所得精盐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氯化钠溶液。请完成下列问题:
(1)实验一:如图是甲同学进行粗盐提纯实验的操作示意图。

进行操作③时,当观察到      时,停止加热。

(2)操作④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3)操作⑤中有一处明显的不正确,请你帮他们指出来      。图中不正确改正后,粗盐提纯实验的正确操作顺序为      (填操作示意图的序号)。
(4)实验二:乙同学用提纯得到的精盐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氯化钠溶液(假设称量氯化钠时1g以下用游码)。

配制时,除图中提供的仪器外,还需要试剂瓶、镊子和      (填一种仪器名称)。

(5)称量氯化钠时如果发现指针偏向右侧,正确的操作是      ,如果称量时氯化钠和砝码位置颠倒了,其它操作步骤均正确,则所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5%。
(6)量水时应选择量筒的规格是      mL(填“10”“50”或“100”)。
(7)(反思拓展)

经检测所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原因可能是      (列举一条即可)。

(8)海水晒盐采用操作③的原理而不用冷却氯化钠热饱和溶液的方法,原因是      
3、化学小组进行了一系列与溶液有关的实验活动。
(1)活动Ⅰ:通过如图所示实验操作配制500g16%的氯化钠溶液。

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2)操作③中玻璃棒搅拌的作用是      
(3)活动Ⅱ:探究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

分别将10g溶质加入10mL某温度的溶剂中,充分溶解后过滤、干燥,称量剩余固体的质量。实验数据见下表。

实验序号

溶质(初始质量为10g)

NaCl

NaCl

Na2CO3

Na2CO3

溶剂(均为10mL)及温度

水20℃

水40℃

水x℃

Y 40℃

剩余固体的质量/g

6.4

6.3

7.8

5.1

对比实验①③或实验②④的数据,均可得出相同的结论。则实验③中温度的数值“x”和实验④中的溶剂“Y”分别为            

(4)综合分析各组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为:物质的溶解性与      有关。
(5)实验      (选填实验序号)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最大。
4、实验室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其操作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已知水的密度为1g/cm3

(1)实验操作的正确顺序为       (用字母序号表示)。
(2)选用       (填“10”、“50”或“500”)mL量筒量取所需水的体积。
(3)操作C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4)若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其他操作均正确,则所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三、综合题(共4小题)

1、在实验室里配制50g 10%的NaCl溶液,有如下操作,请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A中用来搅拌的仪器名称为      
(2)认真观察,指出图中错误的操作步骤      (填序号);
(3)配制该溶液需要NaCl固体      g, 需要水      mL(ρ=1g/mL),需要用      mL的量筒(填“50mL”、“100mL"或“200mL")量取。
2、溶液的配制是重要的实验操作,请回答下列问题:
(1)浓硫酸具有强烈的腐蚀性,稀释浓硫酸的正确操作为       
(2)将浓溶液配制成稀溶液时,主要步骤有:①量取、②混匀、③计算、④转移,操作时正确的顺序为      (填数字序号)。
(3)将50g 98%的浓硫酸稀释成20%的稀硫酸,需要水的质量是       
(4)实验后,所配制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小的原因可能是        (填字母序号)。 (4)
A . 量取水的体积时仰视读数 B . 使用量筒量取浓硫酸时俯视读数 C . 从量筒倾倒出浓硫酸时,浓硫酸洒出 D . 转移配制好的溶液时,液体溅出
3、对付新型冠状病毒的消毒剂

国家卫健委修订印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四版)中记录:新型冠状病毒对紫外线和热敏感;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和75%酒精等均可有效灭活病毒。

84消毒液

84消毒液是以次氯酸钠(NaClO)为主要有效成分的消毒液,是无色或淡黃色的液体,且具有刺激性气味,有效氯含量为1.1%~1.3%,其主要作用是杀灭肠道致病菌、化脓性球菌和细菌芽孢。84消毒液适用于一般物体表面、白色衣物、医院污染物品的消毒。84消毒液有一定的刺激性与腐蚀性,必须稀释以后才能使用。一般稀释浓度为千分之二到千分之五,即1000 mL水里面放2~5 mL 84消毒液。

过氧乙酸

过氧乙酸又名过醋酸(C2HO3),无色透明液体,易挥发,有刺激性气味,可溶于水或乙醇等有机溶剂。过氧乙酸为强氧化剂,腐蚀性强,有漂白作用。过氧乙酸的性质不稳定,易分解,遇热.强碱、有机物或重金属离子等分解加速。过氧乙酸完全燃烧能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具有酸的通性,可分解为乙酸和氧气。过氧乙酸属于高效消毒剂,气态过氧乙酸和溶液都具有很强的杀菌能力。它能杀灭细菌繁殖体、分枝杆菌、细菌芽胞、真菌、藻类及病毒,也可以破坏细菌毒素。

75%酒精

75%的酒精可用于消毒。这是因为该浓度的酒精渗透力很强,可穿透细菌表面,进入细菌内部,使组成细菌的蛋白质凝固,导致细菌失去活性。过高浓度的酒精会在细菌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阻止其进入细菌体内,难以将细菌彻底杀死。若酒精浓度过低,虽可进入细菌,但不能将其体内的蛋白质凝固,同样也不能将细菌彻底杀死。乙醇闪点为12.78℃,火灾危险性属于甲类,75%酒精闪点大约在22℃,火灾危险性还是属于甲类,因此在使用75%酒精进行消毒时,室内禁止采用喷洒式消毒方式消毒,应采取擦拭方法进行消毒且在消毒过程中避免洒漏酒精。空气中酒精浓度不能超过3%,为防止火灾发生,应保持室内通风。室外采取喷洒式消毒必须禁止明火,防止局部喷洒浓度过大,造成遇明火引发火灾的风险。

阅读上述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84消毒液的一条物理性质:      ;使用84消毒液时,需要稀释的原因是      
(2)过氧乙酸完全燃烧的文字表达式:      ;正确保存过氧乙酸的方法是      
(3)在药店买到的酒精有75%和95%两种浓度。若用95%酒精配制一定量75%酒精,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量筒和      ;使用75%酒精消毒时,要注意      
4、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前提,请回答:
(1)量取8mL水,应选用      mL的量筒(选5mL或10mL或50mL)。
(2)实验室用烧杯加热蒸馏水,加热时烧杯的底部应垫加      
(3)给试管中的固体加热,应该将试管口略      倾斜。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初中化学鲁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到实验室去:配置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