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丰台区2021年中考化学一模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中考模拟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23小题)

1、用灯帽盖灭酒精灯的灭火原理是( )

A . 清除可燃物 B . 降低酒精的着火点 C . 隔绝空气 D . 降低温度至酒精的着火点以下
2、下列化学符号中,表示2个氢分子的是(   )
A . H2 B . 2H C . 2H2 D . 2H+
3、“增铁酱油”中的“铁”是指(   )
A . 单质    B . 分子    C . 原子    D . 元素
4、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 . 蒸馏水 B . 空气 C . 大理石 D . 澄清石灰水
5、生活中常见的下列物质,不属于溶液的是(   )
A . 生理盐水 B . 蔗糖水 C . 泥水 D . 75%消毒酒精
6、下列物质中,含有金属元素的是(   )
A . H2SO4 B . CuO C . N2 D . P2O5
7、下列不属于化石燃料的是(   )
A . 天然气 B . 氢气 C . D . 石油
8、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并生成黑色固体的是(   )
A . 木炭 B . 镁条 C . 铁丝 D . 红磷
9、下列金属活动性最强的是(   )
A . Mg B . Zn C . Cu D . Ag
10、人体中缺少某种元素可能导致“佝偻病”,该元素是(   )
A . B . C . D .
11、下列物质中,不能作氮肥的是(   )
A . 尿素[CO(NH22] B . 氨水[NH3•H2O] C . 氯化钾[KCl] D . 硝酸铵[NH4NO3]
12、2021年2月,嫦娥五号从月球带回的月壤样品向公众展出。月壤中存在着大量的3He,有望成为未来的清洁能源。3He原子内质子数为2,中子数为1,核外电子数为(   )
A . 1 B . 2 C . 3 D . 4
13、下图所示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 倾倒液体 B . 点燃酒精灯 C . 加热液体 D . 稀释浓硫酸
14、盛有下列物质的容器敞口放置,容器内物质的质量减少的是(   )
A . 浓盐酸 B . 浓硫酸 C . 氢氧化钠固体 D . 氯化钠固体
15、电解水实验如下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可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生成的O2 B . 试管2中得到O2 C . 产生H2与O2的体积比约为2:1 D . 该实验说明水由H2和O2组成
16、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不需要用到的仪器是(   )
A . B . C . D .
17、用下图装置制取氧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实验前应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 . 当有气泡冒出时,立刻开始收集氧气 C . 氧气能用排水法收集的原因是其不易溶于水 D . 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8、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中,书写正确的是(   )
A . 氯化铁FeCl3 B . 碳酸钾KCO3 C . 氧化镁MgO2 D . 氯化锌ZnCl
19、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物理性质的是(   )
A . 氧气用于气焊 B . 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C . 氮气用作保护气 D . 铁矿石用于炼铁
20、下列做法不符合低碳行动的是(   )
A . 开发清洁能源 B . 将废弃塑料就地焚烧 C . 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D . 植树造林
21、醋硝香豆素(化学式为C19H15NO6),用于预防和治疗血栓疾病。下列关于醋硝香豆素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属于有机化合物 B . 每个分子由41个原子构成 C . 由四种元素组成 D . 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22、二氧化碳和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反应制取甲烷,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丁为氧化物 B . 丙的化学式为CH4 C . 甲中碳、氧元素质量比为3:8 D . 生成丙与丁的分子个数比为1:1
23、下列依据实验目的所设计的操作中,错误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鉴别氧气和空气

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B

除去CO中的CO2

通入足量NaOH溶液

C

鉴别水和双氧水

加入少量MnO2

D

检验某固体中是否含有碳酸盐

加入足量稀盐酸

A . A   B . B   C . C   D . D

二、填空题(共6小题)

1、依据下列20℃时的实验,回答下列小题。

已知:20℃和40℃时NH4Cl固体的溶解度分别为37.2g和45.8g。

序号

加入NH4Cl的质量/g

20

35

40

水的质量/g

100

100

100

(1)①~③所得溶液属于饱和溶液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②③

(2)下列关于①~③所得溶液说法错误的      

A 溶液质量:①<②

B  ①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1:5

C  ②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5%

D 将③升温到40℃,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

2、补齐连线。从A或B中任选一个作答,若均作答,按A计分。      

A 物质——用途

B 俗称——物质

3、2021年世园会于扬州举行,主题为“绿色城市,健康生活”。
(1)世园会有来自世界各大洲的特色花卉。从微观角度解释闻到花香的原因      
(2)冶春园内还设有淮扬菜展示区,最具代表性的有狮子头,其原料有猪肉、虾仁、莲藕、青菜心等,原料中富含蛋白质的是      
4、下图是某种利用太阳能淡化海水的器件示意图。

(1)水被吸入碳基吸收体,在其表面蒸发,这一过程属于      变化(填“物理”或“化学”)。
(2)利用该装置将一定量海水淡化一段时间后,剩余海水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5、用图1所示装置研究氧气的性质,数据如图2所示。

(1)仪器a的名称是      
(2)结合图2分析,能证明木炭燃烧时氧气参与反应的现象是      
6、在白色点滴板盛有试剂的孔穴中,分别滴加稀盐酸。

(1)冒出气泡的孔穴有      (填孔穴序号)。
(2)能证明孔穴1中盐酸和氢氧化钠发生反应的现象是      
(3)孔穴6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三、科普阅读题(共1小题)

1、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2021年3月,三星堆遗址新出土重要文物500多件,有高2.62米的青铜大立人(图1)、高3.95米的青铜神树、由金箔包裹的权杖、重约286克的金面具及玉石器和象牙等,多属前所未见的稀世之珍。

