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石景山区2021年中考化学一模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中考模拟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25小题)

1、下列物质露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质量减轻的是( )

A . 浓硫酸 B . 浓盐酸 C . 生石灰 D . 氢氧化钠固体
2、空气成分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是(    )

A . 氮气 B . 二氧化碳 C . 氧气 D . 稀有气体
3、下列人体所必需的元素中,缺乏会引起贫血的是(   )
A . B . C . D .
4、下列不是氢氧化钠俗名的是(   )
A . 苛性钠    B . 纯碱    C . 火碱    D . 烧碱
5、表示2个氢原子的是(  )
A . H2    B . 2H2    C . 2H    D . H2O
6、下列气体能供给动植物呼吸的是(   )
A . CO2 B . H2 C . O2 D . N2
7、氢元素与氧元素的本质区别是(   )
A . 质子数不同 B . 电子数不同 C . 中子数不同 D . 电子层数不同
8、下列食品富含蛋白质的是(   )
A . 黄瓜 B . 苹果 C . 土豆 D . 鸡蛋
9、下列金属中,活动性最强的是(   )
A . B . C . D .
10、下列属于厨余垃圾的是(   )
A . 易拉罐 B . 一次性餐具 C . 菜叶 D . 废旧电池
11、下列元素中,属于金属元素的是(   )
A . 硅 Si B . 氟 F C . 溴 Br D . 钛 Ti
12、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
A . 铜用作导线 B . 氢气用作清洁燃料 C . 氧气用于炼钢 D . 熟石灰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13、下列物质中,能用作氮肥的是(   )
A . NH4Cl B . K2SO4 C . K2CO3 D . Ca3(PO42
14、下列饮品属于溶液的是(   )
A . 牛奶 B . 豆浆 C . 果粒橙 D . 蔗糖水
15、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 . 空气 B . 蒸馏水 C . 石灰水 D . 生铁
16、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
A . 称量氯化钠 B . 过滤泥水 C . 稀释浓硫酸 D . 加热液体
17、下列是人体中几种体液的正常pH,酸性最强的是(   )
A . 胆汁(6.8~7.4) B . 唾液(6.6~7.1) C . 胰液(7.5~8.0) D . 胃液(0.8~1.5)
18、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生成CuO、CO2和H2O,组成碱式碳酸铜的元素有(   )
A . 5种 B . 4种 C . 3种 D . 2种
19、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错误的是(   )
A . CH4 + 2O2 2H2O + CO2 B . CaCO3+2HCl= CaCl2+ H2O+CO2 C . Fe + O2 Fe3O4 D . 3CO + Fe2O3 2 Fe + 3 CO 2
20、下列物质的名称与化学式不对应的是(   )
A . 氯化亚铁 FeCl2 B . 氧化铜 CuO C . 硫酸钠 Na2SO3 D . 氧化铝 Al2O3
21、鉴别一瓶气体是否为氧气,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 . 闻气体气味 B . 观察气体颜色 C . 倒入澄清石灰水 D . 插入带火星木条
22、20℃时,向下列3只盛有100 g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不同质量的KCl固体,充分溶解。

上述溶液为饱和溶液的是(   )

A . B . C . D . ②③
23、20℃时,向下列3只盛有100 g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不同质量的KCl固体,充分溶解。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①中溶液的质量为120 g B . ②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30% C . 将②中的溶液倒出一半,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D . 将③中溶液升温至40℃时,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增大
24、氨催化氧化是制硝酸的主要反应之一、该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甲由4种原子构成 B . 乙为氧分子 C . 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D . 生成的丙与丁的分子个数比为1:2
25、取一定量的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后的溶液,逐滴滴入Na2CO3溶液,并用pH数字探测仪监测,结果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已知:NaCl和CaCl2溶液呈中性,Na2CO3溶液呈碱性;CaCl2 + Na2CO3=2NaCl + CaCO3↓。

A . 所取溶液中溶质为CaCl2和HCl B . 实验过程中可观察到有气泡产生和浑浊现象 C . 加入25mL Na2CO3溶液时,溶液中溶质为Na2CO3 D . 加入20mL~25mL Na2CO3溶液时,pH升高的原因是Na2CO3溶液滴加过量

二、简答题(共1小题)

