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物理九上——第十五章 探究电路——第四节 电阻的串联和并联
年级: 学科: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20小题)
1、把一根电阻为R的均匀电阻丝弯折成一个等边三角形abc,如图所示,图中d为底边ab的中心。如果cd两端的电阻R1为9欧姆,则ab两端的电阻R2的阻值是( )
A . 36欧姆
B . 12欧姆
C . 8欧姆
D . 0欧姆
2、一只20Ω的定值电阻与一个最大阻值为60Ω的滑动变阻器并联,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在两端之间滑动时,总电阻的变化范围是( )
A . 20Ω与60Ω之间
B . 0Ω与15Ω之间
C . 15Ω与20Ω之间
D . 0Ω与20Ω之间
3、R1与R2的阻值分别为6Ω的12Ω,把它们分别串联和并联后的总电阻分别为R串和R并,则R串:R并=( )
A . 7:1
B . 9:2
C . 1:7
D . 2:9
4、”节能减排,从我做起”。小明同学养成了随手断开家中暂时可以不用的用电器的习惯。当他断开一个用电器后,家庭电路中会变大的物理量是( )
A . 总电流
B . 总电压
C . 总电阻
D . 总功率
5、把一根阻值为24Ω的粗细均匀的电阻丝变成一个圆环,并以如图所示的方式从A、B两点接入电路,则该圆环在电路中的电阻为( )
A . 4.5Ω
B . 6Ω
C . 10Ω
D . 20Ω
6、一个100MΩ的电阻与一个0.1Ω的电阻并联,并联后的总电阻( )
A . 等于1Ω
B . 大于100MΩ
C . 小于0.1Ω
D . 大于0.1Ω小于100MΩ
7、有两个阻值不同的定值电阻R1、R2 , 它们的电流随电压变化的I-U图象如图所示.如果R1、R2串联后的总电阻为R串 , 并联后的总电阻为R并 , 则关于R串、R并的I-U图象所在的区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R串在Ⅱ 区域,R并在Ⅲ 区域
B . R串在Ⅲ 区域,R并在Ⅰ 区域
C . R串在Ⅰ 区域,R并在Ⅱ 区域
D . R串在Ⅰ 区域,R并在Ⅲ 区域
8、已知R1>R2,按图中的四种方式分别接在同一电源上,电路中电流I1、I2、I3、I4最大的电路是( )
A .
B .
C .
D .




9、判断一个电阻是否能等效替代另外两个串联的电阻,主要看( )
A . 电路中的电流是否相同
B . 电路两端电压是否相等
C . 在电路两端电压相等时,电路中的电流是否相同
D . 在导体横截面积都相等时,导体的长度是否相同
10、如图所示的电路是由12个不同的电阻组成的,已知R1=12Ω,其余电阻值未知,测得AB间总阻值为6Ω,现将R1换成6Ω的电阻,则AB间总阻值变为( )
A . 4Ω
B . 6Ω
C . 12Ω
D . 24Ω
11、学习了电阻的串并联,初三9班的小杨同学归纳了如下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
A . 串联电路的总电阻比每个分电阻都小
B . 并联电路的总电阻比每条支路的电阻都小
C . 串联电路的任何一个分电阻变大,总电阻都变小
D . 并联电路的任何一个支路的电阻变大,总电阻都变小
12、图(a)所示电路,当闭合开关S后,两个电压表指针偏转均为图(b)所示,则电阻R1和R2的比值为( )
A . 5:1
B . 1:5
C . 1:4
D . 4:1
13、如图所示,甲、乙、丙三个电路中,电源电压U相等,每个电路的总电阻相等,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 . R1 > R2
B . R3 > R4
C . R5 > R2
D . R4 > R1
14、要求两个定值电阻组成一个电路,电路的总电阻是20Ω。则从5Ω、15Ω、30Ω、60Ω四个电阻中选择两个,下列做法可行的是( )
①5Ω和15Ω串联②15Ω和30Ω串联③15Ω和30Ω并联④30和60Ω并联
A . 只有①④
B . 只有②③
C . 只有①②
D . 只有③④
15、下图所示的4个电路中,电源电压相同。闭合开关,电流表示数最大的是( )
A .
B .
C .
D .




