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2021年中考化学模拟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中考模拟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5小题)





编号 | A | B | C | D |
实验目的 | 探究呼出气体和空气中氧气含量的不同 | 比较影响物质溶 解性的因素 | 探究二氧化碳与水发生了反应 | 探究燃烧条件之一温度达到着火点 |
实验设计 | | | | |
物质 | 杂质 | 除杂所用的试剂和方法 | |
A | Cu | Fe | 加足量的硫酸铜溶液,过滤,洗涤,干燥 |
B | N2 | O2 | 缓缓通过铜丝网 |
C | K2SO4 | K2CO3 | 先加入适量的稀盐酸,再蒸发 |
D | KCl | KClO3 | 加入少量二氧化锰,加热至没有气体产生 |

二、填空题(共2小题)
①属于合成材料的是 。②属于复合材料的是 。③属于天然材料的是 。
实验甲中铝丝会出现的现象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说明 的金属活动性更强:另一位同学认为实验乙、丙中均无明显现象,对完整的结论没有作用,都可以省去。你的看法是 (填序号)。
A乙、丙都可以省去 B乙、丙都不能省去
C丙可以省去,乙不能省 D乙可以省去,丙不能省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
|
|
三、实验题(共1小题)
②若除去二氧化碳气体中混有的氯化氢气体,E中应盛装的试剂为 。
A浓硫酸 B氢氧化钠溶液 C饱和澄清石灰水 D饱和碳酸氢钠溶液
四、综合应用题(共1小题)
①一个Ca2+可以交换出 个Na+。
②阳离子交换柱长时间使用后,Na+变少,失去软化硬水的功能而失效。利用生活中常见物质检验阳离子交换柱已失效的方法是 。
①t1℃时,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液的质量比为 。
②t2℃时,将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t1℃时,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为 。
五、推断题(共1小题)
六、科学探究题(共1小题)
(查阅资料)
①常温下氨气极易溶于水,Ⅰ体积水大约可以溶解700体积的氨气,氨气溶于水形成NH3·H2O,NH3·H2O很不稳定,受热就会分解为氨气和水。
②在不同温度下某些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如下:
温度(℃) 物质 溶解度(g) |
0 |
10 |
20 |
30 |
40 |
氯化钠 |
35.7 |
35.8 |
36.0 |
36.3 |
36.6 |
氯化铵 |
29.4 |
33.3 |
37.2 |
41.4 |
45.8 |
碳酸氢钠 |
6.9 |
8.1 |
9.6 |
11.1 |
12.7 |
碳酸氢铵 |
11.9 |
16.1 |
21.7 |
28.4 |
36.6 |
③NaHCO3和Ca(HCO3)2的性质相似,受热易分解。
(实验操作)
①按上图所示搭好装置,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加入药品。
②先打开弹簧夹 (填K1或K2),使对应一侧烧瓶中生成的气体进入饱和食盐水,大约20分钟后,再打开另一个弹簧夹,使其该侧的烧瓶中生成的气体进入饱和食盐水,大约5分钟后中间烧瓶中出现了浑浊,约15分钟后大量白色固体产生。
③过滤、洗涤、将固体加热。
①根据资料中提供的信息以及你所学知识分析,D中制取氨气的原理是 。
②中间的烧瓶中发生的反应分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反应类型为: 。写出第二阶段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该反应类型为复分解反应。
③将白色固体加热即得纯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实验1)用pH试纸测定等浓度的碳酸氢钠溶液和碳酸钠溶液的pH,分别为8和12;碱性较强的是 (填溶液名称)。
实验序号 |
操作 |
现象 |
实验① |
将碳酸氢钠溶液逐滴加入盐酸中,边滴边振荡 |
立刻产生气泡 |
实验② |
将碳酸钠溶液逐滴加入盐酸中,边滴边振荡 |
立刻产生气泡 |
实验③ |
将盐酸逐滴加入碳酸氢钠溶液中,边滴边振荡 |
立刻产生气泡 |
实验④ |
将盐酸逐滴加入中碳酸钠溶液中,边滴边振荡 |
先无气泡产生,滴加一会后才有气泡产生 |
回答问题:
图1所示的实验是 (填实验序号)。
图3中的阴影部分与图2叠合后,图像基本重合。则图3中的B点的溶质为 (写化学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