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鲁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第一节 溶液的形成
年级: 学科: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0小题)
1、向一接近饱和的KNO3溶液中,逐渐加入KNO3晶体,下列图像中符合溶液中溶质质量变化规律的是( )
A .
B .
C .
D .




2、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不饱和溶液比饱和溶液中所含溶质的质量更少
B . 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一定是稀溶液
C . 5g某物质溶解在95g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一定是5%
D . 一定温度下某物质的饱和溶液,肯定不能再溶解任何物质了
3、下列有关水与溶液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电解水时,负极产生的是氢气
B . 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C . 饱和溶液就是不能再溶解任何物质的溶液
D . 天然淡水生产自来水需要经过沉降、过滤、杀菌消毒等净化过程
4、向图所示烧杯内加入一种物质,轻轻搅拌溶解后,发现粘水的塑料片和烧杯底部冻结在一起,则加入的物质可能是( )
A . 氢氧化钠
B . 氧化钙
C . 硝酸铵
D . 浓硫酸
5、75%的酒精溶液可杀灭“新冠病毒”。酒精溶液中的溶剂是( )
A . 乙醇
B . 水
C . 白醋
D . 食盐
6、将某物质5g加入20mL水中,测得溶液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该物质可能是( )
A . NaCl
B . NaOH
C . NH4NO3
D . H2SO4
7、把下列物质分别放入足量水中,充分搅拌,可以得到溶液的是( )
A . 面粉
B . 汽油
C . 豆浆
D . 蔗糖
8、下列物质与水能形成乳浊液的是( )
A . 面粉
B . 纯碱
C . 香油
D . 白醋
9、如图所示,当闭合开关时电珠变亮,烧杯中的液体是( )
A . 食盐溶液
B . 酒精溶液
C . 蔗糖溶液
D . 蒸馏水
10、如图所示,向盛水的试管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固体,U形管内有色液面将发生的现象是( )
A . 无变化
B . A处升高,B处下降
C . A,B两处都升高
D . A处降低,B处升高
二、填空题(共2小题)
1、2020年中国水周的主题是“坚持节水优先,建设幸福河湖”。
(1)向某自来水样品中加入一定量的肥皂水,振荡,观察到泡沫较少,浮渣较多,说明该自来水属于 (填“硬水”或“软水”)。
(2)生活中常用 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3)用洗剂清洗餐具上的油污,利用了洗涤剂对油污的 作用。
(4)珍惜水资源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下列做法有利于保护水资源的是 (填字母序号)。
A实验室的废液经处理达标后排放
B洗净试管后,忘记关闭水龙头
C在实验室中安装节水的水龙头
2、我们常用洗涤剂清洗餐具上的油污,这是因为洗涤剂与油污发生 作用。
三、综合题(共3小题)
1、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1)在一般情况下,将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的方法有 或升高温度;将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的方法有 、蒸发溶剂或降低温度。
(2)已知: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1.6g;6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110g.20℃时,向烧杯中加入20mL水(水的密度可近似看做lg/cm3),接下来的实验步骤如下表所示:
步骤 |
操作 |
现象 |
分析 |
① |
加入5g硝酸钾,搅拌 |
固体全部溶解 |
步骤 (填序号)形成的溶液是饱和溶液。步骤 (填序号)形成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最大,其质量分数为 (保留至0.1%) |
② |
再加5g硝酸钾,搅拌 |
|
|
③ |
加热至60℃ |
固体全部溶解 |
|
④ |
再加5g硝酸钾,搅拌 |
|
|
⑤ |
冷却至20℃ |
|
2、请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生活中的问题。
(1)汽油洗涤剂均能去除油污,二者除油污的原理有何不同?
(2)服用含小苏打的药物可以治疗胃酸过多症,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习近平总书记在推进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强调:水是生存之本、文明之源。
(1)净水器中常用活性炭去除水中的杂质,该净化过程主要涉及的变化属于 变化。
(2)在水中加入洗涤剂可以除去衣物上的油污,这是利用了洗涤剂的 作用。
(3)从元素组成种类上看,水属于 (填“单质”或“化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