1、补齐物质与其用途的连线      

三、填空题(共5小题)

1、次氯酸钠(NaClO)和过氧化氢常用作消毒剂。下图和表是84消毒液的标签(部分)和过氧化氢消毒剂对循环冷却水中菌类杀菌效力的实验研究数据。

过氧化氢溶液浓度/mol▪L-1

3

5

10

10

10

时间/h

0.5

1

0.5

1

2

真菌存活率/%

85

63

38

13

3

亚硝菌存活率/%

67

53

15

7

4

(1)84消毒液中,“有效氯含量”中的氯是指      (填“氯气”或“氯元素”)。
(2)NaClO中,质量分数最小的元素是      
(3)根据注意事项,说出一条84消毒液中物质的性质      
(4)NaClO和H2O2均属于      (填序号)。

A 单质     B 化合物     C 氧化物

(5)分析过氧化氢消毒剂杀菌实验数据,得出的结论是      
2、可再生能源在我国能源结构中的占比逐渐增大。
(1)对比2017年和2020年中国能源结构。化石燃料中,占比日益减少的是      

(2)如图,通过光催化可将H2O、CO2转化为太阳能燃料。

我国在太阳能燃料方面取得新进展:①开发了一种催化剂,将CO2和H2O转化为CH4;②开发了另一种催化剂,将CO2和H2O转化为H2和CO。两个转化反应中,均还生成另外一种物质,该物质中一定含有      元素。

3、配制如图所示的氯化钾溶液。

(1)称量10 g KCl,量取      mL蒸馏水(水的密度近似等于1 g /mL)。
(2)溶解时,用到的仪器有      
4、如下图,向点滴板1-3的孔穴中滴加CuSO4溶液,4-6的孔穴中滴加稀盐酸。

(1)加入稀盐酸后,没有发生反应的孔穴是      
(2)能证明铁的活动性比铜强的实验是      (填孔穴序号)。
(3)孔穴4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用下图实验研究氢氧化钠溶液与氢氧化钙溶液的性质。

 

(1)实验1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实验2中,证明盐酸能与两种碱溶液发生反应的现象是      
(3)能将两种溶液区分开的实验现象是      

四、科普阅读题(共1小题)

1、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正在逐渐改变和强化着人们的环境意识和环境价值。塑料曾被列为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但也有缺点,一是塑料以石油为原料制成,用去了大量宝贵的石油资源,二是塑料需要千百年才能降解,降解后会污染土壤,影响地下水质和农作物生长。科学家经过不懈的研究,从饱含淀粉质的玉米中制取乳酸(C3H6O3),再经过聚合反应生产出颗粒状高分子材料聚乳酸,来替代塑料,被称为玉米塑料。如图1玉米塑料制品废弃后可被环境中的微生物完全分解,成为自然界碳循环的组成部分。

玉米粒中营养成分含量最多的是淀粉(70%-75%)。玉米淀粉普遍采用的是湿法提取,浸泡是玉米淀粉提取工艺中的核心环节。在50℃时,相同浸泡液中(水、0.5%亚硫酸钠溶液、0.5%乳酸溶液按8:1:1配比),测定浸泡时间与玉米淀粉提取率的关系如图2。

玉米是传统粮食,现在和将来,玉米塑料将广泛应用于食品包装、一次性产品、工程、日用、农业、医疗等领域,它将变成盒子、瓶子和手机等产品,科技是多神奇啊!(原文作者陆学中、雨鱼等,有删改)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塑料的一个缺点      
(2)玉米塑料制品最终被微生物完全分解成的物质是      
(3)图2实验,浸泡液中的两种溶质是      
(4)玉米塑料在自然环境中循环,主要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填序号)。

A 玉米进行光合作用       B 玉米淀粉制取乳酸

C 玉米塑料降解或焚烧     D 从玉米中提取出玉米淀粉

(5)由图2得出的结论是      

五、流程题(共2小题)

1、硝酸钠(NaNO3)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和农用肥料。利用硝酸(HNO3)和Na2CO3制NaNO3的主要工艺流程如下。

(1)反应槽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NO3 + Na2CO3= 2NaNO3 + H2O + CO2↑,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      反应。
(2)将溶液pH调到6.5,加入的x是      

