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安庆市2021年中考化学一模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中考模拟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2小题)

1、安九高铁计划年底竣工通车,在改善民生和带动经济发展两方面都有重要意义、高铁施工现场有以下操作,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 粉碎砂石 B . 焊接钢轨 C . 铺装钢轨 D . 架设电线
2、“绿色生活”是一种能源、环保的生活理念,下列行为中符合该理念的是(   )
A . 随着丢弃旧电池 B . 大量燃放烟花爆竹 C . 将实验后的废液直接倒入水池中 D . 尽量选择公共交通工具出行
3、下列标识与消防安全无关的是(   )
A . B . C . D .
4、青少年正处在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健康饮食作用重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每天摄入一定量的蛋白质 B . 不食用甲醛溶液浸泡的海产品 C . 大量食用高碘食品 D . 夜盲症患者补充维生素A
5、临床显示磷酸氯喹(C18H32ClN3O8P2)对治疗新冠肺炎有一定的疗效。下列有关磷酸氯喹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磷酸氯喹是一种有机物 B . 磷酸氯喹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C . 磷酸氯喹由六种元素组成 D . 磷酸氯喹中含64个原子
6、进行化学实验操作考核时,下列四位同学的操作正确的是(   )
A . 倾倒液体 B . 点燃酒精灯 C . 配制盐水 D . 称取氯化钠
7、中美科学家合作研究证实全硼富勒烯(B40)的存在。如图为硼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全硼富勒烯是一种新型化合物 B . 全硼富勒烯由40个硼原子构成 C . B40相对分子质量为10.8 D . 硼原子最外层有3个电子
8、实验小组同学将铝片放入硫酸铜溶液中,出现红色固体,同时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下列猜想不合理的是(   )
A . 该气体是氢气 B . 铝片表面的氧化铝与硫酸铜反应 C . 硫酸铜溶液呈酸性 D . 硫酸铜溶液中混有硫酸
9、人工光合作用能够借助太阳能,用二氧化碳和水制备化学原料。下图为通过人工光合作用制备甲酸(HCOOH)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该反应前后氧元素化合价不变 B . 该反应为置换反应 C . 该反应前后分子数目发生改变 D . 该反应前后催化剂的性质不变
10、下列依据证据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   )

选项

证据

结论

A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后质量变大

该反应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B

电解水得到氢气和氧气

水分子可以再分

C

取水样加入肥皂水,振荡,出现较多泡沫

该水样为软水

D

镁常温下能与氧气反应,金在高温时也不与氧气反应

镁比金活泼

A . A   B . B   C . C   D . D
11、利用传统的海水晒盐工艺,可以得到氯化钠和氯化镁。如图是氯化钠和氯化镁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将t℃时氯化镁溶液降低温度,溶质质量可能不变 B . t℃时,氯化镁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70% C . t℃时,无法配制相同浓度的氯化镁溶液和氯化钠溶液 D . t℃时,饱和氯化镁溶液中溶质质量比饱和氯化钠溶液中溶质质量大
12、Y形管为许多化学实验的进行创造了条件,如图均为用Y形管完成的实验,下列相关实验现象错误的是(   )

A . 实验1中,将Y形管左端高温加热,一段时间后右端石灰水变浑浊 B . 实验2中,一段时间后,Y形管右端试纸变红 C . 实验3中,一段时间后,Y形管右端液体变红 D . 实验4中,一段时间后,Y形管右端白磷燃烧

二、科普阅读题(共1小题)

1、阅读下列科技短文,回答问题。

2020年11月24日凌晨4时30分,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箭在中国文昌航空发射场点火,搭载嫦娥五号探测器顺利发射升空。

12 月3日,嫦娥五号着上组合体实现月面五星红旗展开,这是中国在月球表面首次实现五星红旗的“独立展示”。这面闪耀月球的国旗,是一面真正的“织物版”五星红旗,在高强度的电磁辐射和正负150℃的温差下仍能“保持本色”。该面国旗是由安庆的企业安徽华茂集团生产,以国产高性能芳纶纤维材料为主、采用武汉纺织大学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的“高效短流程嵌入式复合纺纱技术”,攻克了高模量差异纤维高品质纱线制备的技术难题,制备出高品质月面展示国旗面料。

(1)芳纶纤维属于      (填“金属材料”或“有机合成材料”)。
(2)五星红旗采用芳纶纤维材料,是因为芳纶纤维材料具有      的性能(填一种即可)。
(3)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箭采用液氧液氢低温推进剂,属于绿色环保大型液体运载火箭。写出氢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氢气和甲烷都是可燃气体,写出鉴别氢气和甲烷的实验方法      

三、实验题(共1小题)

1、小组同学用以下装置制取氧气,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①的名称是      
(2)用A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要收集一瓶较纯净的氧气应选择装置      (填字母)。
(3)某同学观察到锥形瓶内产生大量气泡后开始用B装置收集氧气,一段时间后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口、瓶中、瓶底都未见木条复燃,其原因可能是      (写出一点即可)。
(4)装置A中反应很剧烈,据此提出实验安全注意事项是      (填编号)。

a.控制液体滴加速度      b.用体积较大的锥形瓶       c.加热反应物

四、流程题(共1小题)

1、碳捕集、转化和利用技术可实现大规模二氧化碳减排。工业上常利用NaOH溶液吸收CO2 , 部分转化关系如下图。

(1)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      
(2)该转化中循环使用的物质是      (填名称)。
(3)操作③是      ,需要用到的一种玻璃仪器是      
(4)工业上还可以利用碳酸钠或碳酸钾溶液吸收低浓度的CO2 , 将其转化为碳酸氢钠或碳酸氢钾,碳酸氢钠或碳酸氢钾受热分解生成高浓度的CO2储存利用。

吸收剂

碳酸钠

碳酸钾

20℃最高浓度(g/L)

212

1104

根据表中信息,选择碳酸钾溶液作吸收液的优点是      

五、科学探究题(共1小题)

1、兴趣小组借助如图装置(夹持装置已略)及相关试剂粗略测定空气中O2的含量。

(1)实验前用砂纸打磨铁钉至光亮的目的是      
(2)铁锈的主要成分是      (填化学式)。铁生锈发生复杂的化学反应,首先是铁与氧气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亚铁,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已知试管剩余空间和导管的总体积约为20mL,充分反应后,形成稳定液柱时,读取读数得知液柱高度为4.1cm(导管截面积约为1cm2),则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      %(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4)实验时发现上述测量过程因反应较慢耗时较长,小组同学想缩短实验测定时间,于是探究溶液的酸碱度对铁生锈速率的影响。

(实验探究)借助上述实验装置,通过控制铁钉用量等其他条件均相同时,调节溶液的pH获得了以下实验数据:

pH

2.0

5.5

6.0

6.5

7.0

8.0

液柱高(cm)

0

0.6

4.1

4.1

4.1

4.1

形成稳定液柱时间(min)

3.0

3.0

5.1

5.3

15.6

17.5

(实验结论)为了使实验现象更明显并且缩短实验测定时间,pH的最佳取值是      

(5)(实验反思)当pH=2时,没有观察到稳定液柱形成的原因是      
(6)本实验还可以采取何种方法缩短实验时间,写出你的实验方案:      

六、计算题(共1小题)

1、为测定某钙片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钙片中其它成分不参与反应),某同学取20g钙片研磨后,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忽略水分蒸发)。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计算该钙片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2)研磨的目的是      。该实验中,装置的气密性对测定结果      (填“有”或“无”)影响。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安徽省安庆市2021年中考化学一模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