16、如图中,电阻R1>R2 , 总电阻最小的是( )
A .
B .
C .
D .




17、如图1所示,电源电压恒定不变。两个定值电阻
和
(
)按图2四种不同接法分别接在图1中的PQ两端,当闭合开关后,电流表示数由大到小排列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18、如图所示电路的总电阻为10欧,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 . R1的阻值可能为2欧
B . R2的阻值可能为5欧
C . R1的阻值可能为10欧
D . R2的阻值可能为20欧
19、小敏学习物理之后,养成了节约用电的好习惯,她总是随手关闭不必要使用的家用电器。每多关闭一个家用电器,电路里变大的物理量是( )
A . 总电流
B . 总电压
C . 总功率
D . 总电阻
20、有两个电阻R1=20Ω,R2=30Ω,它们串联后总电阻为( )
A . 12Ω
B . 50Ω
C . 10Ω
D . 60Ω
二、填空题(共11小题)
1、如图是高压输电线上的一个装置,它的作用是把四根导线并联起来,相当于减小了导线的 ,这样能大大减小输电线上电能转化为 的损失。
2、长度和材料种类相同的导体A和导体B,粗细不同,SA>SB , 则它们的电阻RA RB;将两导体并联,总电阻R并 RA。保持RA不变,使RB变大,则总电阻R并′ R并。(均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3、如图,电源电压保持不变,电阻R1=R2=R3=10Ω。要使R2、R3并联,应闭合开关 ,此时电流表的示数为I1;若把开关S1、S2都断开,此时电流表的示数为I2 , 则I1:I2=
4、若需要一个12Ω的定值电阻,现在只有5Ω,10Ω,20Ω,30Ω的定值电阻各一个,则可以把一个20Ω和一个 Ω的定值电阻 联起来当作12Ω的定值电阻使用.
5、有两个电阻,R1=20Ω,R2=60Ω.若将R1、R2串联起来它们的总电阻 Ω 若将R1、R2并联起来,它们的等效电阻是 Ω
6、如图所示的是插入式电阻箱的结构示意图,它的最大电阻值是 Ω,图中A、B两个接线柱之间的电阻值是 Ω.
7、甲、乙两个电阻器的电压、电流图象如图所示,由图可知 (选填“甲”或“乙”)是定值电阻,若将甲、乙并联接入电源电压为
的电路中,此时电路中的总电阻为 Ω。

8、如图所示,是某种电热器的电路图,电源电压220V,R1、R2的阻值分别为
、
,通过旋转扇形开关S,接触不同触点,实现高温、中温、低温三个挡位的转换,若开关S的触点b接触点 ,此时电热器处于中温档;高温当正常工作时的电功率是 W。


9、长度相同、横截面积不同的同种材料组成的金属导体甲与乙,分别如图(a)、(b)方式连接在相同电路中。则
,(a)图中
,(b)图中
。(均选填“
”、“
”或“
”)。









10、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已知R1=6Ω,R2=3Ω,R3=4Ω,则R1 , R2 , R3三个电阻的等效电阻值为 Ω。
11、定值电阻R1和小灯泡R2的电压和电流的曲线分别如图所示,定值电阻R1是 Ω;若将R1和R2并联后接在5 V的电源两端,干路的电流是 A。
三、实验探究题(共1小题)
1、在学习“串联电路的总电阻与各串联电阻之间关系”的时候,小强和小刚利用滑动变阻器(铭牌上标有“50Ω 1A”)、两个定值电阻(5Ω和10Ω)、电压表、电源等器材对此进行了探究.他们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图.
(1)根据电路图,请你在图乙中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没有连接完的实物电路连接好 (导线不允许交叉且电流表的量程选取要适当).
(2)请你根据电路图分析:在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移到 (填“A”或“B”)端.
(3)右表是小强和小刚在这次实验中所记录的数据.请你根据他们三次测量的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4)若闭合开关后发现电流表有示数,而电压表无示数,则出现该现象的原因可能是下面哪一种情况?_____(只填字母序号即可). (4)
A . 滑动变阻器某处断路;
B . 只有R1被短路
C . 只有R2被短路;
D . 电压表的某一个接线柱接触不良
(5)在这次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