A 盐酸     B 氢氧化钠     C 氢氧化钙

2、利用Na2CO3溶液吸收硝酸生产中排出的NO和NO2尾气制取NaNO3 , 可实现综合利用资源,减少环境污染,其主要工艺流程如下。

(1)吸收时,发生的反应有:① Na2CO3 + 2NO2= NaNO3 + NaNO2 + CO2

② NO + NO2 + Na2CO3= 2NaNO2 + CO2.反应①的物质中,属于氧化物是      ;反应②中,氮元素有      种不同的化合价。

(2)转化时,加入HNO3的作用是      

六、实验题(共2小题)

1、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A

B

⑴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⑵C中,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是      

⑴实验室用H2O2溶液和MnO2制取氧气时,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⑵D中,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是      

2、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图1实验,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2)图2实验,烧杯一侧放一干、一湿两张紫色石蕊纸条,从另一侧倒入CO2.湿纸条由下至上逐渐变红,干纸条无明显变化。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七、科学探究题(共2小题)

1、利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已知:白磷和红磷的着火点分别为40℃和240℃。

实验装置

(实验1)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实验2)研究燃烧条件

左管中燃烧匙盛有足量红磷,左、右管盛有处于同一水平线的水,将左管剩余空间五等分

Ⅰ.激光引燃红磷

Ⅱ.待红磷熄灭,至液面不再变化,调节右管中液体的高度与左管液面在同一水平线

左管中带孔的燃烧匙盛有红磷,左、右管盛有处于同一水平线的80℃热水

Ⅰ.向右管热水中放一小块白磷

Ⅱ.调节右管高度,使右管白磷露出水面

(1)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2)实验1中,证明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约为1/5的现象是      
(3)实验2中,欲得出可燃物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需要对比的是      
2、某课外小组对铁的锈蚀条件进行了如下探究。

(探究1)铁锈蚀的条件

实验

现象

放置一周

无明显变化

无明显变化

铁丝表面出现红色物质

放置两周

铁丝表面出现红色物质

无明显变化

铁丝表面红色物质增多

(提出问题)为什么①中“油封”一段时间后铁丝表面出现了红色物质?

(探究2)“油封”对水中溶解氧的影响

实验1:将蒸馏水煮沸后迅速冷却至室温(12℃),取等体积水样于2个烧杯中,其中一个烧杯加5mL花生油进行“油封”,用溶解氧传感器测定两个水样中溶解氧含量。

实验2:操作与实验1相同,室温变为19℃,花生油改用煤油。

溶解氧含量/(mg/L)

时间/h

0

2

6

12

24

36

48

实验1

①未油封

2.42

4.75

6.44

8.45

10.10

10.43

10.51

②油封

2.43

3.02

4.28

4.81

6.47

7.20

7.98

实验2

③未油封

1.95

3.79

6.23

7.98

8.98

9.09

9.08

④油封

1.93

3.42

5.37

7.11

8.26

8.24

8.22

已知:未煮沸的蒸馏水中溶解氧含量,12℃时为10.68 mg/L,19℃时为9.10 mg/L。

(解释与结论)

(1)探究1中,对比      (填序号),可得出铁锈蚀需要与水接触。
(2)对比花生油、煤油,进行“油封”时,效果较好的是      
(3)0小时时,实验2的溶解氧含量低于实验1,其原因可能是      
(4)由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填序号)。

A “油封”的方式能隔绝氧气在水中的溶解

B 通过加热煮沸并冷却,可以明显降低水中含氧量

C “油封”和“未油封”水样中的溶解氧均随时间增加而呈增大趋势

(5)(反思与评价)

生活中常用在金属表面涂油的方式“防生锈”,其主要原因是      

(6)探究1实验①中,放置两周后铁丝依然出现锈蚀的原因是      

八、计算题(共1小题)

1、乙炔(C2H2)可用于金属焊接或切割,常用电石(主要成分CaC2)和水反应制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2 + 2H2O= Ca(OH)2 + C2H2↑。80 kg电石与水完全反应可制得26 kg乙炔。请计算:
(1)C2H2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多少?
(2)80 kg电石中CaC2的质量为多少?
(3)电石中CaC2的质量分数为为多少?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北京市石景山区2021年中考化学一模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