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盐城市射阳县2021年中考化学模拟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中考模拟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5小题)

1、“见著知微”是化学学科的重要特点,它是通过对宏观现象的观察、思考、推理,建立起对微观粒的认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品红在水中扩散,说明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B . 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是由氢分子和氧分子构成的 C . 盐酸、稀硫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说明它们的溶液中都含有氢离子 D . 无色酚酞溶液滴入某稀溶液中显红色,说明该溶液中含有氢氧根离子
2、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 . 铝具有导电性,可用于制炊具 B . 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用于净化水 C . 盐酸具有挥发性,可用于除铁锈 D . 浓硫酸具有腐蚀性,可用作干燥剂
3、“建设美丽、和谐、幸福的中国”是新时代的目标,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理念的是(   )
A . 使用一次性餐具,注意公共卫生 B . 推广秸秆综合利用,杜绝露天焚烧 C . 实行生产、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利用 D . 监管工业废水、废气须达标排放
4、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 加热液体 B . 稀释浓硫酸 C . 实验室制取并收集少量氢气 D .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5、制作豆腐的过程中常使用石膏,石膏的主要成分是硫酸钙,硫酸钙属于(   )
A . B . C . D . 氧化物
6、化学肥料对粮食增产起着重要作用,下列能作复合肥的是(   )
A . NH4HCO3 B . CO(NH2)2 C . KNO3 D . Ca(H2PO4)2
7、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B . 向滴有石蕊的稀盐酸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至过量,溶液由蓝色变紫色再变红色 C . 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D . 向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少量氧化钙,溶液变浑浊
8、中国科学院某研究小组设计了一种高性能锂空气电池,其反应原理可表示为: ,已知锂元素在化合物中显+1价,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锂原子的质子数为3 B . 该反应前后MnO2的质量和性质不变 C . 该反应是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D . 该反应前后氧元素化合价由0变为-1
9、化学与健康生活息息相关,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 . 误食重金属盐,可以喝大量鲜榨果汁解毒 B . 用硫酸铜溶液浸泡粽叶,使粽叶变得鲜绿 C . 霉变的大米煮熟后食用 D . 适量食用加碘盐可以补充微量元素碘,预防甲状腺肿大
10、“宏观-微观-符号”三重表征是化学独特的表示物质及其变化的方法。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从微观构成看:四种物质均由分子构成 B . 从反应类型看: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C . 从反应价值看:该反应能获取清洁能源 D . 从物质类别看:该反应体现无机物可以转化为有机物
11、如图是甲、乙固体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图中P点所表示的溶液是t3℃时甲的不饱和溶液 B . 分别将t3℃等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降温至t2℃,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不相等 C . 若甲中含有少量乙,可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甲 D . 可用t1℃时20%的甲溶液配制10%的甲溶液
12、下列根据实验目的所设计的实验方案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检验CaCl2溶液中混有少量盐酸

取样滴加适量AgNO3溶液观察是否产生沉淀

B

比较铜和银的金属活动性

将铜片和银片放入硫酸亚铁溶液中

C

鉴别NH4Cl和(NH4)2SO4

加入熟石灰研磨,闻气味

D

探究燃烧需要可燃物

用棉花分别蘸酒精和水,放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片刻,观察现象

A . A   B . B   C . C   D . D
13、某化学兴趣小组对A、B、C、D四种未知溶液的成分进行了检验,检验结果见下表。其中检验结果错误的是(   )

组别

溶液中检验出的离子

A

K+、Na+、OH-

B

Ba2+、Na+、Cl-、OH-

C

Cu2+、Mg2+ 、Cl-

D

H+

A . A   B . B   C . C   D . D
14、下列图像与对应的叙述相符合的是(   )
A . 用等质量、等浓度的双氧水分别制取氧气 B . 将浓盐酸露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 C . 向一定质量的稀盐酸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钙溶液 D . 电解水实验中,生成的氢气和氧气之间的质量关系
15、资料显示:用如图1装置还原Fe2O3的过程中常常先生成Fe3O4 , 后生成FeO,最后生成Fe。现实验室用CO还原24gFe2O3 , 测得残留固体质量随温度的变化如图2所示(图中各点对应固体均为纯净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实验时应先通入一氧化碳,再加热玻璃管 B . 当温度为300℃~500℃时,氢氧化钠溶液共增重0.8g C . B→C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D . m=16.8

二、填空题(共2小题)

1、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让“山更绿,水更清,空气更清新”是我们共同的追求。
(1)“山更绿”离不开绿色植物。

①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吸收空气中的水和      ,可有效减缓温室效应。

②酸雨不利于植物生长。煤燃烧产生的      进入大气后可形成“硫酸型”酸雨。

(2)“水更清”就得保护好水资源。

①“赤潮”和“水华”是水中氮、磷等含量过多导致藻类大量繁殖,鱼类等死亡。这里的“氮、磷”指的是      (填“单质”、“化合物”或“元素”);

