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合肥市肥西县小庙中学2020年中考化学模拟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中考模拟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2小题)

1、“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理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用乙醇汽油替代部分燃油可减少空气污染 B . 电动机车逐步替代燃油机车符合绿色发展理念 C . “可燃冰”主要含有甲烷水合物,将成为未来新能源 D . 含磷污水是很好的肥料,可灌溉庄稼,能直接排放到自然界水体中
2、下列图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 取用液体 B . 检查装置气密性 C . 收集氧气 D . 测溶液pH
3、将60g某固体物质放入盛有50g水的烧杯中充分溶解,测得溶液质量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该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B . t1℃时该物质的溶解度为40g C . t3℃时,将110g该物质的溶液稀释成20%,需加水190g D . 在A,B,C三点所对应的溶液中,只有A点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4、明代《天工开物》中记载造纸的一般工序。下列工序主要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 . 斩竹漂塘 B . 煮楻足火 C . 汤料入帘 D . 覆帘压纸
5、为了纪念门捷列夫,人们将在1955年发现的一种新元素命名为“钔”,有关钔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属于金属元素 B . 元素符号为Md C . 中子数为157 D . 相对原子质量为258g
6、催化还原法是消除大气中氮氧化物污染的新工艺,其主要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反应前后分子种类不变 B . 该反应中丁、戊的分子个数比为2: 1 C . 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均不变 D . 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7、绿原酸(化学式为C16H18O9)是中药金银花的主要抗菌、抗病毒有效药理成分之一。下列关于该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相对分子质量为354g B . 绿原酸是有机化合物 C . 绿原酸分子是由碳元素、氢元素、氧元素组成 D . 绿原酸分子由16个碳原子、18个氢原子、9个氧原子构成
8、建构模型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化学模型正确的是( )
A . 物质的微观构成模型 B . 物质的分类模型 C . 化石燃料模型 D . 地壳中元素含量的模型
9、推理是研究和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 . 乙醇完全燃烧的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则乙醇是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B . 洗涤剂去油污是利用了乳化作用,则汽油去油污也是利用了乳化作用 C . CO2使饱和石灰水变浑浊是化学变化,则升温使饱和石灰水变浑浊也是化学变化 D . 元素的种类是由质子数决定的,则质子数相同的原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10、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
A . 证明氨分子在不断运动 B . 证明铁生锈需要空气 C . 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D . 鉴别合成纤维与羊毛纤维
11、向含有CaCl2和HCl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Na2CO3溶液,x轴表示滴入的Na2CO3溶液的质量,y轴表示生成气体或沉淀的质量。其中表示溶液中只有一种溶质的点是(   )

A . a点 B . b点 C . c点 D . o点
12、向饱和碳酸钠溶液中通入CO2会析出碳酸氢钠晶体而使溶液变浑浊,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某化学小组同学用如下图所示装置探究影响碳酸氢钠晶体产生快慢的因素,结果如下表。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序号

温度℃

CO2流速(个气泡/秒)

出现浑浊的时间

25

5-8

5′17″

40

5-8

3′48″

25

10-13

5′02″

25

2-5

5′40″

A . 锥形瓶中 NaHCO3与稀硫酸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B . ①②对比可知,其他条件相冋时,温度越高析出晶体越快 C . ③④对比可知,其他条件相同时,CO2流速越大,析出晶体越快 D . ②③对比可知,二氧化碳的流速是影响析出晶体快慢的主要因素

二、填空题(共1小题)

1、化学与人类生产、生活息息相关。根据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生活中常用到“加碘盐”,其中的“碘”是指      (选填“元素”或“原子”)。
(2)在新买的轿车内放入几包活性炭可减少异味,这是利用了活性炭的      
(3)将氮气充入食品包装袋中可以防腐,是因为      
(4)新型冠状病毒的爆发已经严重影响到我们的生活。预防冠状病毒,除戴口罩外,必要的消毒是必不可少的。中国著名传染病学专家李兰娟院士表示,新型冠状病毒对热敏感,75%的乙醇、含氯的消毒剂都可以有效地灭火病毒。已知生活中常用的84消毒液,是以次氯酸钠(NaClO)为主要有效成分的消毒液,通过水解反应生成次氯酸(HClO),次氯酸是一种很不稳定的物质,只存在于水溶液中,光照下分解的微观过程如图所示( 表示氧原子; 表示氢原子;  表示氯原子)。

物质A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图中所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三、实验题(共1小题)

1、实验室制取气体常常用到下列装置,根据给出的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①      
(2)若选择高锰酸钾制取并收集较纯净的O2 , 则应选择装置      ,该套装置有一处不足的地方,请你加以改进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用图F装置可以收集和干燥氧气,若广口瓶充满水来收集氧气,气体应从      (填“a”或“b”)端进入,若气体从a端通入广口瓶,广口瓶内应盛装      (填试剂的名称)来干燥氧气。
(4)若在F装置中加入紫色石蕊溶液,通入二氧化碳后观察到的现象是      

四、流程题(共1小题)

1、实验室以一种工业废渣(主要成分为MgCO3、MgO和SiO2)为原料制备MgCO3•3H2O.其主要实验过程如图:

已知:SiO2不溶于水,常温下不与硫酸、碳酸钠反应。

(1)“酸溶”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过滤Ⅱ”所得滤液中含有的主要离子有      (填离子符号)。
(3)“反应”步骤前后均有过滤,能否省去“过滤Ⅰ”只进行“过滤Ⅱ”。      (填“能”或“否”),理由是      
(4)“酸溶”时所加硫酸溶液不宜过量太多的原因是      

五、科学探究题(共1小题)

1、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进行探究。
(1)探究一:盐酸与氢氧化钠的反应

(实验1)甲组同学往一定体积10%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6%的盐酸(室温下),用温度传感器测量反应中溶液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

当实验进行到      时,表明盐酸与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从能量变化的角度看,该反应属于      (填“放热”或“吸热”)反应。

(2)当实验进行到60s时,溶液显      (填“酸性”、“碱性”或“中性”),请选择合适的试剂检验其溶液的酸碱性:      (填试剂名称和现象);若将该溶液加热蒸干所得固体是      (填化学式)。
(3)(实验2)乙组同学向一定量氢氧化钠固体中加入20mL 6%的盐酸(室温下),充分反应后,发现溶液的温度明显升高。于是得出结论,该反应放热。

你认为该结论是否正确?      ;理由是      

(4)探究二:盐酸与硫酸氢钠溶液的反应

(实验3)丙组同学在20℃、基本隔热条件下,分别向20mL水和20mL饱和碳酸氢钠溶液中各加入20mL 13.7%盐酸的温度与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已知:饱和碳酸氢钠溶液稀释时温度变化不大,可忽略不计。

26秒后,曲线①逐渐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曲线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比较曲线①和曲线②,你认为13.7%盐酸与饱和碳酸氢钠溶液的反应是      (填“放热”或“吸热”)反应,其理由是      

六、计算题(共1小题)

1、为测定某过氧化钠样品的纯度,将2g该样品与足量水发生如下反应(杂质不参与反应):2Na2O2+2H2O=4NaOH+O2↑生成气体质量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回答问题:

(1)生成氧气的质量是      g。
(2)列式计算该样品中过氧化钠的质量分数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安徽省合肥市肥西县小庙中学2020年中考化学模拟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