青铜是金属冶铸史上最早出现的合金,与纯铜相比,其强度高、熔点低、铸造性好、耐磨且耐腐蚀。《周礼·考工记》中对制作钟鼎、斧斤、戈戟等青铜器物中铜锡的比例作了详细的规定(图2)。在地下埋藏的青铜器表面会出现绿色的铜锈,其主要成分为碱式碳酸铜[Cu2(OH)2CO3]。

金属的冶炼和使用在不断发展,人们在冶炼青铜的基础上逐渐掌握了冶炼铁的技术。中国目前发现的最古老铁器是甘肃省出土的两块铁条,经碳14检测,其冶炼年代约在3510~3310年前,两块铁条锈蚀严重。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铝、钛等金属逐渐被冶炼并使用,但金属矿物的储量是有限的。据不完全统计,世界上每年因腐蚀而报废的金属设备和材料相当于年产量的20%~40%。金属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十分重要。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属于金属材料的是      (填字母序号)。

A 青铜大立人         B 金面具         C 象牙 D 玉石器

(2)青铜与纯铜相比,提升了哪些性能      (答一条即可)。
(3)依据铜锈的主要成分Cu2(OH)2CO3 , 可推断铜生锈的过程是铜与空气中的CO2、O2      等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
(4)依据图2可知,用于生产戈戟的青铜器中,铜和锡的比例为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序号)。

A 青铜器中铜锡比例不同,所得合金的性能也不同

B 人类大规模使用金属的先后顺序与金属活动性有关

C 金属资源是取之不尽的

D 将废旧金属回收利用可节约金属资源

四、流程题(共2小题)

1、利用工业废碱渣(主要成分为Na2CO3)可吸收烟气中的SO2 , 同时生产Na2SO3

(1)SO2中S元素的化合价为      
(2)补全过程Ⅰ中发生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a2CO3+2SO2+H2O=2NaHSO3+      
(3)溶液X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      
2、工业制造高纯度氧化钙(CaO)的流程如下:

(1)反应器1中先加入一定量水。气体从底部缓慢通入的原因是      
(2)反应器2中发生复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过滤器中分离出的固体是      
(4)上述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      

五、实验题(共4小题)

1、“去除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实验操作如下图所示。

(1)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填序号)。
(2)过滤后,滤液仍然浑浊的原因可能是      (写一条即可)。
(3)下列生活实例中,运用过滤原理的是      (填字母序号)。

A 用热水沏茶       B 用笊(zhào)篱捞饺子       C 撒网捕鱼

2、用下图实验比较铁、铜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1)试管1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该实验能够得到的结论是      
(3)将试管1中的稀硫酸替换为硫酸铜溶液也可达到实验目的,依据的现象是      
3、用下图装置验证燃烧的条件。

①由长颈漏斗加入80℃的热水至没过燃烧匙上的红磷和白磷。

②一段时间后,推动注射器活塞,使白磷和红磷露出水面。

已知:红磷的着火点为240℃,白磷的着火点为40℃。

(1)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2)②中红磷露出水面后不燃烧的原因是      
(3)能验证可燃物燃烧需要O2的现象是      
4、利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

(1)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B处观察到的现象是      
(3)C处溶液变浑浊,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D中蜡烛由下至上依次熄灭,可以验证CO2的性质是      

六、科学探究题(共1小题)

1、俗话说“碱去油污、酸除锈”,纯碱(Na2CO3)能做日常生活中的去油污剂。
(1)Ⅰ.探究温度和浓度对Na2CO3溶液去油污效果的影响

(进行实验)室温下,取8个大小相同涂有0.5g植物油的玻璃片,分别浸泡在100g试剂中15分钟,取出干燥后观察实验现象。实验结果如下:

第1组

第2组

第3组

实验编号

温度

20℃

20℃

20℃

20℃

30℃

30℃

40℃

40℃

试剂

1% Na2CO3溶液

5% Na2CO3溶液

10% Na2CO3溶液

10% Na2CO3溶液

10% Na2CO3溶液

去油污效果

5%

16%

20%

27%

60%

90%

75%

97%

已知:去油污效果=去除油脂质量/初始油脂质量

(解释与结论)

配制100g 10% Na2CO3溶液,需要称量Na2CO3固体      g。

(2)设计实验①的目的是      
(3)欲探究“浓度对Na2CO3溶液去油污效果的影响”需对比的实验是      (填实验编号)。
(4)对比实验④⑥⑧可得到的结论是      
(5)Ⅱ.探究温度和浓度对Na2CO3溶液碱性的影响

(查阅资料)相同温度下,溶液的pH越大,碱性越强。

(进行实验)

实验⑨:20℃时,用pH传感器测定不同浓度Na2CO3溶液的pH(结果如图1)。

实验⑩:用pH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测定不同温度下10% Na2CO3溶液的pH(结果如图2)。

(解释与结论)

结合第1组实验和图1数据分析,欲得出“溶液的碱性越强,Na2CO3溶液去油污效果越好”的依据是      

(6)由图2可知,10% Na2CO3溶液的pH与温度的关系是      
(7)(反思与评价)

(查阅资料)相同浓度下,Na2CO3溶液的温度越高,碱性越强

综合以上实验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序号)。

A 热Na2CO3溶液去油污效果更好可能与“温度升高,水的去油污能力增强”有关

B 热Na2CO3溶液去油污效果更好可能与“温度升高,溶液碱性增强”有关

C 10% Na2CO3溶液在不同温度时,pH可能相同

D 溶液碱性增强,pH一定增大

七、计算题(共1小题)

1、氧烛(主要成分为NaClO3)是一种用于缺氧环境中自救的化学氧源,广泛用于航空、航海等领域。其产生氧气的主要反应原理为 。计算213g NaClO3完全分解时产生氧气的质量。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北京市丰台区2021年中考化学一模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