②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

a 工业废水需经处理达标后才可排放

b 为保护好水资源,禁止使用化肥和农药

c 天然水只要通过处理后变清即可饮用

d 为了改善水质可向其中加入大量的净水剂和消毒剂

(3)“空气更清新”需要监测防治大气污染。

①目前未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监测项目的有      (填字母)。

a 一氧化碳         b 二氧化氮        c 可吸入颗粒物 d 稀有气体

②氢气和甲烷都是清洁能源充分燃烧1g氢气和甲烷释放的热量如图所示,与甲烷相比,氢气作为燃料的优点是      ,而日常生活中使用的燃料,更多的是以甲烷为主要成分的天然气,原因是      

③硝酸工厂排放的尾气中常含有NO、NO2等有害气体,可用氢氧化钠溶液来吸收: ,X的化学式为      

2、对金属材料的研究,在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1)《天工开物》中记载“铁器淬与胆矾水中,即成铜色也”。书中提及的“胆矾水”为硫酸铜溶液,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公元1世纪时,铁在我国已经广泛使用。然而一般铁制品容易生锈,一种防锈的方法是在金属表面喷漆,其防锈原理是      
(3)铝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宝物,是现代文明不可缺少的物质基础。

①人类冶炼和使用金属铝的时间较晚,可能是因为      (填字母)。

a地壳中铝元素含量少         b冶炼铝的技术要求高

②用铝锂合金可以制造“神舟号”航天飞船的一些部件。其中铝锂合金属于      (选填“合成材料”或“金属材料”)。

③用砂纸去除铝片表面的氧化膜。将其浸入硫酸铜溶液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铝片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并有气泡产生,经检验气体为氢气。由此推断硫酸铜溶液中的阳离子有      (填离子符号)。

④原子簇是若干个原子的聚集体,有望开发成新材料。某铝原子簇由14个铝原子构成其最外层电子数的总和为40时相对稳定。写出该稳定铝原子簇的微粒符号:      

三、实验题(共1小题)

1、某兴趣小组制取氧气,并尝试回收部分药品。可能用到的部分装置如图1。

(1)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①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      ,与C装置相比,用A装置制取二氧化碳的优点是      
(3)已知过氧化钠(Na2O2)是一种淡黄色固体,常温下可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如果在实验室中用A装置作气体发生装置,用过氧化钠和水反应来制取一瓶干燥的氧气,所选装置的正确连接顺序是(填写管口字母)a→      
(4)加热KClO3固体制氧气(1.4gMnO2作催化剂),并对KClO3完全分解后的残留固体进行分离。

①发生装置应选用      (填字母)。

②KCl的溶解度曲线如上图所示。将残留固体冷却至室温(20℃),称得其质量为4.8g。欲将KCl全部溶解。至少应加入该温度下蒸馏水的体积约      mL。

③对溶解所得混合物进行过滤,过滤时需要将圆形滤纸折叠处理。下列滤纸折叠过程图示中,正确的是      (选填字母)

④滤渣经处理得MnO2 , 从滤液中获得KCl晶体的最佳方法是      

四、流程题(共1小题)

1、我市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综合利用这些宝贵的资源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的发展。通过晾晒海水,可以得到粗盐,粗盐中含有不溶性杂质(如泥沙等)和可溶性杂质(如MgCl2、CaCl2等),工业上以粗盐为原料制取精盐,其生产流程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中操作b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在加热蒸发过程中,当蒸发皿中      时,停止加热。粗盐中除去泥沙后的澄清滤液中还含有MgCl2、CaCl2 , 要想知道该滤液是硬水还是软水,可加入      进行检验。
(2)如图中加入Na2CO3溶液除去的离子是      (填离子符号),加入NaOH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加入足量稀盐酸的目的是      。如果称量I中称得粗盐的质量为3g,称量Ⅱ中称得精盐的质量为3.1g,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填字母)

A 粗盐没有完全溶解        B 除杂过程中有NaCl生成

C 蒸发时水分没有蒸干      D 称量精盐时药品和砝码的位置放反了,且使用了游码

(3)小明用所得精盐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过程如图所示:

①操作A中的不正确是      

②配制10g质量分数为15%的氯化钠溶液,所需氯化钠的质量为      g。

③对配制的溶液进行检测时发现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其原因可能有      (填字母)。

A 称量氯化钠时只在药品端垫纸片          B 量取水的体积时,仰视读数

C烧杯事先用水润洗过,内壁有水残留      D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

④把10g质量分数为15%的氯化钠溶液稀释成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需要水的质量是      g,该实验的操作步骤为:计算、      、混匀等。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江苏省盐城市射阳县2021年中考化学模拟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